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汽時代》:為什麼末日當頭也只工作8個小時

《冰汽時代》:為什麼末日當頭也只工作8個小時

來自專欄 機核丨電子遊戲救世界

本文首發於機核網,作者夜神不說話

《冰汽時代》發售了,發售第二天成為Steam第二熱銷的遊戲產品,僅次於某絕地科技分享平台。無數玩家湧入了這樣一個東北大朋克世界,體驗冰原雪坑當中的絕境生存。

據不完全統計,《冰汽時代》同時在線人數一度達到2.6萬,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萬人坑」了。

這樣一個超級深坑,你說它好不好玩,那麼肯定是好玩的,但是在好玩之餘,各大網站各大評論區對於其遊戲設計合理性的質疑,也是層出不窮,那麼我們就來集中講一講被質疑最多的幾個機制,以及他們存在的客觀原因。

1. 八小時工作制

「你們這些刁民,末日到了還跟我談八小時,愛誰誰吧,這新倫敦市長我不當了!」

最近的兩天經常在《冰汽時代》評論區看到像這樣對「八小時工作制」的抱怨,認為這是屬於資本主義特有的腐朽氣息,末日格局下還這樣遲早如何如何。不可否認的是,在現代社會,加班並不是一件會讓人「不滿大增」的事情,然而,八小時工作制並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甚至,某種程度上說,他還是社會主義的產物。

讓我們先來看時間,官方設定給《冰汽時代》的時代背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後,又產生差分機理論之後的架空歷史。這部分的背景,在通關總結時,有明確的表述。

「1887,新倫敦,榮耀之城。」(秩序通關《新家》章節)

「1887,新倫敦,神聖之城。」(信仰通關《新家》章節)

注意時間,十九世紀。為什麼刻意強調這個時間節點,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個歷史事實是,「八小時工作制」最早由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於1817年提出。

那句著名的口號,「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剩下8小時歸自己」,便是出自於此。

當然了,憑藉歐文的個人魅力是決計無法讓八小時工作製取得社會廣泛認同的,剝削仍在繼續。貪婪的資本家讓工人們每天工作12~16個小時,那個時代的工人過的日子甚至不如現在的碼農。

哪裡有壓迫,哪裡自然就有反抗,於是,十九世紀中期開始,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大規模工人運動。

歐洲的三大工人運動不提,只提美國,從1877年的美國工人罷工,到1884年美國與加拿大的八個工人團體集會,再到1885年的全美八小時工作製法案簽訂,工人階級在其中經受的磨礪可見一斑。

當然了,不管過程如何曲折,結果是好的。

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

看清楚了啊各位,這是馬克思主義的香甜果實啊。

看完這段科普再回頭想想遊戲,《冰汽時代》的劇情背景下,工人們剛剛從8小時工作制的鬥爭中解放出來,這個時候你跟他們說加班,是不是瞬間就撕破剛剛癒合的傷口了?

末日?我才不管什麼末日?我們剛剛鬥爭勝利爭取到的利益不見了,我就要不滿,我就要推翻你。

當然了,如果考慮到「英國」這麼一個地理背景的話,10小時工作制或許比8小時工作制更貼切,畢竟英國1843年頒布10小時工作法案嘛。

但是可能考慮到8小時工作的歷史意義更為明確,也可能考慮到10小時工作制中對「中午吃飯的兩個小時」界定不是很明確,不管怎麼說製作組都是非常用心的。

2. 休息權

那麼有人就問了,八小時工作都出來了,周日怎麼還上班?不法定休息日嗎?不也是勞動者應有的休息權嗎?你看你這遊戲就不科學,還說什麼引經據典。

誒,這還真不是不考究歷史,相反,拋開「周日系統會增加少量程序負擔」,周末不休息,還真是對歷史相當考究了。

又要說到十九世紀。

在二十一世紀,我們知道勞動者享有休息權,那麼休息權最早是從什麼時候被提出,從什麼時候被引入資本主義國家法律的呢?

這就要說到1919年德國頒布的《魏瑪憲法》了。該憲法的139條規定:

星期日以及其他由國家所認可的休息日,是工作休息日與精神修養日,明確受到法律保護。

《魏瑪憲法》頒佈於二十世紀初,在此之後,各國才紛紛效仿把周日休息加入了休息權當中,在此之前,是沒有的。

這也是冰汽時代中見不到周末休息制的歷史原因。

3. 禁止兒童參加工作的美好願景與童工法

講完了成年人的休息、工作和加班問題,也順手把兒童工作的問題說一下。

我們知道,在法律出台之前,一切都是常態。

那麼為什麼,在遊戲的一開始,我們不能僱傭兒童工作,「禁止兒童被僱傭」這麼一個設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第三次說回世界觀背景所在的時代,19世紀。這次要說的這個法案,和世界背景最為貼切,因為這個法案是在倫敦頒布的。

1819年英國棉紡織廠法令,規定9歲以下兒童不得被僱傭,9~16歲兒童每日只能工作12小時。

1833年,這一規定拓展到所有紡織產業,並進一步抬高標準,規定,9歲以下兒童不得被僱傭,13歲以下兒童每日最多工作9個小時,每周不得超過48小時,18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得從事夜班工作。

英國以外的國家也有類似的規定,比如普魯士1939年頒布了限制童工勞動時間的工廠礦山條例,瑞典1848年開始禁止九種工廠使用12歲以下的童工。

總的來說,歐洲各國,在時間推移到18世紀後期時,對13歲以下的小孩,基本都抱著「在家裡好好獃著」的法律態度。而我們看遊戲CG也不難看出,插畫中所出現的「孩子」,也都是13歲以下的小孩。

當然,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適齡兒童也應當是社會中出力的一份子,禁止是不可能的,於是你可以發現,當你簽署了童工法,漲的不滿度並不高——甚至不如你讓成年人緊急加班一天產生的不滿高。

因為前文說過,不加班,是那個時代用無數工人的血淚換來的權利。「讓兒童參加工作」這種法案和其相比,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並且,在「前蒸汽時代」這麼一個勞動力匱乏的歷史時期,兒童,有責任,或者說必須成為,整個社會勞動力的一部分。

因此在遊戲中我們看到,無論是「童工法」還是「兒童庇護所」,都會讓兒童參加一部分工作,區別只在於,是從一開始就讓他們參加工作並且逐步放開到全社會行業還是讓他們在有限的崗位(工作站與醫院)中充當學徒。

當然,要讓孩子們在遊戲里徹底不工作也是有辦法的,那就是完全不點這個政策樹,或者只點一個兒童庇護所政策,以讓自己的良心保持安寧。

「工作時間」的歷史成因說到這裡就差不多了,這篇文章本來是想講差分機和蒸汽朋克的歷史的,寫了幾行字一想,這種知識畢竟是蒸汽朋克的直接附屬,知道的人應該不少,不用我來科普,於是就轉而寫維多利亞時代的工作環境了。

希望各位玩家朋友們看的愉快。部分歷史法案可能在腦子裡記得比較模糊,如果有哪裡寫錯了,也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原文:《冰汽時代》:八小時工作制真的是遊戲的一大敗筆嗎?

From: 機核丨知識挖掘機

歡迎關注知乎專欄:機核丨電子遊戲救世界 機核丨不止是遊戲

更多內容請訪問www.g-cores.com,玩遊戲的,都是朋友


推薦閱讀:

末日生存=生產大自救?被國人玩壞了的生存遊戲!
通過遊戲<冰汽時代>這面照妖鏡, 了解統治階級是如何滑落為暴君的
《冰汽時代》:不夠精緻的極地生存遊戲
漫談《冰汽時代》可能的設定
能救多少就救多少,不管他們願不願意——《Frostpunk》評測

TAG:末日 | 冰汽時代 | 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