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遊戲人生

遊戲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被設置這樣的人生目標,名聲、財富、榮耀以及輝煌的個人成就,社會的大環境慫恿著我們,讓我們相信我們自己想做什麼都能做到,於是我們就過度的自我預言,自我實現,根本就不現實的做自己的夢想,到頭來本來是努力的沒有好下場,但是自己還騙自己的說自己是「青春無悔」,可不知,就這四個字,是你拿僅有一次的生命在買單,不是「油嘴滑舌」零支付。

我本人反對上癮網路於遊戲, 只鼓勵適當玩遊戲。其實網路遊戲整個遊戲的機制是給我們更好的生活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方法。

我們在外在的追求幸福的時候,總會陷入一個心理模式中叫「享樂適應」,就是指當我們追求的東西實現後,給人帶來快樂,人們通常很快會習慣這種改變,因此,一些重大的生活改變,都會帶來一時的幸福,維持很短的一段時間,這時間過後,我們又會陷入不幸福感中,於是我們又要需要實現更多的外在獎勵的滿足我們膨脹的慾望,我們繼續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換取更多的外在獎勵滿足自己的幸福感。

但是我們越是嘗試找幸福,我們就越不幸福,就越難找到,追求外在的獎勵,註定會妨礙我們達成自身的幸福。

另一方面 如果我們著手自己創造幸福,就把焦點放在了產生內在獎勵的機制上 既通過強烈投入周圍世界所產生積極情緒,個人優勢和社會聯繫,我們不是在尋找讚美或付出的獎勵,我們所做的事情,只是因為充分投入而帶來享受,就足夠了。

為何總是說「遊戲人生」,因為遊戲總是能夠清晰我們每一次做的工作內容,我們既可以滿意的工作,有明確的目標,而且實現這一目標都是由具體的可操作步驟,我們在動機和合理的進度中滿意的工作,並且能夠儘可能的立刻和生動地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這種可見的結果會令人非常滿意,是因為它們正面反映了我們的能力。我們看到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也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價值感。

這也就是遊戲的幸福生產力,深深地沉浸在遊戲中能產生直接而明顯結果的,遊戲中帶給你一種自豪的感覺,結果越清晰 實現得越快 感受到的幸福生產力就越多,即使你失敗了,也是一種「有趣的失敗」,遊戲會暗示給你,失敗是你沒按我的步驟做,只需按我的步驟做就會贏得成功,它是一種可以重來一次的開始。

遊戲人生其實不是讓我們荒廢人生,而是也是說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為自己設立這種機制,內部追求的去實現自己的幸福。
推薦閱讀:

來日方長只是一廂情願的想當然
玩人還是玩事
散文: 《也許》
跟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
扎克伯格:真正決定人生高度的,是你做事的速度

TAG:人生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