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最重要的一個點,缺它不可

學中醫最重要的一個點,缺它不可

中醫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要靠長期的努力和堅持,那麼要學習中醫,首先學什麼呢?中醫大師會告訴你:先讀經典,也就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這四本。

要不斷地學,溫故知新。這是非常重要的。

經典多為聖賢之作。中有多少智慧奧妙,包涵哲學邏輯枝巧與方便法。《黃帝內經》,《金匱》,《傷寒論》是中醫必學的。

開始學經典不要先看註解,心不能太急。好像一下就要弄明白。先背熟一些,有些深奧的理論要在多少年後臨床感觸才會明白。有些要發一生的時間才明白。明白經典對於以後的看病很有好處。特別是很難看的病,要潛下心來感悟一下經典的作用。

黃帝內經其方及少,但告訴後學如何識病,如何辯證,如何在複雜的諸多病症中迅速理清思路,做出診斷與治療方法。中醫我是自學,遇到難體沒地方問。常是把內經的某些話反覆背誦,思想完全進入經典中的狀態,突然心裡明亮方法出來。對經典,也就是說聖賢之作要用心感悟。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一分辛苦一分甘甜。不下苦功不行。

學經典不要執著文字,有些因年代傳抄過程中有點不當。但我們要通篇整體來看,明白其義為重要。特別注釋《黃帝內經》的人,必是全科人物,而且要在實踐中證得。不是有文化就可注釋。當你學用到一寫程度時,你會發現過去書的某些註解與臨床實踐及真義區別很大。

如何體驗經典,要在自然中觀察,在實踐中一點一點驗證。不能有虛妄的做法。舉個例子《黃帝內經》中有句話;「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解釋這句話從文字上來理解是不行的。所以歷代解釋皆有所議。

我認為要解釋這話自己要先做,先實踐,在自然中觀察與感觸。用務實之行於解答。1,要有較深的中醫理論功底。2,要有實際臨床經驗。3,明白易經的道理。4,對地理與數術的明白。5,有一定的修行,氣功底。

只有對中醫經典的學好,才能做強中醫,這是基本也是基礎。民間有言;「冬吃羅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此話從何來,此義於前句有聯繫乎?很多難解的,話頭就在百姓的言語中,在平常的生活中。

現在很多人學中醫理論只是帶過一下,重點認識方劑藥味與開方看病上就皆想馬上出成果,這樣的樹很難長大,更難結好果。現在中醫的一些教法如同大蓬里槙樹。有幾棵能成為參天大樹。不經風雨如何挻撥。

喜歡中醫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我哦,每天為大家提供優質的內容。

推薦閱讀:

一刻艾-對症下灸丨手腳冰涼的艾灸療法
魯迅筆下的原配蟋蟀出現在中醫著作中嗎?
夏天養脾胃,秋冬少受罪!中醫教你6招調養脾胃
五行隱藏了什麼秘密?
有關中醫的解釋與胡解釋

TAG:中醫 | 西醫 | 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