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人物專訪 —— 陳炳

導 語

近日,世界武術聯盟網邀請到太極拳名家、河南省政協委員陳炳老師和其夫人接受記者專訪,在一個小時的專訪中,我們更深刻的理解了太極的精神,一個太極傳承者內心的吶喊和堅守,我們在深秋陣陣的涼意中感受到陳炳老師對太極事業的熱情和堅忍不拔的傳承人精神,也希望這樣的精神能感染每一位愛好傳統文化和太極事業的傳承者們。

問:你能講一下從小習練太極拳,並與太極拳結緣的經歷嗎?

     答:沒有選擇,因為是家傳,從五歲的時候,家裡人就開始教我練太極拳,尤其是家裡的男孩子,我又是排行老大,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都得去練。76年前後,還屬於文化大革命後期,國家對練武還不是很提倡,但家裡一商量就讓我偷偷摸摸開始練了。說起來其實也挺不好意思的,第一,那個時候小,不知道什麼是太極拳,也不知道我們是家傳,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不是太提倡,國家大政策那時候還不是太開放,而且青少年的時候比較貪玩,所以非常不喜歡,這種不喜歡一直到十多年後才轉變。

問:童年學拳過程中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答:那個時候對太極拳不是很喜歡,每天都在想用什麼辦法矇混過關。我叔他們(陳小旺、陳小星)每天都會問我今天練了嗎,我說練了,大多數的時候我都在撒謊,所以每次都這樣在跟家裡鬥智斗勇。有一次被發現了,我叔叔問我練功了沒有,我說練了,問我在哪裡練的,我就說在哪個哪個場地練的。那個時候農村基本都是土場地,沒有地面硬化,我叔叔就把我帶過去讓我指出在哪裡練的,結果一去,我叔叔看地上連個腳印都沒有,這樣就暴露了。我叔就把我叫過去,那一次挨了揍,那次以後我不敢撒謊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我十歲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天上午,我們班主任突然去找我了,老師親自給我戴上紅領巾,說今天要我出去表演太極拳,非常重要,我當時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就跟著到了學校的操場。一看操場上到處都是人,連牆上樹上都是人,場面很大,而且設有主席台,我的奶奶、叔叔都在上面坐著,因為以前對家裡的歷史淵源不是特別清楚,這時候我才發現我的家庭有著我不知道的秘密;那次是日本的代表團第一次來,日本太極拳組織來陳家溝尋根問祖了,其中有一項就是兒童的太極拳表演,就選我去表演,我一下慌了,因為平時沒有好好練習,所以中間有一段都不太清楚。非常緊張的練了一套老架一路,中間稀里糊塗的地方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帶過去了。但那個時候就有一個很強烈的信息告訴我,這個拳我必須要練,那時候感覺到這也是我將來的一個責任,也感覺到我的家族跟太極拳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產生了一種榮耀感和責任感,在這個事件的觸動下,內心有了這個感覺。

 問:您的叔父他們對你學習太極拳有什麼影響?

     答:當初教我練拳的是我的姑姑,兩個叔叔(陳小旺大師、陳小星大師)他們很忙經常不在家,但是每次回來要看我練拳,檢查。而且我的兩個叔叔特別嚴格,那時候對他們有一種懼怕的心理,總覺得最終我要學好要通過他們這一關。

     後期的時候我聽到我的兩個叔叔拿了很多冠軍,那時候電視很少,有一次我從廣播里聽到陳小旺的名字,在收音機里聽到西安一個中國的第一屆某某武術大賽,中國的男運動員陳小旺拿了金牌,我聽了這個消息就告訴我奶奶,奶奶非常欣慰,我就想我可能以後也是走這樣的路,我的兩個叔叔在我的少年時期也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問:在您的學拳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答:在十七歲之前,我練拳不是很刻苦,身心投入也不完整,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困難。當我自己真正喜歡上太極拳,用心練的時候,那時候發現我需要一個非常好的老師,當時兩個叔叔也相當繁忙,經常出國,經常在外邊教課,已經很難待在他們身邊了,有時候一年不知道能見上幾面。這個時候在練功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和他們溝通的機會也很少,所以在練武的過程中會有這個疑問一直籠罩著我,不知道該去請教哪個老師。而且當你有很多疑問得不到解決的時候,練拳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

        後來我給我二叔寫了一封信,他給我回信了,他告訴我,「在練拳中一定會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也在籠罩著你,但是練拳就是這樣子,有要不斷地去練習,終會在某一個時間這些問題都會突然明白,突然都化解開了。就算你現在道理上能明白,但是你的功夫達不到、身體不能明白,它還是空的。所以在你不斷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當中,有一天你就會明白這些都不是問題了,因為你的身體已經完全明白了解了」。所以我叔叔教會我「要在行中知,在實踐中去明白這些道理,這才是自己的東西。如果說練拳中的苦有一天能夠轉化成興趣的時候,說明你的身心都進入了,這個時候你的水平就飛速的提高和成長」。這些話那個時候都印到我的腦子當中去了。

問   :您練拳這麼長時間了,在您心中對太極拳是怎樣的一種理解?

      答:小時候我認為太極拳就是一個技擊術,就是用來打架的,因為年齡小,想擁有超人的力量。到現在,從做運動員到教練,到全世界去教課,發現太極拳是具有很多種功能的。比如我們到國外去教課,他不僅是健身術,而且他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可以通過對太極拳的接觸,讓外國人更了解中國的文化,更了解中國。他可以加深東西方的交流與理解。同時我覺得對個人來講,太極拳是我們完善人生的一種修行。通過太極拳的練習和自己的經歷,刻苦訓練,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它可以培養精神,它可以錘鍊意志。另外通過辛苦的付出,所收穫到的功夫和感悟,知道天道酬勤這樣一個道理。同時,拳理也告訴我很多自然、宇宙的規律等思想,讓我更好的認識宇宙、認識世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所以它會讓我開悟、增智,可以讓我擁有智慧。

 問:陳夫人,能不能講一下你們戀愛之間的故事?

      陳夫人:我是因為看他參加一個全國競技比賽,才認識的,看完比賽讓我很驚訝,原來太極拳是可以這樣的,還以為太極拳都是公園老頭老太太打的,他是那個級別的冠軍。本來我是陪同學去看的,自己不感興趣,看完以後留了聯繫方式,那個年代還不像現在通訊這麼發達,只是偶爾寫寫信,後來接觸時間長了後,我覺得在他的身上有別人身上沒有的東西,他有一種吃苦,堅忍,持之以恆的精神,特別孝順,人品特別好。他打動我的就是他的人品,因為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窮學生,上大學是自己教拳賺的錢教的學費,但是他的人品和做事的態度我特別認可,我家人對我的選擇也很支持。所以我們就走到了一起。

 問:陳夫人,您對您先生太極拳的這個事業您是什麼樣的態度?

       陳夫人:我們是因為太極拳結識,那時候他在上海體育大學上學,在認識他之前,我對太極拳的認識是很淺薄的,小時候在家裡看過小人書——《偷拳》,認識他以後知道講的是他們家的故事。他從上海體育大學畢業以後,當時的選擇挺多的。但是他非常堅定的要回到陳家溝來。那個時候陳家溝是非常落伍的,一下雨路都沒法走,非常泥濘。他對太極拳的這種情節,使命感和責任感我當時理解不了那麼深刻。但只要他決定了我就支持他,就跟他一起回來。從上海回來以後我就跟他開玩笑,說我們一下落後了50年。

        回來以後我們什麼都沒有,結婚初期,我們是三年買枕頭,兩年買餐桌,環境特別艱苦。但是那個時候太極拳不像現在前景這麼好,他說不管前景怎麼樣,作為陳家人我必須堅持下去。等於說他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事業上,家裡沒有精力去顧及,我就只能在背後支持他,他做什麼我都支持他。現在,我更能理解當時為什麼他說陳家溝是根。因為我們自己的孩子也長大了,我發現如果他的成長沒有陳家溝的土壤和氛圍的話,他是不可能傳承太極拳事業的。你在國外也好,上海也好。你沒有這個氛圍,孩子不可能練好。

問:現在都說尋根問祖,陳家溝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陳老師您是如何理解「根「的?

       答:根,我想在文化這個區域裡面,它具備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原始性和本貌性。那麼原來最初的太極拳是什麼樣子,太極拳產生的這個土壤是什麼樣子,我覺得這個是太極拳的根。它不僅是發源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在什麼樣的環境和氛圍下才能產生這個結果。大家要懷著尋根問祖的情懷,到太極拳的發源地親身感受一下它的原始的風貌,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太極拳,不但知道有它的傳承脈絡,還得要知道它的原始的一些東西,這樣你對太極拳的理解才能全面,才能夠完整。只有到它的發源地以後,在這生活一段時間,你才能對整個太極拳它的產生、它的生長、它的發展,才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和了解,這才是太極拳的全貌。

問:您覺得師徒制和體制內的師生制的最大差別在哪裡?您覺得哪種方式更適合武術人才的打造?

       答:我認為現在講師生、師徒,它的區別已經不是太大了。現在的師徒制和師生它唯一的區別就是,師徒之間它的心裡距離會更近一些,更有親近感和歸屬感,師生之間就是你是我的老師,在感情上可近可遠。師徒關係可親如一家人。我們如果還走以前的師徒制,那麼你的繼承就會有非常大的困難,你就可能走不出這個圈子,做不大。墨守成規去走傳教士的方式,你可能沒辦法去保護傳統文化。以前一個兩個徒弟,但現在都需要放開,只要大家有這個心愿,我願意繼承,那他們都是我們的希望,所以我們都歡迎。如果他符合你的一些條件的話,也願意拜入師門,我們也持一個歡迎的態度,也不必苛刻的去局限於它。

問:現在您的學生已經遍布海內外,您覺得他們最應該學習的是什麼?

      答:可能我認為他最應該學的是對太極拳的理解,他如果能夠理解到太極文化精髓的一些東西,那麼這些理念可以指導他來訓練太極拳。如果他對太極的理解不夠,那麼他會有很多很多的疑問在裡面。比如說,什麼是太極?如果我們真正知道什麼是太極的時候,你就認為這「四大金剛」練得不一樣,他就不是個問題。但是「四大金剛」練得都不一樣,這個現象是大多數人有很大的疑問。誰的對誰的錯,甚至在討論誰的好誰的壞。但是我們如果理解了太極,那這就不是個問題。而且你能知道,如果他們四個人練得一模一樣,那就不正常了。

問: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太極的理解?

      答:第一,太極是陰陽變化,大多數人理解為陰陽,而把最主要的「變化」給忘記了。他一定是變,一定是不同的。時間的不同,人的不同,情況的不同,它都在發生改變。太極拳也一直在變,每個人練的都不一樣,這很正常的。但它也有不變的東西,它一定是陰陽相互轉化,轉化而變。所以我們要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待一些事情,看待一切事物。那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疑問。練習的結果一定是,他的動作形體之間滲透了他的性格,意識,情緒,格調等等在裡面。這才是他的東西,這才是他感受,領悟到的,而通過形體動作表現出來。如果你和老師練得一模一樣,沒有自己的東西,那麼你一直停留在模仿老師、而沒有找到自己的階段。如果我們把太極的思想弄清楚,就會減少很多對太極拳錯誤的認識。

問:我們在推廣方式上會遇到一些什麼樣的困難?怎樣讓大眾真正的理解太極。在大眾傳播的這個層面,我們怎麼樣能夠把太極拳的脊髓體現出來?

      答:站在一個教師的角度,我能做的就是在教太極拳過程當中,不僅是教動作,還要告訴他要領,只要把要領做到,外形無關緊要。如果這個動作外形做的非常標準,和老師做的一模一樣,角度也一樣,但是看你的動作做不到氣沉丹田,那麼這個架子是空架子,內在的核心東西沒有做出來。內家拳不是看外在動作的標準度,「要領」是標準,只要這個東西在,外形不重要。讓學生掌握這個要點,他就不會在外形動作上去糾結,他會去找內心的感覺。

問:您從事太極的宣傳和推廣,您從從身體、心理上都收穫了那些?

      答:首先是在我開始教拳的時候,我很困惑,覺得教拳會影響我練功,就跟我叔叔講,「因為要講、要比劃、要傳遞給大家,自己內在的感覺就減弱,所以這影響我練功」。後來叔叔就告訴我,你先找到你自己,守住自己以後再去講,講的過程中間守住自己不變,他說這個時候就是「教中練、練中教」。後來我就教拳也有興趣了,教就是練,練就是教,這樣子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提高。

       第二點就是看到學生們的進步,他們的收穫,也是我的成就;有些學生生病了,了解情況後 ,我認為練拳對他們是有幫助。果然,練拳之後他們的身體不知不覺中也好了,看到徒弟們,心理、身體、精神都在變化,作為老師來說,我也很有成就感。

      第三就對我個人來講,在練拳的感悟上,隨著對太極拳的理解和在練功當中的體悟的出現,他可以影響我的情緒和心態,情緒和心態的改變可以改變處世的態度,慢慢醒悟。其實我以前也是比較暴躁的一個人,後來,因為不斷的練習太極拳而改變很多。

問:還有一些人認為太極拳是一項中老年人的健身運動,您覺得怎樣更好的帶動年輕人的積極性?

      答:我認為這是一種偏見,就是對太極拳的根的這種認識不夠清楚。只是被它的一種表象所佔領了,但是這也是好的一面,雖然大家認為太極拳是一個中老年人的運動項目,說明它已經融入到中老年人的群體當中了,那麼對這些人的身體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一個作用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中國的一個全民運動,我認為成功的一步。如何讓年輕人積极參与進來,第一,年輕人時間很少,他不像中老年人退休了,沒事打打拳,他們有很多時間,所以我們的太極拳不能佔用他太多的時間,而且還需要短期有效,那你沒有效果也沒有用,所以要簡潔到有一個適合年輕人練習的功法出現,要簡練精鍊。第二,要時尚,這樣才能抓住年輕人的心理。我們可以借鑒瑜伽的一些做法,它可以教練你的體型,在這裡動作舒展柔美,它很吸引人,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太極拳教練的形象做一個包裝和動作的一些調整,以及這些環境的一些布置等等方面,能夠符合年輕人追求時尚的心理。從這兩個方面著手,我覺得年輕人還是願意參與進來的。

問:有關太極的練習場地、師資,教學等、還可以做做哪些改進?有具體建議嗎?

       答:第一點我覺得需要傳統文化,我們從小學、初中、大學,其實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太少,甚至沒有。所以一定要先繼承,我們對傳統文化知道的太少,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下來積澱的一個精髓。我想對年輕人來說,他們接觸到心裡會產生一個衝擊,會激起一些思想的火花,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他都沒有接觸到,在工作中又很少接觸到,那麼到這個空間裡面需要的是對他們精神的一個調劑,也是精神的營養,一定要有傳統文化在裡面。

        教學的設計上,從古至今都有。像我們練習傳統武術,一開始先讓站樁的,如果心沉不下來,就會被淘汰。現在我們不能以這樣的方法來要求大家,像我前幾年教了靜心功,它不但練習心境,還要練力量,那是非常全面的,但是太累也受不了。靜心功,就是你往這裡一站,你就要把心給收回來,凡是與身體無關的事情,你不要去考慮了,感覺得你的呼吸,感覺你的放鬆,感覺你身體里的變化,你的意念是在身體裡面的,這叫靜心功,把心收回來,先進入這個狀態。

問:面對不同的人文環境,在傳播太極拳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在保有自身文化的核心精神的情況下解決文化的差異化?

       答:先順然後再做引導。我們在教課的時候,一直在用這個原則,一開始我們到國外,國外對陳家溝還是非常陌生的,但是他對張三丰很熟悉,所以很多人就是本著爭辯的心態來跟你上課來的。如果我這個時候說我就是陳家溝,我就是太極拳的發源地、創始人,你可能沒法教下去了。我們是先不說這些東西,你說是張三丰我不反對,然後教他這招叫金剛倒碓,這是佛教用語,如果是張三丰的話,他會用佛教的東西來命名太極拳的動作嗎?張三丰不可能用佛教的東西來命名太極拳的動作,慢慢的在教課的過程中,他慢慢地有收穫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就離你很近了,引導他一下他就能改變過來。

問:您認為練習太極拳對人養生方面有沒有什麼影響,現在就有一種聲音說太極拳僅作為一種養生功而缺乏實戰性,您是怎麼看待的?

        答:對養生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甚至是把太極拳和健身功化為等號了。養生功不僅是在活動你的肢體,而且還有心理健康的幫助,就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這兩個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是很多西醫無法解釋、無法看透、無法解決的一些癥狀通過這太極拳的練習以後,他達到內外平衡,對這些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對雜症方面都有些幫助。這個我覺得不是問題了。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說太極拳到底是健身功還是它有實戰的價值,對這個問題的看待我覺得應該這樣來認識,第一,我們這個時代和太極拳產生的那個時代有很大的不同,太極拳在它產生的那個年代,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技擊格鬥,但是讓太極拳裹襲著這個功能放到現在這個社會裡,太極拳可能會死掉,它沒辦法生存下去。 但它為什麼現在活得這麼的好,就是因為它主次變了,陰陽變了,當初太極拳的產生就是在習武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傷痛,才有把養生功,太極的思想融入到武術的做法。所以在現代社會裡,如果我們還守著原先主功能不去做改變的話,太極拳發展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受眾群體在內,也不可能受到國家的支持。

       在這個時代太極拳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就是因為健身功能放大了,作為武術,它技功能擊這一塊在退化,但我們不用去懷疑它的技擊功能,去參與實戰格鬥,沒有問題。只是看你把注意力放哪了。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練太極技擊沒有出路,我們從小練只有套路比賽,到最後推手比賽,然後推手又被砍掉,這樣的平台很少,而且這個平台的出路也很窄,非常優秀的太極拳格鬥高手,可能他的前景是很一般的,弄了一身傷病,最後沒有好的出路,大家都會放棄這條路。而去走大眾健身這一塊,它有很廣闊的天地可以來做,整個這樣的環境使人們有了這樣的看法,但是隨著發展,已經有一部分太極拳界朋友們在研究和發展技擊,專門做格鬥。

問:到現在為止您是否遇到過有武林認識向您發出挑戰,您又怎麼面對呢?

       答: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但是現在我的應對方式和以前已經很不一樣。我二十年前第一次到南方的時候,誰來挑戰我二話不說就開打,但是現在我發現,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法。比方說2004年第一次去芝加哥的時候,在芝加哥一個跆拳道館,館長想從經營項目這一塊引進太極拳,這樣有更多的學生來參與到他這來,他的學生對跆拳道知道的多一些,所以他們就懷疑是否太極拳真的可以格鬥?然後第一排就出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想切磋一下,因為當時還在講座,時間有限。我就讓他等我上完課後再切磋,首先他沒有影響我講座,他也不會因為這個插曲而影響後面這個活動,下去以後我們在私下交流了,互不影響,而且他是非常信服。現在我的處理方式要比我以前的處理方式要更好,不再急於展示自己,而且我能夠引導邀約者,控制整個局面,這也是一個能力的提高。

問:那麼您認為太極拳對於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以及未來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夢,在這當中它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答:中國強大如果只是在經濟上強大,它算不上強大,經濟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沒辦法長久。很可能是一種外強中乾的一個表象,所以我覺得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上給投入更多。我們中國現在面臨的一些局面,雖然很有錢,軍事能力也不弱,但是我們甚至被一些小的國家看不起,我想這個根本的原因是你的文化不夠強大,所以我們要重視我們的文化,要推廣我們的文化,在文化強國、在文化交流上,我們還是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比如孔子學院,它有很多問題,可能不被西方國家所接受。但是,我認為太極文化是一個很好地突破口,因為首先它的理念是一種包容、健康、和諧,太極拳的是給人類送健康送和諧的,是對人的身心的一個調整,這個我覺得是被其他國家人們所認可喜歡的 。所以我是希望我們的政府能夠真正的重視太極拳,如果太極拳能夠通過國家層面往外推廣,我覺得步子比較好邁開,我也很期待。

問:目前太極拳正在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您對太極拳申遺有什麼看法?

      答:我覺得申遺它有幾個意義,第一通過申遺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把太極拳的歷史太極拳文化的英文解釋,做得更到位,以後向外推廣的時候更容易,其實在申遺的過程中,也是在向外推廣。如果申遺成功以後,它的影響力會更深遠一些,對太極拳的保護和開發,將來的發展,以及它面對全球的知名度影響力會越來越強。  所以它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應該儘早的到把它做得更好更到位,而且希望能夠早日成功。

問:溫縣也是在提出要重塑武術之鄉的口號,我們世界武術聯盟網的宗旨也是為各宗門派搭建一個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一個共享平台,將溫縣打造一個世界武都,您對此有何看法與好的建議?

        答:口號也是非常好,聽了以後很鼓舞我們的士氣的。我覺得應該這麼做,但是如果只是把宏大的口號喊出來,或者僅靠政府方面做工作,我覺得遠遠不夠。政府要做先把大方向定出來,政府有它政府的投入和條件參與進來,我們這些民間不管是從拳師還是從企業公司類的都能夠參與形成上下合力,我們才能把它做得更好。所以政府的口號提出來以後,我們尤其需要跨界力量的支持,所以我們成立這個聯盟,這等於是為這個工程在給予很大的支持。而且我們有我們的優勢,你們有你們的優勢,太極拳最講究的就是借力、合力,我們把這些力量合成一股力量,一定能實現。所以我們就期盼、期待和願意參與,然後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

問:請賜予我們世界武術聯盟網一個祝福語

      答:我想送給我們世界武術聯盟網的口號是,我們要團結一致,取長補短,將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那麼我們今天的採訪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最後我再問您幾個簡單的問題。

問: 曾經您遇到過的心理上最大的掙扎是什麼?

        答:現在這個社會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困擾,到底我們是為了適應市場而改變文化,還是要堅守文化不變,針對現在的社會環境,你到底是變還是不變?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需要堅守,什麼樣的環境下你需要改變,這個是不太容易把握和取捨的,如果我們想要兼得,很可能你哪個都做不好,這個是一直困擾我內心的問題。

問:那一生中您最喜歡的一個字是哪個字?

     答:韌。 我喜歡它是因為第一它有柔有剛,是剛柔並濟的,它符合太極的思想。還包括堅持的意義在裡面,堅持就是韌,堅韌、堅持、堅持才能成功。韌性的東西它一定是能夠迎戰困難的,它不會退縮,而且它能夠一直走下去。

        編者按:從簡短的採訪當中,我們了解到了一位太極名師懵懂的青澀年華,成長的心酸歷程及愛情的共同見證。面對叔叔威儀的敬畏、懼怕。面對愛情的靦腆、含蓄。面對事業的信心和堅韌。最難得的是面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這份情懷和使命深深的感動著在場採訪的我。面對傳承和推廣中所遇到的問題,陳老師的回答也引人深思,傳統文化的出路和立足點以及現今文化融合時代中的變與不變的問題,值得每一位生長在華夏土地的兒女們深入思考! 

註:特別感謝世界武術聯盟網站發表本篇精彩的採訪,特轉發在我們的公眾號上,邀請一太極的讀者以另一個視角了解陳炳大師,了解太極文化。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本來是要以退為進,結果真的就退了的情況?
學習鳥語的姨父
all is well? 為何我感受到的卻是敏感的蘭徹
人物 丨 發懵大賽冠軍的明星生活
如何評價辰子安這個人和語戲APP?

TAG: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