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關於維生素,你應該知道這些!

維生素是維護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類營養素,在調節身體代謝、維護正常生理功能中,維生素起著重要作用。

關於維生素,市面上流傳著種種說法,真真假假,你了解多少呢?這次,小編特地諮詢了健康專家陳邦華老師,教大家正確認識維生素,充分了解缺乏維生素的各種危害!

? 「顏值」高,維生素含量也高?

許多人有一個基本的印象:蔬果的顏色越鮮艷,則含有的維生素也相對較多。這是真的嗎?

這基本是正確的。我們可以從顏色對食物所含維生素有一個初步的判斷:顏色為紅黃色的食物,比如胡蘿蔔、柿子、紅薯、杏等都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可在體內分解為維生素A;深綠色的蔬菜,如雪裡紅、油菜、菠菜、青蒜等都能提供維生素B2。很多維生素都是有顏色的,基本上天然食物中都含有維生素,顏色越深,含有的維生素含量就越高。

? 胡蘿蔔一定要炒著吃維生素才能吸收?

胡蘿蔔需要用油來烹飪或者需要和肉一起燒,其中的維生素A前體β-胡蘿蔔素才能讓人體吸收。這個概念流傳甚廣。是真的嗎?

並不盡然。研究表明,吸收食物中的胡蘿蔔素,確實需要脂肪的幫助,但沒有必要非要炒了吃才能吸收,因為加油高溫烹飪對於食物中β-胡蘿蔔素的損失較大。而且同餐中只要攝入油脂,就能很好地吸收β-胡蘿蔔素。

? 絕大部分維生素需要從外界獲取嗎?

其實,紫外線照射皮膚也可以合成維生素D3,維生素K則可以由腸道細菌幫助合成,在腸道功能比較好的情況下,是不會缺乏的。不過,除了這兩種,其他維生素都是體內無法合成的,需要外界攝入的。

維生素短期缺乏會有病症表現,長期缺乏就會導致死亡。比如,短期內缺乏維生素A,會出現乾眼症和夜盲症;缺乏維生素C,免疫功能則會下降,出現壞血病。

維生素這麼重要,是不是很難得到呢?其實不然,它們廣泛存在於天然食物中。

? 經常吃水果就不會缺維生素嗎?

水果、蔬菜吃得多的人,維生素A、維生素E等常見維生素都不會缺乏。但常年素食的人,有一種維生素是急缺的,那就是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營養神經維生素,長期缺乏容易導致營養不夠、精力下降、增加老年痴呆風險,而這種維生素主要存在於動物性肉類,尤其是紅肉中。

如果不想改變自己食素的習慣,想要補充這類維生素可以多喝牛奶。從來源來看,牛奶中的B12含量比較多,而且容易吸收,所以如果常年吃素的話,每天應該喝一杯牛奶保證B12的攝入量。

? 胖人是不是缺維生素?

長期不吃蔬菜水果,只吃肉的人,容易缺少B族維生素中的B6和B2,它們能夠幫助脂肪的燃燒。

如果沒有B族維生素的加入,減肥是永遠也減不下來的。對於那些想減肥,又不想忌口的人,可以在保證蛋白的情況下,多增加B族維生素來幫助脂肪的燃燒。

? 健康飲食就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嗎?

現代人很容易疲勞和亞健康。許多人的辦公桌上都會常備一瓶維生素片,為自己「補充營養」。這是必要的嗎?

需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首先要對自己的飲食結構做一個評估。維生素絕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食物攝取的,如果平時飲食很健康,規律狀態,是不需要額外補充的。

但是如果經常在電腦前辦公、在辦公室伏案工作的人,容易缺乏維生素A,這對於眼睛是有傷害的。而如果長期缺乏運動,又易疲勞的人,則容易缺乏維生素B1、B12。在這些情況下。如果平時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飲食的話,也可以補充一些複合維生素來支持身體的營養。

? 果汁、果乾和水果的營養一樣?

有些孩子不愛吃蔬菜水果,所以很多家長通過果汁或者果乾來給孩子補充維生素,可是果汁和果乾,真的能替代水果嗎?

這種「替代」效果遠沒有直接吃水果蔬菜好。這是因為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很容易被氧化,切的越小,加工程度越高,營養的損失率就會越高。雖然是鮮榨果汁,但是營養素完全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損失率很高。

維生素缺乏的危害

維生素A:夜盲症,角膜乾燥症,皮膚乾燥,脫屑。

維生素B1:糖在組織內的氧化受到影響。它還有抑制膽鹼酯酶活性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1時此酶活性過高,乙醯膽鹼(神經遞質之一)大量破壞使神經傳導受到影響,可造成胃腸蠕動緩慢,消化道分泌減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障礙。如神經炎,腳氣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長遲緩。

維生素B2:口腔潰瘍,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

維生素B3(煙酸):表現為神經營養障礙,初時全身乏力,以後在兩手、兩頰、左右額及其他裸露部位出現對稱性皮炎。

維生素B5(泛酸):由於其無所不在,人體暫未發現有典型的缺乏病例。

維生素B6:引起嘔吐、抽筋等癥狀。由於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及腸道細菌也能合成,所以人類很少發生維生素B6缺乏症。

維生素B7:包括皮炎、濕疹,萎縮性舌炎,感覺過敏,肌肉痛,倦怠,厭食和輕度貧血、脫髮。

維生素B9(葉酸):白細胞減少,紅細胞的體積變大,發生巨細胞性貧血。中性白細胞的分葉數不是正常時平均2~3葉,而是5葉以上的白細胞數顯著增加。人的腸道細菌能合成葉酸,故一般不易發生缺乏病。但當吸收不良,代謝失常或組織需要量過高以及長期使用腸道抑菌葯(如磺胺類)等時,皆可引起葉酸缺乏。

維生素B1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膽鹼:肝臟功能異常,肝臟出現大量脂質(主要為甘油三酯)積累,最終充滿整個肝細胞;危害腎臟縮水功能;造成的致癌過程首先造成基因損傷,然後是某些可以形成腫瘤的變異細胞株生存並增殖;與膳食低膽鹼有關的不育症、生長遲緩、骨質異常,造血障礙和高血壓也均有報道。

肌醇:濕疹,頭髮易變白。

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兒童的佝僂病,成人的骨質疏鬆症。

維生素E:不育,流產,肌肉性萎縮等。


推薦閱讀:

關於李某某案辯護的辯護(二)
關於你
關於跪膝
關於探戈的一些,,,(續)
關於傷官

TAG:飲食 | 維生素 | 養生 | | | 知道 | | 關於 | | S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