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評價《長城》,是帶著尊重還是偏見?

文 | 木易  出處 | 木易的島

看到一些很尊敬的前輩也像鍵盤俠一樣,以罵街的方式討論《長城》,感到有些驚訝與悲哀。

過多的誇讚或許的確會遭遇一些質疑(比如:是不是收錢了?是不是故意唱反調?),甚至連客觀中肯的評價也會受到一些言語的攻擊,但也不能完全不顧專業性甚至不顧臉面地去強行「開噴」和「謾罵」啊。

倘若沒有合適的批評角度,又想迎合大眾的情緒,能不能以一種得體的方式去表達,而不是做一個毫無意義的噴子?

如果罵《長城》,罵景甜,罵張藝謀是一種評價該電影的所謂「政治正確」,那「評價」本身將因此而蒙受恥辱。

這部電影固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毛病,有理有據地分析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至少都是批評該有的樣子。

一味地迎合大多數人的情緒或需求而故作姿態地謾罵,真的很不得體,令人失望。

遺憾的是,這樣的情況還不止於影評人,甚至連一些專家、媒體人甚至電影人,也都棄掉了基本的尊重與寬容,像是一隻宣洩情緒的「饕餮」一樣,輸出沒什麼價值的謾罵。

坦白講,這樣的風氣讓我感到不適,甚至有些可怕。在評價電影之前,我想還是有必要重申一下「尊重」的重要性。

一、尊重

罵人是一個很容易的活兒,三言兩語,夾雜一兩個生殖器的辭彙,就能很犀利甚至很惡毒了。尤其是在眼下這種網路時代,透過手機屏幕或電腦屏幕,稍微動一動手指,就能完成一次毫不留情的罵。

奇怪的是,大眾對一些飽含「罵聲」的評論似乎更有好感,覺得很犀利、很尖銳或者很有個性。這就讓不少追逐閱讀量與關注量的人有了所謂的訣竅:不管三七二十一,罵一通就行了,肯定吸睛。

帶著嬉笑怒罵的風格進行有理有據的批評,某種程度上屬於一種高明。

但若只是為了迎合需求,宣洩情緒,只是為了罵而罵,就有些恬不知恥了。那些在完全沒有看電影的情況下,就洋洋洒洒寫下一堆痛罵的文字的公號運營者,實在叫人瞧不上。

而那些為了博人眼球而不惜使用類似於「張藝謀已死」這樣的說辭的人,則更是令人厭惡。

這樣的文字不是寫作,是做作。

這樣的態度不是姿態,是變態。

不僅僅因為那些罵街式評論毫無技術含量且low,還因為,這其中缺乏基本的尊重。

我們現在似乎越來越不懂得尊重了,對人對事,總想著自己爽不爽,而絲毫不顧他人的感受。

誠然,每個人都有表達的自由,但得體的表達必然包含基本的尊重,張口就罵,展現的可能不是你的個性,而是暴露你的無知與沒有素養。

有人可能會說,片子拍得爛,還不讓人罵了?

是,你買了票,掏了錢,然後電影沒在你好的標準範圍內,你當然有權利發表評價,也可以發泄情緒。但能不能保持一種對人的基本尊重、對電影藝術的基本尊重?非得破口大罵嗎?非得人身攻擊嗎?

哪怕僅僅是作為一個叫張藝謀的普通人,他也有權利獲得基本的尊重。

而對於一個年過六旬,曾為華語電影貢獻過《紅高粱》、《活著》、《一個都不能少》等優秀電影作品的電影人,我們在評價他的新作品之前,可以拋開他以往作品的光環、可以忘卻他以往的聲名甚至可以完全不喜歡他,但你不能丟掉對他的基本尊重。

懷有偏見的「罵」是不公平的,而不含尊重的「罵」則是可恥的。

對電影最基本的敬畏,是得先耐下心來觀看它;對創作者的基本尊重,是得先平下心來觀看他的作品。

電影都沒看,就在那裡罵街,缺乏敬畏,沒有尊重,這樣的「評價」,辭藻再華麗,排版再美觀,也還是遮蓋不住內心的醜陋。

二、《長城》

探究景甜所謂的「神秘背景」和批判張藝謀「怎麼能拍爆米花電影?」,實際上都屬於電影之外的討論。

摘掉對主創的有色眼鏡,我們談談電影本身。

如果基於電影的藝術性去審視《長城》,它是會讓人失望的。

因為它不會給你提供太多電影藝術的美感,也不會給你太多富有營養的價值傳遞;情感上,它不會讓你生出太多感動或對生命的感悟;思想上,它也不會有過多深度的內核促使你去思考。

它不是那種精緻的電影,不會有太多讓人回味的東西。總之,你若是抱著看一部類似於《紅》、《冬眠》、《利維坦》這樣的片子的期望去看《長城》,難免會失望。

倘若基於電影的商業性去觀看《長城》,並且,又對俗稱為「爆米花電影」的商業大片有所理解的話,它是合格的。

它有著好萊塢商業大片標準的敘事方式和商業元素,起承轉合間,什麼時候高潮什麼時候平鋪,展現得中規中矩。

整個故事的主線,拎出來和其他好萊塢大片相比,相差無幾。

它的故事是簡單的,節奏是流暢的,音樂是大氣的,場面是宏大的,視效是一流的,明星陣容也是豪華的。

可以說,好萊塢商業大片所需要的元素,都在《長城》里得到了體現,是一個合格的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產品。

作為一部中美深度合作的電影,《長城》的確算得上國內首部「商業大片」。

但也正是因為它的中美合作,才會因為一些文化上的差異、電影理念上的矛盾,產生不少彆扭的毛病。

譬如故事,編劇團隊換了好幾個,但都清一色的是美國編劇,深諳好萊塢的敘事套路。

在創作劇本的時候,基於他們的成長環境與文化語境來創作劇本,有些東西是和中國文化融合不好的。

即便有張藝謀導演提出不少修改意見,也難以避免問題的發生。

文化上的差異,思維上的不同,加上既要考慮海外觀眾又要照顧中國觀眾,還得顧及每一個演員的安排,如此這般,劇本改來改去,最終呈現出來的樣子,便成了一個簡單且不乏硬傷的故事。

這種硬傷在於,當把劇情壓縮得過於簡單時,許多細節就會經不起推敲。因為缺乏足夠的背景交待,會讓某些劇情看起來很突兀,讓一些人物角色也會變得很莫名其妙,甚至劇情烘托的情感氛圍也會大打折扣。

譬如饕餮大舉撲向首都時,因為缺乏對民眾恐慌的描述,就會讓這種進攻以及無影禁軍的保護顯得沒有情感力度,觀影體驗也就缺乏燃點;譬如張涵予飾演的殿帥被饕餮攻擊導致身亡並將帥位傳給景甜飾演的林將軍,顯得比較突兀且站不住腳。

雖然有些劇情不用交代也能勉強理解,但作為一部完整的電影,細節的把控還是很有必要的。只是,由於這種合作模式本身存在的一些需要磨合的地方,有些問題沒有處理好,完全把鍋扔到導演身上,也有失公平。

至於有些人噴電影裡頭一些情節設置太過離譜,認為裡頭一些類似於機關設置、熱氣球以及獸王「WiFi一般的G點」等設計有些太飄忽了。我覺得這樣的指責未免過於苛刻,影片本來就是一個帶有魔幻色彩的故事,用現實的眼光去要求一些想像出來的東西,沒必要。

與其關注那些服裝顏色、人海戰術等可能不符合一些人的喜好但對影片整體影響不大的因素,不如關注影片存在的另一個問題:主題不夠清晰。

按照好萊塢商業大片的套路,角色必須要有英雄人物之外,還得有一個串聯各個角色以及推動情節的主題。

不知道是因為編劇換來換去的緣故,還是因為中美合作難免的彆扭的緣故,《長城》的主題顯得太不明確。到底是想凸顯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呢?還是凸顯團結一致的協作精神?亦或是凸顯「信任」的力量?

這個主題表現得有些不夠明確,而落腳到「信任」之上,又顯得有些牽強。這是中美以後的合作過程中,勢必要解決好的問題。

至於影片的演員問題,也無需憤怒。馬特·達蒙能夠在大多數演員的演技不在線的情況下保持了正常的發揮,已經是很厲害了。

而其他演員的表現,譬如景甜、劉德華、鹿晗等人,拋開其他因素來看的話,都算得上是完成了任務,不出彩,但也不至於完全沒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為了黑而黑,不妥。

許多人詬病演員的陣容,認為彭于晏、黃軒、林更新、陳學冬、王俊凱等人的參演,幾乎只是一種堆砌,如同打醬油一般,沒有實際用處。

但這也很正常,作為一部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的商業大片,邀請國內當紅明星參演,本身就是為了利用明星的粉絲效應來提升票房號召力,這無可厚非。

吐槽是很容易的,但在剖析影片這些那些的缺點之餘,我們也應該看到一些積極的意義。

比如影片的這種中美深度合作的模式,對於中國電影在商業大片方面,是有促進意義的。

眾所周知,美國的好萊塢在商業大片方面,基本上獨佔全球第一的寶座,他們有著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對大片的運作也經驗豐富。而中國的市場很大,卻沒有拍攝商業大片的體系,缺乏運作商業大片的經驗。

像《長城》這樣的合作模式,儘管存在許多需要磨合的問題,但也不能否認其將來對中國電影的推動作用。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張藝謀導演接下這樣一個「很不符合他以往作品創作風格」的電影,其初衷也是想更多地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輸出中國文化,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

我想這並非一種託辭,而是他一直都在做,也一直都想做得更多的事情。當我們被越來越多的國外電影帶來的文化所影響的時候,我們的確有必要發展本國文化,也很有必要向外輸出我們的文化精華。

這是中美深度合作的第一次,也是張藝謀的第一次,有許多不足之處,但也仍然值得報以尊重,值得付諸一絲包容。

三、張藝謀

如你所見,電影上映之後,張藝謀導演又一次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

許多評論者(姑且這麼說吧)在對電影破口大罵時,也毫不客氣地將矛頭扔向了張藝謀。

誠然,電影的質量跟導演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有些評價或者謾罵卻並沒有基於電影展開,而是純粹地噴張藝謀本人。

有一批人,甚至電影都沒看,就斷言:張藝謀拍的,肯定爛!

坦白講,作為一個對電影抱有敬畏心的影迷,我很不喜歡如此武斷且帶有偏見的判斷。

許多人,在批評電影的時候,總是跳齣電影本身,集中火力在創作者身上扔糞球。比如一提到景甜,就黑她演的電影很爛,黑她本人怎麼怎麼著。但有多少人的批評里,是在討論她在電影里的表現呢?

總圍著一些沒有定論的傳言進行電影之外的黑與噴,實在太過無聊。

實際上,這都是一種偏見。

對景甜有一種偏見,對導演張藝謀同樣有一種偏見。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總是習慣將這種偏見帶到影院,甚至融到評價里。而張藝謀也不是第一次站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了。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拍攝過《紅高粱》並一舉成名的張藝謀導演先後拍攝了《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等電影,不僅收穫國外評論與獎項的認可,也得到了國內觀眾的喜愛。

有過插隊下鄉經歷的張藝謀,應該是國內表現農村生活和人物命運最好的導演,但卻仍然招致了這樣近乎傲慢的批評:「張藝謀骨子裡就是個農民,一輩子也就適合拍農村題材了」。

這還不止,當《英雄》上映收穫彼時最高票房時,國內觀眾和評論人士一開始對這部電影的差評也是很兇猛。認為那是一部空洞、膚淺、堆砌明星的商業爛作。

許多人因為《英雄》而對張藝謀產生了另一種偏見:不再用心拍電影,一切只為了賺錢。

有趣的是,時至今日,《英雄》不僅得到了國外諸多評論的高度認可,爛番茄評分很不錯,在國內的評分也提升了許多。

在一些影迷看來,《英雄》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開創了大片時代,在電影質量上,也展現了許多張藝謀導演的獨特美學,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

《英雄》之後,《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歸來》,這些電影上映之後,總是能在收穫票房的同時,也招致一片罵聲。

許多人開始帶著偏見對待每一部張藝謀電影,卻忽略了他的一些改變所帶來的,是中國電影真正步入了「大片」時代,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繁榮。

我個人是很敬佩張藝謀導演的,我喜歡他的許多電影作品,他的電影都看過,有的還看過許多遍。在我看來,張藝謀導演是那種真正想拍好電影的人,而他多數電影里對社會、人性的關注,令人觸動。

看他拍電影的紀錄片,可以看到他對於電影的熱情與專註,可以看到他對電影的嚴苛與執著。拋開以往的成就不談,單就對電影的態度而論,張藝謀是一個用心對待電影的導演。

一個年過六旬的導演,有著足夠彪炳影史的成就,卻仍然不惜打破自己的風格,去追求一些突破,這種精神應該被看到,也應該被溫柔的對待。

我們應該慶幸,有這樣的導演在為中國電影做一些事情。也應該理解,在拍攝像《長城》這樣的電影時,他有自己的堅持(比如對個人風格與文化輸出的堅持),必然也有他不曾言說的妥協。

是的,你可以不喜歡張藝謀的作品,也可以不喜歡他本人,但,請不要丟掉基本的尊重。


推薦閱讀:

對攝影師說照片中的模特很醜是否不尊重?
你對別人足夠尊重和好脾氣,換來確實更多的不尊重,甚至是奚落?
怎麼看待順豐小哥被打這件事?
如果一些地區或國家的很多文化與正確的三觀背道而馳,我們還應該尊重它們嗎?
弱者真的能得到尊重嗎?弱小是一種原罪嗎?

TAG:偏見 | 長城 | 尊重 | 評價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