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韓信的一生:生的偉大,死的窩囊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作為與蕭何、張良並列「漢初三傑」的人物之一,幾乎搶光了漢軍戰場上的所有風頭。自古唯一集將、相、侯、王於一身的大將。今天勇哥來講一下韓信。

韓信是公元前三世紀的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蕭何評價他為「國士無雙」,劉邦更譽為:"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早時還是平民時,既當不了官,也無法經商過活,經常寄人籬下,為眾人所厭。後來加入了楚營項梁的起義軍。項梁死後便成為項羽部下。韓信曾數次向其建言,但項羽都沒有採納。韓信在項羽軍內職位卑微得不到重用,認為沒有前途,於是在兩年後,漢王劉邦進入漢中,韓信逃離楚營,投奔漢王劉邦。

韓信最初也並未被劉邦重用,反而差點因罪被斬首。夏侯嬰偶然得見韓信滿腹才華,便赦免韓信,並向劉邦舉薦。劉邦任韓信為都尉,但他自己並不滿足。後與蕭何結識,並被蕭何保舉為大將,之後便向劉邦剖析天下勢局,為其謀劃,劉邦計劃部署。

自被蕭何保舉為大將以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平定三秦;攻滅魏國,殺魏豹;背水一戰擊敗代、趙,北上降服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的二十萬楚軍,立為齊王;次年十月,在垓下十面埋伏,助漢滅楚,圍殲楚軍,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大破楚軍,最後迫使項羽撤退到垓下,突圍到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自刎而亡。

項羽死後,劉邦迅速奪取並改齊王為楚王,奪回韓信的兵權,逃亡部將鍾離昧一向與韓信交好,韓信便將其收留。前201年,有人告發楚王謀反,劉邦以出遊為由偷襲韓信。韓信雖有意發兵抵抗,自認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鍾離眛不忍再拖累便自刎。韓信帶著鍾離昧人頭於陳(今河南淮陽)向劉邦道明緣由,劉邦令人將其抓獲,韓信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後來劉邦赦免韓信,韓信被降為淮陰侯。韓信自己功高蓋世,之後常稱病不出。

漢高祖十年,,呂后與蕭何密謀,將韓信騙至長樂宮,處以五刑後打死於長樂宮鍾室,並誅連三族,後世人稱:「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

傳說中,劉邦曾允諾,只要韓信「頂天立地於漢土,絕不加兵刃於身。」故韓信被殺時呂后將韓信吊於長樂宮大鐘之內,頭為大鐘所罩,不見天日;腳懸空於地面;所以無法頂天立地。呂后也使用竹刀,或說是用桃木劍,而非以兵刃將其殺死,以不違背當年的「承諾」。

推薦閱讀:

韓信被殺,是高祖預謀,還是呂后先斬後奏
【西漢篇】第十七篇·悼武王所屬·柱國虎將·陽都侯·大司馬丁復
被劉邦兔死狗烹,韓信為什麼不接受蒯通武涉的遊說自立三分天下?
將帥記 | 易中天說韓信(二):韓信身世之謎

TAG: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