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物競天擇與婚姻家庭

物競天擇與婚姻家庭

(2011-06-30 09:39:39)

轉載

標籤:

情感

 

 

經常聽到男人,包括一部分女人,跟我講達爾文。他們說達爾文的進化論表明,生物界的規律是「雄性競爭雌性選擇」,雌性更喜歡強大的雄性,所以,女性喜歡強男人符合自然規律,所以,男人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也符合自然規律;包括男人出軌,不熱愛家庭生活等等,都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人是從動物進化來的,在動物界,大多數雄性交配完了就完了,你見過哪個雄性在過了發情期還呆在雌性身邊,陪她慢慢變老?

 

我上百度查了一下「雄性競爭雌性選擇」,在首都科普讀物網查到下列科普知識,原文如下:「達爾文看到存在兩種類型的性選擇: 雄性為獲得雌性開展競爭和雌性在雄性中挑選。在許多動物, 特別像鳥類、哺乳類等高等動物, 為了爭奪配偶, 常常展開激烈的競爭。一般情況下, 雌性在生殖上的投資要大於雄性, 因此雄性動物為了爭奪雌性, 展開競爭。有時競爭非常激烈。像在海豹中, 雌性通常只願與佔有優勢地位的雄性交配, 即強壯的雄性交配; 當雄性接近時, 她會反抗吼叫, 以引起附近其他雄性的注意, 從而引發戰爭。而雄性體重比雌性大幾倍, 雄性間爭鬥的勝利者可獲得與多達百餘頭雌海豹的交配權。因此它們之間的競爭常常是血淋淋的;同時雌性的選擇在雄性爭奪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問題在於,人類社會和動物界一樣嗎?動物界有養老嗎?動物一年發幾次情?動物除了能從上輩子那兒繼承點基因還能繼承別的嗎?如果人類像動物一樣,倒霉的到底是雄性還是雌性?您今年勝出,今年這附近的幾百頭母海豹都歸您,明年你失敗了,那幾百頭母海豹都歸了別人,您樂意啊?

 

如果都按照動物性來,動物界的母獸,可是得誰跟誰,發情期的母狗見過嗎?誰告訴你她們是築巢動物,就喜歡呆在窩裡帶狗崽子?

 

人比動物聰明,聰明就聰明在人善於「制度創新」,動物是沒有婚姻制度的,沒有婚姻制度也就沒有遺產繼承,一群動物,誰當老大,是競爭出來的,管你家祖宗是誰?但人不一樣,人得到權力和財富以後,就希望儘可能得把這玩意傳遞給自己的後代,再說,誰樂意跟雄性動物似的,一輩子為了交配權跟父親反目與手足相殘?不就是為了有個後代嗎?咱設定婚姻制度,您要是皇帝就三宮六院,您要是財主,就三妻四妾,然後呢,讓女的全都沒工作,除了青樓女子能憑自己本事掙錢,其他的只能嫁人,這輩子的職業就是伺候男人,給男人生兒育女,看家護院,男人再不好,您也得忍著,這叫嫁雞隨雞,男人犯了事,你還得跟著被滿門抄斬,別管他多長時間沒碰你了,這叫一根繩上的螞蚱。這就是中國古代的男權社會,對男人的權利保護得極其好——基本上是取了動物界里「物競」,至於「天擇」,除了在結婚前女人貌似有一次選擇權,之後就再沒有了——這跟動物界不一樣,至少跟我知道的母狗不一樣,母狗就是生完崽子了,到發情的時候也到處搖尾巴,誰給你帶孩子養老人海枯石爛啊!

 

既然是男權社會,就得充分考慮男人的「動物性」,咱們中國的文化是讓一部分女人保持動物性,這部分女人就是那些艷幟高張的青樓女子,像秦淮八艷那個級別的,不是說你有錢我就陪你,要看姑奶奶喜歡不喜歡,高興不高興,趕著馬車送錢來的多了去了。她們像動物界的母獸一樣,有多次選擇權,而男人也以能混到跟她們春宵一度為莫大榮幸,要寫詩寫詞廣而告之流芳百世。其他的女人,在家聽父母,出嫁聽丈夫,丈夫死了聽兒子,這叫婦道。請問動物界,有雌道嗎?不都是愛跟誰跟誰?聽說過雌的要為丈夫守節要給婆婆帶孝嗎?

 

當然,假如全世界只有中國一個國家,也沒關係,男人就這麼定了規矩,女人就得這麼守著,問題是還有其他的國家啊。按照物競天擇的理論,越是競爭激烈,物種進化得就越快,而缺乏競爭的地方,物種就會退化。據說,野生動物學家做過一個觀察,他們培殖群隊動物(Herds)如斑馬、羚羊、鹿時,為了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繁殖,使他們與天然捕獲者(Natural Predators)隔離,即與獅、豹之類隔離。結果發現,這樣做的結果不是保護了這個種群,反而是導致整體的健康衰退,原因是傷殘、病患、以及畸形的動物增加了。因此,他們得出結論:在動物界,缺乏競爭,將導致物種衰退。

 

所以經常有人感慨,為啥中國男性與世界男性比優秀得不多,我勸他們研究一下文化,人家西方世界是啥文化,清教徒似的,一夫一妻制的,而且女士優先的,遇到大災大難,男人先頂上去,咱中國文化是這樣的嗎?女人的命是最不值錢的。

 

咱這樣的「文化基因」,也就是辜鴻名老先生說的,一個茶壺配四個杯子,讓男人在中國得到了最高的地位,有錢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沒錢的也可以混一個男耕女織,而女人呢,則一直處在激烈的競爭中,三妻四妾的得跟其他女人爭,沒有三妻四妾的,也得熬,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在一個家族裡,從地位最低的媳婦熬起,熬不住就讓你孔雀東南飛。

 

所以按照達爾文的說法,中國男人在男權的制度保護下,由於缺乏競爭,逐年退化,而女人則在逐年進化——這就是為什麼到了現代社會,與世界比拼的時候,總是女子項目率先走出國門,因為西方世界的女子被男人保護了幾千年——他們什麼都女士優先,咱們女士都是排最後的。

 

說得遠了,接著回來說「物競天擇」這事兒——男人的動物性是靠制度保護的,如果沒有制度保護,你動物,女人比你還動物,你還娶得上媳婦嗎?所以在古代除了「職業婦女」,其他女人如果亂搞男女關係,是可以直接沉塘的。這是用制度來剝奪女人的「動物性」。女人如果有動物性,就是蕩婦淫娃,男人則無傷大雅,最多是英雄難過美人關,結果呢,物競天擇,您這個國家的精英,最有錢最有勢的那撥,家裡都七八個小老婆,爺爺跟孫子搶媳婦,您不衰落誰衰落?

 

文化基因的力量是強大的。咱這塊土地上的一夫一妻跟幾千年的男尊女卑相比,才幾年啊?連一百年都不到。所以儘管男女平等喊了好些年,但男人做夢都想回到宋朝去,如果回不去宋朝,民國也成啊,家裡有個大太太給自己看著房產,自己找女學生自由戀愛,如果放在宋朝,談戀愛是要花錢的,除了青樓女子跟您酬唱應答,良家婦女誰跟您這樣?潘金蓮這樣的放在今天最多上個娛樂頭條,放在宋朝就是罪大惡極,千刀萬剮的罪過。梁洛施放在民主社會,才能生3個孩子,獲天價分手費,擱古代,孩子搶回來,母親趕出去,哪有你講條件的份兒?

 

還是達爾文的理論,百度百科名片中,把「物競天擇」當作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思想,這一思想「漢語解釋是生物互相競爭,能適應生活者被選擇存留下來。在生物進化論中的意思是每種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時,都會出現基因的變異。若這種變異是有利於這種生物更好的生活的,那麼這種有利變異就會通過環境的篩選,以『適者生存』的方式保留下來。」

 

時光到了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人們驚異的發現80後90後的生存價值觀與過去的截然不同,女大學生可以「歌謠形式」歌頌「小三的美好生活」——「世上只有小三好,當了小三像塊寶,投入大款的懷抱,幸福享不了」,而越來越多的男人,以20歲左右的年輕男人為主,他們問我:為什麼女孩子那麼勢利?為什麼她們可以在寂寞的時候找你聊天吃飯甚至上床,但是一到談婚論嫁,她們就要你有車有房?為什麼她們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你,因為你窮,所以我只能跟你做朋友,不能給你做老婆?為什麼她們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肯坐在自行車上笑?

 

為什麼?是因為適者生存嗎?有多少中年婦女在問:他出軌了我怎麼辦?他經常出差很少回家跟我也很少話說,我怎麼辦?我跟他的時候他是個窮小子,現在他有錢了,整天跟小三在一起,我怎麼辦?他跟我說願意過就過,不願意過就離,我就這樣,不打算改也改不了,我怎麼辦?

 

難道要我跟中年婦女和年輕男人講「物競天擇」嗎?20歲的雌性動物,是她這一輩子最有選擇權的時候,如果她是動物,她當然要選擇在競爭中佔優勢地位的雄性,你們是20歲的雄性動物,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你們還沒登場呢,人家為什麼要選擇你們呢?

 

至於中年婦女,親愛的,在男人眼裡,他們認為只要不離婚就算對得起你們了,他們想到外面轉轉,玩玩,他們認為你們應該同意——因為物競天擇。如果你要鬧,折騰,那就是你不懂事兒了。

 

如果婚姻是物競天擇,那麼漫天飛舞的應該是綠帽子,哪裡還會有愛?如果一切都依著動物性,如果把動物性稱做天性,那麼,還要什麼文明社會?文明社會,包括一切的制度,都是針對人的弱點而加以防範。比如為什麼世界各國都有懲罰腐敗的法律條款?因為人的本性中就有這樣的弱點,人都會照顧自己的親人,這是本性,但當官的如果利用職權照顧自己的親人,那就是腐敗。所有法律,所有制度的建立,都是針對人的弱點,包括婚姻制度的建立——因為人容易喜新厭舊,容易趨利避害,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公平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兼顧愛和責任。

 

在全世界的婚姻法里,即便是最講男女平等的歐美國家,也會保護婚姻中的弱勢一方。在美國加拿大,家庭主婦是一個職業,如果你娶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做了你十年老婆,這十年里她就是洗衣做飯帶孩子,十年以後,你說你不愛她了,你是必須要給她贍養費的,而且是贍養終身,這是你的責任。因為你娶了她,這是婚姻,婚姻關係就如同契約關係,你跟她簽了合同,承諾要呵護她照顧她一輩子,現在你因為她老了,不漂亮了,你不要人家了,法律確實沒有辦法勉強你愛一個人,但法律要給沒有過錯的人一個公平,而違約的人則要支付違約金——即便你是查爾斯王子,人家王妃因為你過錯在先,不願意跟你過了,你也得為你的婚姻買單,即便是老虎·伍茲,找了一個律師團的人說服她老婆別離婚,但老婆說你竟然在我生孩子的時候找女人,我不信任你了,不想跟你過了,您就得把您前半輩子打球賺的錢麻溜地給人家留下!

 

在這樣的法律保護下,女人才會考慮在自己擁有選擇權的時候,選擇嫁給一個即便沒車沒房但能許自己一個未來的男人——如果是中國古代社會,也沒問題,做陳世美要付出血的代價。但現代中國社會——人一闊臉就變。他們把你最美好的那一段消費完了,就給你講達爾文!在給你講,女人愛上有錢有權有地位的男人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反過來,有錢有權有地位的男人多佔有幾個女人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既然這樣,女人為什麼要等到人老珠黃失去所有的選擇權時,聽那些春風得意的男人給她們講——你們是築巢動物,你們就在家裡帶孩子伺候老人就好了,我們是野生動物,我們得打獵去。呀呸!自然界是這樣的嗎?在動物世界裡,雌性沒有失敗,倒霉的都是雄性。獲勝雄性擁有更多的雌性,而每個雌性都有挑三揀四的權利,而失敗的雄性非傷即殘,被剝奪交配的權利。

 

所以想明白這一點的女人,怎麼還肯像她們的前輩一樣,嫁一個白手起家的男人,跟他風雨同舟一生?這樣的窮男人只適合做朋友,做自己寂寞時的藍顏知己,以及萬不得已時的超級備胎。

 

假如婚姻只是像動物界一樣,雄性擊敗其他雄性而獲得的一個合法交配權,等生育任務一完成,老公就像自然界完成交配的野獸一樣,又去找其他黃金生育期的年輕母獸,而你,如果要鬧,就是你不懂事兒了——你會要這樣的婚姻嗎?

 

如果婚姻不是「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不是從青春到白髮,不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順境還是逆境,健康還是疾病,都愛護你尊敬你保護你,那麼你為什麼要把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年華全部奉獻給一個和你差不多的男人,為他生兒育女,為他操持家務,甚至跟他一起掙錢養家,支撐他漫長的成長期,然後他終於可以擊敗比他弱小的雄性時,他對你說他是野生的!他甚至對你說,女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男人對選擇機會已經不多跟自己過了十幾年二十年的女人說這些,還能說得出口,真是動物性保持得太好了,老虎穿上衣服說人話,也不見得好意思。

 

調查顯示,年輕的女性百領出軌得越來越多,改善型婚姻越來越被認可,甚至當小三也不再是羞恥的事——為什麼她們都寧願在寶馬上哭而不願在自行車上笑呢?她們告訴你:我們不願意今天在自行車上笑,明天在寶馬車上哭。我們可以自己賺寶馬,我們為什麼非要跟男人苦苦奮鬥20年?然後男人買一寶馬,你人老珠黃,人家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呢?

 

男人到四十歲的時候達爾文,女人到那個時候就晚了,女人要達爾文只能20歲。

 

很多女孩子對我說,非常非常羨慕那個給富豪生了三個兒子的女明星。19歲同居,23歲之前生完三個孩子,然後,不到三十歲,分手,30億港幣分手費外加豪宅!這比結婚划算多了——結婚,你得看公婆臉色吧,老公如果冷落你,你得忍著吧?如果你忍不了要離,你能完整地得到3個孩子的撫養權嗎?現在多好,沒結婚,所以你連跟我要孩子的撫養權你都沒資格!三十歲之前,除了婚姻,什麼都有了,錢,孩子,還有自由,還有大把的青春,想和誰談戀愛就和誰談戀愛,多好?而且無數的電影要找我拍,無數的廣告等我做!要那個鬼婚姻幹什麼?也許老輩人說,姑娘,你老了怎麼辦?姑娘會直接告訴你,你嫁人了就一定老有所靠嗎?

 

當年輕姑娘都成了達爾文,誰倒霉呢?誰還再願意做賢妻良母,誰還肯為家庭犧牲?如果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擁有自己的天空,誰還願意心甘情願的把自己奉上婚姻的祭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我們責怪80後90後的時候,親愛的50後60後,你們能看一看你們留給他們的生存環境是什麼樣的嗎?他們是在「愛」中成長的嗎?他們的母親中有多少是被辜負的黃臉婆?難道她們願意重蹈覆轍?20歲愛上愛情,40歲等一個不回家的丈夫?即便到60歲這個丈夫回家了,這樣的婚姻難道是女人想要的?別開玩笑了!

 

所以,她們寧肯像男人學習,自己什麼都不是的時候,爭取一切可以幫助自己的力量,哪怕就是娶一自己不太喜歡的女人,都可以,只要這個女人對他好,能伺候他,給他照顧家,能讓他沒後顧之憂,等自己強大了,什麼樣的好女人沒有?現在年輕一代女孩子,只是學了點成功男人的皮毛而已,沒有合適的男人,就先找一個對她好的,如果有更好的,也不拒絕,如果你批評她們,她們會說,男人不是一直這樣做的嗎?紅旗招展,彩旗飄飄,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我們也需要好幾面旗子啊!

 

 

 

推薦閱讀:

婚姻經營法則
為什麼有些結婚的男人要搞外遇?
如何防止因利益而結婚的現象?
女人如何守護好自己的婚姻
人到中年,離婚贈言,啰嗦幾點

TAG: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