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凈值人群海外資產配置的必修課(上)

高凈值人群海外資產配置的必修課(上)

來自專欄 以太創業專欄

口述 | 伊月 資深財富策劃經理 ,供職於亞太區最大的保險公司 ,Finding Studio工作室創始人

來源 | 以太創服A+社晚八點分享

本文首先將介紹財富策劃顧問的工作內容:我們主要運用財富管理規劃的原理、技術和方法,通過財富保障和財富增值產品的渠道,來完成針對高凈值個人、家庭、重要企業、機構以財富保障和增長為目的的綜合性財富管理諮詢。簡單來講其實財富策劃顧問的工作就是做保險,但是保險只是服務中最簡單的一環。

有關海外資產配置,不論任何階層,不論是普通百姓、中產階級還是高凈值人群,現在都有配置海外資產的需要。為什麼需要配置海外資產呢?最主要的一理由就是對沖國家風險,同時對沖匯率、利率,以及購買力的風險。例如現在有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那麼這兩個市場的長期收益呢,假設都是8%,標準差是15%,但經驗發現每當中國市場上漲的時候,美國市場會下跌,反之亦然。如果持有100%的中國市場或者美國市場的話,那麼投資的結果基本上都是有8%的收益和15%的風險。但如果投資一半在中國市場,另外一半在美國市場的話,投資結果就變成了8%的收益,而風險就成了0%,因為這個風險被兩國市場完美負相關對沖給對衝掉了。

目前來說中國人的海外資產配置比例是偏低的,從數據上來看,發達國家的家庭海外資產配置比例大概是15%左右,某些國家甚至更高,比如新加坡這種地方小、自身市場特別小,但是資本市場又特別發達,這樣的國家投資比例是更高的。高凈值的家庭有不同的標準,我們統一認定的標準是年收入過百萬,月收入過十萬的那種家庭,他們的海外資產配置比例是37%,而這一人群比例在中國是不超過4%的,所以絕大多數甚至超過90%的中國家庭沒有海外資產。中國經濟如果繼續蓬勃發展,國民的財富就會繼續累積攀升,高凈值家庭的人群和數量將會不斷擴大,海外資產配置的人群也會隨之持續攀升。

高凈值人群的投資類別和未來增值的計劃空間基本都是境外資產以及各個項目的風投,這兩項佔了將近七十多的比重。境外投資的包括股票類似的收益產品、債券或者不同地方的房地產,而後面那四個比例只是他們國內投資的一些投資比例。

中國的高凈值人群偏愛不動產的投資理財方式,我們國家的人群也是更偏愛把錢放在自己手裡,結合保險進行風險規避,總的比例也超過90%,說明我國人民投資保險的意識較高。

綜上所述,可供人民選擇的投資方式有很多,例如房地產,保險、股票、基金、債券等,這是一個健康而正常的狀態。而在中國家庭,尤其是高凈值人群家庭的財富比例分布中,有很大比例布局在房地產。所以中國家庭的財富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緊密相關的。而國內的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基本上趨於飽和,已經不可能再有較大瘋長。

根據上述情況,一部分的高凈值家庭會把自己的投資方向放在很多地方,比如倫敦的房產、澳洲的酒庄、越南的股票、新加坡的基金、美國的國債或者香港的保險,只要是風險收益的評估達標,這些都會在投資的組合之內。這幾大類方向的投資都是成熟而且複雜的領域,本文此次主要討論成熟度比較高、風險度又比較低、操作性又比較便捷的香港保險。

從理財的金字塔的角度來說,任何財富的管理都是從財富保障開始,不論任何階級、不論任何人群,這個方式是一致的,即保住自己的財富為先,之後再考慮財富增長的事情。最底下是家庭保障、醫療保障和流動資金,流動資金就是我們所謂的應急錢,而家庭保障和醫療保障主要是用來應付災病及意外,再往上就是財富管理,包括財富的傳承、養老金的儲備、子女的教育投資等。再往上才是一般所想的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方式。

為什麼高凈值人群要來買香港保險呢?首先就是資產轉移法律風險,比如像打官司,凍結資產,公司破產等,或者說遺產不想按照法律的比例分配,這些場景都可以通過買大額的保險,然後指定受益人來達到改變財產歸屬權的目的。

另外高凈值人群需要為自己的身後做一些遺產的配置,世界各國各地已經出台了遺產稅,我國也馬上要出台遺產稅,如果擁有大額保單,並且配置合理的話,是可以合理地規避掉相關的費用。保險對高凈值人群來說最大的作用主要是規避、會影響到自己財產安全的法律風險,而不是防意外、防生病,因為、他們可以享受世界上最好的醫療服務。國內的保險雖然也有轉移法律風險的功能,為什麼很多高凈值人群選擇來投保香港的保險呢?主要是因為財產放在內地和香港,安全指數並不是一個量級的。

第二點就是投大額保單再抵押貸款,這個僅限於大額的萬用壽險,而且這個門檻比較高,是百萬美元起的。保單可以拿到私人銀行抵押貸款,保費的70%以上都可以貸出來,而且利息較低,私人銀行戶口的利息一般不到2%。另外就是保單每年的分紅比銀行貸款的利息高,相當於無風險套利。哪怕不是為了資產配置等原因而購買了大額保單,通過這樣的操作也可以把保單的槓桿比例提高很多,所以從金融的角度來說無懈可擊。

而對於普通的中產階級,為什麼也要去香港買保險呢?因為中產階級比高凈值人群更需要保險。中產階級承受意外的能力較差,尤其資產不多,特別是工資高、工作強度大的人群,例如創業者,金融行業的工作人員,程序員等,一旦患有重病或者意外的話,家庭收入一下會受到很大影響,對家庭的打擊是巨大的。所以為了保證家庭的生活水平不發生質的改變,我們確實需要更多的、更好的保障。

中產階級最基本的一個保險就是重疾險,這也是中產階級來香港購買最多的險種。重疾險內容分為兩種情況,如果被保人得了重大的疾病,或者直接身故了,保險公司會賠付給受益人一大筆錢,受益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自由支配保險金。如果得病,被保人到老了可以將保額取出來,並且每年取出來的價值隨著時間可以增加。重疾險與醫療險的差別在於醫療險如果沒有在保險期間內得病,保費就沒有辦法取出來。所以重疾險兼具了一定的儲蓄功能。

推薦閱讀:

任信用黑平台,誰用誰知道!
我的投資實踐及決策邏輯
如何理解資管新規中提到的「打破剛性對付」這句話?
我們應該如何投資:從一個實驗說起
2018年,一份有關未來的書籍推薦

TAG:個人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