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愛,卻不曾喜歡的親人們。

那些我愛,卻不曾喜歡的親人們。

原創: 子希 九五年的老阿姨 4天前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我說,在所有人際關係里,最難的不過親人之間。如果連這些無法選擇的關係都處理好了,大約是一種了不起的勝利。

他說,那不該是最基本的嗎。

我總覺得不是。

01

我有一個姐姐,大我很多歲,

小時候,她不允許我碰她。導致時至今日,我依然對身體方面的接觸十分敏感。

他們太強勢了,他們就一件事情爭吵的時候,我只能默默坐在旁邊。

我覺得我是被忽視的

我時常有「被拒絕感」,並且開始「自我懷疑」。

我為自己有情感需要感到愧疚。以至於稍微對我好一點,我都覺得受之有愧。

02

小時候有件事,我記了很久。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弟弟才三四歲,正是鬧騰的年紀,經常到我房間把我的書本畫的一塌糊塗,把我房間的玩具弄壞。我很生氣。

有一天我正在睡覺,我媽媽把我從床上拖起來,要我寫檢討,意思是我沒有讓著弟弟。我當時不會寫,我現在依然不會寫。事情的起因經過我已經記不太清了,但我清楚地明白了一件事:偏愛可以勝過所有道理。

當時我爸爸說,算了,以後不要給她買玩具就是了。這麼多年了,他們真的沒有再給我買過玩具。直到我不再需要。

03

我奶奶是我見過的最刻薄的女人。

我記得小時候,我奶奶當著我外婆的面問她退休金多少,聽到比自己搞,當場說:「一個大學生的退休金居然比不上一個抄表工。」我外婆是南方電網的,她一直叫她抄表工。

他們自己的女兒不好好養,去鄉下抱了個男孩來「傳宗接代」。

假兒子成績越來越差,我奶奶本來很疼他,一看他像沒出息了,馬上改口:「不是我家的種,就是比較笨。」

這些年,她大手大腳地花了我們家不少錢,還對我的人生指指點點。我看不慣她,卻依然還要和她相處。

我一直覺得,親人也都是眾生之中平凡的人,有著平凡的喜怒哀樂,我們有著正常的、獨特的生命體之間的價值觀衝突。

只不過我們無法選擇,我無法選擇地去愛他們,但無法喜歡他們。也許正因如此,我們才如此執著地想要找一個喜歡的人,去共度餘生。

我覺得為人父母者,最受考驗的一件事大概就是:你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那時候他將用一個成年人的眼光審視你對他做的所有事。

小時候覺得無不是的長輩,有一天也感覺「跌下神壇」。你會如何與他們相處。


1、避免無謂的衝突發生

我覺得很多時候「坐下來跟他們好好談談」是沒有用的。你們之間的問題更多在於認知和價值觀的差異,而不在於這一兩句心跡是否表明。

更何況,在衝突和憤怒中我們說的話和事情本身沒有太大關係,我們往往只是在攻擊,在自衛,然後替自己的行為找個符合邏輯的借口而已。這樣的「溝通」容易把我們之間的愛與體面耗盡。

只有站在跟他們同等的位置,才有話語權。而當你在物質和心靈上能夠自給自足的時候,他們理不理解你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你們只需要去愛就夠了。

2、變得足夠獨立

我覺得在任何人與人的關係中,都是存在權利關係的。經濟支柱往往掌握了話語權。

你要有足夠的實力,去支撐起一片自己的天地。

只不過當你有了這樣的權力以後,不應該用這份權力,去破壞他人的獨立。正如他們當年,也不應該濫用這份權力。

3、觀念上與他們做出切割

獨立不是割裂,不是迴避和逃離,是我們要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學,不被別人所打擾和控制。

任何關係都應該有界限,界限使人舒適。這個界限就是「我們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能強加於人」。

從這個角度上講,那些小家和睦,過得好的人,大抵是有些「不孝」的。

4、悅納你的父母

你已經有能力重塑自己了,也有能力去了解你的親人是怎樣的人。

他們也許周遭了更大的不幸,留存著更深的歷史傷疤。也許他們在一些人眼裡,就像猴進化成人後,那條割不去的尾巴,但那終究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重新向你的父母介紹你自己吧,重新建立你們之間的鏈接,也許能夠收穫新的關係。

5、用錢回報錢,用愛回報愛

恕我無法以德報怨。我堅持哪怕在親人之間,也應該用錢回報錢,用愛回報愛。

我始終認為大多數父母都愛他們的孩子,只不過方式不一定對。但對於一些極端的父母親人而言,他給予過你多少愛與理解,你就回報他多少。他若僅僅只是將你養活,你也不必過於苛求自己。

有人說,父母在等一句謝謝,我們卻在等一句對不起。

希望不必用一輩子的時間,就能做到感謝和道歉。

畢竟,你是第一次做父母,我是第一次做孩子,但我們都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做親人。

薦讀:我為什麼反感孝順

推薦閱讀:

譯·寺山修司|離家出走第一章第三節||母親屍體的始末
不聽父母的話,你才能長大
原生家庭對於我們的束縛,到底有多深?
如何能讓一個大家庭變得和睦?
你的不幸,該不該原生家庭背鍋

TAG:親子關係 | 家庭關係 |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