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樣的立意是好立意?

什麼樣的立意是好立意?

來自專欄 高考作文

什麼樣的立意是好立意?

文//吳炳忠

一句話說就是「深刻」的立意好。具體說就是「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關係,觀點具有啟發作用」,這樣的立意是好立意。切合題意比符合題意立意深刻。

① 相反相對的思辨性組合生成的立意比相同相似的組合生成的立意深刻。

2017年高考作文的一大特點就是選擇性。材料可選擇,或12選2、3,或6選2、3。是選擇相同相似的2、3,還是選擇相反相對的2、3,是合併同類項,還是「對立統一」,直接關係到立意的質量,思維的水平,雖然都是「揭示事物的內在關係」,都是有機關聯,但是有機關聯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有深層的關聯,有淺層的關聯,這是分辨文章高低的依據。[1]

儘管考試中心說,關鍵詞搭配組合的自由度很大,但是,寫出「多樣而立體的中國」,「作出有新意、有創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關鍵片語合」「則又不那麼容易」了。這個「不那麼容易」就是相反相對的有「創造性」「批判性」的組合,而相同相似的組合是容易的。考生要「直面發展中的問題,正視前進中的矛盾,看到潛在的危機,以高度的憂患意識未雨綢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出謀劃策,添磚加瓦」,就要選擇「不那麼容易」的組合。吳炳忠

② 關係式的組合比非關係式的組合生成的立意深刻。

名句題,命題要求「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實則是引導考生結合自己的感觸與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內涵的基礎上自主進行組合。「考生既可以集中論述兩三個名句的相通內涵,如以①⑤為基礎探討自強奮發、敢作敢為;也可以辯證思考由兩三個名句組合生髮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為基礎,討論自信與正視問題、開放進取之間的關係;考生還可以深入研析個人、國家、社會及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以①③④⑤為基礎,探究如何全面提升個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為基礎,表現個人對家國情懷、社會現實的關注與思索,或以③⑤⑥為基礎,論說堅持自我與承擔社會責任之間關係,等等。」在這裡考試中心列出了兩種情況,一種是「相通內涵」的,論點為「自強奮發、敢作敢為」,這顯然是運用「求同法」了,比較簡單;另一種情況是「辯證思考」「生髮的新含意」的,這裡沒有給出論點,而是給出範圍、「關係」。是「相通內涵」的立意好,還是「辯證思考」生髮「新含意」的立意好,顯而易見。

討論關係,就是站在哲學的高度看問題。

③ 依材料表層含意確立的立意不如從社會層面、哲學層面、文化層面的立意深刻。

立意是以作文材料為依據的,材料是立意的基礎。材料可以多元理解,材料的含意是有深淺的、多層次的。

例如,2106年的全國作文漫畫題。材料表面的層面是說考試分數的浮動與家長的獎懲變化問題,是教育評價單一,只看考分的問題;換一個層面考慮,如,社會層面,同樣性質的是社會評價人才、政績單一問題,教育評價單一與社會評價單一是什麼關係?如果我們站在哲學的角度看評價單一的問題呢?或者具體點,考分的多與少、進步與退步我們該如何看待?廣義一點,進步與退步的辯證關係是什麼?文化理念中是如何看待盈虧的?[2]

我們確實應該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才能找到共性,發現規律。

④ 求同立意不如抓住矛盾衝突的立意深刻。

在①②點裡邊涉及到了這個問題。相通相似的組合、合併同類項的組合、相通內涵的組合等都是求同立意,而相反相對的思辨性組合,辯證思考有新意的組合,關係式組合都是抓住矛盾衝突的組合而立意的。吳炳忠

矛盾衝突點是材料的中心寫作角度。

又如上海題「預測」。這是一個論辯題,這道評論體作文題,評論的對象是「人們對預測的不同態度」。對於這種現象,考生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也可以部分肯定或否定。

考生在立意時可就其中一個方面立意,但顯然不如把兩者結合起來抓住矛盾,辯證立意,以體現寫作者的辯證思維能力。

因為,首先「預測,是指預先推測」。「預先」突出超前性,「推測』』有推理的意思,意為所做的思考需要有一定的依據,不能空穴來風,因此「測』』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但由於是「推」,意味著還沒有發生,所以必然會有一定的不確定、不穩定性。因此,對於預測,我們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哪些能信,哪些不能信需要考生辯證地去思考。再次,「生活充滿變數」為思辨創造了可能。既然充滿變數,那還有沒有必要預測生活?反過來,因為充滿變數,所以預測就更具挑戰性,更富有魅力。「變數」與「預測」互為矛盾。相生相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藉助於大數據可以對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科學而理性的預測,可以讓人們制訂短期乃至中長期的規劃和計劃,做出相應的預案和行動準備。但生活中處處時時充滿了各種變數,完全精準的預測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必須對「預測」給予尊重;同理,對「變數」也要給予尊重。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只有辯證地看問題,「觀點」才「具有啟發作用」。

⑤ 綜合角度立意比單一角度立意深刻。

新材料作文的特點是材料可多元理解、寫作可多角度切入,儘管如此,單一角度的立意有時還是有些偏頗,單一角度是局部看問題,而綜合角度是整體、全面看問題。

多元理解、多角度作文,還是必須在「材料內容及含意範圍內作文」,最好是「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

再說,試題往往要求「選好角度」,在判斷作文是否符合材料內容及含意涉及的範圍時,主要看選擇角度,這就突出了材料角度選擇在審題立意中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材料角度選擇的層級性。綜合角度就是中心角度、重要角度,是屬於符合題意的,而次要角度、沾邊角度,是基本符合題意和不符合題意的。角度的選擇有優有劣,它是區分作文等第的重要指標。

角度就是作者選擇和處理材料的著眼點,是審題立意的出發點,也是寫作入議的著力點,把議論事物的「著眼點」變成對議論事物作判斷,表達自己的看法,論點就提煉出來了,說明選擇的角度不同,論點也不同。吳炳忠

⑥ 完成寫作任務的立意比不完成寫作任務或部分完成寫作任務的立意深刻。

現在的高考作文題是「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新材料作文題型」。寫作任務、要求的完成度,是評判作文的優劣好壞的主要指標,是判斷作文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偏離題意的尺子。

寫作任務往往是多重的,有內容任務、思維任務、主題、中心任務、對象任務、目的任務、範圍任務等等,這些任務有時又在一題里同時出現,如何把握好、協調好、落實好,實屬不易。一篇優秀作文,必須做到這些任務「一個都不能少」。

論點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確立論點的時候,一定要研究好內容、主題、中心、目的、思維等任務,據此立意。

寫作任務是指令你寫什麼、怎麼寫,「材料」是你完成寫作任務所依據的信息,任務驅動作文還是新材料作文,只不過在新材料作文的基礎上增加了具體、明確的寫作任務,還要在材料內容及含意範圍內作文(任務與材料的關係)。任務驅動型作文以完成任務的程度來評判作文的優劣。吳炳忠

⑦ 抓住關鍵概念立意比沒有抓住關鍵概念立意的深刻。

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概念是作文材料的思想靈魂,關鍵概念是統率材料主旨、思想的概念,當然,就是材料的中心話題(問題),當然,就是確立中心論點的依據。

關鍵概念是中心論點中的核心概念,當然,抓住關鍵概念立意比沒有抓住關鍵概念立意的深刻。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1][2]謝謝《語文月刊》胡家俊老師。


推薦閱讀:

這些「毛病」不改,家長怎麼會選擇你的幼兒園?
演講或考試時心跳特別快,怎麼辦?
從電影看課堂——計時器
為什麼某些城裡的孩子有那麼好條件不好好讀書?
暑期促銷政策設計解析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