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些人真的死了嗎? 看到第四個人,我希望她確實早就死了
1、李自成生死之謎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終加入了反明的農人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強大,幾十萬大軍所向無敵,總算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潰散、岌岌可危的明王朝。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蠱惑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陝西、湖北等地,最終不知所終。 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罹難。 《明史》的結論是, 自成已死,屍朽莫辨。它的依據是,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陳述說,李自成兵儘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鄉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他派人前去驗屍,而屍身現已腐朽,無法辨認了。還有一個依據是,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陳述稱,他的部眾已將李自成斬於九宮山下,只是丟了首級。 可是,這個「罹難」說卻難以令人信任。由於李自成雄才大略,勇猛十分,一直是官府的死敵。無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統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存亡肯定是其時的重大事件。而阿濟格陳述中說是「屍朽莫辨」,純屬虛浮不實,清王朝怎能信任?何騰蛟的陳述簡直即是馬後一炮,謊報戰功,南明王朝也不會信任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時,他的手下還有40餘萬戎馬,駐九宮山一帶最少也有數萬人,說他僅帶20名親信與現實顯著不符。何況,假如李自成真的被殺,他的幾十萬大軍豈能善罷甘休?九宮山能安靜嗎?但是,現實上,其時九宮山很安靜,那幾十萬大軍也很安靜。 那麼,為何有「罹難」說,並且在民間廣泛撒播?據估測,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放的煙幕彈,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揚言李自成已死,能夠消除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下一步也許聯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鬆警覺,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重整旗鼓。 也有人說李自成在夾山寺隱居。 聽說,清朝初年,行將就任的雲南同知張瓊伯在到差途中,游訪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談古論今,較為投合,相見恨晚,視為知己。幾年後,他又重訪夾山寺,方丈已死。弔唁當中,方丈的學徒通知他:那方丈即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 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親赴夾山寺查詢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親眼見過一幅李自成的畫像,據稱,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據考察,在一個瓷壇中盛的遺骨,與李自成身段附近。墓中陪葬物與李自成家園陝西米脂縣的風俗相同。 但這一說法仍有不一樣意見。 有人說,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發現,只能闡明石門夾山寺的確有奉天玉大和尚這自己,並不能證實奉天玉大和尚即是李自成。又有人說,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實,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此,李自成隱居於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結論。李自成的存亡之謎至今仍變成史學家討論不休的事。
2、朱允炆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身後,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抵擋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終。爾後,有關惠帝現已出逃的風聞頗多,明成祖對此老是不放心,這件事也簡直變成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前史懸案。歸納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流亡」說兩種。
一種說法以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交戰,燕王取得全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統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戎行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運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太宗實錄》卷九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公然,如果痴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仁宗朱高熾御制長陵後碑也說,建文帝歿後,成祖備以皇帝禮儀殮葬。成祖後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放火自殺。可是,宦官在火後餘燼中屢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全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麼地方,無人可知。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想自殺,但被說服,出家了,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身後,他又回到京城,身後葬於京郊西山。朱棣登位後,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對他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因而屢次派親信大臣處處拜訪。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伴隨官員中,有不少錦衣衛兵,這明顯就是用於私自察訪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全國寺院公布《僧道度牒疏》,將一切和尚名冊重新整理,對和尚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從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起,還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骯髒為名處處查找,觸及大江南北,前後共20餘年。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影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開山祖師。也有現代專家以為,當年建文帝逃跑後,曾藏於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藏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至於建文帝的下落究竟怎麼,以上兩種說法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3、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我國眾所周知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終身曾觸發許多騷客文人的才思,為之吟詩作賦。但是,這位國色天香的美人終究歸宿怎麼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亡,潼關失守,盛唐皇帝唐玄宗難堪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於馬嵬驛。但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敘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終究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一種觀點以為,楊玉環或許死於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以後,以「後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一死,唐玄宗無法,與貴妃訣別後只得命令。楊貴妃「遂縊死於佛室」。
也有人以為,楊貴妃也也許死於亂軍當中,這可從一些唐詩中的描繪看出。杜牧的「喧呼馬嵬血,凋謝羽林槍」、張佑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許多詩句,都以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於馬嵬驛,而不是被逼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稱,楊貴妃之死存在別的的也許,比方有人說她實際上是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中出現過。還有一種說法中說楊貴妃沒有死,而是被貶庶人,並被下放民間。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自己以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蘊含著另一種意思。還有一種說法以為,楊貴妃終究流亡到日本。1984年出書的《文明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我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其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心腹護衛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鄰近揚帆出海,經海上流浪,輾轉來到日本久谷町久,終究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狀況終究怎麼,至今仍令人難解。
4、川島芳子生死之謎
川島芳子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漢奸走狗,作為滿清皇室的格格她卻一心為日本人效力,多次竊取中方情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賣國罪和漢奸罪被處以死刑,然而在她死亡的事情上卻一直籠罩著一層疑雲,川島芳子有沒有死一直以來都讓人爭論不休。據說,在川島芳子行刑後沒幾天,就有一個叫劉鳳珍的女子報案,稱自己的姐姐是川島芳子的替死鬼,說她的姐姐在監獄得了很重的病,眼看就要不行了,所以就以十根金條的價格賣了作為川島芳子的替死鬼現在已經有著越來越多的人確信川島芳子沒有死,還一直在長春活了數十年。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不管川島芳子的生死之謎多麼的駭人聽聞,都無法掩蓋她早在1948年就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事實。
推薦閱讀:
※劉備和曹操,誰更奸詐,誰更是一代梟雄?
※四大美男之首潘安的一生經歷了什麼?
※沁園春?雪和念奴嬌?赤壁懷古
※戚家軍最引以為傲的幾次大戰?
※《陸貞傳奇》皇帝是如何駕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