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空心思變得更好,不如先做個認清自我的男人

挖空心思變得更好,不如先做個認清自我的男人

我在大學裡有一個哥們,這哥們身材纖瘦,長相也算帥氣。在那個身邊都是女生的文科學校里,男生是天然的稀缺品,而帥氣的男生更是香餑餑。

這個哥們大二時約過一個女生出去看電影,過程中和女生聊天互動有說有笑,女生很開心。電影過後回學校的路上,這個哥們就表白了。

說到這,你可能會說,男生這麼帥而且還會逗女生開心,你不是說要學會挑逗女生的情緒嗎,那麼女生肯定答應了。那麼請聽後續,女生聽完男生的表白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但是心裡是對男生有好感,至少在這一點上,男生還是有機會的。

可是,男生不這樣認為,他覺得女生在吊著他,拿他當備胎了,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越來越消極對待這個姑娘,可是讓人感到矛盾的就是,男生又會一邊主動殷勤日常問候,過程經過了一個多月,有經驗的朋友大概也能看出來最後的結果了。

寫這一段的故事的原因很簡單,當我仔細回想這些年來,在兩性關係中我的認知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到自己的成長。

在這個故事裡你沒有看到的是,這個男生已經表白了很多次,每一次的拒絕男生都認為他們的關係又回到了原點,於是新一輪的追求就又開始了。在這個過程里,男生始終認為女生沒有喜歡自己,甚至對自己一點好感都沒有。

這一點比感情的心態,技巧的內化更重要,相比於戀愛中的交流,一個人如何始終不明白自我的價值和魅力,在已經被人喜歡和有好感的情況下,仍然固執地認為自己不被喜歡,再多別人的幫助和戀愛技巧和套路的加持也是徒勞。更別說還套路是自然流好,還是技術流好了,在真正有魅力的人看來,只有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才是對的。

我想這樣一個信息滿天飛的年代,你接觸到的社交、戀愛、魅力方面的套路技巧已經充斥了你的手機,或許你的社交軟體里還關注著幾個大V呢,他們也會每天都推送消息給你,但是我想這些信息有多少是真正的被你所接收和內化,就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就像韓寒的《後會無期》電影海報的標語中說的那樣:「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你雖然接受到了很多、也聽了很多撩妹的套路和心態,卻依然撩不到妹,你離你想要得到的自由的情感仍然差的很遠。

你覺得你應該不斷地把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得到喜歡的女孩子的心,所以你玩命的上進,雞湯文告訴你: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所以你繼續圍繞在女生的周圍,拚命的對她好,還告訴她你喜歡她,你願意等她,然後你自我催眠般地認為自己很無私地喜歡對方並不求結果。

但是到頭來的你,不會撩妹仍然不會撩妹,追求女生失敗仍然失敗。高手和你同樣都明白的道理,結果卻不同,區別在於你自己是否明白了你自己真正需要做的是什麼。

真相是盲目地追求變得更優秀是個假命題。

在我明白這一點之後,我發現了,原來的我們追求的情感、事業,本質山都沒有目標。你認為的你想要變得更好的自我,只是你空虛下的自欺欺人,你的內心騙不了你自己。

你在每一次「變得更好」過程里,還是照樣會一次次重複著跌宕起伏、若即若離、沒有安全感的感情,你不會認為這是你自己的錯,你會固執地把自己「變得更好」。這樣絲毫掩蓋不了你空虛的內心和赤裸裸地不安全感。

你好像知道了你往前的道路在哪裡,你也在往前,可是你始終感覺自己內心是空虛著的,而最終,當你真正認清自己的時候,你會明白,生活中有太多事情等著你去做,也需要你把所有的事情變成成可以付諸行動的事情,相比於理論,你更開始更重視實操。

泡姑娘也一樣——如果你一直認為自己處於追求「變得更好」的狀態,你不如真正沉下心去做好一件事情,真正在你的手頭上做出一些讓你能夠得到成就感的事情。

你會開始厭倦盲目的模仿和粗製濫造,你會開始追求創造。人都是有心在面對真實的自我的時候生長出來堅實和充滿創造力的內心。

看見自己的成長,讓你能夠發現你並不是在追求什麼虛無著的「變得更好」,也不是認為自己需要變得更加優秀才能做成什麼事情。

相比於戀愛,你的生活才是你應該精心雕琢之後的藝術品。


公眾號長期更新約會、戀愛、魅力、社交乾貨文章。

更多公眾號從未發表的技巧和套路,將不定期發布在助理語雪的微信朋友圈,添加語雪微信號:Jas_1101。


推薦閱讀:

自我實現,是一件很平凡的事。(內附職業方向分析指南)
【李松蔚專欄】「別人的眼光」,是我們這代人的裹腳布
二十五歲,給我一個姑娘
關於文論與批評專業:啟程去探尋「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
如何在長時間單身之後 不為了戀愛改變自我?

TAG:自我認知 | 自我 | 自我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