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敢喝嗎?新研究:93%的瓶裝水都被塑料微粒污染了

還敢喝嗎?新研究:93%的瓶裝水都被塑料微粒污染了

眼下,隨著天氣炎熱,瓶裝水銷售旺季也正在來臨。國際瓶裝水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瓶裝水已經超過碳酸飲料,成為銷量最高的包裝飲料種類。就在此時,一項科學研究的結果卻給瓶裝水行業澆了一盆「冷水」:3月中旬,美國華盛頓的非營利性新聞機構Orb Media和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分校的科學家對11個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裝水進行了測試,發現幾乎所有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

你以為自己在喝「純凈水」,實際上也咽下了不少塑料微粒。這項研究的結果在國際媒體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了人們對瓶裝水是否如看上去那樣純凈、健康的擔憂。

「如果你想知道我喝什麼水,我喝城市自來水。我用不鏽鋼的咖啡杯和水杯。」負責這項研究的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分校教授謝麗·梅森(Sherri Mason)在郵件回復中強調了自己對瓶裝水的態度。

梅森長期進行塑料微粒的研究。她和其他實驗者在9個國家的19個地點分別購買了259瓶瓶裝水進行檢測,結果顯示,93%的瓶裝水含有塑料微粒。每升水中,直徑大於100微米(約與頭髮絲粗細相當)的顆粒數有10.4個,而更小的、可能是塑料成分的顆粒每升含有314個。其中常用於製作瓶蓋的聚合物聚丙烯占這些較大顆粒的54%,其次是尼龍,用於瓶身製作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佔6%。

這不是梅森教授和Orb Media的第一次合作,去年9月,Orb Media和梅森團隊就對自來水進行了相關測試。研究顯示,城市自來水中也被檢測出有塑料微粒,但每升水只有5.45個顆粒,是瓶裝水的一半。自來水中塑料微粒主要是纖維,這說明自來水中和瓶裝水中的微粒的來源不同。

實際上,這不是瓶裝水第一次受到審視,在國外它一直在爭議中發展。在環保人士眼中,瓶裝水就是公敵。

2007年,美國掀起反瓶裝水運動,舊金山市市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通過立法,禁止用公共資金為辦公室購買瓶裝水。紐約市花費70萬美元發起廣告活動,鼓勵紐約客們喝自來水而非塑料瓶裝水,甚至提出自來水是「飲用水中的香檳」——更好喝、更安全。2007年起,美國多個城市取消瓶裝水銷售合同,這項活動的參與者從政府擴散到學校、餐廳和企業老闆等。

2008年《衛報》在一篇名為《這只是水嗎?錯,瓶裝水將成為環保戰爭的最新戰場》的報道中提到,英國每年銷售130億瓶瓶裝水,只有30億瓶的瓶子被回收。沒有回收的塑料瓶最終會污染海洋生物,另外,長途運輸瓶裝水也會產生大量溫室效應。

美國反瓶裝水的聲音迄今沒有停止,而且加拿大、冰島、歐洲多國也都關注瓶裝水帶來的環境影響。近兩年有研究發現,各種包裝材料(如塑料、防水塗料等)也會將新污染物質帶入水中,例如,重金屬銻、鄰苯二甲酸酯類、多環芳烴類、苯乙烯等有毒物質就在瓶裝水中時常檢出,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推薦閱讀:

礦泉水有健康功效嗎? 怎樣辨別礦泉水質量的好壞?
反滲透凈水裝置過濾出來的水是什麼模樣--NSF ANSI 58號標準
小分子水、弱鹼性水、低氘水、高水齡、水素水……這些水靠譜嗎?
哪位牛人總結的水處理知識,完美!

TAG:水污染 | 環境污染 | 飲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