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交易視角看待人生抉擇

用交易視角看待人生抉擇

今天跟一個好朋友聊天,看得出來他很困惑,在自己目前的崗位和新的機會之間非常茫然。

當一份待遇過得去,未來前景也還不錯的工作和一份高薪並極具有挑戰的機會同時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如何抉擇,顯然是一個困惑著很多人的難題。

我們常聽說人生就是一場賭博,其實這個賭博並不只是一次性的豪賭,而是很多次的決策。我更喜歡從交易視角去考慮這個問題,覺得更加貼切。

人生就是N次交易決策,每次我們以原有的自身價值形式投入交換成另一種自身價值形式,中間會消耗交易成本(精力,金錢,機會成本)。

正是因為這些交易成本,以及交換所冒的風險,即新的自我價值形式的不確定性,都會讓我們焦慮迷茫,不知道如何權衡才能穩操勝券。

其實人的焦慮感並不源於要面對現實,而是因為對不確定性風險的厭惡。

正如我們都喜歡接觸熟悉的事物,熟悉的流程,因為即使覺得無趣無聊,很多人也不願意離開。因為離開就意味著要面對新事物,就要重新學習,重新適應,不斷去克服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直到所有新技能新思維都成為習慣,自己處在了新的平衡之下,也就是新的舒適圈。

不賭就不會輸,同樣,不賭也不會贏。

很多人覺得不去賭就是贏,卻忽略了雖然交易會面臨風險,但機遇與風險總是相愛相殺,相伴相隨。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絕對沒風險的,只不過有的風險是眼前現階段可控的,有些風險是眼前並不察覺但是逐步積累最後爆發的。前一種風險我們還可以通過自身調整來應對,而後一種風險往往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是錯過了巨大機遇的時候,甚至於可能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雖然任何決策都是在交易,那麼如何交易能夠勝算更高呢?

這裡跟大家分享兩個人生決策模型,其實這也是投資領域很常見的價值決策模型和投機決策模型。

價值決策模型:意味著我們需要研究某個單一領域的長期遠景。比如,能夠有比較多的數據和跡象表明,這一領域會成為未來的風口。記住,這是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因為這種機遇的形勢越是凸顯,留給我們的成長紅利也就越少。

正如你現在看阿里巴巴是一家很牛逼的公司,你擠破頭都想進去,那是因為它現在是行業龍頭,影響力巨大。可要擱在20年前,阿里巴巴名不經傳的時候,如果你缺乏對互聯網時代的想像力,你很可能就不會選擇它,或者說選擇了也不會想到要跟它走到今天。

現實中絕大多數的決策還是偏價值決策為主,就是選擇一家模式相對成熟,體系相對完善的公司(這樣的公司相對來說不難發掘),然後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逐步在公司中走到一個較高的崗位。或者說,當自己在某一領域的技能非常成熟和完備,可以選擇加入同行業的其它公司(看好新公司發展或者由於對方開出高價挖人)。由於這是處於比較熟悉的領域,風險相對可控,因此大概率還能夠跟隨行業發展享受到一波還不錯的紅利。

這種模型的缺點是所需時間比較長,最好的紅利不屬於自己(屬於最初那批吃螃蟹殺進來的人)。

另一種模型就是投機決策模型。投機,顧名思義,就是短線操作為主,以手頭比較有限的信息,做短期趨勢和波段交易的。

打個比方,互聯網作為新事物出現,殺進去,享受到一波紅利, 移動互聯網起來了,殺進去,享受到一波紅利,再去尋找下一波風口。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你今天抄底一隻股票它漲停了,明天它高開你賺了很多賣掉又抄底一隻股票又漲停了。聽著很爽對吧?其實也就聽聽就好。

因為這實在不現實,投機所需具備的更多不是眼光,而是勇氣和極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專業的投機者並不是亡命之徒,他們只是懂得利用在高風險和高回報之間找到一個最優的平衡。

活著是第一要義。只有活下去,才能一直有玩下去的資格,這樣在面對高風險帶來的高失敗率面前,才有機會靠僅一兩次成功挽回所有其它決策失利導致的損失,甚至還能夠獲利頗豐。

現實中很多投機者做不到這一點,因為人性總是貪婪了,當你面對巨大的機遇(同時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時,你看到眼前的利益按秒在飛漲,投入越多收穫越多,最終風險快速累積,一個偶然因素都會必然導致這場虛幻的狂歡看不到黎明,自己的夢想也跟著落了一地雞毛。

因此聰明如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也承認人性是最難以琢磨和控制的。

適合玩投機決策的人,他們的情緒自控力比一般人都要強大。他們可以時常在自己情緒激動的時候反思自己是處於較好的狀態還是過於亢奮或者悲觀的狀態。當自己狀態不對的時候,剎車是最明智的選擇。即使有可能會錯過一波機遇,但說老實話,那波機遇本就不屬於自己。

現實生活中,有跟一件事死磕到底的價值決策者,全方面審視,謹慎選擇,長期投入,喜歡抓住大概率價值;也有培養多元視角,四處出擊的投機決策者,他們觸感敏銳,靈活投入和止損,重視風險分散,快進快出,喜歡狩獵高增長價值。

人生不是非黑即白,同樣,在決策模型中,只有傾向之分,沒有絕對之別。

很多結合型的趨勢價值決策者也是玩得很棒,一方面他們身處一個長價值領域享受著長期的紅利,另一方面他們又利用手頭資源小成本投入嘗試各項新生事物,以期待有機會投到高價值標的。

就比如大企業就職的高管,跟很多朋友做了一些副業的合作和投資,也許對他來說並不需要真正從企業中出來干,而是利用資源和資本就可以進行投機。

而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沒有資源來做這樣的投機,最大的資本就是自己的精力,可以是先選擇一家公司上班,邊做邊學,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認知,讓自己能夠提高對其它領域,公司,崗位的判斷準確率,同時自己能夠做出成績,進到其它目標公司的概率也就更高。

比較通俗的有三種做法,一種是只專註於自己所處領域的內容學習,另一種是斜杠青年,在工作之餘會培養自己的興趣,用專業精神對待業餘愛好。

斜杠青年即使他的興趣幹不成事業,對原有工作也好,社交也好,依然是有不錯的幫助;如果能把興趣干成事業,相當於是通過業餘時間(小成本試錯投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價值窪地。

還有一種其實不是很建議,就是經常換公司去嘗試。我說過交易是有成本的,你的機會成本一直在被消耗,也就是說原先的自我價值在貶值,那你可能沒有很好的機會再去投機,因為別人可能不給你資格玩(覺得你太不穩定)。

無論是極有耐心地研究一個領域,長期發展,還是極有耐心地嘗試一個個新事物,去追隨趨勢,想要提高成功率,耐心是非常關鍵的。

當面對誘惑和危局時,停下來想一想,跳出來看一看,問問自己是否真的看得懂這個邏輯,最壞的結果自己是否能夠接受,其它就交給行動和時間吧。

無謂的焦慮不能幫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極大消耗自己的精神與意志。有方向性的焦慮(緊迫感)可以幫助自己不斷精進,不斷嘗試,在實踐過程中自己的經驗能力得到成長,同時不管是捕捉長期價值還是短期趨勢的認知也會不斷加強。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交易,沒有百分百的輸贏,有的僅是概率。

不管是用哪種模型,都是在管理風險和優化概率。這才是我們需要多花精力的地方,因為這個功夫到家了,抉擇於我們而言就會變得很簡單。

推薦閱讀:

感謝大家幫助。喜歡的女孩「說不要讓女孩一個人走」什麼意思?
人生秘笈(一)20多歲應該明白哪些事兒
連續失敗、一直努力卻絲毫得不到回報是個什麼體驗?
不願折磨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可是停下來後,居然發現自己沒有喜歡做的事,怎麼辦?
不是讀大學沒用,是你沒用

TAG:交易 | 人生規劃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