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那些事兒》讀書筆記(四)

《產品經理那些事兒》讀書筆記(四)

《產品經理那些事兒》 林江發、宛楠 2014年

1、研發人員和產品經理思維模式的不同。研發人員是從技術實現的角度去考慮的,產品經理是從產皮最終到達用戶手中的形態去考慮的;研發人員不會去考慮項目實施成本,他們關注的是把事情做出來,而產品經理考慮的是產品的可複製性和產品的市場價值。

2、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需要懂得整個商業流程,通過營銷的手段來讓商業流程運作更加有效甚至要對商業流程進行創新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只有採取周密的策劃、商業模式的創新、適合市場的產品策略,才能最大化地實現產品的財務成功和市場成功。

3、EDM —— Email Direct Marketing 電子郵件營銷

4、Leverage 槓桿作用、借力

  • 借廠商的力量。代理商可以借用廠商的售前支持人員,可以借用廠商的市場活動經費甚至是市場人員。有些互聯網公司本質上也就是個代理,從這點來講也可以找廠商申請市場活動經費來推廣網站。
  • 借客戶的力量。客戶有自己的圈子。作為產品經理就是要找到那個力量的內在驅動力,才可以借力。
  • 借社會的力量。藉助行業協會、社會突發事件、節假日等來進行產品營銷。

5、「沒有用戶價值,莫說商業模式。」 —— 周鴻禕

商業模式分為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和收入模式。

商業模式是你能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產品,給什麼樣的用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在創造用戶價值的過程中,用什麼樣的方法獲得商業價值。

6、工作開心不開心,不在於公司的大小,而在於團隊的文化和工作本身的社會價值。工作的社會價值是開心的根本,團隊文化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事情的方法。事情其實就那麼多,好的文化能把大家的精力和創意都聚焦到做事方面,簡單而清晰,效率高,效果好。不好的文化則會產生很多內耗,讓每個人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每個人都很累,工作效率低,效果還不好。

7、新推出一個產品品牌是一項非常慎重的工作,各種營銷要準備好,宣傳要跟得上,否則隨意的品牌策略最後會造成產品市場的混亂,甚至是幫競爭對手的忙。對於系統類軟體,不建議推出一個新的系統就用一個新的品牌,而應該針對一個行業做一個統一的行業解決方案品牌,把系統軟體作為解決方案的一個組成部分。

8、在產品的4P理論里,產品(Product)和價格(Price)解決的是為什麼買的問題,也就是開發出來的產品符合用戶需求且具有比較好的性價比。而渠道(Place)、推廣(Promotion)是解決為什麼從我這買的問題,怎麼方便地購買,從你這購買能有什麼優惠或者促銷。

9、項目產品化過程中的原則:

  • 梳理與產品化有關的項目,梳理需求,判斷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對於共性需求進行合併同類項,優先順序最高;對於個性化需求,降低優先順序。
  • 集中研發人員開發共性需求,評估開發工作量,計算出共性需求結項時間,並反饋給項目實施人員,與用戶溝通項目進展。
  • 對於新的在談的項目,引導用戶到共性需求上,每個不確定的需求都需要產品經理、開發總監進行評估,儘可能保證新簽項目的產品具有可複製性。
  • 產品化開發完成後,給銷售人員提供標準的產品投標、招標方案、銷售手冊、產品演示環境,保證銷售人員面對用戶時介紹的內容與產品的功能和內涵一致。
  • 提供標準的安裝實施手冊給項目實施人員,儘可能減少研發人員現場實施,釋放開發人員的產能。

10、對產品經理在郵件方面的需求:

  • 能當面溝通的當面溝通,能電話溝通的電話溝通,不要通過電子郵件討論。通過電子郵件討論是一種效率特別低的方式,而且每封郵件寫下來就是證據,言語或用詞不慎就容易引起戰爭。
  • 當面溝通後要通過電子郵件確認溝通結果,這也是一種證據,避免以後出現歧義和推卸責任。
  • 發給其他部門的郵件一定要抄送給自己的領導和對方的直接領導,這樣雙方的領導才知道你和對方做了什麼工作、什麼事情,以後即使出現問題,也會有領導來承擔和解釋。而且抄送給領導,也會促進對方主動配合。
  • 郵件盡量做到就事論事,不要夾雜著個人的情緒和情感。

推薦閱讀:

《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之 「人員」 (PART 1)
好產品:Duco設計衝刺
菲律賓網路博彩大風波!Asian Prestige Entertainment Corp.網路博彩牌照才是合法!
好產品:小密圈
【敏捷方法】01 如何確立產品願景?

TAG:讀書筆記 | 產品經理 | 互聯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