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時,哪些故事讓你動容?| 讀《南渡北歸》01

讀史時,哪些故事讓你動容?| 讀《南渡北歸》01

來自專欄 我的讀書札記

0. 1937年7月29日,北平淪陷.

1. 7月29日當天傍晚,駐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寶山一線的何基灃一一0旅,在掩護各部隊撤退完畢後,奉命向長辛店一帶南撤,消息傳出,北平民眾悲感焦急。北平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一千多名高校學生紛紛聚集起來,走出古城,悲憤交加的向這支打響盧溝橋第一槍的部隊告別。

2. 一年以前,受抗戰愛國人士的影響和鼓動,一一0旅旅長何基灃成立了「北平大中學生暑假軍事集訓隊」,組織幾千名大中學生進行集訓,作為集訓總隊副隊長的何基灃和學生們相處的日子,被青年學子的愛國熱情所感染,特別是那些從關外淪陷區流浪而來的東北學生,內心的悲嗆與強烈的抗戰愛國熱情,使何基灃深為感動,幾次演講皆聲淚俱下.(何基灃,時年39歲

3. 北平淪陷後,如今麻袋構築的防禦工事,被當局下令拆除了,華北守軍的最高統帥宋哲元走了,北平最高長官秦德純走了,城防司令張維藩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也走了。北平守軍的兄弟部隊除了大部分人員,身不由己的被迫留下來,能自由行動的軍隊都撤走了,在這場潰退大潮中,110旅獨木難支,自然也不能留下,必須儘快撤離北平這塊險惡之地,夾在撤退隊伍中的何基灃,百感交集,遙想當年,在這些熱血噴涌的青年學子面前,自己曾慷慨陳詞,高呼著誓與北平共存亡的口號,如今壯志未酬,不但拋棄了自己當初的誓言,也拋棄了這些滿腔熱忱的青年學子和滿城的百姓,開始一場前途未卜,不知身歸何處的軍事流浪,想到這裡,何基灃將軍淚水模糊了雙眼。

4. 學生們跟在隊伍後面,送了一程又一程,不住的呼喊著送別的口號,眼看離北平城已經很遠了,天空漸漸暗了下來,只有西方天際透著一絲血色的微光,夾雜在隊伍中的何基灃於心不忍,策馬衝出隊列勒住馬頭,側轉身望著緊跟在隊伍之後的滿面悲情的青年學生們,熱淚盈眶,他突然看到,那些高高舉起的,分明是學生們用自己的鮮血書寫的標語:

「何基灃將軍不要走!」

「抗戰到底」

「何將軍與一 一0旅將士不要走!」

「北平不能丟」

…… …… ……

5. 何基灃旅長的聲音已經嘶啞,他抬頭挺胸,強行抖了一下精神,用最大的力氣繼續喊道:

同學們!北平,我們一定會打回來的!

話到此處,何積豐哽咽不能語,他抬手向學生們敬了個標準的軍禮,溢滿眼眶的眼淚傾瀉而出,隨著一陣旋風刮過,坐下的戰馬長鬢迎風飄動,何基灃趁勢抖動韁繩,棗紅色的戰馬,前蹄騰空,馬頭驀地仰起,在急速旋轉中沖著烏雲壓城的長空,發出一聲短促的悲鳴,載著淚流滿面的主人,箭一樣的向前衝去,身後甩下了一座正在陸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驚恐迷惘中的芸芸眾生。

6. 次日,天津淪陷。

(上文整理自《南渡北歸》,詳情請閱讀全書,封面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何將軍和學生們這段告別往事,著實讓我為之動容。所以分享出來。

同時,再分享幾個何將軍的小故事:

part 0 :何基灃生於1898年10月。童年讀書時,受抗金名將岳飛的影響,立志報國。辛亥革命成功,受到鼓舞,青年時期投筆從戎,1919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首任校長是兵學泰斗蔣百里(錢學森岳父),該校是近代最早的軍事學校之一。畢業後在馮玉祥手下衝鋒陷陣,由連長逐級攀升,最後當了副師長。戰功赫赫,人稱「鋼鐵將軍」。1929年,何基灃得到蔣介石的賞識,進入北平陸軍大學特別班深造。此後參加征討軍閥,多次立下戰功,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三十七師一零九旅副旅長,兩年後晉陞為第四方面軍八十三旅旅長。

part 1 :七七事變:日軍演習進行到午夜,借口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何基灃嚴詞拒絕。日酋惱羞成怒,下令向盧溝橋進攻。槍炮聲響起,何基灃怒不可遏,親臨盧溝橋前線,命令部隊打響了還擊第一槍。這是揭開抗日戰爭序幕的第一槍。

part 2 :1933年3月8日,何基灃率所部趕到喜峰口面對強敵壓境,何基灃為激勵官兵士氣與入侵日軍展開浴血奮戰。11日晨,何基灃與援軍針對日軍怕近戰,夜戰的弱點。制定了出其不意的迂迴戰術。當日深夜中國官兵手持大刀,趁日軍熟睡之機,突入其營地猛砍猛殺,並將日軍的火炮和輜重,糧秣燒盡。這是自「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軍隊抗擊日軍的首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part 3 :1937年11月上旬,何基灃率部退守大名府,與大舉圍攻的日軍展開殊死搏鬥。何基灃親臨前線,將士們視死如歸,與敵人血戰三天兩夜,終因彈盡援絕而失守。何基灃悲憤已極,在被部下強拽上馬撤到南樂縣城後,拔槍自戕,不惜一死以謝天下。當時何基灃左胸中彈,倒在血泊中,幸得部屬及時搶救方得脫險。

part 4 :1938年,何基灃離軍養傷期間,認真思考探索救國之路,經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連玉崗的介紹,對中共及八路軍有較深刻的認識。終於在中國共產黨人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當時經中共地下黨員李薩南介紹,何基灃了解了八路軍和解放區的真實情況,並閱讀了斯諾的《西行漫記》,產生了到「共區」去看看的念頭。

part 5 :何基灃1980年1月20日病逝於北京,其骨灰則按照遺願,一半灑在盧溝橋畔,一半灑在淮海戰場上。


通過以上,我們認識了一個更加全面更加立體的何基灃。向何將軍致敬!

感謝閱讀。

.


推薦閱讀:

路西法是什麼意思?
陳到傳
能簡單介紹一下慈禧嗎?
《女不強大天不容》有哪些看點?
林彪生命中的最後七天在做什麼?

TAG:史書 | 歷史 | 歷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