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沒興趣,一招就搞定了!

孩子學習沒興趣,一招就搞定了!

來自專欄 妙面爸英語

興趣在學習中作用是什麼?排名老大,老二,老幺?或者如君王一般操控整個學習呢?

在心理動力論里,有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大概分別對應著慾望,意識和良知三個功能。

慾望遵循的是享樂原則

意識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良知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在孩子時期,起主導的是享樂原則。這就是興趣在孩子學習時期是第一位的理由。

告訴為了發展和生存孩子學習很重要是對。這是意識起作用的現實原則。

告訴為了社會貢獻價值做一個有用的人,孩子必須學習也很重要。這是良知起作用的道德原則。

但如果沒有讓孩子體會到學習帶來的興趣感。孩子的慾望起作用的享樂原則就違反了。

享樂原則是孩童時期的主導原則。因此,孩子就在情感,道德和意識里糾結,家長也在這三個領域撕裂。這就是厭學的根源。

享樂原則不是享樂主義。享樂原則是指人有追求基本需要滿足,獲得快樂和躲避痛苦的人的天性。

從比喻看。如果把人比作一台汽車的話。慾望就是油箱,意識就是方向盤,良知就是剎車。

想用教訓和說道理讓孩子樂於學習,就像沒有汽油,卻想用剎車開車一樣。

興趣如此重要。如何極大,轉化和利用興趣呢?我發明了一個興趣列表技術:首先是將孩子在生活學習中任何體現了興趣和厭惡的現象記錄下來,形成一個興趣圖譜。

1.看動畫片

2買玩具

3.打遊戲

4.吃零食

……

估計很多孩子都是如此。

看到這個興趣列表。很多家長會失望,覺得孩子不爭氣。其實根本不需要生氣,這個列表是正常的,是一筆寶貴的豐富的資源。

因為很多興趣外在表現形式不同,本質卻極為類似,而且可以彼此轉化。不要過度批判和反感,但一定要儘快轉化和引導。

比如動畫片。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呢?

有家長說:「裡面有很多搞笑的情節,或者是場景是孩子生活中體驗不到的。」

其實,動畫片是充分結合了繪畫,文學和音樂。充分滿足了孩子對這三個領域的需求。

如果家長沒有在其他方面滿足孩子對這個三個領域的強烈需求,孩子對動畫片的痴迷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動畫片的問題是什麼?

有群友說:「動畫的刺激有點大,孩子看多了,對其它事情不感興趣了。孩子不容易靜下心。」

但是籃球刺激也大,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可以打呢?不需要動腦,像成人看綜藝一樣

本質是,不是動畫片不好,而是普通家長用不好動畫片。既然用不好,就要避免。

動畫片就好像一把刀,它很鋒利,很好用,但是用不好會傷手。動畫片具有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效應,特別特別容易上癮。它不需要觀眾有很強烈的參與,那就是不需要動腦筋,只要享受就行了,具有被動性。它的內容和體裁和質量是多種多樣的,容易佔據其他活動的時間,精力和興趣。它具有擴張性

因此它是一把刀,這把刀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用得好和不好。除了電子遊戲以外,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和動畫片分庭抗禮的?既然是一把刀,我們就找到另外一把刀,跟動畫片一樣鋒利或差不多鋒利。這樣才能制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找到?

群友說有:

戶外活動 抖音 微信

電子遊戲

社會類網路app

玩耍和社交,是人際之間。在人與物之間。我發現還有一個可以從動畫片那裡借力,而且和動畫片可以分庭抗禮的,就是--漫畫。妙妙在看上下五千年漫畫,吃飯都磨蹭了。

我給孩子買了數學恐龍百科知識地理歷史類型漫畫上百本。

第一,選擇主題健康,製作比較精良的動畫。比如中文的超級飛俠,英文的粉紅豬。

第二,看到一定程度,給孩子使用該動畫片的點讀繪本。

第三,緩慢降低動畫片時間播放時間和比率,增大點讀繪本使用時間。

動畫片和遊戲在小孩還沒有成人的之前,我們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控制的絕對權威。時間是否可以用,是否可以看可以玩,看的時間,玩的時間完全由我們控制。

遊戲之所以強烈過動畫片,是因為它可以主動參與,不是被動的。正因為遊戲是一把比動畫片更銳利的刀,如果家長在沒有學會控制之前,最好把它放在櫥櫃里保存起來。

有群友提出可以用編程對抗遊戲的魅力。但是編程和遊戲抗衡太難了。這類似是喜歡修房子和喜歡住豪宅的區別。不管小孩哭鬧和不樂意。只要你覺得小孩不應該看動畫片,不應該玩遊戲,孩子就應該絕對服從。

利用好動畫片的關鍵,是讓動畫片的使用是可迭代的,向縱深發展的。推薦大家兩個好的動畫軟體:

1.starfall。第一個是英語拼讀啟蒙遊戲類動畫app

2.brainpop。將各個學科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部用動畫做出來。

starfall和brainpop淘寶有賣,很便宜

再看看買玩具這件事。

我們首先不要定義玩具一定不好。先看有哪些可以提升孩子,幫助其迭代成長的玩具。

益智型玩具有哪些呢?

拼圖

樂高

積木

航模

魔方

九連環

棋牌

蘑菇釘

迷宮

桌面足球

家長應該經常去淘寶買大量益智類的玩具,先自己玩。不要等孩子求你買爆裂飛車和陀螺,買芭比和超級飛俠時,你不知道該不該給孩子買。孩子始終要玩的。

動畫引導孩子讀書

玩具引導孩子動手

讀書和動手搞定了。學習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

為何動畫和玩具對孩子這麼有吸引力,就是深深滿足了孩子對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兩個基本需求。一起看動畫引導到讀書思考,一起玩玩具引導到動手製作。親子關係就無形中建立了。

當然,這是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藉助物作為中介的。沒有充滿意義的各項活動,親子關係的建立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家長,要大膽的買書!大膽的買益智玩具!要自己先讀給孩子的書,自己先玩給孩子的玩具。

家長,要大膽的買書!大膽的買益智玩具!要自己先讀給孩子的書,自己先玩給孩子的玩具。

我花了一個多小時,讀了買給兒子的蘭登英文繪本,一共18本。自己不讀,我覺得沒有資格給孩子讀。

我給女兒買的地理漫畫,我有空就讀。

數學漫畫,我一口氣讀了4本。

如果給孩子買玩具買書,你自己先不玩兒不讀的話,這個玩具和書就將你和孩子的距離越拉越遠。因為你和小孩過的是完全不同兩個世界的生活。是家長用錢來幫助孩子購買,過和你們家長完全不同的生活作業。

大家可以將給孩子已經買的書,已經購買的玩具先讀一次,先玩一遍。然後看看是否你對孩子的認識是否加深,和孩子的共同語言興趣是否增長。你會發現你開始慢慢變成引導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大師。而不是孩子的監工,敵人,仇人。這在夫妻關係心理學裡,叫做認識對方的心理地圖。這才是具有實際操作性,普遍適用於每個家庭的正面管教和共情方法。

狐朋狗友比至親更親,這是一個真理。因為狐朋狗友總玩在一起,同歡笑,同喜樂,共命運。但是如果家人之間能玩兒在一起,那麼就會形成一個家庭深厚的文化傳統,讓整個家庭變成歡樂的海洋,溫暖的港灣。讓孩子能有強大的力量對抗世俗的,混亂的,不道德的社會誘惑,產生強烈的免疫力。讀孩子的書,一定要採用快速閱讀法。推薦參考信息爆炸時代,如何高效進行中英文閱讀?一文。

下一次會繼續討論,在家上學成功秘訣第三條:快速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夫妻關係。

你能用恰當方法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嗎?不妨在文章下方留言交流,共同進步!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妙面爸,想交流英語學習、家庭教育和個人提升等問題的朋友,可添加妙面爸個人微信:miaomianba01,期待和大家做更深的交流,微信上見!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請轉發在朋友圈和轉給其他需要的人,謝謝您對妙面爸寫作的大力支持!

推薦閱讀:

小孩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必須拖長音?
還再用鈣片給孩子補鈣,這些食物完勝鈣片
懷孕 9 個月,丈夫不管不顧、不聞不問,我目前沒能力帶孩子,怎麼辦?
酷成長腦科學體驗中心使孩子可以快速提高成績
2歲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TAG:教育 | 孩子 | 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