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學德語、去德國的人們~~~

致敬那些學德語、去德國的人們~~~

前幾天在大學同學聚會上,大家許久不見,都喝的有點大。喝酒之後的畫風,便從剛開始的相互寒暄,變成了揭老底以及吐槽。

大家開始互相把大學時候的糗事揪出來,男生討論著班花嫁給了誰,女生則吐槽男生依舊和大學時候一樣屌絲。因為都已經工作了,所以互相之間都會稍稍打探一下工作情況。我作為當年班裡極少數的出國讀研的同學,工作及薪資情況,也不免有些受關注。

「嘿,你從德國讀完研究生回來,工作一定很好吧。」

「是呀是呀,畢竟出國了嘛。工資肯定不少吧。」

......

我笑了笑說:「哪有呀,和大家都差不多的,真的。」

這本來只是一場同學會上打探工資的寒暄,沒想到一個直腸子同學卻突然問我:

「既然你留過學和我們賺的一樣多,那你為什麼還要去留學呢?你這幾年把你留學的費用賺回來了嗎?」

我一瞬間有一點呆住,但又覺得問題很合理。也許從當初大家一知道你要出國,問得最多的幾個問題就是

「幾年能畢業呀?」

「回來能賺多少啊?什麼職業規劃呀。」

「出國費用這麼高,回來幾年能把你出國費用賺回來呀?」

不僅僅七大姑八大姨們,身邊的很多人似乎就是有這種永遠探索未知未來的「好奇心」,對一個剛剛要上研究生的人,他們似乎就覺得你應該已經制定好了「三年計劃」、「五年計劃」等。如果沒制定好,就不免有些嗤之以鼻,問:「那為什麼去德國留學呢?」

如果你上網一搜「去德國留學的原因」。一大堆理論性分析便出來了。優秀的西方文化、工業強國好就業、德國文憑含金量高、學費低廉等等原因......

But,我們已經不是高中做政治題的時代了,什麼問題因素,分析時候都得帶上全球發展......友好合作......文化教育......這類話題,然後再從宏觀微觀、全球各國等方面列舉原因。

今天我們就目前在德國的留學生真實回答來告訴大家,當初都是因為什麼來德國留學。

項目生合作辦學的崛起

在德國留學生人數調查中,上述數據顯示出,除了土耳其,在德國最多的外國留學生就來自於中國,並且人數每年都在增加。

每年去德國留學的學生分為四種:自費生、公派生、項目生和交流生。其中3.4萬人的主要組成來源於自費生和項目生。

自費生指的是由自己通過APS以及語言考試等申請學校並由父母資助或自己承擔自己的留學費用,這是普遍在Uni讀書的中國留學生中常走的一個德國留學流程。

而項目生指的是德國高校和國內的大學聯合辦學,通常採用3+1,3+2,2+2等留學模式,在國內大學就讀2~3年,期間在國內學習語言,通過後再到德國繼續學業。

這種項目生留德模式在近些年越來越流行,並且受到廣大同學和家長的喜愛。因為這樣既節約了時間、金錢,也滿足了國內廣大同學出國留學的願望。但缺點就是,這種項目合作的大多學校都是Fachhochschule(高等學校),對於追求Uni(大學)畢業證的人來說,顯然合作項目並不能滿足。

「免學費」誘惑

不得不說致使自費生下定決心,二十多歲開始學德語,考德福、DSH,準備APS以及費盡心思準備留學申請材料等等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的公立大學相對美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學費相對低廉很多。

從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德國是為數不多的公立大學「免學費」的國家,其實對於德國大學的學費,大家一直都相對有一些誤區。德國的學費收不收,似乎也像是美國大選一樣,起起落落。

2006年之前,德國境內的公立大學都實行「免學費」政策。

2006-2014年,德國大學進行了學費改革,經歷了從不收費到收費的過程。各個聯邦州的學校收取學費的情況也各不相同。薩克森州為500~800歐,北威州為275~500歐之間。

2014年之後,又恢復了免學費政策。學費政策不僅僅局限於德國學生,而是對來自於全世界的留學生,都不徵收「學費」。

2017年開始,一些聯邦州又開始實行每個學期約1500歐元(摺合人民幣11000元)的繳納學費政策。

但你要知道,上學的費用不光是學費,還有註冊費等學雜費,也就是說,德國大學並不是「免費」,而只是上學的費用相對於其他國家非常的低。

對於現在在德國留學的留德華來說,德國低廉的學費政策,是當初他們下決心二十多歲開始學德語,拚命考德福四個四,來德國留學的重要動力。

學德語的都是漢子

在英語已經及其普遍的情況下,小語種開始慢慢發展起來。尤其是近些年德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那是肯定的,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得罪中國放棄中國這個大市場,所以市場對德語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使得德語在小語種中,發展情況一直名列前茅。(必要情況必須誇一誇咱們大中華~~)

再加上國家發展情況良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沒錯,就是要繼續說咱大中華的實話)。出國留學一年十萬的生活費,對於很多家庭已經是完全可以負擔的起的費用。所以,因為本科學的德語專業而走上德國留學的妹子們越來越多,然後就走向了漢子的道路。我知道學Germanistik的妹子們都懂我的意思~~

不得不說德德國機械美學

來德國留學最受歡迎的專業並不是德語,而是機械工程。德國的機械一度驚艷世界。「德國製造」是被世界廣泛認可的質量和信譽的保證。這使得很多準備學習機械專業的,小夥伴,都會選擇去德國進修。

在德國,各工業大學的機械製造專業在全世界都享譽著盛名。發展到今天,無論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到硬體設施都相當完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而且德國大學機械專業的課程設置更包括了多各方面,計算機系列、工程力學、機械設計、企業管理、工程材料、流體力學、機械振動、自動化等等等等……請容我一個文科女生沒辦法完全介紹機械大神們的課程,不能再一一列舉更多……有機械專業的小夥伴可以把各個課程情況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

每個人來德國留學的原因或許都不一樣,以上只是來德國留學,最普遍的幾種原因,或者說是契機。那回歸我們最開始的問題,

如果畢業後和國內很多同學賺的一樣多,還該不該出國留學呢?

海歸回國後的就業狀況及工資前景到底如何呢?

任何一個出國留學的人,不可否認,他們以後都期待著更高的薪資待遇,但現在的就業情況也不可避免,留學回國後的薪資情況可能並沒有想像的樂觀,「海豚「也越來越多。上圖統計,工資5000元以下的留學歸國人員佔25%,將近一半的」海歸「工資情況都在5000-10000。

5000-10000的工資水平,在中國又是什麼狀況呢?

上圖是各教育水平人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就拿研究生來說,這在現在21世紀已經是一個普遍的學歷,可以說,大部分的出國留學人員,攻讀的都是研究生學位。可見海歸人員的工資情況相比未出國人員,平均水平來說稍微高一些。

於是,又有些人要說了:「高的這點工資,值得你花好幾十萬出國嗎?「

所以終極問題就是——到底為什麼要出國?

除了上面的一些客觀因素,或者說留學德國的契機,但最終出國的真實原因還是來自於留德華自己內心的想法——我想要出去看看

我一直認為,留學讀的不是書,是視野,是體驗,是經歷。他們想要改變現狀,想要開闊視野,想要在還能折騰的年紀,盡情的去折騰。

你有一個機會來到異國他鄉學習,在學習之前,學會的首先是獨立。

如果我們說,留學對於一個人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尤為重要,這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並且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去評判它,但我們從小的方面說,首先你要會自己洗衣服做飯,自己適應不熟悉的地方,要過了語言關以便能聽懂教授的課,要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等等等等。

所以,對於所以新鮮事物的接受與融入,都是對留學生們的挑戰。你會受到中西方兩種文化的熏陶,你能在年輕的時候,更勇敢的做一些事。

即使大家都期望,將來有一個相對較高的薪資水平,但這並不是你出國的唯一目的,或者說,你出國之後就明白,一些東西遠遠比你以後工作時,賬戶上多的那幾百、幾千塊錢重要。也許僅僅那幾年,在你人生的成長中便有質的飛躍。也許留學那幾年的體驗,可不是以後幾十萬就能買到的。

世界很寬廣,而且沒有你想的那麼難走,人有很多種,也不像你想的那麼不同。往期精彩

推薦閱讀:

【DIY諮詢師016】瑞士·人工智慧·社會科學
2018最新留學準備規劃安排一覽
馬來西亞世紀大學,五星級的留學選擇!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外籍法律總顧問實力注入,聯合移民團隊建設進入嶄新時代
托福雅思語法6:現在完成進行時態

TAG:德語 | 德國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