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和修為

福報和修為

知乎上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有的人寧可吃生活的苦,也不願意吃學習的苦?我在知乎回答得比較簡單草率,在這裡想好好談一下我的看法。

問題中描述的現象應該分為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可以通過刻苦學習而規避未來的一些苦頭的時候,他/她選擇不學習,潛在地就是選擇了一條更苦的路,但在當時並不會顯出來。比如寧可睡懶覺、去網吧打遊戲、在課堂上看漫畫、用抄的來完成作業,甚至寧可為此被老師抽手心、罰站、被家長責罰,也不願意去學習。

其二是,在生活已經很苦的情況下,如果選擇多吃一點學習的苦,就可以告別/減輕這種生活的苦,但他/她選擇拒絕學習,繼續吃苦。

還有第三種隱含情況,也是我認為最苦的,就是一個人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除了吃生活的苦之外的唯一選擇就是死。

我的答案非常簡單,「吃學習的苦」,雖然在句式上和「吃生活的苦」一樣可以簡縮為「吃苦」,但其實,「生活的苦」是真的苦,而「吃學習的苦」是一種福報——是一件幸運的事,是有福氣的人才能做成的事。越是福氣大,越不覺得學習苦。

「福報」中「報」的意思,即「報應」、「回報」。這個意思後面再講,現在就單說「福氣」這一層。

人一生的任何正面的境遇,都是有福氣的表現。比如能作為一個人而不是牲畜、蟲鳥活著,比如生下來手腳完整不聾不啞不瞎不蠢,比如能吃飽穿暖,比如能有穩定收入不必奔波於生計,比如平安無災無病。能看我這篇文章的人,都是非常有福氣的人。

關於福氣,有個反面例子可以更好地幫助理解。六道輪迴中有個餓鬼道,餓鬼是一種飯量很大、食道很細的存在,因為食道很細,所以吞咽困難,任憑多少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擺在他面前,他都吃不下去,只能日日忍受飢餓煎熬。「食道很細」就是一種嚴重缺少福報的表現。也可參考《加勒比海盜》第一集里那群被詛咒的骷髏,吃吃喝喝的任何東西從嘴裡進去,再從骷髏般的胸口流出來。

福氣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非常個人化,並不是說一桌美食麵前人人平等,不是的。如果把課堂、學校比喻為一桌知識的盛宴,桌邊的每個人都手腳齊全智力正常,但有的人就能大快朵頤,有的人挑食偏食厭食,有的人就寧可餓著也堅決不吃,你就是撬開他的嘴硬塞進去,一有機會他還是會吐出來,或者就算塞進去了,馬上還是得傾瀉到「五穀輪迴之所」。

同時,「吃學習的苦」,這可不是一般的完成學習任務,而是有點廢寢忘食、焚膏繼晷、頭懸樑錐刺股的意思了,才夠的上「吃苦」這個詞的字面意義。能這樣做的人,在學習上的福報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如山如海。這裡面也分幾種情況。

首先是最有福報的那一類,就是不以為苦,反以為樂。我看很多大文豪、大科學家的回憶/軼聞中,都有怎麼怎麼痴迷於讀書/做實驗的情節,比如茅以升蘸墨水吃餅,童第周路燈下讀書,牛頓煮了懷錶等等。這個不同於「安貧樂道」、「顏回住陋巷」那種「樂」,而是完全被知識本身所吸引,陶醉,是有大快樂在裡面的。在任何領域能做出點小成績的人,都必然能嘗到一些他所在那個領域的大快樂。

其次是比較有福報的一類,就是可能不一定很快樂,確實也很苦,但他知道這個苦對他是好的,所以意志力堅強,能夠咬牙堅持。在拚命刷題的高三學子里,可能有很多是這樣的。他也盼望著這樣的「艱苦」早日結束,早日熬出頭,但在必要的時候,能夠馴服自己收心苦學。這樣的人可能很難像第一類人那樣做出引人注目(哪怕是小範圍的)的成就,但應該也能過上溫飽無憂的生活,個人認為他們構成了素質優良的勞動者的主體。

再次是,屈服於某種強大的外力而不情不願地學習。比如寫不完作業不吃飯,他為了吃飯就去寫作業。這種往往不能持續很久,如果一直無法有內源性的動力,那麼他過得肯定要比上一類人要再差一點點,但也不會跑太偏。最後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者,偶爾遲到早退,但不會出大簍子。這樣的人,如果一旦外力消失,就會儘可能不學習,比如老師只要不檢查作業,就不寫了。比如只要家長出差/考上大學沒人管,就通宵玩遊戲,等等。

而且上述分類,僅僅是外在表現。還有另一個更隱蔽的福報。有的人過目不忘,一目十行,有的人就得背七遍才能記得住。這兩種人可能都覺得讀書學習很快樂,但顯然前者福報更大——福報就是這樣一種生來自帶的東西,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就是那塊料」、「天生就吃那碗飯」等等。有的人玩一學期,臨考稍微用用力,七八十分出來了。有的人天天很努力,苦苦學習一學期,也考七八十分。公平么?不公平。福報本來就不講平等。

我從錢鏐鐵券了解到錢氏家族的時候,就特別羨慕錢氏這個超級知識分子家族裡面那些重量級的人物,比如錢偉長。一個人為什麼能夠從入學考試物理只有5分的狀況,一學期以後物理化學高數都考到70分以上?除了錢偉長以國家興亡為念,動力十足外,和他在學習方面非常有福報也有關係——換句話說,就是學習力特彆強,就像一台裝著非常牛的內核的電腦一樣。大一物理化學高數考得比錢偉長好的同學應該大有人在,但是最後在物理領域做出了像錢偉長那樣卓越、傑出的貢獻的,全國上下也屈指可數。

福報這件事,在當下這個時間範圍內,沒多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我天天不吃不睡地寫詩,也不可能變成一個當代李白。但有一件事可以努力,那就是修為。

「修」,即修剪、修飾、修補之意。「修為」一方面的意思是修正行為。例如上述第二類人,學習力不是很強,天賦資質平平,但是能夠始終勤耕耘,這就比散漫放逸好得多。一個資質平平的人,在修為上多下功夫,也許也能成大事——比如郭靖。在修為這件事上,是人人平等的。俗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講的也是修為。

不過郭靖能成才,除了修為上努力,還是因為遇到的都是好老師,而且走了適合他自己的習武之路。這就又是福報了。一個很有資質的人,如果沒有遇上好老師,沒有讓自己的天資茁壯成長的機會,那也只能說明福報不夠。

另外,一個人能下多大功夫在修為上努力,其實也是福報深淺的體現。比如楊過本身資質很好,但一直和老師沒什麼緣分,這是福報淺,但他習武的時候非常下工夫,會主動花心思琢磨並且不懈怠,這又是另一方面很有福報的表現。六神磊磊說全真七子有王重陽這樣的老師,但武功也就練到那份上,其實有點丟人,說的主要還是在修為不足。能成為七子之一,資質絕非普通了,又得遇天下第一的老師,外在福報很足,但他們不思進取,那也沒辦法。他們練武有郭靖一半的努力,也不會是那番光景。問題是全真七子自己不覺得自己懈怠——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懈怠,就會更努力,但實際上他們可能還覺得自己挺好挺厲害了。說王重陽沒教過他們「練武要努力下功夫」這樣淺顯的道理,我是不信的。他們在這方面「吃不了練功的苦」,其實就是福報不足。

福報之重要可見一斑。那麼福報怎麼來呢?從修為中來。福報之「報」,即回報、報應。報應不是個貶義詞,有好的報應,也有壞的報應,就看你做了什麼事。比如這輩子也許是一個資質平平的人,但很願意下功夫去努力學習,最後一輩子也就做了一個老秀才,但下輩子學習起來會輕鬆很多,可能就能到舉人那份上(此處純屬舉個例子)。我很認同佛教這種觀念,生生世世輪迴中,前世的經驗、知識、體會,並不會隨著肉體的衰亡而化為虛無,相反其實會保留下來,再後世中以某種方式再度體現。我是這麼理解的,就好比我們一個個都是一台電腦,出生猶如開機,死亡猶如關機。而在一次運行過程中,一些保存到硬碟上的資料並不會隨著關機消失。當下一次開機的時候,這部分資料仍然可以被讀取,被使用。像高斯小小年紀就有不凡表現,很可能他前世就是個大學數學老師,在數學方面,硬碟上積累了特別多的數據。

所以這輩子抓緊修為的機會努力修為,下輩子,或者子女,或者後半生(取決於福報時間線的長短)在福報上就會有不同的體現。比如我一直努力學習,自己是博士又嫁博士,綠豆就有博士爸媽,在這方面的福報就遠遠大於我和郭仔。在單純學習力上的福報,靠著在學習上的修為就能積累,而在生活上是否滿足讓你好好學習的條件,能不能遇上好老師來帶領,這些方面的福報則要在其他方面靠努力修為來積累——從這個角度上,攢人品是有道理的。

以前看過一個段子,說有的小朋友覺得做壞孩子比好孩子要更「沾光」,是上帝更喜歡壞孩子嗎?做好孩子有什麼好處呢?答案給的很粗率,就說,做好孩子本身就是一種獎勵。用這篇文章里的話說,做好孩子本身就是一種福報。福報是需要好的行為去積累的,而壞的行為會損傷福報。反過來,行為靠譜本身就是有福報的表現。一個人如果樂於頂撞老師違逆家長欺負同學,其實就是福報淺的表現。如果能遇上一個很懂得教育、引導的老師(可以算得上是大恩人了),讓他改邪歸正,那就還算福報不淺,如果遇不上,就這麼一直作困獸之鬥,結果不難預料。這樣的人其實是很可憐的。他身邊會有好老師,可是他不願意聽從老師的指引,他有想讓他走上正路並提供幫助的父母,但他處處與他們做對,他身邊有能夠做大事的同學,但他無法與他們成為朋友、夥伴。這就像是面對一桌美味佳肴,但卻喉管細細無法吞咽的餓鬼一樣。

講「緣分」的時候,我的一個老師說,和佛沒有緣分的人,佛就是出現在他面前,他也會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扭過頭去,看不見的。而且他自己還不知道。

福報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智慧也有大有小,沒智慧的人確如睜眼瞎。但是,好的修為,在任何日常小事上都可以體現。這一點確實是人人平等。「修為」之「為」的意思,就是要實際去做。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一上來就談修鍊內心,太虛了,不切實際。但如果是實際行為上的修正,操作性就很強了。在實際行為的修正中,心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改變,這一點點改變,又會更積極地促成行為上的轉變,如此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能夠認識到修為的重要作用,能夠從產生修為的意志(即發心、發願去修為)到真正走上修為的道路,就是大福報。

遇到福報淺的人,如果自己境界有限,不能實現「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就還是盡量離他們遠一些,而努力接近福報大的人,向他們學習。因為人心脆弱,除了大賢大德,很容易受周圍人影響。周圍人散逸,自己的鬥志也會疲軟,周圍人精進,自己的怠惰也會稍許收斂,周圍人暴躁粗魯,自己也很難文質彬彬溫文爾雅。

如果確實躲不開,那麼在保護自己不被傷害的前提下,不要去傷害他們。躲在心中想想修為的意義,想想「好孩子」、「壞孩子」的那個例子,多提點自己做一個「好孩子」的好處,努力控制自己言語和行為的邊界,也是一種修為。如果在這些方面努力修為,積累成福報,也許很快就能換到一個更清凈美好的環境中去。

畢竟,人世間任何的相遇都是必然。該受的苦是無法躲避的。在苦中朝向積極的方向修為,努力積累善的報應,盡量避免被負面情緒牽引去做負面的事情,積累負面的報應,那麼等既有的苦受完了,也就雲開月明了。如果與之纏鬥不休,那就是凝望深淵也被深淵凝望,墮入苦海無休無止了,唯有回頭才是岸。

今天寫的是我自己對福報和修為的理解,只為談我自己的體會和經驗,並不是在談佛法。我的體會和理解並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佛陀的道路是要體驗實相
喜歡品茶和佛學的未婚男生,內心都在想什麼,這樣的人結婚豈不是很難?
為什麼說「諸法無我」?
為什麼那麼多人信佛,明明虛構的故事也信?
佛家說無我無相,為什麼又要強調破「我執」和「法執」?是否有違「自性」的說法?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