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女孩兒,請你不要再用「牛逼」這個詞。

美麗的女孩兒,請你不要再用「牛逼」這個詞。

如果你問」牛逼」這個詞什麼意思,別人會覺得你是個」傻逼」,你勸說這個詞不太文明,別人就該覺得你是在「裝逼」了。很合情合理的推理,很喜聞樂見的說法,細數一下卻有三個「逼」字。這種現象在當今已經不算什麼問題,見怪不怪了。見怪不怪不還是「怪」。

今天與同學微信聊了一句,對方發了一句:「牛逼了」。當「牛逼、傻逼、裝逼」這種烏七八糟的詞從與自己無關的別人口中說出來,我們頂多心裡「呵呵」一句,或者想這人素養不太高,也就完了,不把他當成問題。可當它從你的親人、家屬,尤其是孩子或者愛的人嘴裡說出來時,這個問題就該成為個「大問題」了。

「牛逼」一詞,據說最早來源於山東,山東人說人「倔強、一根筋」,常用「你這人真倔」、「真拗」。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牛耕地是不會拐彎兒的,當指別人執拗時,就用「這人又犯牛勁了」。這時,「拗」就通假了「牛」。B(本是一篇呼籲文明的文章,以下也就將逼替代為B),可能與東北俗語俚語有關,源於東北文化中的一種鄉土文化,不用太多的含蓄和修飾,較為直接。

「牛b」一詞,還有很多衍生辭彙,比如,NB、牛掰、牛X、流弊,還有網上這個知名的段子: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which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比「牛b」更甚的髒話還有很多,diao絲,bi格,撕bi,爆ju,更有甚者,動不動就搬出別人的祖宗,兩性的隱晦之詞,身體的缺陷,進而延伸出一種罵叫「國罵」。這時,應該不會有人覺得髒話是一種光榮,也不是一件好事了。究其原因,髒話的流行除了家庭,地域的影響,還有一些歷史原因,比如有一段時期就公開有達到「牛鬼蛇神」,「砸爛狗頭」,「死路一條」等詞用在了公開的報道中。

中國罵人的髒話似乎格外的多。如果說這種詞除了說出口時的快感之外,還有一點兒肯定的意味,那勉強可以說是言論的自由,社會的進步與包容了。然而,當「diao絲逆襲」這類特指「弱勢群體」時,則反映出了更多的不得不值得思考的社會現象了。試想,當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在公交車聽到「請給老幼病殘讓座」、「請出示殘疾證」時,當事人心裡該有多大的陰影?至少這種公共廣播要將「殘疾」改成「身體不自由」的人之類的詞語,才是一種得體的和諧的人文關懷。

誠然,這種充滿生殖器味道的詞語是在不該使用的,這也是新華社公布的新聞媒體和網站應當禁用的38個不文明用語之一。語言本身就是交流的工具,不具有褒貶的屬性。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為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會選擇豐富多彩的辭彙。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國家,諸如髒話的詞語較多也不足為奇。不過,自古通今有教養的人鮮有將其掛在嘴邊者,無論現代的主流媒體,還是文人話語里,都沒有人願意將髒話落之於紙面,見之於著作。

社會愈進步,網路越發達,生活愈提高,我們更應該多講文明話語,多說文明稱謂,在舉止間顯露教養,在話語中充滿溫暖。比起「牛逼」,你可以用「厲害」;比起「唉」,你可以稱「您」; 比起」小姐」,你可以用」女士」; 比起小王,你可以用」二小」; 比起」農民工」,你可以稱」老鄉」。

使用髒話是一個人控制能力與教養的表現,也許會體現到行動上,最終禍從口出。讓我們對別人多善待一些,對自己多嚴格一些,多提高一點修養,「小」則給子女做出表率與榜樣,「大」則為建設和諧穩定、相互尊重的社會儘力。

髒話雖爽,可不要」貪杯」。


老紀,曾經體制內,現居日本,想說的有很多,懶得寫,扒一扒奇葩事,詼諧也深刻,清新又脫俗。

weixin.qq.com/r/m0SOlq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共青團志願者-印台街道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TAG: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 心理健康 | 網路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