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第三次殺人

影評 - 第三次殺人

這部影片講述一個殺人嫌疑犯,在證據基本齊全但無目擊證人的情況下,多次推翻自己的證詞,讓辯方律師被耍的團團轉最終陷入一個自我懷疑的境地,故事以辯方律師敗訴告終。

電影的標題叫《第三次殺人》。

嫌疑犯在三十年前曾經做下一宗殺人案,從時任法官的男主角父親口中我們得知,當時的法律經濟「更願意把犯罪歸咎於社會」,嫌疑犯被免除了死刑。三十年後到了電影的時間線,嫌疑犯又一次因為殺人案件被捕,社會又變了。影片借律所女助手的口提問道:「為什麼說他是因為怨恨而殺人,會比說他是因為圖財而殺人,而判得更輕呢?」回答:「如果因為圖財而殺人,會顯得他自私。」此間邏輯令人發笑。

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知道了這起案件的更多內幕。劇情在這裡不展開,說說控方律師和法官的表現。引用其他評論的一句話,「對日本司法體系的諷刺批判」。法官的形象十分令人作嘔,為了快速結案,直接暗示雙方律師不願為嫌疑犯的新證詞重申,我不願多提他。相比《一級恐懼》中的控方律師,同樣作為女性,我對這部影片的控方律師也十分不滿。在控方需要讓受害者女兒出庭作證的前提下,控方沒有對她進行調查,只是隨便提問了幾個非常有引導性的問題試圖讓女兒在庭上表達出對嫌疑犯的怨恨以觸動陪審團,而且很明顯片中一些很容易獲得的證詞,證物,控方都甚至沒有試圖去尋找,令人失望。

同樣令我失望的是作為辯方律師的男主角(以下帶有我個人主觀情感)。男主角的人設是「關注的是如何有效地幫助委託人減刑或脫罪,堅信』法律策略就是真理『」。他初一出場,就給人以一種冷靜客觀的印象。然而人設這種東西說崩就崩。當他對這個案件的了解越來越深入,他的情感逐漸被嫌疑犯帶著走。在嫌疑犯面前他變得緊張,在法官和同僚面前他忘記庭前承諾。不得不承認,這起案件,讓這個「冷酷」的只為委託人考慮的律師變得有人性了,變得會去追究事情原本的真相了。但是我在這裡提問,這個界限在哪裡呢?就像我們面對社會熱點時,我們拒絕媒體深挖犯罪者的背景或動機以方便讓其減免罪責,但是我們又願意寬容八十歲老母殺害癱瘓兒子以避免老母死後無人贍養,這個界限在哪裡呢?影片中有一句話很好地概括,「究竟是誰來決定誰應該被審判呢?」

電影的標題叫《第三次殺人》。

然而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就算這起殺人案件是這名嫌疑犯作的案,那他也就是殺了兩次人。顯而易見,第三位受害者,就是這名最終被判了死刑的嫌疑犯了。

問題就來了,殺害了這名嫌疑犯的人,是他自己,控方律師,受害者女兒,還是法官和陪審團呢?

遺憾的是,直到最後這個電影也沒有告訴我們這起殺人案的真相。

上文我反覆提起,同題材的1996年的美國電影,愛德華·諾頓的處女作以及成名代表作《一級恐懼》。這部電影講述同樣作為辯方律師的男主,為一名疑似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殺人嫌疑犯,作無罪辯護的過程。影片以嫌疑犯的勝利告終,結局令人吃驚,發冷,也令人回味。我個人也十分推薦這部電影。

最後為拿不到奧斯卡的諾頓默哀一秒。

我寫下這篇影評,一是為了儘力表達我觀影時受到的感觸,二是為了抒發一下對於最近關注的社會熱點的感想。最近和法律有關的兩件大案,江歌案和杭州保姆縱火案。我不會談論我自己的立場,但我希望當人們提出自己的立場的時候,是站在冷靜,沒有被別人帶節奏的基礎上建立的立場。我不會否認人性的重要性,但沒有秩序的人性,都是耍流氓。

我列表估計是有大部分不看我朋友圈的,看我朋友圈的有一大半是不看我影評的,看我影評的又有一大半是不看日影的,到最後只剩我一個人自娛自樂。

推薦閱讀:

TAG:第三度嫌疑人電影 | 電影推薦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