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的驕傲

「個體」的驕傲

實話說,我對體育的興趣真的不濃,本來還打算趁假期熬夜看幾場比賽,但十多天下來,完整看完的只有開幕式。

但我多少能想像,激勵每個運動員的那句「更高,更快,更強」,實踐起來是多麼困難。高考複習,我們都曾多次掐著時間,絞盡腦汁試圖攻克並不擅長的數學難題,這種我們切身體會過的交集、緊張、辛苦不及試圖衝擊人類極限的運動員們的十萬分之一。

有那麼幾次,運動員的故事深深地把我打動過。

在韓寒的文章《春萍,我做到了》中,他回憶起自己賽車早期沒出成績時的經歷:

「接下來的比賽,我並沒有逆襲。在第一個賽段,賽車爆缸了,活塞把缸體打了一個大洞,引擎室燒了起來。當時的我再買不起一個發動機,但在火光照射下,我再沒有感覺心酸。要知道堅固的事物都要經過烈火的錘鍊,這火光既不能溫暖我身,也不能焚毀我心。從那一天起,這件事情,我必須做到它。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厚的地方,他們各不相同,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繭,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臉上的老皮,我願自己厚的是心臟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棄,窮死也不能嘆氣,要讓笑話你的人成為笑話。」

原來,這個曾經被我視為導師,用文字戰無不勝的人也曾深陷這樣的失敗和絕望;

在電影《極速風流》中,我不敢相信,重傷未愈的尼基·勞達是靠怎樣的信念,才能走出醫院,纏著蓋不住傷口的繃帶,再次和對手一起行駛在賽道上,卻在決賽由於條件危險而推出,原來,這個英雄有血有肉的一面,和堅強的一面一樣感人;

距離高考只有三個月,我的成績居然降至整個高中以來的最差水平,周末去看了電影《飛鷹艾迪》,看到在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最後一名在怎樣地一絲不苟,怎樣用樂觀打動無數人,沒有講什麼道理,卻讓我在走齣電影院時像被打了雞血一樣。

但這麼多次震撼,卻不及我聽到她的故事時。

她,叫小山智麗,一個大部分同齡人並不熟悉的名字。

很多人說,她在乒乓球上的造詣,至今無人超越。

時間倒退三十年,「讓球」對於中國乒乓球隊來說,是一個心照不宣的規則。在1987年的第39屆乒乓球世錦賽上,闖入女單半決賽的是這樣兩組陣營:一組是中國選手戴麗麗對韓國名將梁英子,另一組是兩名中國選手,管建華和小山智麗——那時的她,還叫何智麗。為了增加奪冠幾率,教練要求何智麗讓球,使打法穩健的管建華進入決賽對戰梁英子,但耿直的何智麗沒有接受這樣的安排,並以3:0的成績進入決賽,最終一場苦戰後奪得冠軍。

但除了她,其他隊員和教練沒有一點喜悅,而是憤怒於她不願接受安排,翻翻當年的照片,這樣的不滿清清楚楚地寫在他們臉上。

回國後,何智麗受到了熱烈歡迎,收到了許多組織機構的獎勵,卻在球隊哪被要求寫檢查認錯,並被禁止參加1988年的奧運會。從巔峰到谷底的落差足以擊倒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不久她黯然宣布退役。

幸好,一段愛情讓她重生。一年以後,她和1985年初次相識的日本工程師小山英之結婚,並歸化日本,不久隨夫姓改名小山智麗。在丈夫的支持下,兩年多沒打球的她,克服日本糟糕的訓練條件,在1992年宣布復出,並把此贏得全日本乒賽女單冠軍。

於是,在1994年那場堪稱傳奇的亞運會上,她接連擊敗中華台北選手陳靜,中國選手喬紅,並在決賽中將當時世界排位第一的種子選手鄧亞萍斬於拍下。賽後,她痛哭流涕一路走來的心酸,「一雪前恥」的喜悅,對她來說,一定是五味雜陳。

但傳奇沒有持續太久。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她被喬紅以3:0淘汰。

而曾經給她無限希望的愛情,也很快破碎。她發現了丈夫的不忠,「和情人睡在自己的床上」,在大阪法庭上草草結束了這段婚姻。

如今,她獨自居住在池田市,擔任大阪池田銀行球隊的教練,薪資豐厚,說不上幸福圓滿,但至少安寧平靜。2005年以後,她開始經常回到故鄉上海,似乎和曾經達成了某種和解。

在婚姻的不幸以外,她還承受了太多非議和抹黑。

傳言說她也是讓球的受益者,在和陳靜的比賽上接受了對方的讓球,但事實上,她在比賽中對此並不知情;在對戰鄧亞萍時,她以「喲西」作為贏球的口頭禪,引起爭議,但她在國內訓練時也有這樣的習慣;亞運會的地點設在廣島,場上有大量日本觀眾和日本記者,以日語接受採訪無可非議。

我對她的敬佩主要來自於兩點。

第一,我感動於她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和付出。九把刀在《後青春期的詩》中說能把自己熱愛的事情作為職業是多麼幸運。這是大多數人走出童稚後就拋棄掉的奢望。畢竟不會所有人都擁有與之匹配的機遇和天賦。但小山智麗做到了,承受壓力拒絕讓球,捍衛了運動的純潔。第一次退役後沒有一蹶不振,球桌和球拍是她心中的一團火,讓她克服並不理想的訓練條件,站在了那個讓她最自豪的領獎台上。

第二點,我更加感同身受。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總在說「為了集體犧牲個人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付出,是為了「班級榮譽」,是為了「學校榮譽」,是為了「我們共同熱愛的集體」……個體已經習慣了夾著尾巴,唯唯諾諾。

而三十年前,個人主義在社會中的市場遠不及今天,小山智麗就敢於對來自集體的不公說「不」,並叮囑非議,用精湛的技藝「報仇雪恨」,這樣的情節,能拍成一部完美的電影。她也激勵著更多人勇敢抬頭。

我最喜歡的奧運歌曲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主題曲Hand in Hand——恰好是小山智麗無緣參加的一屆。

Hand in hand we stand 我們手拉手

All across the land 穿越五大洲

We can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我們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但這次奧運會,一些雜音讓這樣的精神蒙塵。這個時候,回憶起小山智麗的故事,格外給人震撼和溫暖。

祝福她。


推薦閱讀:

作死!步行者悍將carry整場,關鍵時刻不給上,騎士坐收勝利
楊凌馬拉松賽
第21期微課丨《運動是剛需--足球》
剋星?此人防守22個回合,僅讓哈登得到2分,輸球是必然
短道速滑今天收官,祝武大靖好運,祝中國軍團好運!

TAG:體育 | 乒乓球 | 運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