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實用了!中醫殿堂檢測篇——肩部病變的檢查

 

 肩部檢查試驗

1、肩內收試驗(杜加斯氏征、搭肩試驗)

方法一:囑病人屈曲患側肘關節,手掌搭於對側肩部,上臂與肘關節試圖靠近胸壁;
    

方法二:囑病人屈曲患側肘關節,肘部與上臂緊貼於胸壁,伸手去觸對側肩部。

 陽性:

方法一上臂與肘部不能貼於胸壁;方法二手掌觸不到對側肩部。 

陽性見於肩關節脫位。

  

陰性:

能同時完成上臂、肘關節貼緊胸壁,手掌觸及對側肩部。

肩關節正常時,可以完成上臂內收、屈肘,手掌搭於對側肩部。且上臂能緊貼胸壁等一系列動作。肩關節脫位後,由於肱骨頭移位,有關肌群收縮時力的角度發生改變,加之疼痛等原因。不能完成上述動作。

2、(直尺試驗)漢米爾通氏征、Hamilton征

用一根直尺置於上臂外側先靠近肱骨外上髁部,後靠近上臂皮膚,若上端貼

於大結節為正常,若不能靠近大結節,反而靠近肩峰為陽性。說明肱骨頭向內脫位。

    病者脫去上衣端坐,用一直尺置於其上臂外側,尺之下端貼緊肱骨外上髁,若尺上端不靠近肱骨大結節,反而貼近肩峰,即為陽性。本試驗對肩關節脫位有診斷價值。

 

3、肩關節外展試驗

 患者取立位或坐位,患側上肢伸直下垂,然後緩慢外展上舉,觀察有無疼痛與活動受限。   

患者取站立位,檢查者雙手分別按在其雙肩上,觸摸肩胛骨的代償活動。患者從中立位開始主動外展運動直至上舉過頭,若在某一角度出現疼痛或疼痛加劇,即為陽性。

(1)外展始起即有疼痛,見於鎖骨骨折、肩關節脫位、肱骨骨折、肩胛骨骨折或肩周炎等。   

(2)外展越接近90o位越痛,可能為肩關節粘連。   

(3)外展過程中有疼痛,但到上舉時痛反輕或不痛,可能為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或三角肌損傷。   

(4)外展至上舉在60o-120o範圍內出現疼痛,稱"疼痛弧",此範圍外的活動反而不痛,可能為岡上肌腱炎或岡上肌損傷。   

(5)肩鎖關節病變的痛弧在肩關節外展150o-180o範圍內。   

(6)被動外展超過90o以上時,肩峰處有疼痛,可能有肩峰骨折。

陽性:上肢抬高未達平肩,肩部疼痛即明顯加重,以致不能繼續上抬。   

陰性:上肢抬高與肩平齊,肩部疼痛無加重,高於肩部時可出現疼痛加重,但不影響上肢活動。 

陽性提示肩關節或其周圍組織病變,如:肩關節脫位、骨折,肩關節炎、肩周炎、肩關節粘連,鎖骨骨折,三角肌或岡上肌損傷,三角肌下滑囊炎或岡上肌腱炎等。

本試驗陰性的肩部疼痛,提示系內臟疾病的放射疼。如:冠心病(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肺炎、胸膜炎、肺結核、膽囊炎等。

 

3、前屈內旋試驗

將患肩前屈90度,屈肘90度,用力使肩內旋,此時肩袖病變撞擊喙突肩峰韌帶,肩痛為陽性。肩袖損傷者該試驗為陽性。

4、畢克征

患者坐位,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後並向上舉起,儘可能向後上方抬肩,檢查者握其腕部向後上外拉伸,若出現疼痛或抵抗即為陽性,見於臂叢神經炎。

 

5、展臂快速伸屈手指試驗( 間歇波動試驗)

患者取坐位,雙上肢外展90度並外旋(手掌向上),做快速手指伸屈運動,如能堅持1min並且雙上肢仍保持平舉位置,僅有輕度不適,為陰性;如數秒鐘即出現前臂疼痛、上肢無力支持平舉位而下垂者為陽性,可能為胸廓出口綜合征。

 

6、肋鎖擠壓試驗

取坐直位,令患者將肩關節向後向下,類似軍人立正位。檢查橈動脈脈搏的變化。在這個檢查中,必須注意患者的頸部不能過伸,屈伸或旋轉,也不能做深呼吸,因上述動作本身就可以引起脈搏消失或減弱,產生假陽性。胸廓出口綜合征的陽性率很高。

 

7、道巴恩征

患肢上臂貼近胸避側面,肩峰前緣下方可有觸痛,上臂外展,滑囊移行於肩峰下,觸痛消失,為陽性。見於急性肩峰下滑囊炎。

8、落臂試驗

檢查時囑患者站立,將患肢被動外展90?,而後放鬆並囑患者緩慢放下,若出現患肢突然直落於體側,而不能緩慢放下,為陽性。見於腱袖損傷或岡上肌腱炎。

 

9、梳頭試驗

梳頭的動作由肩關節前屈、外展和外旋綜合完成。    

梳頭時若肩膀出現疼痛和運動受限或不能進行,為陽性。見於肩關節周圍炎、腋神經麻痹、關節囊粘連等肩關節疾患。

10、臂外展外旋試驗

患肢側平舉,然後外旋,使鎖骨與第一肋骨間產生剪狀壓力壓迫期間血管與神經,陽性表現為患側橈動脈脈搏減弱或消失,因尺神經受壓,環指與小指麻木,同時血壓降低。見於肋鎖綜合征。

11、岡上肌肌腱斷裂試驗

檢查時囑患者外展患肢,當外展開始的30?~60?,可見到三角肌用力收縮,但不能繼續外展舉起上臂,越用力肩越高聳,當被動外展患肢超過60?後,又可主動外展上舉患肢,為陽性。見於岡上肌肌腱斷裂或撕脫。

 

12、反弓抗阻試驗

檢查時囑患者坐位,並將患肢上舉過頭頂,患者由後向前做投擲動作,同時檢查者以手拉住患側手施加阻力,如肩部有疼痛,為陽性。見於肩峰下滑囊炎。

 

13、頂壓研磨試驗

檢查時囑患者取仰卧位,外展患肢60?,屈肘90?,檢查者雙手扶住患肢,以腹部頂住患肘,用力將患肢向肩部頂壓,同時雙手搖動患肢做研磨動作,如肩部有疼痛則為陽性。

    

見於肩峰下滑囊炎。

 

14、布萊恩特徵

患者端坐,檢查者觀察其兩腋部皺襞位置的高低。若一側皺襞低於對側,即為陽性。

見於肩關節脫位。

 

15、卡拉威試驗

用軟尺從肩峰繞過腋窩測其周徑,與對側比較。周徑增大者為陽性,見於肩關節脫位,因肱骨頭以致前下方,與肩胛骨重疊,前後徑增寬,故周徑變大。

 16、摸背試驗

檢查時囑患者患肢後伸,手指尖向背部對側肩胛骨觸摸,正常時可觸及肩胛下角以上,此為肩關節後伸、內旋活動,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時,此活動明顯受限。

 

17、摸嘴試驗

檢查時囑患者患側手指經頸後摸對側口角,正常時能觸及口角,此為肩關節的外展、旋外、上舉動作,岡上肌腱炎時,此活動可明顯受限。

 

18、科莫利征(    Comolli征、椅墊式腫脹)

病人站立或坐位,可發現肩胛骨部位腫脹呈三角形與肩胛骨外形相似,好象肩胛骨的椅墊即是。本徵對肩胛骨骨折具有確診價值。

19、雅加森試驗( 肱二頭肌長腱抗阻試驗、肱二頭肌長頭緊張試驗、肱二頭肌緊張試驗)

 令患者屈時90度,前臂旋後,檢查者拉前臂抗屈肘,若引起肩痛(二頭肌結節間溝處痛)為陽性。說明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屬病人屈肘,並同時使前臂旋後,若肱骨結節間溝處疼痛,即為陽性;若讓病人在抗阻力情況下完成,為韋爾加森(Vergarson)征。兩征都提示有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腱鞘炎。

 

20、斯比德試驗

為另一種肱二頭肌長腱抗阻試驗。前臂旋後,肩前屈90度,伸肘位,檢查者用手下壓前臂抗肘屈曲,出現肩痛者為陽性。

21、前屈上舉試驗

令患側屈肘90度,檢查者以手扶患側前臂,使肩關節前屈、上舉,此時肩袖的大結節附著點撞擊肩峰的前緣,肩痛為陽性。肩峰下滑囊炎、岡上肌腱鞘炎該試驗陽性。

 

22、肩外展擺動試驗

患者取坐位,肩外展,患肢抬高至90?位,檢查者扶持患肢作前後擺動,有肩部疼痛即為陽性,常用於肩峰下滑囊炎的檢查。

 

23、撞擊試驗

檢查者一手固定肩胛角,防止旋轉,另一手抬起患側上肢,做前屈及外展動作,使肱骨大結節與肩峰撞擊,疼痛時為陽性。見於岡上肌肌腱炎等。


推薦閱讀:

洋蔥降血脂、肝臟脂肪,日名醫力推這洋蔥食譜還防骨松
2018,中醫師承跟師學習5年還是3年
傷寒論之、太陽、陽明病。(四)
砒霜能治白血病,但跟中醫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保溫杯里只泡枸杞?中醫教你選最適合自己的「養生茶」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