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天花板該如何突破?

階層天花板該如何突破?

來自專欄 凡間客

小蘇今天選了一個響噹噹的標題來和大家聊聊物質資產。慚愧的是小蘇在理財方面實在是個半把刀,思前想後,小蘇決定今天跟大家分享三個朋友的故事。

生存---70後的財務自由之路

老古,私營企業主,1970

老古87年考入北大,出發那天,全村人敲鑼打鼓把他送出了村口。首都北京在老古和鄉親們心中是個神聖的地方。老古的家鄉所在地是一個革命老區,除了先烈輩出的榮光外,還有一個特點——窮。

有多窮?出發前全村人給老古集資了「上京」的盤纏,可那點錢和糧票還不夠在北京支撐正式開學前那幾天的口糧。

然後,老古迎來了人生中的重要關口。

肚子餓,又不好意思和同學開口,就到學校外面看能不能找點事做。可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一時半會兒哪能找到什麼差事?實在餓得受不了,就在一家飯館外徘徊,看到裡面一個客人結賬出來,桌上還有些剩菜,顧不得旁人的眼光,老古衝進去全部倒進了自己肚子。

老古說,那頓飯是眼淚和著屈辱一起咽下去的。考入北大的喜悅、驕傲連帶著自尊在那一瞬間,蕩然無存。

「長安居大不易」,首都北京亦是同理。為了生存,老古走上了自己的創富之路。

到天安門賣地圖、校外帶培訓班、印刷倒賣同學課堂筆記……還是學生的老古充分發揚了老區人民吃苦耐勞、頑強不屈的精神品格,解決個人生存問題的同時假期還能抗些米面回家,改善家裡生活;工作以後,先是在體制內想各種辦法給單位創收,後來感到約束太多,就索性響應政策號召,自己出來單幹。

一路走來,自然苦沒少吃、白眼沒少看,血淚史隨隨便便就能講出一籮筐。最難的時候,在辦公樓頂吹著風想像著縱身一躍的場景,好在求生的意念支撐他闖過一道又一道難關,並最終在北京站穩了腳跟、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

對老古而言,一切始於「生存」,從一個窮山溝里走出來的羸弱少年變成今天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一路支撐他披荊斬棘的,是活下去、強起來的信念

堅持---80後的奮鬥之路

橙子,北京某科研院所會計,1987

在你想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的時候,總會有些人跳出來刺激到你的神經。橙子算是一個。

橙子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畢業,懷揣著成為股市操盤大牛的夢想,做了北京一家科研院所的會計。哦,最初還做了一年出納,主要業務是幫人貼發票、報銷。問橙子如何能接受「夢想指南,現實指北」的巨大落差,橙子說,這裡能解決戶口。

橙子是一個乾脆且務實的人。

科研院所的會計,做的不是核心業務,自然拿的不是核心收入。但橙子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3年內給自己攢夠買房的首付,然後便開始了自己的理財之路。

從支付寶、P2P、票據貸、債券、基金、股票、期貨,橙子一路研究一路實踐。每次見面,她都會眉飛色舞地講述自己近來的斬獲和心得。

另一邊,橙子也從來沒放棄成為操盤手的夢想。

橙子堅持每天早起晨讀、晚上到單位附近大學的自習室看書學習,先後拿下了註冊會計師和註冊金融分析師的資質。本想憑著這兩個「硬資格」去敲開金融行業的大門,奈何給她offer的她看不上,她看上的又婉拒了她,和找對象一個套路。橙子最後總結說:沒有金融從業經歷、女生、未婚未生子是她求職過程中的3大硬傷。

既然敲不開門,是繼續守候還是黯然轉身?

橙子的選擇是「自立門戶」。

互聯網時代,橙子在理財過程中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大家時常切磋交流,其中不乏民間高手。受此啟發,橙子著手建立自己的量化投資模型,其間啃了不少枯燥難懂的數學公式,掉了不少頭髮,通過不斷在股市裡檢驗,對模型進行校正和完善。

工作3年半的時候,橙子在股市裡的斬獲已足以實現當初定下的「小目標」,可彼時的橙子認為與其抽離資金去買一個四五十平的「蝸居」,不如繼續在股市裡搏殺來的更有意義。橙子說,自己是延遲享受型。

而今工作已快6年,橙子去年搞定了房子,剩餘的本錢也還夠在股市裡繼續「玩耍」。

一次小蘇向橙子討教理財的訣竅,橙子說:哪有什麼訣竅,別貪心,別放棄,堅持就是勝利

??理想---90後的蛻變之路

小可,互聯網營銷策劃師,1992

小可從小就是個有主見的 「鬥士」:4歲時因為大人的一句玩笑「你爸媽不要你了」便慨然離家出走;6歲時去超市買花生醬,嘗了一口後發現居然是過期產品,雄赳赳氣昂昂去找店老闆理論,最終成功退款捍衛了消費者權益;高中時不滿班主任的管教方式,公開反抗「階級壓迫」;大學時要發展興趣愛好,爭取經濟支持的理由是「你們不能阻擋我追求理想的腳步」。

小可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生命力和理想的90後好姑娘。

小蘇很喜歡也很欣賞這個「小朋友」,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為此不斷努力,捍衛自身權利的同時也主動承擔應負的責任

小可當年上的是某三線城市一個不入流的專科學院,學的是市場營銷。學校水,專業更水,三年下來沒學到什麼實在東西。她從小喜歡畫畫,讀書期間自己報了設計班。畢業後,在本科、研究生都遍地是的年代,小可那張文憑實在沒什麼競爭力。工作第一年,小可進了學校所在地的一家婚慶公司做婚禮策劃,起薪600。好在小地方消費低,350租了個冬天透風的陽台,250留著吃飯,過得比學生時期還窮。

一年後小可懷揣策劃師的理想收拾包袱轉戰北京,還是做婚慶,底薪2000。婚慶期間小可積累了不少技能,除了設計、P圖、手工、組織策劃,還學會了調解家長里短,見識了人間百態,大開眼界。

又是一年過去,小可在互聯網平台上登記了「獨立婚禮策劃師」,自己承接了一些單子並收到了不錯的反饋。可小可覺得婚慶市場業務過窄,於是果斷跳槽活動策劃。

再過一年,順應O2O的大潮,又果斷放棄了馬上到手的策劃總監職位,跳槽到一家互聯網活動平台做線上營銷策劃,繼續完善自己的職業技能和知識譜系。

目前薪資水平,小可說不方便透露太多,但總歸「還過得去」。

小可理財意識並不強,再加上北京生活開銷大,平時有點結餘還給自己用來學習充電,基本是個月光族。小可說平日里時間恨不能掰成八瓣兒用,提升主業還來不及,哪還有空去研究理財?再說,現在手頭那仨瓜倆棗,花時間去讓它升值還不如提升個人業務水平來得有效。

小可說的也是一番道理。

她未來的目標是自己創業,她認為奔向理想的同時,物質財富是自然而然的副產品

??結語---選擇你的財富之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兩千多年前太史公司馬遷就在《史記》中寫下了這樣的判詞。世易時移,多少風雲變幻,唯人性不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財富的聚集效應越發凸顯,階層隨之開始固化,諸如「寒門難出貴子」的論斷和巨大的現實壓力給奮力掙扎的草根們潑下一盆盆冷水。

小蘇今天介紹的三位朋友都出身草根,而今也算不得耀眼,是普普通通的你、我、TA中的一員。TA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具備個人特色的「致富之路」,活出了生命的張力。所謂「階層天花板」,他們並未特別在意,一路向前的過程中,那也不過是眾多路標中的一個。

財富誰都想要,錢自然越多越好。但物質總歸是我們人生的助力,而不該成為主宰。清楚自己為什麼出發,再決定如何前進,而不必急於埋頭在各種理論、曲線、理財產品或者牛人觀點裡。

堅定信念,付出努力,世界都會為你讓步。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凡間客(LifeVivification),在平凡的生活中探索成長,歡迎關注。

你好,這裡是凡間客,一個成長中的自媒體平台。在這裡,我們可以互相交流生活經驗和成長感悟,一起在思考中破解困局。歡迎你提出困惑,也期待你指點迷津。?

weixin.qq.com/r/CD-r89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逆向思維個人規劃課程簡介
心理諮詢,真的不是花錢買個方法或答案
我的十年
從90後NBA周最佳球星達米恩·利拉德身上,我們學到些什麼?
你得學著給「大腦」放個小長假

TAG:階層 | 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