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玩的我沒有,我玩的你不會

你玩的我沒有,我玩的你不會

來自專欄 看見蘭州

莎小妹的外甥上幼兒園,老師每天拍來孩子在幼兒園的小視頻。不得不說,現在的小孩實在太fashion,一個個頭上戴的手上拿的都是精美、嶄新的道具和玩具。在家時也很潮,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會看手機,不會畫畫的時候就會拿遙控器。

莎小妹小的時候,莎奶奶經常說:「你們這代人掉進了富窩窩」,看現在的小孩,莎小妹卻恨不得讓莎媽媽重新再生一遍。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俗了,簡直就是要啥有啥啊。

但總覺得缺了什麼

好像不那麼自在了

我們那時候,上學放學呼朋喚友,寫完作業就捉迷藏,周末約著去黃河邊打水漂。

現在的小孩呢,上學路上怕有怪叔叔,於是初中還要家長接送;跟陌生的小朋友玩,得傳染病怎麼辦;要捉迷藏?那真是膽子夠肥,同伴還沒發現你呢,先被壞人找著了。

所以還不如在家玩手機。

想到這些,莎小妹就一點也不羨慕現在的小孩了。幸虧當時沒有手機。

於是特別想給已進入青春期的00後和差不多該上小學的10後們喊個話:

你們玩的我們沒有

我們玩的你們不會

不信你看,這是千千萬萬個莎小妹們成長的故事。

畢竟,有摸爬滾打的才叫童年啊

1. 摺紙

忘了最早是怎麼學來的了,差不多的套路,一會能折個衣服,一會兒是條褲子,褲子還能變成照相機。

莎小妹幫大家回憶一下:

這是衣服

這是褲子

對了,還有專門拿來捉弄人的「東南西北」,你們在裡面都寫過什麼字?(看到這裡有沒有淚奔的感覺……)

2. 捉迷藏

「電報踢掉了,大家救活了」是除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之外,最激動人心的話。

3. 放風箏

我們學校每年春天都會在黃河邊舉行風箏大賽,莎小妹年年倒數第一。因為莎小妹為了好看,硬要拿厚重的掛曆紙來做。完了還要把剪成長條的掛曆紙粘成兩串環,給風箏做尾巴。結果,別人拿塑料薄膜做的風箏高高飛在天上,莎小妹拚死起跑,風箏還是帶著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

4. 洋畫片

男孩子們的最愛,隨便找塊水泥地就能開戰,地上的洋畫片被拍翻得越多,你就贏得越多。(作為女孩子實在想不通男孩們把自己的手拍那麼疼是為什麼……)

5. 彈彈珠

花花綠綠的玻璃球,拿在手裡滑滑的、圓圓的,彈來彈去,碰撞得叮叮噹噹。

6. 打沙包

黃豆、大米,幾片布,封上幾針,一個沙包就做好了。兩個陣營開始對抗,沙包打到誰身上誰就輸了。

7. 飛機房

很多地方也叫「跳房子」,考驗單足跳和靈活旋轉的能力。還記得規則么?

8. 帖膏藥

不知道誰發明的這麼親密的遊戲……尤其是男孩和女孩都有的時候……一個貼一個身上真的很難為情的好嘛……

9. 老鷹捉小雞

低齡時期的經典遊戲,不知道現在的小孩還玩不玩。班裡個頭最高、身體最棒的女孩子總喜歡扮演雞媽媽。

10. 臧臧狗娃子

和老鷹捉小雞類似,小夥伴們一個坐在另一個的腳上,有個「壞人」來了,聞聞這個,聞聞那個,根據氣味來挑小狗。不知道是不是蘭州獨有?

11. 改揪揪

一種線類遊戲,一根線,在兩個人的手裡凹出各種造型,誰改成死結就算輸。普通話是「毛線遊戲」。

12. 給洋娃娃做衣服

那時的洋娃娃還不附贈那麼多套衣服,小姑娘們只能自己縫縫補補。莎小妹有個閨蜜對這項事業孜孜以求,甚至不惜把自家窗帘扯下來做,後果可想而知……

13. 跳皮筋

有樹樁的時候,皮筋綁在樹樁上,沒有樹樁的時候,皮筋綁在小夥伴的身上。從腳踝到脖子一共6個檔,跳完一級,皮筋的高度就升高一個檔。在當年,跳上6級的都是大神一樣的存在。

這裡有你的童年嗎?

你會把你的童年遊戲教給自己的孩子嗎?

*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平台「看見蘭州」,(或搜索公眾號ID:kanjianlanzhou),相信你會收穫意外之喜。

推薦閱讀:

TAG:兒時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