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輕人信佛嗎?

我爸媽讓我去佛像前磕頭,我不去,我覺得那是對我這個無神論者和想成為物理學家的夢想的最大的恥辱


如果這點兒胸懷和氣派都沒有,

你永遠成為不了物理學家,最多是個物理學匠人。

尤其適合主攻材料力學——因為太玻璃心。

不對自己未知的東西說不,是成為「家」的智慧


蘭大物理系畢業——雖然勉強

如今修行佛法多年,講法很歡喜。大學同學們有的出國,有的留校做了講師,很多博士畢業走上高校和科研崗位,但恐怕大家都不覺得自己成了物理學家——物理工作者,實驗室浸泡者,偏遠校區常住者,單身多年DOTA愛好者。。。

是的,大家在群里聊的還是這些。也有人問我佛法和修行,雖然也有人開玩笑,但都心懷對未知的謹慎或恭敬,沒有惡意。

順便一說,我嘗試過超度霍金先生。


不信當然可以,但我個人建議題主學一些宗教學

學宗教學有兩個好處,

一是更加透徹地了解宗教,幫助你完善三觀、用更廣闊的眼界去看如今的世界。

二是不會受到傳統宗教思想的荼毒。現代大學所謂的宗教學,都是研究宗教本身,而不是信宗教。所以,學一點宗教學,不會被人遮蔽住眼睛。你看現在的所謂佛教大能(名我就不點了,怕其信徒撕我),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方式在邏輯學上漏洞百出,也就只能騙一騙文化程度低、思想僵化的人。

關於現代宗教和現代科學之間的關係,我發一個鏈接,題主可以看一下。但現在我感覺大部分中國佛教徒信古代的佛教,卻拿現代的工資。比常人多看了幾本古代佛教典籍就自詡「佛教徒」去「點化世界」,真正的宗教學者對這些人是不屑一顧的。這些人,哪裡懂佛教?哪裡懂宗教?活在自己的世界罷了。


如何看待宗教等於愚昧這種看法??

www.zhihu.com圖標



是不是因為爸爸媽媽希望你以後生活順利,所以希望你祈求菩薩保佑?我的媽媽也為我的考試順利祈求過。如果不反感,可以跟爸爸媽媽交流,雙方妥協一下,合掌低頭表示對一種信仰的宗教可以嗎?

確實兩個人之間因為價值觀不同產生矛盾挺正常的,不過這件事也不是像買房那樣的影響生活大事,求同存異就好啦


信佛也好,不信佛也罷。

關鍵是要處理好與長輩的關係。盡量最好做到既不忤逆他們,也不要違背自己的本願,還是要溝通。

至於有沒有年輕人信佛這個問題,有啊,我就信啊。

所以朋友,多跟父母溝通。


磕就磕唄,不要傷父母的心,至於年輕人信佛的,還是有一些的喔


每個人對佛教的理解不同,內心相信只有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方法才能得到內心的解脫。

不否定拜佛的意義,畢竟最初我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了解的佛教。


物理學只有證偽沒有證明,在一切被證偽以前都是未知的,自己不了解的就堅決反對,想成為物理學家大概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97年,現在信。我身邊有同學高中就皈依了,自願的,並非家長逼迫。

不知道題主看了這麼多案例有沒有對佛學產生一點點的興趣?


93年不知道算不算你眼中的年輕人,信佛。


宗教和科學不是完全對立的,牛頓、普朗克、孟德爾等科學大牛同時也是虔誠的基督徒,歐美許多名校都跟基督教有淵源。無可否認的是,在現代,科學家中信宗教的比例越來越低,但也無妨基督教是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中世紀的伊斯蘭教在化學貢獻頗大,中國的道教也有礦物、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的貢獻

話說為何唯獨佛教對科學的貢獻為零?


有,不磕頭就不磕頭,沒什麼了不起的。


這裡貼一篇宗薩仁波切的開示

問:從您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孩子之間完美的關係是怎樣的?您可否談談年輕人應該成為怎樣的父母?佛教可以幫助改善家庭關係嗎?

答:或許我有偏見。本身作為一個佛教徒,我會說,如果孩子們在佛教的環境中長大,父母都是修行的佛教徒,家裡有佛像,他們聞思佛陀的教授,經常說些「愛」、「慈悲」、「寬容」和「智慧」之類的詞,這肯定會有效果。至少比像阿富汗那樣的地方好得多,在那裡人們談論的全是槍,還沒有AK47高的孩子卻背著AK47步槍。

當然,這是非常個人的看法。我不是說僅僅因為生活在佛教家庭,孩子們就可以成長為很好的人。事實上,不要強迫你的孩子成為佛教徒,這一點很重要。開放性的精神以及不把自己的見地強加給他人,是佛教徒引以自豪的事,也是佛教的方便之一,應該要保持下去。


在下主修物理,也信佛,我覺得沒有衝突啊。佛教徒也是無神論。建議你可以看看一些佛學入門的書了解一下佛教,然後再做判斷。


推薦閱讀:

有話好好說
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了?(現實很殘酷)
孤獨焦慮的千禧一代:迷失在社交網路的我們
比起情商和人脈,能扛事才是年輕人最要做的事
算是點感觸吧~

TAG:年輕人 | | 無神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