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再猶豫

不再猶豫

人生有無數分叉口。小的時候是由父母幫你做決定。在哪裡上小學。哪裡上初高中。有的時候他們有能力讓你在一個更好的學校進一個最好的班,有的時候他們沒有。然後漸漸的,你自己也會進入選擇分叉口的時期。你選擇文科理科。你選擇開始一段感情與否。你選擇哪裡上大學。你選擇讀什麼專業。你選擇你的生活方式,宅或者交友于山水或店鋪之間。你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你本人的寫照。我們都夢想成為一種人,但最終我們都成為了自己選擇的那一種人。

在我看來,分叉口,人生的關鍵時刻從來不是那些大時刻。不是考試的那一刻。不是上大學的那一刻。不是婚姻開始的那一刻。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代表的是我們某一階段生活的總結。

關鍵時刻是什麼呢:

假如那一刻我沒有選擇把小說看完,而是選擇完成我的作業,或許我就可以逐漸趕上老師的進度,然後最終進入一所985甚至北交復清。

假如那一刻作為女孩子的我沒有貪涼一桶一桶的冰水在生理期下肚,沒有貪嘴多吃很多好吃的,而是有自我意識的剋制自己,我可能就不會因為肥胖而錯過的我青春甚至很多美好的感情。

假如那一刻我選擇認真完成我手頭的工作,而沒有被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分心,可能我就不會成為一個拖拖沓沓做什麼都不專心自己都不欣賞的人。總在學習的時候大做白日夢,而在旅行的時候甚至卑微的背上了專業課的書,更卑微的是,我甚至沒有去翻開一頁。

這才是我們的關鍵時刻。那就是此刻,你可以做出反應做出選擇的此刻。看似無數個平淡無奇的瞬間,但是在這一刻,千萬種可能已經包圍了你,隨著你這一刻選擇的不同,頓悟的不同,你的人生都有可能走入不同的方向。比如一個微笑,一場家人的深度交談,一場跑步的第一個1km,一滴眼淚,一句問候,書案前的堅持,辦公室的燈光。

我有時候會突然有一種冥冥之中被注視的感覺,那種目光有悲憫有審視有思考,更多的是提醒。就像是未來的我的目光。這種感覺很微弱也很微妙,可是當我回頭去看,我會發現,就是那一刻導致我人生截然不同的走向。

可是我更多情況會忽略這種提醒,在艱難與容易之間,選擇了及時歡樂。然後很長時間之後,在默默流淚的時候後悔。

我喜歡逃避。從以前寫作文的時候就開始拖延,甚至拖延我的簡歷,拖延無數無數的事情。在寫之前,我的腦中就已經大展宏圖,設想無數美好畫面,可是到了動筆的時候卻開始語結,反而把本子一扔,爬到床上去找小說看。然後還是不知道怎麼寫,最後墨跡到深夜。或者草草了事,或者就不寫了。第二天到班級在其他的課上補作業。這種習慣讓我長大以後做什麼事情都習慣退一步,甚至心中總有一種障礙讓我無法順利開始。就像是一個啞巴,醫生治好了生理上的病,但是離發出聲音,還有很長的距離。

我不知道我在怕什麼。但是很多事情我就是無法開始。

我選擇先退後一步拖延,然後就錯過了最佳黃金時間。這種錯過是無法彌補的。

我們可以有更多美好未來,但是拖延之後的結果不會是我們可以做出選擇那一刻的最好結果。

這兩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好好先生》。故事的男主總是無法正面面對別人,一切回答都是以後,下次,可能。後來他加入了一個神秘組織,組織要求他以後只能用好來回答別人的要求。於是一系列本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他不得不不斷去踐行自己的話。他開始樂於助人,開始不斷認識新的朋友,開始去學習韓語,然後甚至還拯救了一個企圖自殺的人。他從來不制定計劃,和女朋友去旅行也是在最後一刻才決定要飛到哪裡,他變得自由生動,魅力非凡。好像是從一個大人變成了一個衝動的小孩子。

我還看了一部俄羅斯劇,戰鬥民族養成記。故事裡的美國記者因為政治敏感,被發配到俄羅斯,然後開始接觸這個神奇的民族。俄羅斯人完全就像是咱們東北人的翻版。交朋友沒有兩瓶白的下肚就不叫朋友。一言不合就掏槍。直截了當,敢愛敢恨。太搞笑了。

小的時候我總想長大,總覺得長大之後我們可以應付各種各樣的突髮狀況。可以自己過馬路,可以爬到很高的地方,可以自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可以隨便花錢,可以想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

長大的你,實現了嗎?大概我們踐行的最好的那點就是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我們真的走遍全世界了嗎?我們真的成為那個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了嗎。

為什麼,長大之後,反而越來越懦弱。我們以為是成熟,審時度勢,難道不是成年人的自我安慰。

我們害怕失敗。害怕丟臉。害怕一蹶不振。成長的途中,我們被生活打磨,丟掉越來越多。你還有對世界無盡的好奇嗎;你摔跤之後,還會大哭一場之後繼續嘗試走路嗎;你今天因為犯錯被媽媽打了一頓之後,還會不會相信明天還是會有很美好的事情發生;你今天睡覺的時候,還會不會迫不及待期待新的一天的到來。

這才是我為什麼喜歡戰鬥民族養成記的原因,我發現,因為這部俄劇,我竟然迫不及待的想去俄國旅行,教幾個俄國朋友,通過他們酷炫的外表,來感受他們溫柔的內心。

不忘初心。初心就是小孩子的心。你心底直覺的第一反應。開心就笑,傷心就哭,想去哪裡就行動。

所以不要再懼怕了。我們都是有夢想的小孩子,我們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未來總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即便曾經你曾一蹶不振,但是那個美好的你依然在未來等你。

從你選擇成為的人,變成你想成為的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段路很長很艱難,但也很美。

希望我們永遠都是單純的小孩子。

2017/01/02


推薦閱讀:

你可以比自己想像的更好
工作分三層,你在哪一層?
《5分鐘自我成長》-序
她夢人物|高丹藝,那個勇奪鋒味冠軍的寧海姑娘
拆掉思維里的牆讀後感

TAG: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