標籤:

開篇的話,簡單聊一聊《魔獸世界》里的任務

開篇的話,簡單聊一聊《魔獸世界》里的任務

來自專欄 青羊走過的魔獸世界

往事如同山間的雲煙,縱然你越過許多山頭,回首的時候,仍能看見它縈繞在眼前。這些如夢如幻的記憶,遠在天邊,但又似乎觸手可及,對一個孤獨的人來,這就是最好的慰藉。

從05年《魔獸世界》登陸中國到如今,已經有十三個年頭了,而我,也整整玩了十三年。十三年,幾乎是我生命的三分之一,這甚至比我接受義務教育的時間都長,無論別人如何評價,無論自己如何回憶,有《魔獸世界》陪伴的這一段時光註定將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記。時光如流水一般逝去,此刻,我想駐足想一想,想想過去的快樂,也想寫一寫,寫寫過去的回憶。

我寫下的這些東西,既不是遊戲背景科普文——因為我並非官方資料庫,也不是遊戲攻略——我也不是高玩,更不是同人小說——我不想破壞魔獸故事在我心中的完整性,我只是想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玩家視角,聊一聊我走過的《魔獸世界》。

先聊點什麼呢?聊一聊《魔獸世界》的任務系統吧。

《魔獸世界》的任務系統變化過很多次,其中有一些抹不去的回憶。

首先是任務的發放方式。以前的任務系統簡單粗暴,用來標記任務的是npc頭上的各種符號。黃色嘆號,表示你可以接取此npc發布的任務,黃色問號,表示你可以向此npc回復已完成的任務,而如果一個npc頭上出現的是銀色嘆號,那表示你還未達到接取此任務的等級,得去升幾級。

比起現在來說,這三種任務標記符號可謂是簡單之極,可在遠古時期,這已經是很了不得的創新了。我印象中的當時各類遊戲里,都還沒有這樣的任務標記。除此之外,橙裝任務也許還有橙色嘆號,但是,在那個時候,我還接觸不到橙裝,所以並不知道是否有這麼一個設定。

在《燃燒的遠征》時代,出現了藍色嘆號,代表著可重複完成的任務,基本也就是各個勢力的日常任務,你需要每天完成這些日常任務來獲取聲望,直至贏得聲望崇拜後的獎勵。

啊,這個藍色嘆號真是萬惡之源!無數人被這個嘆號束縛,每天去刷做任務,刷聲望,無比浪費時間。而因為所有玩家都要去做任務,這就導致在任務區域,玩家常常比怪多。當時還沒有現在這樣的戰利品共同拾取機制,只有最先打到怪的玩家才能拾取戰利品,所以搶怪現象十分嚴重。大多數玩家,比如我,就是站在怪刷新的地方,等野怪刷新,然後迅速的出手搶怪,真是費勁得很。我記得當時有個漫畫,大意是說:半人馬在貧瘠之地肆虐,薩爾對此十分頭疼,一直在考慮如何削減他們的數量,但始終找不到好對策。某天,薩爾忽然靈光一閃,拿出一個藍色嘆號頂在頭上,同時發布「懸賞半人馬」的日常任務,不出幾周,半人馬死絕了。由此可見,在早期日常任務里,搶怪現象是多麼的嚴重。

而更慘的是,在pvp伺服器里,任務區域直接變成陣營戰場。經歷過《燃燒的遠征》的玩家,無不對鴉巢(天空衛隊任務區域)、龍島(靈翼幼龍任務區域)、奎島(破碎殘陽任務區域)等等地方記憶猶新。每個地方的任務其實就五六個,但是做起來卻要費上老半天,就是因為做任務的時候,無時無刻都在打架。鴉巢和龍島還算好一點,因為至少還能飛,打不過就跑。而奎島上不能飛,情況就有些慘不忍睹了。聯盟和部落常常殺的昏天黑地,往往是整個公會一起打架。一時之間,奎島上殺聲震天,白骨遍地(後來,玩家死亡之後的白骨被和諧成墳頭),簡直是人間煉獄一般。

我所在的伺服器是個部落優勢服,我作為聯盟,在奎島,只敢做臨近破碎殘陽營地的兩個任務,一個是殺「癮君子」的任務,一個是關於機器人守衛的任務。別的任務是真不敢做,出去就被部落殺。而當時,臭名昭著的「臉滾鍵盤」懲戒騎橫行奎島,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真是讓人恨得牙痒痒,卻又無可奈何。某一次,我瞅空出去殺個「癮君子」,正好撞見一個懲戒騎。彼時,那個懲戒騎整拉了三四個怪在打,血已經掉到一半。而他一看見我——一個滿血的精壯矮人戰士,竟然毫不猶豫的朝我扔一鎚子,撇下野怪就來搞我。而我則懾於長久以來懲戒騎的淫威,立馬轉身就逃。那個懲戒騎一路追,最後竟然一直追到營地,頂著守衛的攻擊,將我弄死,而他也被守衛幾刀劈死。啊,我的心都碎了,這麼奮不顧身的要弄死我,是跟我有多大仇啊~~

比之以前,現在的任務標記種類更多了,橙色符號標記代表著橙色裝備任務,淺黃色任務標記代表著低等級任務,也許還有其他種類的標記,算是豐富了許多。

以前的任務發放也十分簡單,除了零星的一些系列任務,所有的任務基本都沒有前置條件,所以當時的接任務情況是:走進一個村莊里,好多個的npc頭上都頂著黃色嘆號,你挨個接完,出去做一圈任務,回到村莊,又看到好多個的黃色嘆號,挨個交完,這個村莊的任務就掃完了,你等級也升起來了,接著就去下一個村莊。就這樣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接任務,做任務,直至滿級。

當時的任務設置也十分簡單,大部分任務就是殺一定數量野怪。我記得當時挺火的視頻《晚安部落》里,動畫人物調侃道:「你只需要告訴我,去哪裡?殺幾隻?」這大約就是當時大部分任務的寫照,無腦且粗暴。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少量的任務是殺野怪頭目,或者護送、或者拾取一定數量的任務物品。

拿狗頭人做例子,就能大致明白這些任務套路。一開始,你會接到一個任務,讓你去殺幾隻低級狗頭人(這些狗頭人通常出現在任務區域的外圍),等你做完回復了任務,又會讓你去殺幾隻中級狗頭人(這些狗頭人會出現在任務區域的中心),最後會讓你去殺狗頭人首領(首領身邊通常會有一個到兩個狗頭人保鏢)。到這裡,主要的任務鏈算是完成了。這期間也許會穿插一個護送任務,比如說,你在任務區域的一個籠子里發現了一個被俘虜的npc,需要將他護送出去;也許會穿插一個拾取物品的任務,比如撿回幾個狗頭人偷走的財寶。這就是一個十分常見的任務套路。說起護送任務,早期的護送任務簡直是無比的坑爹。護送距離長、遭遇的怪物強、被護送的npc智商低下這些設置簡直讓無數玩家大呼噁心。記憶深刻的「三隻小雞」護送任務,在改版之前,簡直讓人抓狂。動畫短片《爆笑魔獸》里有一集就專門吐槽了護送任務,十分形象。

殺一定數量的野怪、殺野怪頭目、護送、拾取任務物品,這基本就是當時任務的主要類型了。而現在,任務類型就多了,場景任務、觸發任務、解謎任務等等,花樣很多。

遠古時期的任務不像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提示。當時,地圖上不會顯示任務區域,任務欄也不會顯示任務追蹤,小地圖上更不會有指示箭頭,全靠玩家細讀任務文本,自己領會做任務的方法。通常的任務文本描述是「在xx(地名)的xx方位,找一個xx怪物」,如果你是路痴,那完蛋了,你連做任務的地方都找不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真是要牢記。

早期也有一些非常有趣味的任務,比如「西部荒野的小雞」。這個任務需要費一些心思才能接到。你先要在艾爾文森林(也許是在西部荒野,有些記不清了,但不出這兩個地圖的範圍)找到一隻小雞,然後不停的對它做出「小雞」這個表情,反覆無數次之後,小雞頭上就會出現一個黃色嘆號,接到任務後,去西部荒野一個農場里,找一個農夫購買專門的雞飼料,回去交給小雞,你就會得到任務獎勵——一隻小寵物:西部荒野小雞。這個任務算是蠻有意思的,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說到寵物,以前的寵物沒有專門的寵物界面,而是單個的一個物品放在背包里,需要的時候右鍵點擊召喚。如果你有許多寵物,那就會佔用許多背包欄,很費空間。現在就好了,整合進一個寵物界面里,方便了許多。

說起任務,60級年代裡的開門任務也是一大抹不去的記憶。當時的「三大本」:黑石塔上層、斯坦索姆後門、通靈學院都需要鑰匙。除了斯坦索姆後門鑰匙是boss直接掉落,其餘兩個都要做完一系列任務才能拿到鑰匙,真是讓無數人扼腕。而奧妮克希亞巢穴、黑翼之巢、熔火之心三個大型團隊副本更是需要做一段十分冗長且困難的任務才能拿到進門鑰匙。更不要說後期的安其拉神廟和納克薩瑪斯,安其拉神廟倒好說,只要開了門,都能進,而納克薩瑪斯,估摸著很多玩家連進的機會都沒有,因為相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進副本的門檻實在是高了點。

雖然一說起聯盟方的奧妮克希亞巢穴鑰匙任務,大家都會說:好一段蕩氣迴腸的故事!但是不得不說,這任務設計的真是喪心病狂。因為,這個任務單靠個人根本無法完成,你需要叫上你的好友,花費巨量的時間來完成,極其耗費耐力和精力。

在其中一個「護送溫德索爾元帥」的任務里,我們就已經能體會到這種艱辛了。當你從牢房裡救出溫德索爾元帥後,這傢伙會圍著黑石深淵裡的監獄區慢慢悠悠走一整圈,帶著你們五人小隊迎接無數小怪。當時的副本怪物強度還很大,而玩家的遊戲經驗又都十分粗疏,各種滅團也就常常出現。而一旦滅團,護送任務就得重來。啊,溫德索爾元帥,作為護送任務的主角,他一如既往的低智商,妄自引怪就不說了,還要步行著走完整整一圈監獄區!作為一個普通玩家,我的心真的很累。看著他再一次慢悠悠的走向副本怪物——一群帶著獵犬的黑石矮子,我的心都涼了,我恨不得一刀捅死他,然後將他的遺言帶回暴風城。真的,我真的希望有這個選項。

《魔獸世界》很大,我在這個世界裡留下的回憶也很多。慢慢的品味這些回憶,真是一樁十分愜意的事。今天到此為止,改天再來閑聊。

M?1 ?N6


推薦閱讀:

魔獸世界新人指南
魔獸世界有什麼遊戲背景?
兩大陣營人口差距過大是普遍現象?不信你看這個
夢回達拉然·術士篇
【魔獸】一些絮言絮語1

TAG:魔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