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新午:太極拳闡宗(3)

王新午:太極拳闡宗(3)

第三章太極拳文獻

第一節張三丰傳

《明史·方伎》傳,記張三丰事迹云: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實,三豐其號也。以其不修邊幅,又號張邋遢。體碩而偉,龜形鶴骨,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忘,游處無恆,或雲一日千里。善嬉語,旁若無人。嘗游武當諸嚴壑,語人曰:此山異日必大興。時五龍、南岩、紫霄,俱毀於兵。三豐與其徒去荊榛,辟瓦礫,創草廬居之,已而捨去。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山之金台觀,一日自言當死,留頌而逝,縣人共棺殮之。及葬,聞棺內有聲,啟視則復活。乃游四川,見蜀獻王。復入武當,歷襄漢,蹤跡益奇幻。永樂中,成祖遣給事申胡瀠,偕內侍未祥,齎璽書香幣往訪。遍歷荒徼,積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大營武當宮觀,費以百萬計。既成,賜名太和太岳山,設官鑄印以守,競符三豐言。或言三豐,金時人。元初與劉秉忠同師,後學道於鹿邑之太清官,然皆不可考。天順三年,英宗賜誥贈為通微顯化真人,終莫測其存亡也。

謹按稗官野史,所記張三丰別傳甚多,事迹亦各不同,當以明史所記為可徵信。惟三豐之存亡,迄無信實之考據。有謂至清之中葉尚在人間者,此道流之傳達,雖見諸記載,然未可據為信史。余於民國二十二年夏,游太原府屬(現屬陽曲縣)之崛(山圍)山。汽車僅抵蘭村,距山尚遠,汾水間之,且須覓渡。土人言村西北有山,深可十餘里。山巔有懸崖洞,高數千尺,傳青主先生曾讀書於此,只通鳥道,絕難攀登,虎豹之屬,常出沒焉。余與張陶然女士欣然往,攀藤斬葛,備歷艱險。抵洞後,下視汾河如練,村落環拱,慨然有出塵之想。此行最可喜者,洞內有明崇禎時碑碣,拂拭可辨,上載「嘉靖中張三丰真人曾修道於此」,至足珍也。

太原縣屬之南峪村,有山高數十仞,名葦谷山。山巔有蘭若,相傳為張三丰修養之所。考《太原縣誌·人物》類載:「張真人,名君實,號三豐,遼東義州人。狀貌魁偉,行步如飛。太祖及成祖求之皆不得,後游太原之南峪山,嘗絕煙火。累月不爨。或分身助人力作,數著靈異。忽為病丐狀,來乞村民施缸,雲死即瘞南峪山上。尋果死,如言瘞之。後村人又遇於西安諸處。」太原縣之名勝,為晉祠鎮,唐公李淵發祥之地,原為桐葉封弟之所,汾晉兩水環之,中外人士,多游於此。西十餘里為天龍山、葦谷山。天龍險峻幽深,有齊高歡避暑宮,及盜跖旂石諸古迹。葦谷山麓有村名南峪,故葦谷山亦稱南峪山。言名勝者,知晉祠天龍,而不知有葦谷。蓋山幽徑僻,艱險難登,三豐於是乎不居晉祠天龍,而隱葦谷耶。數百年來,遊人絕跡,且漸忘之矣。余聞土人言,三豐遣蛻貯瓷缸中,瘞葦谷山下,符縣誌所言,屢擬考其究竟,久之不果。曾弟子聶君立軒自晉祠來,以相與探訪為言,因欣然往游。聶君為新教育家,專致力農村事業,性喜考古,於太極拳造詣甚深,素為晉祠天龍一帶之武士文人所崇拜,因得鄉導而抵南峪。初至村立小學,教席崔愚若,對此毫無所知。村民百餘戶,自清代迄今,二百年來無讀書者。余等悵然若失,幸村中有李老,年七十餘,鬚髮皤然,多識掌故,謂「昔有邋遢師傅,自遠方來,遍游各山嶽,後止於此山之石洞。時與村人往還,助人農作。寒暑一衣,其靜坐之石床,旁置一大瓷壇,客至談道,頻以手向壇中取食,不知其何物也。相傳忽去忽來,歷年甚久。吾(李老自稱)幼時,聞耆老言,邋遢師,張姓,明時人。來村時,已數百歲,後坐化於石洞。村人之好善者,置木龕內,移山坳石室中,封其口,不知為何時事。十餘年前,好事者啟小孔窺之,跌坐若入定狀。後有瘋人啟而入,持木棒擊毀之。村人弓二禿,憫邋遢師遺容之毀也,遂於室內木龕前塑一泥像,至今猶在。」余等遂邀此老為導,登葦谷山。山徑崎嶇,僅容一人,從者呼險,莫敢返視。行約二里,抵山坳玉皇廟。廟東數十武,地頗坦平,荒草沒脛,有石室,其門南向,門為小石所砌封,上有一孔,徑可數寸。因擴而充之,投身其中,光甚暗,久之始辨。室高五尺,當門有塑像一尊,作合十趺坐狀。像後置一木龕,朽壞以久,木質粉化,稍觸即撲撲落地。龕內有脊骨尾閭骨盤,可想見當日跌坐情形。頭顱已斜倒地上,余骨亂落龕內外。原著黃色絲袍帶已如灰燼。室在山坳,故饉乾燥。李老言渠五十年前來窺時,見皮肉乾臘,軀體猶未壞也。嗣出石室,復攀荊握蓁而登峰巔。置身雲霄,凌空四望,汾河如帶,村落如盤,更想見仙人方寸中,視塵世如兒戲也。山巔最高處,有一天然石洞,旁有石床,可容一人。李老謂即邋遢師當日修道處也。出洞後,俯視來路,嵯岈凸凹,蔓草間之,偶一失足,誠莫知其底止矣。繼念修道於此之三豐真人,登臨跋涉,不覺其苦,則縣誌所載之「行步如飛」,自不虛也。下山後,謝李老而訪瘋人,則一三十餘齡之男子,問以往事,喃喃不知作何語,蹀躞笑顧而去。余按《太原縣誌》及懸崖洞碑碣之所載,則三豐之藏修息游於太原一帶,為真實不虛,而南峪村之跡,歷年甚久,亦鑿然有據。縣誌載「瘞于山下」,則固可證其死也。村人置木龕中,事雖不符,然未聞再有其他道者修化於此,則亦可證其為三豐矣。惟南峪村人不讀書,惜無碑碣及私家記載可參證,至今只知為邋遢師,而不知為張三丰,且知之者,亦惟耆老數輩耳。《明史》記三豐事云:「終莫測其存亡也。」後人言三豐者,疑尚在人間。自洪武永樂求之不得,於嘉靖時尚游太原,止懸崖洞,相距數代,其年壽亦可驚矣。三豐棲葦谷山時,意者與游懸崖洞當同一時期。兩山相去,不遠百里,然則棲葦谷後,忽來忽去,遞及坐化,當在嘉靖以後也。《太原縣誌》,修於清道光間,三豐死於南峪,不審是否根據舊志,抑得之傳聞。舊志作於何時,未及考究,若得之傳聞,則非經心之記載,又無怪與村人所傳及山洞之事實異也,是則往昔文人之所記,固不可盡信矣。在以三豐為真仙者,固信三豐不死,即死亦不至無聲無臭如此。殊不知死之一關,為生物所同歷,三豐又何可不死,死於南峪,與死於他處等耳。村人無知,見其邋遢如丐,則鄙棄之矣。乃於其死後,置之木龕,藏諸石室,即可知其素著靈異,實有異於凡丐。惜無時日可考,泛言之,當在明嘉靖後,清道光前耳。若證以木龕如灰,則歷年之久也可知,恨無植物學者而證之。凡上所記,為余無意中之幸遇,而有以感夫人生之暫,雖仙人不可留,且補私家傳記之闕,然亦無善太極拳之傳說。蓋三豐得道之士,位列仙真,太極拳法,其餘技耳,故不以武顯耶。

第二節張松溪傳

曹秉仁《寧波府志》,載張松溪傳。其文云:松溪,鄞人。善搏,師孫十三老,其法自言起於宋之張三丰。三豐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夢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遂以絕技名於世。由三豐而後,至嘉靖時,其法遂傳於四明,而松溪為最著。松溪為人,恂恂如儒者,遇人恭敬,身若不勝衣,人求其術,輒遜謝避去。時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亂,當事召僧擊倭,有僧七十輩,聞松溪名,至鄞求見。松溪蔽匿不出,少年慫恿之,試一往。見諸僧方較技酒樓上,忽失笑,僧知其松溪也,遂求試。松溪曰:必欲試者,須召里正約,死無所問。許之,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躍來蹴,松溪稍側身,舉手送之,其僧如飛丸隕空,墜重樓下,幾斃,眾僧始駭服。嘗與諸少年入城,諸少年閉之月城中,羅拜曰:今進退無所,幸一試之。松溪不得已,乃使諸少年舉園石可數百斤者累之,謂曰:「吾七十老人無所用,試供諸君一笑可乎。」舉右手側面劈之,三石皆分為兩,其奇異如此。松溪之徒三四人,葉近泉為之最。得近泉之傳者,為吳崐山、周雲泉、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皆各有授受。崐山傳李天目、徐岱。天目傳餘波仲、陳茂宏、吳七郎。雲泉傳盧紹岐。貞石傳夏枝溪、董扶輿。繼槎傳柴玄明、姚石門、僧耳、僧尾。而思南之傳,則有王征南。征南,名來咸,為人尚義,行誼修謹,不以所長炫人。蓋拳勇之術有二,一為外家,一為內家。外家則少林為盛,其法主於搏人。而跳踉奮躍,或失之疎,故往往得為人所乘。內家則松溪之傳為正,其法主於禦敵,非遇困厄則不發,發則所當必靡,無隙可乘,故內家之衛為尤善。其搏人必以其穴,有暈穴、有啞穴、有死穴,相其穴而輕重擊之,毫無發爽者。其尤秘者,則有敬、緊、徑、勁、切五字訣,非入室弟子不以相授,蓋此五字不以為用,而所以神其用,猶兵家之仁、信、智、勇、嚴雲。

第三節王征南墓誌

有清以前,書武技者,無內外家之分。自黃黎洲先生為王征南作墓志銘,始指定少林為外家,武當為內家。黃之文云: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外家,蓋起於宋之張三丰。三豐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三豐之術,百年以後,流傳於陝西,而王宗為最著。溫州陳州同從王宗受之,以此教其鄉人,由是流傳於溫州,嘉靖間張松溪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葉繼美、近泉為之魁,由是流傳於四明。四明得近泉之傳者,為吳崐山、周雲泉、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皆各有授受。崐山傳李天目、徐岱。天目傳餘波仲、吳七郎、陳茂宏。雲泉傳盧紹岐。貞石傳董扶輿、夏枝溪。繼槎傳柴玄明、姚石門、僧耳、僧尾。而思南之傳,則為王征南。思南從征關白,歸老於家,以其術教授。然精微所在,亦深自秘惜,掩關而理,學子皆不得見,征南從樓上穴板窺之,得梗概。思南子不肖,思南自傷身後莫之經紀。征南聞之,以銀巵數器,奉為美檟資,思南感其義,始盡以不傳者傳之。征南為人機警,得傳之後,絕不露圭角,非遇甚困則不發。值夜出偵事,為守兵所獲,反接廊柱,數十人轟飲守之。征南拾碎瓷偷割其縛,探懷中銀望空而擲,數十人方爭攫取,征南遂免出,數十人追之,皆踣地匍匐不能起。行數里,迷道田間,守望者又以為賊也,聚眾圍之。征南所向,眾無不受傷者。歲暮獨行,遇營兵七八人挽之負重,征南苦辭求免,不聽。征南至橋上棄其負,營兵拔刀擬之,征南手格,而營兵自擲仆地,鏗然刀墜,如是者數人,最後取其刀投之井中。營兵索綆出刀,而征南之去遠矣。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暈穴、啞穴,一切如銅人圖法。有惡少侮之者,為征南所擊,其人數日不溺,踵門謝過,乃得如故。牧童竊學其法,以擊伴侶,立死。征南視之曰:「此暈穴也,不久當蘇。」已而果然。征南任俠,嘗為人報仇,然激於不平而後為之。有與征南久故者,致金以仇其弟,征南毅然絕之曰:「此以禽獸待我也。」征南名來咸,姓王氏,征南其字也。自奉化來鄞。祖宗周,父宰元,母陳氏,世居城東之車橋。至征南而徒同嶴。少時隸盧海道若騰,海道較藝給糧,征南嘗兼數人,直詣行部。征南七矢破的,補臨山把總。錢忠介公建閫以中軍統營事,屢立戰功,授都督僉事副總兵官。事敗,猶與華兵部勾致島人,葯書往複。兵部受禍,仇首未懸,征南終身菜食以明其志,識者哀之。征南罷事家居,慕其才藝者,以為貧必易致,營將皆通殷勤,而征南漠然不顧,鋤地擔糞,若不知其長有易於求食者在也。一日遇故人,故人與營將同居,方延松江教師講習武藝。教師踞坐彈三弦,視征南麻巾縕袍若無見。故人為言征南善拳法,教師斜睨之曰:「若亦能此乎?」征南謝不敏。教師軒衣張眉曰:「亦可小試之乎?」征南固謝不敏,教師以其畏己也,強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應,教師被跌,請復之,再跌,而血流被面,教師乃下拜,贄以二縑。征南未嘗讀書,然與士大夫談論,則蘊藉可喜,了不見其為粗人也。予嘗與之入天童,僧山焰有膂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稍近征南,則蹶然負痛。征南曰:「今人以內家無可眩曜,於是以外家攙入之,此學行當衰矣,因許敘其源流。忽忽九載,征南以哭子死。高辰四狀其行,予求志之。生於某年丁巳三月五日,卒於某年己酉二月九日。年五十有三,娶孫氏。子二人,夢得前一月殤,次祖德。以某月日葬於同嶴之陽。銘曰:「有技如斯,而不一施。終不鬻技,其志可悲。水淺山老,孤墳孰保。視此銘章,庶幾有考。」

第四節王征南內家拳法

黎州季子黃百家之述內家拳法云:自外家至少林,其術精矣。張三丰既精於少林,復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王征南先生,從學於單思南,而獨得其全。余少不習科舉業,喜事甚,聞先生名,因裹糧至寶幢學焉。先生亦自絕憐其技,授受甚難其人,亦樂得余而傳之。居室欹窄,習余於其旁之鐵佛寺。其拳法有應敵打法色名若干(長拳滾砍、分心十字、擺肘逼門,迎風鐵扇、異物投先、推肘補陰、彎心杵筋、舜子投井、剪腕點節、紅霞貫日、烏雲掩月、猿猴獻果、綰肘裹靠、仙人照掌、彎弓大步、兌換抱月、左右揚鞭、鐵門閂、柳穿魚、滿肚疼、連枝箭、一提金,雙架筆、金剛跌、雙推窗,順牽羊、亂抽麻、燕抬腮、虎抱頭、四把腰等法);穴法若干(死穴、啞穴、暈穴、咳穴、膀胱、蝦蟆、猿跳、曲池、鎖喉、解頤、合谷、內關、三里諸穴);所禁犯病法若干(懶散、遲緩、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軟腿、脫肘、截拳、扭臀、曲腰、開門捉影、雙手齊出)。而其要則在乎練,練既熟,不必顧盼擬合,信手而應,縱橫前後,悉

逢肯綮。其練法,有練手者三十五(斫、削、科、磕、靠、擄、逼、抹、芟、敲、搖、擺、撤、鐮、囂、兜、搭、剪、分、挑、綰、沖、鉤、勒、耀、兌、換、括、起、倒、壓、發、插、削、釣);練步者十八(前馳步、後馳步、碾步、沖步、撒步、曲步、蹋步、斂步、坐馬步、釣馬步、連枝步、仙人步、分身步、翻身步、追步、逼步、斜步、絞花步)。而總攝於六路與十段錦之中,有歌訣。其六路歌曰:「佑神通臂最為高,斗門深鎖轉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勢,撒出抱月不相饒。揚鞭左右人難及,煞錘沖擄兩翅搖。」其十段錦歌曰:「立起坐山虎勢,回身急步三追。架起雙刀斂步,滾斫進退三回。分身十字急三追,架刀斫歸營寨。紐拳輾步勢如初,滾斫退歸原路。入步韜在前進,滾斫歸初飛步。全雞獨立緊攀弓,坐馬四平兩顧。」顧其詞皆隱略難記,余因各為詮釋之,以備遺忘。詮六路曰:斗門,左膊垂下,拳拳相對為斗門;右足踝前斜靠左足踝後,名連枝步;右手以雙指從左拳鉤進復鉤出,名亂抽麻;右足亦隨右手向左足前鉤進復鉤出,作小蹋步還連枝;通臂,長拳也,右手先陰出長拳,左手伏乳,共四長拳。足連枝。隨長拳微搓挪左右。凡長拳要對直,手背向內,向外者即病,中截法拳;仙人朝天勢,將左手長拳往右耳後向左前斫下伏乳,左足搓左,右手往右耳後向右前斫下,鉤起擱左拳背,拗右拳正當鼻前,似朝天勢。右足跟划進襠前,橫向外靠,左足尖如丁字樣,是為仙人步;凡步俱蹲矬,直立者病,法所禁;抱月,右足向右至後大撒步,左足隨轉右,作坐馬步。兩拳平陰相對,為抱月。復搓前手還斗門,足還連枝,仍四長拳。斂左右拳,緊叉當胸,陽面右外左內,兩肘夾脅;揚鞭,足搓轉向後,右足在前,左足在後,右足即前進追步。右手陽發,陰膊直肘平屈,橫直如角尺樣。左手扯後,伏脅一斂,轉面左手亦陽發陰膊,左足進同上;煞鎚,左手平陰屈橫,右手向後兜至左掌,右足隨右手齊進至左足後;沖擄,右手右後翻身直斫,右足隨轉向後,左足揭起,左拳衝下著左膝上,為釣馬步。此專破少林摟地挖金磚等法者。右手擄左肘,左手即從右手內豎起,左足上進逼步,右足隨進,後仍還連枝,兩手仍還斗門;兩翅搖,兩手搖擺,兩足搓右做坐馬步,兩拳平陰著胸。先將右手掠開,平直如翅,復收至胸,左手亦然。詮十段錦曰:坐山虎勢,起斗門,連枝足搓向右,做坐馬。兩拳平陰著胸;急步三追,右手撒開轉身,左手出長拳,同六路。但六路用連枝步,至搓轉方右足在前,仍還連枝步。而此用進退斂步,循環三進;雙刀斂步,左膊垂下,拳直豎當前。右手平屈向外,搓左足內兩足緊斂步;滾斫進退三回,將前手抹下,後手斫進,如是者三進三退。凡斫法上圓中直下仍圓,如鉞斧樣;分身十字,兩手仍著胸,以左手撒開,左足隨左手出,右手出長拳,循環三拳。右手仍看胸,以右手撒開,左足轉面。左手出長拳,亦循環三拳;架刀斫歸營寨,右手復叉左手內,斫法同前滾斫法,但轉面只三斫,用右手轉身;紐拳碾步,拳下垂,左手略出,右手下出上進,俱陰面。左足隨左手,右足隨右手搓挪,不轉面兩紐;滾斫退歸原路,左手翻身三斫,退步;韜隨前進,左手平著胸,略撒開,平直。右手覆拳兜上,至左手腕中止。左足隨左手入,斂步翻身。右手亦平著胸,同上;滾斫歸初飛步,右手斫後,右足搓挪;金雞獨立緊攀弓,右手復斫,左足搓轉,左拳自上至下,左足釣馬進半步,右足隨還連枝,即六路拳沖釣馬步;坐馬四平兩顧,即六路兩翅搖擺,還斗門,轉坐馬搖擺。六路與十段錦多相同處,大約六路練骨使之能緊,十段錦緊後又使之放開。先生見之笑曰:「余以終身之習,往往猶費追憶。子一何簡捷若是乎?雖然,子藝自此不精矣!」先生之所注意,獨喜自負。迥絕乎凡技之上者,則有盤斫。拳家惟斫最重。斫有四種,滾斫、柳葉斫、十字斫、雷斫,而先生另有盤斫,則能以斫破斫,此則先生熟久智生,劃焉心開,而獨創者也。方余之習拳於鐵佛寺也,琉璃慘淡,土木猙獰。余與先生演肄之餘,濁酒數杯,團欒繞步,候山月之方升,聽溪流之嗚咽。先生談古論今,意氣慷慨,因為余兼及槍刀劍鉞之法曰:「拳成此外不難矣,某某處即槍法也,某某處即劍鉞法也」,以至卒伍之步伐,陣壘之規模,莫不淋漓傾倒。曰:「我無傳人,我將盡授之子。」余時鼻端出火,興緻方騰,慕睢陽、伯紀之為人,謂天下事必非齷齪拘儒之所任,必其能上馬殺敵,下馬勤王,始不負七尺於世。當是時,西南既靖,東南亦平,四海晏如,此真挽強二石不若一丁之時。家大人見余斫弛放縱,恐遂流為年少狹邪之徒,將使學為科舉之文。而余見家世飄零,當此之時,技即成而何所用?亦遂自悔其所為,因降心抑志,一意夫經生業。擔簦負笈,問途於陳子夔獻、陳子介眉、范子國文、萬子季野、張子心友等,而諸君子適亦俱在甬南。先生入城時,嘗過余齋,談及武藝事,猶為余諄諄愷切曰:「拳不在多惟在熟,練之純熟,即六路亦用之不窮,其中分陰陽止十八法,而變出即有四十九。」又曰:「拳如絞花槌。左右中前後皆到,不可止顧一面。」又曰:「拳亦由博而歸約,由七十二跌(即長拳滾斫分心十字等打法名色)、三十五掌(即斫、削、科、磕、靠等)以至十八(即六路中十八法),由十八而十二(倒、換、搓、挪、滾、脫、牽、綰、跪、坐、撾、拿),由十二而總歸存心之五字(敬、緊、徑、勁、切),故精於拳者,所記止有數字。」余時注意舉業,雖勉強聽受,非復昔日之興會。而先生亦且貧病交纏,心枯容悴而憊矣。今先生之死止七年,吾鄉盜賊亦相蟻合,流離載道,白骨蔽野。此時得一桑懌足以除之,而二三士子猶伊吾於城門畫閉之中。當事者命一二守望相助等題,以為平盜之政;士子摭拾一二兵農合一之語,以為經濟之才。龍門子秦士錄曰:「使弼在必當有以自見。」言念先生竟空槁三尺篙下,寧不惜哉!嗟乎,先生不可作矣。念當日得先生之學,即豈敢謂遂有關於匡王定霸之略,然而一障一堡,或如范長生、樊雅等保護鄉間,自審諒庶幾焉。亦何至播徙海濱,擔簦四顧,望塵起而無遁所如今日乎!則昔以從學於先生而悔者,今又不覺甚悔夫前之悔矣。先生之術,所授者惟余。余既負先生之知,則此術己為廣陵散矣,余寧忍哉!故特備著其委屑,庶後有好事者,或可因是而得之也。雖然,木牛流馬,諸葛書中之尺寸詳矣,三千年來,能復用之者誰乎?

謹案各節文獻所載,言張三丰所傳拳法為內家拳,迄無稱太極拳者,而姿勢名稱亦且大異。言太極拳為張三丰為傳者,惟楊氏舊譜太極拳論後附記云:「此系武當山張三丰老師遺著,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在陳氏拳譜,則云為其遠祖所自創。其另有與楊氏相同之譜,則以通家之誼,或系反得之楊氏者,故其辭字相同,而附記亦如此云云也。武禹襄之甥李亦畬先生《序太極拳》云:「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蓋武氏學自陳溝,陳溝之譜,無張三丰所傳之說,而武氏亦未承認為陳氏所自創。觀李自序云:「從母舅學習此技,口授指示,不遺餘力」,竊疑武氏並譜亦無之。李跋又云:「得譜於舞陽縣鹽店」,可知李之譜非武氏所傳者,武氏所傳,為口授耳。然則張三丰傳太極拳之說,僅見於楊氏譜之附記,而楊氏之附記,必別有所據矣。近人致疑於此,考據成秩,迄無究竟,皆未論及宋氏太極功之譜,蓋未見之,無怪其然也。余於宋譜之記載,而信證其不誤。以宋譜所記,非為張三丰之太極十三式,乃敘其所學之三世七,而旁及他派耳。楊氏附記云云,或聞此耶?詰者曰:「宋氏譜一手抄本耳,何足為據?」曰:各家拳譜,皆手抄本,往昔印行者甚少,且有禁令,如言不足據,則皆不足據耳,豈獨宋譜耶!且治考據學者,以博為其道也,如以印者為真,抄者為假,斯妄人矣。余見宋譜,已逾二十年,而許氏《太極拳勢圖解》之編著,在民國八年,亦已根據宋譜列論。宋書銘氏之名,著稱燕京,於時已十餘載,昊鑑泉諸先輩,胥入其門稱弟子,彰彰之跡,豈容假借!第宋氏沒而其道無傳,後學不知,故致疑張三丰所傳之說為無據耳,因並妄斷三世七等拳法為虛偽,是不惟未見宋氏拳譜,且不知有宋書銘其人與事迹也,考據云乎哉。由此證知張三丰創傳拳法為不妄。在私家記載,則有太極十三式,志傳所稱,則有內家拳,蓋其所能之拳法或甚多,而傳世者,人僅知此二種。今則內家拳法已失其真,惟太極十三式尚流播於世,有幸有不幸也。茲篇采內家拳法有關之傳記以實文獻,亦不妄源淵之意耳。

第四章太極拳名著

第一節太極拳論「附註」

一舉動:舉動者,舉手動足也。太極拳以動為用,一動無有不動。叉一為數之始,雖微動、略動,皆謂之一舉動,胥宜合乎規矩,不得以小而忽之也。

周身俱要輕靈:周身,全體也;俱,皆也;輕靈,指不重滯而言。拳式開始後,由一舉動以至於無窮動作法式,全體皆毫不重滯,舒暢自然也。

尤須貫串:尤,更也。貫串,連接不斷也。言練習拳式,既要全體無滯,更須連接不斷,則始終輕靈,無絲毫重滯間斷參於其間。一式如此,式式作如此觀也。

氣宜鼓盪:鼓盪,震動也。氣由呼吸之壓提升縮,以運動臟腑,使之與體外各式動作合拍,則內外一致,可以助長體力及內勁,故曰氣宜鼓盪也。但如著意努力為之,而離乎輕靈自然之規矩,則不徒無益,反生大害矣。

神宜內斂:神,精神之現於外者也,如興奮則趾高氣揚,萎靡則垂頭喪氣,皆神現於外之表示。練拳式時,多有昂首張胸,以示勇武,或心馳外物,而不專一。斂,收也。言外馳之神,宜收斂於內,猶求其放心之意。

毋使有缺陷處:毋,勿也。缺陷,破損不完整也。輕靈貫串,智慧之敏捷使然,鼓盪為氣之充,內斂乃神之用。凡此所指,皆勿使有破缺損陷之處,不僅以姿勢為言也。

毋使有凸凹處:凸凹,不平之貌。太極拳之運動,如環無端,如有凸凹之處,則失之矣。

毋使有斷續處:斷續者,斷而復續也。太極拳無一式停止斷絕,而再接下式之處。各式脈絡互通,一氣呵成,故取象乎太極一圖。如有斷續,義既無取,更何所象乎?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此言意、氣、勁三者運行之路線也。根,本也。腳,足底也。語云:「至人息以踵」,由踵而生,上發於腿也。主宰於腰者,以腰脊為全體之主宰也,人體之棟柱,厥惟脊骨,四肢附焉,起落進退,俯仰轉折,全賴於腰。脊骨之附著,上實下虛,實者為心胸,虛者為腰腹,以虛靈之故,乃能主宰全體而運用之也。形於手指者,循腰脊至於肩,至於肘,而腕,而掌,達於手指也。太極拳之運動,以虛靈為本,然若漫然為之,無所主宰,勢必浮靡散渙,喪其本真。故必有物以提其綱領,豎其線路,由腳至手指,其內聯繫貫通,如響斯應,有澈上澈下一貫到底之妙,乃能周身輕靈,運用自如。否則下停於胯膝,中滯於腰脊,上阻於肩肘,則全無是處矣。

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完整,無阻滯無斷續也。人體之全重,悉支於兩腿,重則不易移動,不能輕靈,今欲使舉重如輕,舍此道而無由。然由腳至腰,如有阻滯有斷續,其內勁不完整一氣者,仍無由達,仍不能支配身體使之自如。故曰:「總須完整一氣。」此要言不煩之秘訣也。

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向前退後,拳法自具之動作也。機,要也,時會也。勢,形勢也。拳式之向前退後,為全體之動作,移動全體之重量,而不背上述之道,乃能得其要而不失時會,獲得制勝之形勢也。反襯不由此道者,其意志為身體狀態所支配,而不能支配身體之動作,則絕不能得機得勢,即無以達成功之域也。

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散亂者,不完整也。在習者自身感覺不能輕靈如意,而失機失勢,則謂之散亂也。凡此散亂之病,皆發於腰腿。發於腰,則上體笨滯,運用輒乖;發於腿,則兩腳痴重,進退無方,故曰:「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也。此言散亂之病,因於不得機得勢,以呼應上文完整之利,可以得機得勢。一利一病,全系手腰腿,反覆叮嚀,示人以真訣,習者其亦知所重矣。

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前文書得機得勢,指向前退後,猶未足以盡也。須知無論若何動作,皆關於腰腿內勁之如何。內勁連貫完整,則處處得機得勢;其不連貫完整,腰腿各自為政者,則全身散亂,向前退後及上下左右之動作,皆不能得機得勢矣,所謂一著錯則全盤榆,故曰:「上下前後左右皆然,以明關係之重也。」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此承上文所列習太極拳之真訣而總括之,恐習者之誤會也。凡上文所言,如周身輕靈貫串、盪氣斂神,意為之也;毋使有缺陷凸凹斷續之處,意為之也;由腳而腿而腰而指,以內勁一線貫串,皆意為之也,必存此意,守此法,念茲在茲。意之所至,氣勁隨之,內舒暢而外自然,非敷陳於體外,有形可見,有跡可征也。若誤認為外,勢必專習腰腿,用力將事。世有此拳法,而此太極拳則非是也。故鄭重言之曰:「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也。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上文言習太極拳之體,自此以次,兼言太極拳之用矣。拳式為法既繁,為意至夥,言其用,則變化萬千,非可指數,然得其要者,一言而終。茲示其綱領曰:動作之向上者,上之極則必下;向前者,前之極則必後;向左者,左之極則必右,千變萬化,皆不離此原則,是名之曰開合勁、往複勁,為各項應用法所必具,故不厭其煩而列舉之也。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寓,寄也,存也;掀,揭也,提也。意要向上者,泛言拳式拳法之任何向上之一動也。即寓下意者,於向上之動作時,即寄存向下之意,不待向上之勁完畢,而始向下也。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者,言猶振衣者之掀提衣領,而挫折震動;又如策駟者之舉鞭挫折,而生聲響,其用勁可比譬也。於是因挫折之故,其根自斷,乃壞之極速,而無可疑焉。在拳法之往複摺疊勁,寓摺疊於一往一復之中間,無一式一動無之,蓋其要全在於意要向上時,已存下意,則蓄勁厚而挫折迅速。若向上之勁畢,始轉而向下,則勁薄散不蓄,雖欲掀挫而無從,此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之意也。無論上下左右前後,其意皆同。

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虛實所在,有以力之有無分之者,誤也。太極拳法,全在用意,用意久而漸成自然,稱之為懂勁。凡一動作,有虛有買,先須分晰清楚。如上者為虛,則下者為實;左者為實,則右者為虛,此對待之虛實也。或腕實而肘虛,或掌虛而臂實,此一處自有之虛實也。若此式之運用為虛,彼式之運用為實;或先虛後買,或先實後虛,或虛實相間,以至當虛則虛,當實則實;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意之所向,捷若影響,所謂處處總此一虛實也。然非有純功,何能運用適當哉。

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言周身者,非枝節為之可以成功也。乃混元一氣,毛髮無遺,若徒練一手一足之能,而得此失彼,如盲者之尚能履,跛者之尚能視者,不足以話此。是必節節貫串,如臂之使掌,掌之使指,萬竅畢開,百骸俱通,無使有絲毫間斷之處也。此承上文虛實宜分清楚之意而言,一言分晰,則枝節為之,失貫串之旨,故再以節節貫串,提醒耳目,絲毫之間斷尚不可,況枝節分晰而為之乎。

此論以周身起,以周身終,深得行文照應之法。而全篇以貫串及用意兩大手眼示人,如「尤貫貫串」、「須完整一氣」、「周身節節貫串」,反覆指示,如「凡此皆是意」、「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鄭重叮嚀;體用悉備,即此是法。

長拳(太極拳亦名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十三式者,掤、(扌履)、擠、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扌履)、擠、按,即乾、坤、坎、離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火、水、木、金、土也。

此節在舊譜即附於前論之後,茲仍之以存其真,文極明淺,毋庸贅注。

第二節太極拳經(詳註)

太極者,無極而生:太,大也,至也。極者,樞紐根柢之謂。太極為天地萬物之根本,而太極拳則為各拳之極至也。無極而生者,本於無極也。此拳重在鍛煉精神,運勁作勢,純任自然,不甚拘於形式,以虛無為本,包羅萬象,故曰無極。然初學者,究當就有形之姿勢入手學習,久之,著熟懂勁,始能入於神化之境。

案周廉溪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注云:「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柢也。故曰無極而太極,非太極之前復有無極也。」此雲無極而生,究有語病。

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變易物體之位置或動體進行之方向曰動。保存或維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靜。機者,朕兆也,如《陰符經》「天發殺機」之機。夫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太極者,其樞紐機關而已。太極拳當行功時,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嘗無動。於動時存靜意,於靜中寓動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極拳術之所以妙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變動也。動之則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靜之則沖漠無朕,而陰陽之理,已悉具其中矣。太極拳術當行功時,其各姿勢一動一靜相間。其動者,前後左右上下,均有陰陽虛實可循,故曰:「動之則分。」其靜的姿勢,雖無痕迹可指,然陰陽虛實已具其中,故曰:「靜之則合。」若作運勁解,則太極之陽變陰合,即物理學分力合力之理也。太極拳術遇敵欲制我時,則當分截其勁為二,使敵力不能直達我身(背勁),所謂動之則分是也。若將敵粘起用提勁,陽之變也。及起須靜以定之,使不得動。或敵勁落空,稍靜即發,利用合勁,陰之合也。倘敵欲發我,則應中心坦然,審候應機,靜以俟之,微動即應。所謂後人發先人至是也。

夫道一而己矣:當混沌未判,鴻蒙未開,本無動靜,何有陰陽。故以虛無為本者,無不合道,天地如是,太極如是,太極拳習至極精處,亦如是也。然此指先天而言,指習拳術功深進道者而言,初學之士,驟難語此也。及乾坤既定,兩儀攸分,有陰陽,始有動靜。則言太極者,不能不就有形象者以講求之。太極拳之分合動靜,合乎陰陽,如動勢須求開展,運勁務明虛實,剛則化之,故曰分;柔則守之,故曰合。坤在靜中求動,無為始而有為終,必須伏炁。乾則動中求靜,有為先而無為了,只要還虛。蓋萬物之理,以虛而受,以靜而成,天地從虛中立極,靜中運機,故混沌開而闔辟之局斯立,百骸固而無極之藏自主,無不從虛靜來也。重陽子曰:「此言大道之原,而功先於虛靜,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由是觀之,習太極拳者,倘以虛靜為本,則分合變化,自無不如意也。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過,逾也。不及,未至也。隨,無逆也。就,即之也。過與不及,皆為失中,失中則陽亢陰睽,未有能合也。太極拳於屈伸分合等處,運勁過則生頂抗等病,不及則有丟扁等病。欲求不即不離,則應隨之而屈,就之而伸,隨機應變,毋固毋我。因力於敵,以中為主,而粘連黏隨以就之,自無不合,所謂君子而時中也。案初學此者,每失之過,迨稍懂勁,則每失之不及,學者宜審慎之。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人者,敵也。剛,指剛強有力而言。柔者,無抵抗也。走者,化也。柔以承之,變化敵力之方向,不為敵制,故曰走。順者,自由便利也。背者,不自由不便利也。粘者,取制敵人之力也。遇敵施剛力時,我惟順應其勢,取而制之,使俯就我之範圍,如以膠著物,故曰粘。太極拳常以小力敵大力,無力御有力,弱勝強,柔制剛,為其主旨。但以常理言之,小固不可以敵大,弱固不可以勝強,柔固難期以制剛。然雲敵之勝之制之者,必有其所以制勝之理在。蓋敵力須加吾身,方生效力。苟御製得道,趁其用剛發動之始,審機應變,採取擒獲,使還制其身,則我雖弱,常居制人地位;敵雖強,常居被制地位,難於自由發展,力雖巨奚益?此老聃「齒敝舌存」之說也,頗合太極拳剛柔之義,然非好學深思之士,未足以語此。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此言己動作之遲速,當隨敵動作遲速之程度而異,但欲識敵之遲速程度,須先體察敵力之動機,方能因應咸宜。何謂動機,周濂溪《通書》有云: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曰「機」;又曰:「機微故幽」,難識如此,設非功深,不易知也。然苟得其機,敵雖變化萬端,由一本而萬殊,而我則執兩用中,扼萬殊使歸一本。審機應候,無過不及。敵運動甚速,而我應付遲緩,則失之緩;敵勁尚未運到,而我先逆待,或加以催迫,則敵反有機可乘,是謂性急,其弊一也。守一以臨,純任自然,無絲毫之凝滯矣,故曰,得其一而萬事畢是也。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此言習太極拳者,進功自有一定之程度,而不可躐等躁進也。太極拳之妙,全在用勁(此「勁」字系靈明活潑由功深練出之勁,不可僅作力量解),然勁為無形,必附麗於有形之著,始能顯著。言太極拳者,每專恃善於運勁,而輕視用著,以致習者無從捉摸,有望洋興嘆之慨。虛度光陰,難期進益,較循序漸進者,反事倍功半,不遵守自然之程序故也。昔孔子講學,常因材施施教,故諸門弟子,各得其益。拳術雖屬小技,然執塗人而語以升堂入室之奧,未有能豁然者也。故習此拳者,應先模仿師之姿勢。姿勢正確矣,須求各姿勢互相連貫之精神。拳路熟習矣,須求各勢著數之用法。著熟矣,其用是否能適當。用均得其當矣,其勁是否不落空。勁不落空,是真為著熟。再由推手以求懂勁,研求對手動作之輕重遲速,及勁行之趨向方位,久之自微懂而略懂,進至於無微不覺,無處不懂,方得稱為懂勁。懂勁後,不求用著而著自合,進至無勁非著,無著非勁;漸至不需用著,只需用勁;再至不求用勁,而勁自合。洵至以意運勁,以氣代意,精神所觸,莫之能御,則階及神明矣。是非數十年純功,曷克臻此。

虛領頂勁:虛,一作須,似宜從虛。虛者,對實之稱,實即窒滯難巧也。頂者,頭頂,亦曰囪門。小兒初生時,此處軟骨未合,常隨呼吸顫動,道家稱為上丹田泥九宮,蓋藏神之府也。佛家摩頂受記,道家上丹田練神。《易》曰:「行其庭,不見其人」(庭指天庭,頭頂也;行,神氣流行也;不見其人,虛也);《黃庭經》云:「子欲不死修崑崙」(山名喻頭頂),均示人修養之要訣也。夫人之大腦主思想,小腦主運動,而頭頂實首出庶物,支配神經,為主宰之樞府,其地位重要如此,宜為修養所注重。練太極拳者,向主身心合一,內外皆修,精神與肉體二者,同時鍛煉。故用勁時,必運智於腦,貫神於頂,務使頂上圓光,虛靈不昧,所以煉神也。蓋頭為全身綱領,綱從則目張,頭頂懸則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順遂,偶有動作,全身一致,左右前後,無掣肘之虞矣。

氣沉丹田:丹田,穴名。道家謂丹田有三,一居頭頂以藏神;一居中脘以蓄炁;一居臍下以藏精,此指下丹田也(臍下三寸),常用深呼吸,使氣歸納於此,自能氣足神旺。《黃庭經》云:「呼吸廬外入丹田,審能行之可長存。」蓋常人呼吸短促,每至中脘而回(中脘,橫膈膜也),不能下連此處,因之循環遲緩,肺力薄弱,不足以排泄腹中炭養,血脈不能紅活,於人之壽命,關係至巨。《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又曰:「虛其心,實其腹。」蓋吐故納新(吐,吐腹中濁氣;納,吸新鮮空氣也),歸根復命(根,根蒂,指下丹田命門精氣也。歸復者,以意逆志於此也),以心意導精氣於下丹田,而施烹煉也,久之自能延年卻病。下丹田為全身重點所在,習拳術者,沉氣於此,則屹然不動,不易撼倒。但沉者,徐徐而下,在有意無意之間,非若外家之用力下沉,外膨小腹也。倘或不慎,每致腸疝諸症。日本之靜坐家剛田虎二郎,罹糖尿病逝世,議者疑是努力下丹田所致,非無因也。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偏,偏頗失中也。倚,倚賴失正也。隱,隱藏。現,表現。忽隱忽現者,神明不測也。上指身體姿勢,下指神氣運勁而言。太極虛明中正者也,於姿勢則必中正,於運動若有意無意,使神氣意力,全身貫徹,無過不及,忽隱忽現,令人不可捉摸。練習純熟,便易領悟。幾何學定理,兩點之間,只可作一直線。太極拳上領頂勁,下守重心,周身中正,便無不是處矣。但領守均須含活潑之意,富自然之趣;過於矜持,則神氣凝滯,姿態呆板,運勁不能虛靈,動生障礙矣,故曰「忽隱忽現」也。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此仍承上文而言。吾隱現無常,敵以吾力在左,思更加重吾左方之力,使失平衡,吾則虛以待之,令敵力落空。敵揣吾右方有力,可以擒制,吾即隱而藏之,虛實易位,隨機善應,敵更何所施其技?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仰,升。俯,降也。敵欲提吾使上,吾即因而高之;敵欲押吾使下,吾即因而降之,敵遂失其重心,反受吾制矣。因仍變遷,潛移默化,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進,前進也。長,伸舒也。退,後也。促,逼迫也。吾前進時,倘敵順領吾勁時,吾則長身以隨之,使無可退避。或敵乘勢前進,吾即引而伸之,使力到盡頭,自不得再逞。吾若退後,敵力逼來,每致逼促,無路可逃,然退而即進,雖促不促矣。《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示人遇事當積極進行,不可退縮也。太極拳雖以柔靜為主,但非務為退避,其佯退者,乃以退為進,非真退也。若竟退時,倘遇敵隨之深入,逼迫不自安矣。又敵退後時,吾進而迫之使愈促。吾退後時,敵力跟來,吾則或俯身摺疊,以促其指腕;或旁按臂彎,使敵促迫不安,而不能再進,全在因勢利導,不必拘泥也。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羽。翎羽也。加,增之也。落,降也,著也。言善太極功者,感覺敏銳,稍觸即知,稍縱即逝,雖輕如一羽,微如蠅蟲,稍進吾體,亦即知覺。趨避而不令加著也。夫虛靈不昧之謂神,有知覺然後能運動。致虛極,守靜篤。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有不期然而然者,非鍛煉有素,肢體軟靈,富有觸力,未足以語此也。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虛靜則陰陽相合,覺敏則剛柔互濟。敵偶動作,吾無不知;吾之動作,敵盡難知,拳術家所向無敵,蓋均由此。孫子曰:「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又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則所向無敵矣。

斯技旁門甚多:泛指他項拳術而言,雖勢有區別,流派不同,姿勢各異。

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他種拳術,重力量,尚著法,而不求懂勁,故於機勢妙合、運用靈敏、以靜制動諸訣,概不過問。

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謂力大與敏捷二者,均為天賦能力。

非關學力而有所為也:非由學而能者。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如秤衡秤物,滑車起重,全賴槓桿斜面等理。太極拳以小力勝大力,以無力制有力,與科學暗合。

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古稱七十曰耄,八十曰耋。年老之人,舉動遲緩,然古之名將,如廉頗等,雖老尚能勝眾,是必不僅恃手足速快已也。

立如平準: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背三關,自然得路也。

活似車輪:圓妙莊嚴,靈活無滯,則周身法輪,常轉不已矣。

偏沉則隨: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機,如撤酒器,使一端常虛,故能引水。如欹器之不堪盈滿,滿則自覆矣。

雙重則滯:有彼我之雙重,有一己之雙重。太極拳以虛靈為本,單重尚且不可,況雙重乎。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古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蓋言虛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化則無滯耳。善應敵者。常制人,而不制於人,而況自為人所制乎。用功雖純,苟不悟雙重之弊,猶未學耳。

欲避此病:雙重之病。

須知陰陽:陰陽之解甚多,前已述之,茲不復贅。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制敵勁時謂之粘,化敵勁時謂之走。制而化之,化而制之;制即化,化即制也。

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知彼己之剛柔虛實,則陰陽互為消長。以虛濟盈,而不失其機,斯真懂勁。

懂勁後,愈練愈精:反襯不懂勁,則愈練愈不精也。

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懂勁後,能自揣摩,默而識之,有餘師矣。

本是捨己從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隨機應變,不拘成見。

多誤捨近求遠:不知機而妄動者,動則得咎。

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區別甚微,人易謬誤。

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古人云:「獲得真訣好用功。」苟不詳為辨別,則真妄費工夫矣。

第六章 太極拳術語釋義

第一節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太極拳經》語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亦有作須領者。頂勁,即頭頂懸之意。勁,即人身之中氣,虛領頂勁,言頂勁時,衣會之處要虛。又言虛虛領起頂勁也,如系重物於線,虛緩提起之意。若作須領,則言務須領會此頂勁之意。又有作虛靈者,蓋即周身俱要輕靈之意,對實重笨滯而言也。頂勁上提,脊骨須正,頭不傾斜,目平視,頦內含,頭頂平,非故意做作,要出於自然。習頂勁者,每多用力用意,用力則項強,用意則作態,故頂勁必須虛領也。淺言之,頭一用頂勁,則精神陡振,虛領之,則動作無滯,覺全身輕利。且頭為一身之主,頭正則身正,頭用頂勁,振起精神,則全身之精神,無處不振矣。此為習太極拳入門須知、終身不易之要訣,凡一舉動,必須如是也。「氣沉丹田」之句,各家拳術多有之,太極拳尤重。氣者,呼吸之氣也。沉者,下沉也。丹田亦名氣海,在人身臍下三寸。臍為人體之中,沉氣於此,則身有所主,而不易動搖。惟不得如外家之努力逼氣,須以意下沉。如水中微塵,自然下沉,而不加以壓力也。久之精氣日聚,身如山嶽,全體之氣,積于丹田,則沉著而效大,健身致用,兩有餘矣。按人體以三節分論,頭居最上,要頂勁,主於虛。丹田居中,要沉氣,主於實。腳居最下,為全體重量所寄託,在理應重而實輕,蓋上下皆應輕靈,而居中之丹田獨宜實也,是所謂「氣沉丹田」,系指全體之氣而言,沉字有集中之意。一般言氣者,皆兼意而言,不專指呼吸之氣。但僅言丹田以上之氣,用意下沉,而于丹田以下之部分,若腿若腳,俱忽視之。夫丹田以上之氣,固下沉于丹田矣,然則丹田以下之氣,若再下沉,不將沉於兩腳中否。就已往觀察,不知丹田之功者,姿勢太高,不能下勢,飄浮若無根之草。知之者,觀其動作,多痴重若牛,兩腳著地,類以全力下踏,即移步亦極遲滯,豈非氣沉兩腳之明證歟?若衡以貓鵠之義、蛇雀之形,則瞠乎遠矣。然則下部之氣,將如何至於丹田乎?亦惟圓其襠,提其穀道,則氣自上升,而腿腳輕靈。換言之,即丹田以下之氣,用圓襠提肛之法,而上提于丹田也。於是乎上下皆輕,而重點全寄于丹田矣。此為「氣沉丹田」之真義,亦即今之習太極率者所急宜明悉而加意者也。

第二節 提吊裹護含拔松沉

提者,頂勁上領之意。由百會提到會陰,腦後由後頭以下項中兩大節間下至長強,上下豎起,不可過,不可不及。過則頂硬項強,不及則向前塌傾,領不起全身,振不起精神,前節已詳申其意。吊者,吊襠。裹者,裹襠也。襠要撐圓,要合往,無論何勢法何步法皆如是,則下部輕而旋轉無滯。故吊襠有提肛之意,裹襠為築步下根基之要訣。護者,護臀也。臀部在外功拳法中多向外翻,囚挾襠挺胸之故。太極拳則適相反,襠撐圓而臀自內收,謂之曰護臀。含者,含胸也。胸部挺出,可使肺部發育,已為運動生理學之定論。太極拳注重含胸,毋乃相反,而違生理?且每見有因是而佝僂其背者,狀極難看,噫,此則誤解拳經,而入歧途者也。含胸與挺胸,在生理上毫不差異。挺胸意在使肺部擴大,多吸養氣。含胸則毫不著力,虛以受之,其容量或逾於挺胸。且所謂含者,含而不露之意。合口為含,如置食於口,合口則食不外露,即謂之含。蓋即就口之原狀合而閉之足矣,非將口再內凹之始謂含也。含胸之意亦然,即胸不外露足矣,乃學者佝僂以效橐駝何哉?拳經謂「立身須中正安舒」,又陳先師長興,立身中正,人號「牌位」,夫豈有佝僂其腰而稱中正者哉,抑豈有橐駝其背而號「牌位」者哉?則含胸意非佝僂,可曉然矣。拔者,拔背也。拔背云何?太極拳之氣與勁,「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又須「斂入脊骨」,拔背則主宰於腰者。由是集中,而過肩,過肘,形於手指。拔背則氣勁能斂入脊骨。且拔背與含胸相對,胸若存含意,則背斯存拔意矣。「凡此皆是意」,非顯見於外。有會心者,自可悟出。松者,松肩。沉者,沉肘也。松肩則肩膀之骨縫開,兩臂轉運,自然靈活。沉肘則勁內含,而引氣達于丹田。否則氣勁停於肩,停於肘,終不能至於手指,且現出硬滯不化種種弊病也。

第三節 中正與單重雙重

《拳經》曰:「尾間中正神貫頂。」太極拳姿勢,無一勢不正,而主宰在於尾閭。人體上身,全賴脊骨支柱,故脊骨之在人身,猶棟樑之於屋宇也。以脊骨全部論,當背之部,要寓外拔之勁。脊骨下端,要中正不偏。通體要直上,與頭頂之勁相貫通,則上身正直,故曰:「立身須中正安舒」。凡在對敵時失敗倒地者,皆因於身體不正,或俯,或仰,或偏,或倚,自己處於失敗地位故也。按重學之例,「凡物立平面上,其重心不能出支撐面範圍以外,否則不能維其獨立。」是以支撐面愈廣,則愈不易使重心出其範圍;反之,若稍涉偏倚,則重心離出支撐面範圍而致傾倒矣。故太極拳原則,系以防人為主,而重保持自護。能下勢圓襠,則體積底面大,即支撐面廣。能立身中正,則不涉偏倚,無傾倒之機會,於防人之能事已畢備矣,尚何虞有失敗倒地之患乎?

「單重」、「雙重」皆為太極拳之弊,然非相對之名詞。世傳不單重即為雙重,不雙重即為單重者誤也。單重之弊,在於隨;雙重之弊,在於滯。何言乎爾?譬一手用力五十分,而他手毫無,「為上身本體自比之單重。如一足用力五十分,而他足毫無,是為下身本體自比之單重。此特手與手比,足與足較之單重耳。若以兩手與兩足比,如兩手皆前,而兩足獨後,兩足勁重,而兩手勁輕,是則手與手比,足與足比為雙重,而手與足比,則為單重,亦即全體上下相比之單重也。單重之弊,遇敵方相機而加以引力(如(扌履)采帶領閃脫諸勁),則順之而敗,故其弊曰隨,深言其易被敵方利用,而隨之取敗,不復能自制也。

雙重雲者,若兩手用勁與方向皆相同,兩足用勁與方向皆相同,皆名雙重。惟兩手用勁與萬向背相同,為手之雙重。兩足用勁與方向皆相同,為足之雙重。上已言之,若兩手兩足同時用勁與方向皆相同者,則為全體之雙重。若右手與右足,或左手與左足,用勁與方向皆相同者,是乃右手與右足,或左手與左足之雙重也,可名半體之雙重。總之,有兩手與兩足之雙重.有一手與一手之雙重,又有一手與一足之雙重。既成雙重,則其弊為滯,而不能運化耳。驟視之,亦若甚有功行者,然實際應用,則不但不足以制人,以滯而不化之故,反為人所制,不敗則已,敗則不復可收拾矣。其弊較單重有過而無不及。

 

然則去雙重之弊,其惟單重,不單重則雙重矣,將如何而可?曰:昔者人多誤解以單重雙重為相對名詞,不入於此,即入於彼,故終身難得竅要,而所學終無是處。拳經云:「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以陰陽為喻,仍欠明顯,然所包者大,無遺闕之憾。茲專以勁之剛柔配備解之,可執此例彼也。設兩手之勁(此勁字借作力解),共一百分,左右手各得五十,分配甚均,則為雙重。若將百分悉用於左手或右手,一有一無,則為旱重。此言兩手,而兩足之理亦然。夫對敵應用之勁,既無需乎配備之停均,亦無用於極端相反之單重,以應用之時,變化萬端,多無定向,而為動力。在自擴方面,須積極免除為敵利用之機。在攻擊方面,更須萬分輕靈,以應敵之驟變。即此二者,自護則須除單重之隨,攻擊則須革雙重之滯。是以兩手足備勁之分量與剛柔,每為二與八、三與七、四與六之比。如仍以百分為例,右手八十,左手二十;右足二十,左足八十,此為對敵時最平之配備,即成為一平方或立方物體,亦甚平均,而不倚重倚輕,且在動力,則變化易而運用無滯,既不單重,故雖剛而不至牽動全體,自無隨沉之弊。有時或右手三十,左手七十;右足七十,左足三十,此則為運動自修時之用。如再變為六十與四十之比,則僅能自護,而不足發擊,故最少不得下於此例,而最多不得至九與一之比,為亢龍之悔也,此為習技擊者萬全之道。在此各級比例中,人數為剛為陽,小數為柔為陰,其配備固皆平衡,然其中尤以八十與二十,七十與三十之比為最適中,而合於「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之原理。其結果稱之曰:「陰陽相濟」,與單重之有陽無陰、雙重之陰陽相離迥然不同也。而此中竅要,一歸諸實驗,久之則無意皆意,不法皆法。惟初習者,必由規矩以求,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如茫無適從,率意為之,則焉足以及神明之域。然亦偶有以雙重單重而反獲勝者,是屬聿致,至不安全。亦猶槍法之單手出槍,為死中求生之險著,不可以為訓也。總之,理固如斯,法非定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若膠柱鼓瑟,刻舟求劍,豈特一太極拳之不可成功哉!

太極境界闡宗

 

境界一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定義 

 太極拳為中華文化的結晶,道家對自然的認識與技擊,融合而成。

   王宗岳的"太極拳論』開門見山:「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太極不是無極,它含有陰,也含有陽;不單獨呈現陽,也不單獨呈現陰;生陽亦生陰,而且是一塊共生的,太極是一個陰陽平衡中間態而已。太極本身處於中間,是不穩定的,明確下一個定義,很不容易。它有一定的穩定性和相對的廣度,又充滿變數,隨意化轉,有各向同性的特點。穩中含變,守靜生動,以圓喻象,加上陰陽魚兩條,極為貼切。其中有限圓喻示太極本體,兩條活潑的小魚,游出本體的變數。 

   平時用的,無非變數,儘是功能。師傳友授,維護求索,應是本體。本體是功用的源泉,培本固元,養悟為上。 

   太極成拳,打的是理。拳打的,符合太極道理的既是太極拳,甚至那些沒稱為太極拳的。太極拳是文化的結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中華太極文化,沒文化,是不能見太極拳真面目的。

境界二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次第 

 學習太極拳的次序是什麼?是個大問題。站樁、定式、單操、盤架、推手、散手、太極粘桿.....。這個過程不要改變才好。 

   太極拳是內家拳,講究內氣充盈,以內御外,不能象鐵皮櫃盛著玻璃球子,渾身上下肌肉,充滿衛氣,但被勁透體內,就一崩既潰。站樁是養氣練氣的基本功,必須從一開始,培元固本。 

   定式,是由師傅為你擺架勢,太極拳每一式都有自己亮相的動作,或者蓄勢,或者發勁,是每一式的要義所在。這個架勢,是師傅糾正出來的。這裡師傅可能有兩種教育法,一種根據形體來糾正,另一種根據經絡來糾正。前者多能講出幾何比例角度關係,後者憑依對氣路順遂與否的感覺。前者教出來的姿勢劃一,但神態不同;後者教出來的則姿勢不一,神態完足。前者可能是名師,後者必然是明師。 

   單操,單獨打一個拳式,反覆打,稱為「單操」。老師還是上面說的老師,學生自然只能是上面所說的學生。不同的教授方法,在學生身上,在規矩和自由之間,刻出了界限。 

   盤架,將單操貫穿,絲絲入扣,一氣哈成,就是「盤架子」。平時所說的打太極拳,大多認為如此如此而已。殊不知,學了點架子,無非有了官態,能端出來唬一唬,只是猴戴官帽,變不了人。 

   同樣盤架子,有很多種方法,或者說層次:形體上的太極體操、力上的盤、勁上的盤、氣上的盤、意上的盤、神上的盤;外形有形的盤和外形無形的盤;有摺疊的盤和無摺疊的盤。凡此種種,都還是你在打老師的架子,打別人的架子。人經絡不同,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老師絕對正確的架子,當你打得絕對像時,正是似是而非之時。只有自己自然發動,順應周圍的各種場,外感內和,內動帶外動,出來的才是你自己的拳。 

   推手,兩兩相對,你來我往,推的不一定是手,稱為「推手」。腳、膝、胯、腰、肩、肘都可以推,卻沒有人稱為推別的什麼。先定步,後活步;先正後斜,先大後小,先緊後松,先散後整,先癟後實;先有後無,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先有的是力,後有的是意。先有的是後天的,後有的是先天的。什麼都沒有了,是太極的。 

   散手,沒有固定的線路,為散。接手的散推,不接手的散打,統稱為「散手」。散推難,散打更難,由散推到散打尤其難。難在封手接手,非明師不能教育。 

   太極粘桿,練的不是大桿,是身體的延伸,更是意氣的延伸。根、節、梢,梢打桿頭。以臂使手,以手使桿,道理一致。以臂使手易,以手使桿難;以桿為臂,以桿頭意氣為手最難。 

   其他,劍、刀、槍,都是粘桿演變成的。會了粘桿,能粘住大桿,並用大桿粘住,就無所謂什麼了。 

境界三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根本
 

太極精神,是天人合一,守靜生動。第一步,要學會守靜。同時,作為內家拳,必須養氣練氣,先養後練。既能守靜,又能養氣的方法,就是站樁。站樁是基礎,站樁同時是真正太極拳演練的開始,入門功夫。

  站樁是外養形態,內固精神。站什麼樁呢?應該站「無極樁」為好。太極拳論中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就是:「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無極樁是基礎中的內核。什麼是無極樁?無極樁的上樁口訣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樁的狀態為「無我無他,無天無地。虛無縹緲,運行無始。」;還有說的是「掛衣架」和「西山懸磬」。是開始。後面定式、單操和盤架實質是活樁。整個架子似打非打,保持樁的狀態才是真打。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能達到無極樁態。其基本過程是先松後靜,我總結為「中正,平衡,去對峙,等,忍,時,忘,無」是進步的過程。形狀姿態,可以千差萬別,心法恐怕會是歸一的。 

   形狀姿態,可以千差萬別,就保證了任何時刻均可以,生活在無極樁態中。這時更重要的是心態,而非體態。 

   話雖如此,總要有一個框框才好跳進去。下面就勉強畫一個,但願你還能記住這是畫的,不用跳就應該能出來。出來時,你就自由了。 

  無極樁練習法:

   該樁法簡單易學,男女老少、體質強弱均可練習。不講究行氣,更不會出偏差。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對治療慢性疾病和強健身心均有顯著的效果。 

   練法:先自然站立,想像面前是一潭靜水,波瀾不興,深而清冽,是所謂「如臨深淵」。水面一層薄冰,剛剛能支撐自己,而自己將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懼感,有利於提氣,是所謂「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先提起一腳放在冰上,再將另一腳輕輕放上,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自然站立,身體中正。兩眼向前平視,兩肩鬆開微前合。兩手下垂,腋下自然留有餘地,手指自然鬆開,中指輕貼兩腿外「風市穴」(初學者兩手可任其自然下放)。視線從遠處收至眼前一尺許後輕輕閉目或留一縫也可,自然呼吸。 

   站定後,從上向下節節調整,使之平衡輕鬆。然後從兩腳湧泉穴開始,向上經兩踝、兩小腿、兩膝、兩大腿、兩胯、腰、前丹田、後命門、前胸、後夾脊、兩肩、自然由雙臂及手,節節放鬆,最後到大椎骨。到兩胯時,注意檢查臀股上肉坑要添滿,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到命門時,注意命門松的方向是向後,俗稱「添腰」或「塞腰」,也有稱「命門外努」的。到上面,注意要開胸和開脊。放鬆的過程,象腳底湧泉有兩團氣膨脹騰起,又象兩眼泉水渙渙注入渾身三百六十穴,以及八萬四千毛孔,舒通暢快。頸部自然放鬆,俗稱「強項」或「貼衣領」,因為脖子輕輕碰到後衣領時,位置最佳。下頜微含,如果舌尖出現上挺,且流出津液,稱為金津玉液。可自然咽下,最好分三次,汩汩有聲。頭部要正直虛領,做到「三點」一線,既兩腳湧泉連線中點、尾閭、大椎三點連成一線,並呈鉛垂線位置。該線向上指向天空,彷彿天上有線將你拎起,稱為「掛衣架」或「西山懸磬」。松靜自然,物我兩忘,達到「無我無他,無天無地。虛無縹緲,運行無始。」最好。 

  無極樁要點:

   1、不要意守。初學者難以屏除雜念,可以想像綠原大海青山流水,或守竅,或數吸,或念經。但是,具備一定定力後,應努力驅除意守。此節是與各種意拳相區別的關鍵所在,切切謹記!有意,則停留在有界。只有無意,自然生出真意,才能跨越無、有無、有三界,才能無極生太極。這是太極拳與其他內家拳的大差別所在。不知道這一點,功夫依然進步,只是你說你練的是太極拳,實際上卻是別的什麼。當然,別的內家拳,一旦悟透關節,能夠破除心意,立即也就會了太極拳,尤其是個中高明者。 

   一般,我們平常所說的意,指的是在後天通過學習和環境熏陶造就的認識基礎上自己的主觀想法,如果任由自己的想法主宰自己,則真正希望心靈和肉體回歸於自然的目的,就成了南轅北轍,由於後天思想的添滿和堅守,而永遠不能達到了。 

   而我們追求的意,可稱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導激勵產生能量的意識流。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論你想不想,它都在運作。我們學習修鍊的目的是:求得後天與先天得溝通,最終達到用後天意指揮先天真意。 

   意為外在,屬於陽,真意為內有,歸於陰。相互溝通,陰陽相合。 

   2、不可用百會穴上領。既三點連線,不要用百會代替大椎。否則,可能出偏。雖然表面上功夫進展更速,卻離邪法不遠了。當然,若老師高明,能夠護理,也無不可。很多門派常講「頂頭懸」,對其認識,多為懸百會。這裡可能有更好的法門,我不知道。對於讀我的書,幫助理解和修鍊者,還是不用百會為好。時機發動,頂頭自然會懸。 

   3、不要強迫自己舌頭上接,既「搭鵲橋」。船到橋頭自然直,有了渡客,才需要船家。該接的時候,自然就接上了。否則,舌頭就松不下來,而且可能接錯了位置。不要瞎操心,無為而為,會有為你答理一切的。要真誠地崇敬和感謝上蒼,崇敬和感謝如果存在的造物主,他們恩賜我們的,精美的自己能夠管理治理自己。 

   4、三點連線向上領,是上樁過程中的一步。不能一直想像著,這將違背第一條要點。以後只是跳出自己,加一個觀照自己的意念後,就力求去掉意念。這時六祖惠能法師的「心無所住而生其心」,老子李耳的「能嬰兒否」,「來者不追,去者不留」,會幫助你的。 

   5、「前一後二」。飯前一小時,飯後兩小時;房事前一天,房事後兩天。不能站樁,這是古訓。由於一般練功者,不超過數十分鐘,尚不劇烈。「前半後一」可矣。 

   收功:做三次微深呼吸。呼氣時意想將全身的病濁之氣排出體外;吸氣時意想把自然界的精華之氣收進體內。然後張開眼睛,稍做散步,或作搖櫓功等基本功。 

   練功時間、次數、方向:時間因人而異,可長可短,初學者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若連續百天站樁一、二小時以上,且不行房事,稱為「築基」。方向朝南。一日早晚醒後睡前各一次為好。 

   上面談的是上樁下樁的方法,其實並不全面。雖然夠用,但還沒有涉及內在的變化過程,沒有涉及入靜守定的心法。「應景自然,物我兩忘」八字,確實是根本。但說的說了,聽的聽了,真正的過程,還是不甚了了。愚以為用為「中正,平衡,去對峙,等,忍,時,忘,無」來描述,比較細緻。「中正、平衡」不消說了。最重要的是「去對峙」。什麼是對峙?對峙是相對加上執著。相對的好壞,鬆緊、大小、左右、有無等等,為進入無極態,自然要去掉。尤其要去掉前面的中正與否、平衡與否,因為這些本身都是後天強加的名相。一旦有了比較,心上就懸著計較,實在害人。而執著物象,尤其是執著於相對,更是要不得的。去不掉,就等。等不了,就忍。忍不住,靠時間。到了一定火候時候,終於忘卻。無天無地,無我無它,無往無來,無始無終。這是我個人的心法,它永遠不涉及我現在到了幾階幾層、進步退步,我就是我。幾階幾層,是相對的東西,不破除,就一定會象毒蛇纏在心口,你喘不過氣來。 

   太極拳真正是中華數千年文明的結晶。可惜能真正體會個中真味的太少。一旦用心去練太極,就會發現太極不只是一項運動,而是生命的一部份。公園裡大部份人練的與其說是太極,不如說是體操。太極拳其實質是「活樁」。正確的呼吸是進入真太極的鑰匙。靜樁時能進行正確的呼吸都已很不容易,更何況「活樁」。呼吸涉及肩胛骨、胸椎、肋骨、尾椎的牽連配合,稍一不慎,便會「緊張」。稍一「緊張」,便會「起意」。從表象上看,太極拳的關鍵在於「呼吸」是不錯的。常說「道路就在腳下」,我說「悟性就在腳下」。 

境界四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入門
 

我看太極拳,只看到兩層功夫:一個是入門前,一個是入門後。也就是門外漢和門內人兩個層次。門外漢,可以是太極拳的熱衷人,心熱手熱,十年不斷,打拳教拳。卻實際落不到實處,只能人言亦言,以訛傳訛。門內人,亦可能屢戰屢敗,口不善言,手不攝位。卻能時新日新,不斷進步,假以時日,自成一家。皆因為,入門前需要明師教導:查功、喂勁、講理、辯非。「入門之後法自修」,入門之後,心中有了能在黑暗中摸索的北極星,已經眾生平等,只有火候差別了。 

   什麼是入門呢?這裡涉及到我個人的見解:入門的標準我定義為:「以觀知人,自能分辨」。「以觀知人」指的是不必動手,在一旁站著看(感覺)別人練拳,就能大致知道對方的水平,有何不足,哪裡不通。「自能分辨」是指與人交手,對方勝你。對方用的是摔交,還是苯力氣,還是手法,還是組合勁,符不符合太極拳理,對方勁路(或意念)如何走的,該不該學習,自己能不能作到,自己練習符不符合太極拳理,走沒有走偏等等,自己要知道,能分辨。 

   怎樣、什麼時候才入了門了?無極樁是根本,還要回到樁的狀態上來說。站到「腳站沒了」,就是入門之時。因為正在這個前後,你已經能感覺到「意」的存在,可以真正對太極拳「動心」了。體會不到太極拳的妙韻,不動心,不真正熱愛,當然不是太極門中人,更不會入門了。 

   「腳站沒了」是什麼?「腳站沒了」就是在站樁中感覺不到腳。但這裡非常緊要微妙,不要特意強調去體會腳,找腳是肯定能找到的。是在神照之下,無極樁的狀態里,恍兮惚兮之中,感覺不到腳了。這時不要問有沒有?一問就落入對待,就犯了「執」的毛病。實際上,是逐步沒有的,一般我感覺,站到腳下有一寸厚度時已經能體會到用意,已經一腳踏入門裡。這時你已經可以和他談意了。談了意,以後心有靈犀,一通百通,一日千里了。 

   層次當然可以分得更細,但是愈細愈累。人們追求的是太極拳理本身,而不要拘泥於名相。入門後,大家水平有高低,見解無等差,早晚歸於一處,何必強分呢。

境界五

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分別
 

太極拳入門難,難在有無分別。太極陰陽,可分可合。分什麼?合什麼?是個問題。實際上,分和合,就是對著「形神意氣力招勁」去的。正確理解區別了他們,就能信手拈來,無往不利。 

   形,形態、形體,一定的姿勢。形的作用在於造勢,所謂得機得勢全在於形。起手的方位,落腳的踏點,關係重大。名師傳授,講究腳踏中門,落腳遠近以另外一隻腳沒有蹬踏之力為好;手是近不縮寸,遠不逾尺;明師傳授,講究神色專註守一,用意氣感應和控制對方,此時,手腳自然地中規中矩。定式練形。 

   招,一定的連續動作,架勢組合,有計劃地圖謀對手。招,是有計劃地進攻或防守,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一去一來,設計或料知對方變數,誘使或迫使對方入我翁中。平時千錘百鍊,用時順勢而出。也含有變化,只是這種變化也是固定的。單操和盤架子練招。 

   力,是肌肉收縮與舒張產生的,與骨骼支撐有關。發力有最佳點,往前後移動一寸距離,就失去了效能。舉重、啞鈴、俯卧撐等體育鍛煉,能練肌肉的,是在練力。 

   勁,氣的流動,為達到一定的目的,帶動形體動作且有能量的,為勁。如果說招是有圖謀的形體組合,則勁是有圖謀的氣的組合。最常說的八種勁為「棚捋擠按、采列肘靠」。另外還有:開勁、合勁、提勁、沉勁、尺勁、寸勁、分勁、長勁、短勁、發勁、化勁、冷斷勁、哼哈勁、凌空勁等。練勁主要靠明師的喂手,來傳授氣流向的感覺與火候。名師教的姿勢架子只是外形,並不是勁的根本,這也是學了一大堆勁,卻用不了的關鍵。 

   氣,沿著經絡能流動的是「氣」。氣可以流,也可以不流。可以自流,也可以它流。關鍵在「意」的運用。練氣一般順應一定的經絡,逐步用意引導。通周天、倒河車以及藏密的寶瓶氣、少林拳的易筋經,以及太極拳的搖櫓功、金三角(翻江倒海)等,都是練氣的法門。 

   意,一般,我們平常所說的意,指的是在後天通過學習和環境熏陶造就的認識基礎上自己的主觀想法。而我們追求的意,可稱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導激勵產生能量的意識流。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論你想不想,它都在運作。我們學習修鍊的目的是:求得後天與先天得溝通,最終達到用後天意指揮先天真意。意為外在,屬於陽,真意為內有,歸於陰。相互溝通,陰陽相合,才能用於太極拳。意安家在後腦,練意在腦後。 

   神,意的凝結、專註似乎可稱為神。神色、神情、神態,平時信手拈來,但是「神」本身,卻只需意會,難以言傳。意分陰陽,神亦分陰陽。陽神能夠溝通陰神,使用陰神,合於陰神,是太極拳追求的一個頂峰。神安家在眉間天目穴往裡,練神需先能使意,從腦後到眉間之間,可以用神。 

   上述分別,是書面上的。何時分,何時合;分什麼,合什麼;分多少,合多少;都是問題。七種分別,也是七種層次、七種領悟、七種練習方法、七種教授方法、七種糾誤方法。明師,必須要能夠分別,能夠針對不同狀態、層次、悟性的弟子進行不同的傳授。同是一個招法,應從每一種分別上理解。不同的分別,導致不同的用法。直到在神意層次上能解讀了,才真正掌握了它。對此,而名師,則不一定知道,或完全不知道。

境界六

堪憐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機--樁功

根本是「靜極生動」,動是內動。 

  張三丰創造太極拳就是靜極生動,由於張真人幾近天人,他的拳架被常人學了,效力也是非凡,長期勤行,外動帶內動,出功夫也是可以的。我認為:張三丰打的是第一層次的自己的拳。後輩觀之,以為拳架重要,正是捨本逐末。站樁日久,希望內動,迫不及待,用意導引,是第二層次,也難能可貴。其他等而下之,不必論了。目前,太極界猶如金字塔,大道至簡,在最上面,學的人最少;講意講氣講勁講力講招的拾階而下,到了招法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變化多多,多姿多彩,令人目眩,各門各派,勁招法是也。實際上,無招勝有招!你有招,有億萬招,就有億萬招破法,有招等於無招。我無招,隨手應招,招招不窮。所以,打架子,是打心情,打感覺。打到心情舒暢,天晴氣朗。打出一種瀟洒、一種隨意,一種意境,一種文化,一種默默然,恍兮惚兮之中,存住真消息,就是行樁了。當然,有了樁功,不等於有了一切,其他練習也不可偏廢。但要一步一步來。我前面講的樁是無極樁,切切不可與意拳的各種樁相混。太極拳之所以好,是因為從無極生來,這就覆蓋了無,無有,有三界。而意拳只能在有界徘徊,這是大差別。另外,我所說的有氣,有功,但不是氣功,請不要把這與氣功混為一談。內家拳當然必須講究內功,內功並不是氣功的全部,氣功的範疇卻不只是這些。多說氣功,容易誤導,使太極拳不是太極拳,而是氣功拳了。除了樁功之外,為了在入門後,學習太極拳三十多種基本勁法(先有後無),還配合近二十種練習法,也很重要。其實,拳架的練習也是接近行樁的。還有「李道子先天拳中「無形無象,全身透空。」那八句話所描述的:只有具備了周身高度協調一致(使敵人找不到「發落點」);內氣充盈不發則已一發使人神魂具喪;精神上從容恬淡,應敵時從心所欲;內中空虛寂然,有不見不聞而能感應規避的能力。這樣才可以稱之為高手。」。這正是無極樁將給予每個練習者的。我特別喜愛「感覺」、「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根本要從無極樁中求來,高功貴悟,而「悟性就在腳下」,「聖人息之以鍾」是不錯的。境界七

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清苔--舞蹈
 

說打太極拳的在打太極體操,無非是在貶低他。如果說打太極拳的在跳舞蹈,則更招人忿恨。 

   可是,世界上有著許多「可是」,從「太極體操」能真正打到手舞足蹈的,真正的不多。而真正應該追求的恰恰是「太極舞蹈」。理解了太極理念,順應場勢、心情、狀態,自然靜中生動出來的舞蹈,多麼令人心醉呀! 

   任意場合、時間,暗自調節呼吸,體態,令之輕鬆和諧舒展,凝神守靜。忽然,有意無意之間,似是而非之中,心意一動,體態隨之變化,自然變化出來的舞蹈,形神意氣力招勁,無一不合太極。比之太極體操,不蒂天壤之別。 

   認識是循環往複上升的。如果從太極體操上升到太極舞蹈,挨罵是挨得更多了,自己身心愉悅,又有幾人深知我心呢?

境界八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合拍
 

合拍,打籃球、踢毽子、唱歌都需合拍,太極拳也講合拍。合拍是遵循一些節奏,與之同步。打太極拳,從體操到舞蹈,快慢張馳,先後一致,始終如一,是合拍。但還有更為重要的合拍,是在推手散手中,合敵人對手的拍。合住對方是本事,合住對方的節奏是大本事。捨己從人,能遵從對方的節奏,才是真正的從人。 

   對方有什麼節奏?什麼節奏對方無法逃避?大節奏是呼吸,小節奏是心跳。合住呼吸不容易,合住心跳更不容易。太極拳,就象對待情人,小心求得溝通,摸索對方得脾氣,暗中迎合,直到對方心跳起來。打就打得心跳! 

   呼吸的進出,脈搏的消長,就是陰陽。 

   對方呼出時,用意拉住他的氣不讓回去。也就是在他的出氣將盡之時,全身心合住對方,集中全部能量,等待他吸回的剎那,順著他引狼入室的吸氣,打過去。這時,對方如果高明,是不敢吸氣的,這就是能用意拉住對方氣的原因。 

   而心跳,如果你能聽出對方的心跳,那麼更簡單了。用意順著對方的心跳拉伸對方的心臟,直到心臟真正狂跳起來或者跳不起來,還用打么? 

境界九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真傳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事實上,萬卷書都是真的,只是許多是無法形諸於文字的。「道可道,非常道也;言可言,非恆言也。」能說出的,大多已經經過提煉、概括。而提煉、概括之後,就是現在的模擬、模擬、虛擬現實,似是而非,不是那個了。文字上的東西,大都是強為之名。樹有種種不同,千姿百態,說不盡雄壯、挺拔、飄逸、婆娑,強為之名為「樹」,無非指代。說樹、寫樹、讀樹,說者、作者、聽者,大家都明了的不是那棵真正的樹了。卻是,只有那棵樹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才是什麼,或知道自己不是什麼。萬卷書都是真的,讀書人卻不是寫書人,理解就叫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假傳的萬卷書都是真的,真傳的也就不是一句話了。 

   真傳傳什麼?真傳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唯恍唯惚的東西。「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師是找能接受感覺的弟子,為他用感覺印證一下,讓他體會到什麼是、如何能是,把一種恍惚的東西傳下去,就是真傳了。喂手,明師將體驗到的認識,意念到身手,主觀到客觀,打給弟子,就是太極拳的真傳了。大道、性、命、佛,人人本來具足。太極拳人人能打,本來具足,只是大多感覺不到。能有所感覺的,就是有緣之人。有緣之人,常常無明師為之認證;明師,常常找不到有緣之人。明白了真傳,也就明白了緣分。有了「心有靈犀」,什麼事情都好辦了。 

   沒有老師,要更上層樓,靠「悟」。悟什麼?一定要從能傳遞的恍惚感覺入手,從天地之中認證來感覺,是真感覺。天人合一,這是無字真傳。 

境界十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聽勁
 

手聽、肘聽、肩聽、夾脊聽、小腦聽、心意聽。關鍵在於「捨己從人」。 

  手聽,訣竅是以手聽手;肘聽是以肘聽肘;肩聽是以肩通肩;夾脊聽是用自己的十字對上對方的十字,隱約同於對方通於對方。小腦主宰動作平衡,探聽對方小腦的變化,就能開始與對手動作的意念互相溝通。心意聽,是用自己兩隻耳朵的耳垂下沉來聽,那裡是通常人說的意根。這樣的聽又進化了一步,已經開始在觀照上做文章,已經不是主動的探聽,開始被動接收了。 

   上述之聽,從主動而形體,到被動而心意,逐步虛無清凈,升華了。都是圍繞「捨己從人」的,是有為之聽,需要舍掉自我,做點工作,依然不自然。 

   往後一小步,也是最艱辛的一大步,就是融入自然,修鍊不聽之聽。這樣的聽,需要的不僅僅是功夫進階,更重要的是道德感化。道理上可以從幾個不二上看:你我不二、物人不二、理事不二。此外還有人籟、地籟、天籟等先賢諸子百家的描述。 

   與「「捨己從人」相對應著說,這個階段是「不取不舍」。 

   心意聽如果算是一水面清凈的深邃潭水,外來的侵擾在水面折射出各種影子,只是不留痕迹而已。但還有個湖際的限制,還存在內外的界限,還需要保持自己水面的清凈,總還做些人為功夫。而再進步之後,水面就無限擴大了,就空空噹噹,漫無邊際,與四野大地蒼穹融合。你也是我,我也是你,我的由來,天地萬物為根,不知其大,不覺其小。這個聽就是無為之聽,通俗地說是人的本來直覺,直達三千大千。 

  水面之擴大,不是人為之大,人為總有限。心不能認得真,總要些朦朧恍惚糊塗最好。 

  修鍊也簡單,做回一個正常人,坦坦蕩蕩,安安祥祥。 

  一念來如電閃光划過,念起而心動,不問由來。念過而心止,不咎既往。 

  恰恰為: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色穿潭水無痕。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境界十一

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層次
 

  太極拳功夫與其他門派一樣,是漸修漸進的。凡學習,過程都是這樣,只有大智大靈的少數除外。也因此分了層次。有分十層,什麼幾剛幾柔的;有說小成、中成和大成的,最後還有一個「十年不出門的」層次。其實,都是名相,彼此交往,落不到實處。好像說樹,小樹,大樹地說了,別人聽了,依然不能具體。 

   我的層次論有所不同。根據分別來講層次,能夠分別什麼,也就到了什麼層次。太極拳的東西,或招、或法、或步,你從形的角度解釋了,理解了,你就達到了形的層次。從力、從氣、從勁、從意、從神,能用什麼來解釋,能用什麼來理解,你就掌握了這一層次。

   層次的進步,是符合認識方*的,亦既循環往複上升的,每一次回到起點,都站在更高處。每一次進步,都是否定之否定。在新的層次上否定原來層次上的,在本層次上是正確的東西,到了下一個層次,就變成了謬誤。 

   明師授徒,是根據層次來講的。這個階段說是好的,下一個階段則要破掉,而到再下一個階段卻重新建立。所以,斷章取義地聽明師講授,是容易誤入歧途的,或者因為滿含機鋒而懵懵忡忡的。許多當頭棒喝,是因材施教的。這也是真正太極拳無法普及的原因之一。評價師傅,理解師傅,卻卻不可斷章取義,望文生義。

   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反反覆復。就換了體質,長了功夫。
推薦閱讀:

你不知內家拳松腰落胯,對散打摔跤的實戰幫助
關於李玉琳的一些介紹
太極之無極樁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