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三十四)

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三十四)

來自專欄 親子溝通的技巧

改變孩子的行為技巧

作者 / 張榮豪老師

生活中,親子關係大部分都處於平衡狀態。平衡狀態並不意味著總是風平浪靜,親子之間常常也會有很多小矛盾小彆扭。以往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已經習慣了,但那並不意味著問題都解決了。很多父母總是抱怨孩子身上的毛病多,有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父母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責。

三十四、停止不良行為的方法(3)

父母教育孩子,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最有效的動力是孩子的自主選擇,那麼怎樣推動孩子的主動選擇呢?

第三法:消退法

消退法也叫冷處理法。這個方法在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有很好的效果,基本的原理就在於,孩子很多不良行為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得注意,不明就裡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反過來強化了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視而不見,表現的漠不關心,孩子引起父母注意的目的就落空了,如此他的行為也就沒有意義了。

消退法是最經濟、限制最少的策略。他可以方便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持續的效果。還可以成為人們生活中處事態度的一部分,有利於和孩子、親人、同事建立起健康而愉悅的關係。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樣本領,就是通過自己不良的行為表現,「迫使」父母妥協,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逛商城的時候,孩子特別想父母給自己買一個價格昂貴的玩具,懇求達不到目的,就坐到地上,甚至地上打滾,想利用父母「覺得真丟臉」的心態來達到目的。

這個時候最適用消退法:父母視線離開孩子,表現出泰然自若的表情,在離孩子幾米遠的櫃檯旁停下來,仔細欣賞其他商品。孩子一看這種丟臉的行為達不到目的,就自然會停下來。

再比如,爸爸媽媽好不容易休年假,兩人準備去外地旅遊。孩子聽說了也想去,可是還沒到學校放假的時候,還得上學,於是出主意讓爸媽幫自己說謊請病假,結果當然沒有得逞。

這個時候也適用消退法:父母離開孩子的房間,按照原計劃收拾行李,像平常一樣說說笑笑,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孩子一看自己的胡鬧並不能奏效,坐下來好好想了想父母說的話,終於接受了自己不能一起旅行的事實。

家長讀後思考:

思考1:面對孩子哭鬧的方式,你能保持情緒的平靜嗎?

上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三十三)

下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三十五)

作者介紹

張榮豪老師: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金牌顧問,專註於親子關係調解,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個人,參與並輔助與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等青少年素質課程的開辦教學,為上萬的學生家長解決親子,家庭素質教育的難題。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

手機訂閱號太多,想第一時間看我們更新怎麼辦?置頂「芒果三冥治」,一鍵輕鬆搞定!


推薦閱讀:

怎樣做好融洽氛圍下的自我介紹?
說你情商低的人,並不比你的情商高多少
個人魅力指數瞬間速成大法!
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八)
《中餐廳》里的趙薇,讓你見識什麼是真正的高情商會說話

TAG: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 溝通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