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正畸路-第9副

33歲正畸路-第9副

前一篇文章:33歲正畸路-支抗釘與小皮筋

醫生一次性給了我第3-8副,囑咐我戴完了去複診,我計算了一下時間,嚴格按照每天帶夠22hr,10天一副的標準,一共6副正好戴2個月,差不多到10月底複診。

然而計劃就是做來打破的,國慶期間我去了趟成都,不僅把替換牙套忘得一乾二淨,連皮筋都落家裡了...然後我決定愉快的忘掉牙套的事,畢竟我大成都的體驗主要靠嘴。

回來之後我自以為是按期預約複診,公立醫院回應我,複診時間安排在一個月以後...

...

11月底我終於如願以償(並沒有)的去醫院了...

醫生對我延誤預約很不滿意:「你千萬不能超期戴牙套,牙套會變形,你的牙會往回移動...」

...

好吧我下次一定提前預約T﹏T

以上

...是八卦,以下才是正題。

複診的主要目的是檢查牙齒是否有按預期移動,並且補上期間掉了的附件。

我的附件掉得有點多,門牙上掉了兩顆,右上3號位掉了一顆,左右下6號位也都掉了。

其中6號位的附件在上次複診前已經掉了,當時醫生看我磨牙露出比較淺,咬合深,很容易掉,就沒有補。

這次估計是覺得後面牙套貼合不理想,導致移動進展不理想,所以調整了附件的形狀,盡量不受咬合影響。

調附件花了很長時間,醫生每打磨一下就需要我配合咬一咬,左右磨一磨試試口感。最後調整得差不多了,醫生很我說,這樣取牙套可能會比較困難,,讓我在現場試一下再回去。

於是她給了我第9副試戴,加回附件之後,磨牙跟牙套果然貼得很緊,而且明顯感覺向後的推力更大了。

這次醫生一次性給了我9副(9-17),囑咐我提前預約,就放我回去了。

我比較了一下第17副和第1副的牙套,令人崩潰的是:我幾乎看不出區別(除了6 7位牙略向後移動以外)這意味著我做了一年多的正畸,戴了小一年的牙套,然而從外觀看沒有任何明顯區別...

這件事在一開始醫生跟我講方案的時候,從3D模型動圖裡就能看到,但真正一副一副戴下來,失落感還是很明顯的。

回顧一下我之前貼的圖......

治療前

治療中(推磨牙向後)

我這種前牙突出,但牙列整齊的正畸,原本就不如牙列不齊的case容易在前期看到效果,站在共情的角度上,我非常理解為何很多青少年難以堅持下去。

根本沒有成就感啊摔!(╯‵□′)╯︵┻━┻

碎碎念了這麼多,看起來真的蠻...枯燥的。作為一個每天重複2-3次戴牙套-摘牙套-吃飯-牙線-刷牙-戴牙套的當事人,這或許就是漫長的正畸路上的常態吧。

下一篇:33歲正畸路-牙套臉


推薦閱讀:

支抗釘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連劉亦菲都駕馭不住的露齦笑,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笑?
我的整牙日記
牙套日記---始於2017.5.23
這些牙冠治療的認知誤區,你有過嗎?

TAG:口腔醫學 | 牙齒正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