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醫易先生運用烏梅丸的經驗

唐醫易學生運用烏梅丸的經驗

         1. 巔頂痛:巔頂是厥陰之脈與督脈相會之處。巔頂痛是肝陰不足,不能上榮絡脈,虛而作痛。症見疼痛如針刺,用本方滋肝陰,陰精上奉,疼痛自愈。

        2. 腦震盪頭痛:腦震盪頭痛是外傷後引起之頭痛,中醫學認為是外傷後引起的氣血紊亂,陰陽不相順接所致。符合厥陰病的基本病機。用本方使氣血平復,陰陽順接,其症可愈。

        3. 偏頭痛:現代醫學認為偏頭痛是由於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一種發作性頭痛。中醫學稱為偏頭痛。肝風內動,肝主風,外風侵入與內風相合,風為陽邪,陽盛則陰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頭部脈絡,脈絡空虛則風乘之,風性主動,故形成陣發性疼痛。用本方滋補肝陰,陰血同源,陰血足風自滅,頭痛愈。

        4.舒張壓高的高血壓:中醫學認為是肝陰不足所引起的肝陽上亢,用本方滋補肝陰,肝陰足則陽亢平。

       5. 癇症:癇是間斷發作性病證,多與情志刺激有關,累及肝、脾、心三臟。肝氣郁結,橫逆犯脾,脾不散精,聚而成痰,痰擾心竅,癇症就發作。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霎時又即恢復如常人,脈象浮長緩大。若發作前伴有眼前發黑者,用本治療,因目為肝竅之故。

       6.失眠:失眠可由多種原因引起。這裡是指由於肝陰不足,不能潛陽,陽主動,引起失眠。症見徹夜不眠,伴有頭暈痛。用本方滋肝陰,陰足陽潛失眠愈。

        7. 咽痛:咽部是厥陰經脈所循行部位。若症見咽乾、咽後壁痛、色垢者,可用本方治療。

        8. 奔豚氣:奔豚氣見氣從少腹上衝咽喉者,用本方治療。因為本方為厥陰病之主方,《傷寒論》說厥陰之為病,氣上衝心。二者義同。

         9. 垂危症:垂危症指多種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證候錯雜,辦認不清,病情尚在繼續惡化之病。先用本方穩定病情,然後爭取時間辦證施治。

        10. 手心起硬皮:手心為手厥陰心包經的勞宮穴位置,肌膚因失於血液濡養而起硬皮,用本方治厥陰經而愈。

        11. 噤口痢:噤口痢是指患者既下痢,又不進飲食,或者是嘔吐不能食。多數由疫痢、濕熱痢演變病情中的某一個階段,屬於痢疾比較嚴重的證候。因濕熱邪毒蘊結腸胃,傳導失常而下膿血。若久病脾胃之陽兩傷,胃虛寒則不受飲食,則不食而嘔吐,腸中濕熱邪毒羈留不去,故下痢不休,形成上寒下熱,寒熱錯雜的狀態,以致治療困難。若溫補脾胃之陽,又忌憚腸道之濕熱;或清熱行滯,又怕更傷脾胃之陽。此時單純溫補或清下都不行,本方攻補兼施,寒熱同用,酸苦辛味齊全,故適宜使用。

        12. 吐酸吞酸: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隨即咽下,稱為吞酸;若隨即吐出,叫做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擊於上,以致咽嗌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人稱燒心。二者辦證論治相似。有因宿食不化,或胃中痰火者,有因肝氣犯胃者。脾胃虛寒,肝火犯胃,即寒熱因素併存者,臨床上多用左金丸治之,療效顯著。但對於病程長、病情較重的吐酸,效果不太理想。此法以酸治酸需嚴格辦證,只要是脾胃虛寒、肝火犯胃的這一類型病證,就可使用。

         13. 陰陽易:陰陽易病是患傷寒熱病,尚末痊癒,氣血未復,陰陽不固,而犯房事,復奪其精血,以致病復。症見身體沉重,少氣,小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以上證候不一定全部出現,但主要證候如身體沉重無力,小腹裡急,引陰中拘急,熱上衝胸,就可作為辨證依據,用烏梅丸治之。
推薦閱讀:

考察完四十多個品牌後,我的經驗都在這兒!
中國面相實戰經驗一百招
陽宅內部勘察經驗【九】
Scalers:等你像我一樣的時候

TAG: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