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常識〗詩詞格律知識五十二篇:(8) 詩的種類

 雨中笠翁歡迎您!  更多精彩請您欣賞:收藏分類100大項800餘子項,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學、文化藝術、民風民俗、植物動物、美女靚照、自然風光、名勝古迹、異域風情、書畫旅遊、花鳥魚寵、娛樂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學、職場創業、飲食文化、體育武術、醫療救護、養生保健。百科常識、懸疑揭密、政治軍事歷史、奇聞異事、空間美化、朗誦經典、音樂音畫、戲劇舞蹈、曲藝小品、美圖雷照、懷舊、文化、讀書、博覽、影視、等內容 謝謝光臨詩詞格律知識五十二篇:(8) 詩的種類關於詩的種類,問題是相當複雜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現在我們試就上述三種分類再參照別的分類法加以討論。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的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還有很少見的六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㈠古體和近體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仿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後來又產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後,詞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採用近體詩。象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聲韻;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②。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古風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處,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什麼理論根據的。━━━━━━━━━━━①也有七言長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②郭編杜甫詩集把多數絕句都歸入近體詩。元稹所編的《白氐長慶集》索性就把這種絕句歸入律詩。


推薦閱讀:

3、曆法知識
「黑科技」 | 如何在「在行」上月入過萬
手機cpu知識與2016行情簡單解說
經常被孩子難倒的29個科學小知識,一次輕鬆搞定!
細論天干地支(基礎知識..........3)

TAG:知識 | 詩詞 | 常識 | 詩詞格律 | 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