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注學習班(120集)開吉法師「念公《凈修捷要報恩談》之啟示」

學生:念公《凈修捷要報恩談》之啟示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仁者,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開吉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念公《凈修捷要報恩談》之啟示」。

  近日弟子恭敬學習了黃念祖老居士《凈修捷要報恩談》,深感受用無窮,法喜充滿。《凈修捷要》一名「五念簡課」,是民國年間凈宗碩德夏蓮居老居士所編撰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天親菩薩五念法門的簡單功課,與《無量壽經》相輔助。黃念祖老居士曾說:「《凈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無量壽經》必然也發達。」《凈修捷要》法本的編撰,是緣於蓮公大士看到今日之世,修習凈業者多,而具深信切願者少。於是在庚辰年於病中發願,會集佛經經文,副以祖師大德之意,編撰成《五念簡課》,以便於初機者學習、受持。由於《凈修捷要》能夠於恭敬禮拜之中,與諸佛菩薩至誠感通,且易於收攝身口意三業,降伏煩惱、妄想,使正念現前。需時少而收效多,又節時省力,因此付梓流通後,普受修行者的歡迎。蓮公大士的入室弟子黃念祖老居士生前,曾擬撰寫《凈修捷要報恩談》一書,可惜眾生福薄,老人家悲願未成,即舍報往生。所幸的是,念老留下了講解《凈修捷要》的錄影資料,共三十四集,計三十二拜,使後人得以一窺堂奧,實則眾生幸甚也。

  甲、黃念祖老居士生平簡介

  在講述學習《報恩談》啟示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慈念老的生平。黃念祖老居士生於一九一三年,祖籍湖北江陵,法號「蓮華龍尊」,亦號樂生、心示,別號老念、不退翁。幼年早孤,其舅公「文廷式」是光緒皇帝的妃子珍妃、瑾妃的老師,其舅父是民國年間的佛教碩德「梅光羲」老居士(人稱「南梅」),因此,念老自小稟受家學的薰陶,且夙具慧根,知向佛乘,故能深解佛理。

  在近代的佛教史上,黃念祖老居士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是佛門公認的大成就者。在師承方面,念老所追隨的都是有修有證的老師:虛雲老和尚(禪宗)、蓮花正覺王上師、貢噶上師(密宗)、夏蓮居老居士(凈土宗、教下)、梅光羲老居士(法相唯識)。所謂明師出高徒,得蒙好老師的親授,加之自己的精勤努力,念老在佛法上的成就自是不同凡響。念老確實是一位「通宗通教,顯密圓融」的大德。但是在晚年,當他完成了《凈土大經解》(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業」)之後,就放下萬緣,歸心凈土,一天念十四萬聲佛號。這在在啟示我們,「有一天的時間就念一天佛,有兩天時間就念兩天佛,其他的統統放下」(凈公語)。半年後(即一九九二年三月),念老舍報往生。其一生之行誼為學佛人樹立最好的榜樣,使我們得到最真實的利益。

  在《凈修捷要報恩談》中,念老曾經說過,雖然凈土法門是易行道,但還是要有一番真實的努力,所謂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我們不要認為,得到這個法門就可以不加努力直接往生了。念老說,凈土的易行是相對的容易,但是還是要符合彌陀的心愿,要真實的信,真實的發願,且對於娑婆世界無所留戀,很好的念經、念佛,能夠符合達到佛來接引,真正往生的目的。念老的這段開示,詮釋了他老人家往生之前,一天念十四萬聲佛號的慈悲示現。

  據資料記載,有人說,黃念祖老居士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師父上人說,他對此深深相信,因為如果不是大菩薩,無法將《大經》集注做得如此究竟圓滿、完美無缺。值得一提的是,在《凈修捷要報恩談》第二十五集,講到第二十四拜「觀世音菩薩」,念老特別講述了觀音菩薩「返聞自性,成無上道」的義理,教導我們如何始覺合本、背塵合覺,使人深有啟發。當講到眾生耳根最利之時,還例舉其舅公文廷式年少時,讓弟弟們都大聲的讀書,而他自己則躺在床上睡覺,實際上這些書他都聽進去了,後來弟弟們才知道上了他的當。以此來說明耳根最利之理。凡此種種諸多案例,都十分的生動有趣。

  總之,我們若是認真學習念老所講的《凈修捷要報恩談》,能夠在此得到不少啟發,增長許多見聞。

  乙、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

  在《凈修捷要報恩談》中,黃念祖老居士多次提及和讚歎師父上人以及雪公老人。語云,「佛佛道同」,舉凡諸佛菩薩出興於世,必然是互相恭敬、互相讚歎、互相包容、互助合作。此一理念於宏琳法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之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僧贊僧》第三章「佛門大德眼中的凈空法師」中,宏琳法師會集了黃念祖老居士與師父上人互相讚歎、互相恭敬的一些資料。念老在《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中說:「(凈空法師)他現在專修專弘凈土法門,專弘《無量壽經》,而且是夏老師這一本,他這個人圓滿普賢大願!他就從普賢大願轉向凈土。」念老還在《旅美雜談》中非常肯定的說:「(凈空法師)這是一位大德!」還曾經禮請老法師為《凈土大經解》撰寫序文。正如宏琳法師所言,《凈土大經解》是念老一生最重要的事業,禮請老法師寫序文,其表法深義自是不言而喻。

  宏琳法師在《僧贊僧》的一則按語中說:「黃念老在世時,曾有人在他面前毀謗凈空法師,念老卻說凈空法師禪定力很深,念佛功夫好,度生事業功德大之類的話,並無半句貶損之言。」這一點在念老《凈修捷要報恩談》之中,亦時有體現。

  在《報恩談》中,念老多次提及老法師,現列舉如下:

  第一、在《報恩談》第一集,講解蓮公開篇序文「凈宗一法,易行難信,非探教海,莫窺津涯」,念老指明,學教的最高峰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最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凈空法師一直到處講經,講到後來講到《華嚴經》這個地方,他就歸凈土了……從十大願王,也把他導歸極樂了。」在《報恩談》第二十七集中,念老再次提及,凈空老法師就是緣於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趣向凈土宗。

  第二、在《報恩談》第二十四集中,念老提到老法師把凈土宗《阿彌陀經》的三種註解印出來了,《阿彌陀經疏鈔》、《阿彌陀經要解》和《阿彌陀經通贊疏》(法相宗窺基大師所作)。而且還說:「他的用心我知道,就是你看看唯識的人他也作凈土宗的註解。他這個用心是好的。」亦即法相宗的祖師也讚歎凈土。念老說,如果他見到老法師,就會提議再把《阿彌陀經圓中鈔》印進去,將這四部註解合印成一本。在《報恩談》第三十一集中,念老提到「凈空法師也在印《論注》(曇鸞法師《往生論注》)。」老法師還曾經講解過這部註解。

  以上這二點體現出念老與師父上人在教理、教義、教學上的相互理解與交流,是彌足珍貴的資料。

  第三、念老不僅僅提到了老法師,在《報恩談》中還連帶著讚歎老法師的恩師雪公李炳南老居士,稱他是一位「老學佛的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並且肯定李炳老是一位具正知正見,能夠明辨是非邪正之人。這樣一位深具法眼、知見純正的好老師所培養出的學生,想必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師父上人曾開示說,當今時代,世衰道微,所幸有三位大德出現於世: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無量壽經》、海賢老和尚為《無量壽經》作證轉——這三位大德的示現,使得凈宗的法脈得以延續。我們深深相信,實際上應當是四位大德——加上師父上人宣講《無量壽經》,使得凈土法門大興於世,此功甚偉矣!凈宗道法四足鼎立,才能四平八穩,且感得四海承平。

  丙、為曇鸞和道綽法師重新正名

  在《凈修捷要報恩談》中念老曾說,現在蓮宗的祖師,將曇鸞和道綽法師刪除了,但是古一點的記載,西天東土蓮宗最初的祖師是「慧遠、曇鸞、道綽和善導大師」。念老說,之所以把曇鸞和道綽法師取消,是因為他們的著作流傳到海外,而在中國卻失傳成為了佚本,現在又傳回了中國。因此,應該要為曇鸞、道綽法師重新正名。

  在《凈土聖賢錄》中,記載了這兩位祖師的生平事迹:

  曇鸞法師是北魏大同府雁門人(今山西代縣),少年時游五台山,見到許多神跡感應,於是發心出家。後來註解《大集經》時,因感氣疾生病,從而感嘆人命危脆,旦夕無常。於是,曇鸞法師來到江南梁朝陶弘景處(陶弘景: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自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希望能夠在道家修長生之術。陶弘景傳授給他十卷仙經。後來,曇鸞法師回到北魏,遇到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於是就向他請教說:佛法中是否有長生不老的方法,能夠勝過仙經的嗎?菩提流支法師說:「長生不死的方法是在佛教之中。」於是就把他譯出的《觀無量壽佛經》授予曇鸞,並且對他說,「學此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往」,而且壽命是真正的無量壽,這就是佛家長生不老的方法。於是曇鸞法師燒毀了仙經,開始專修凈觀,以此自行化他,著書立說,作《往生論注》,讚歎持名念佛法門,影響十分深遠。

  北魏興和四年,曇鸞法師預知時至,集眾教誡說:「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不懼。九品凈業,不可不修。」於是讓弟子高聲唱佛,遂面西而終。寺眾皆見幢幡寶蓋自西而來,天樂盈空,良久乃已。

  曇鸞法師的示現,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無量壽經》云:「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菩提流支法師教導曇鸞說,這個世間沒有真正的長生不死之法,縱然能夠得到長壽,但是還是免不了生死輪迴,只有在佛法之中才能夠得到真正的長生不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量光、無量壽,這是真實的無量。吾人能夠端正心念,志求佛道,求生凈土,才是真正的護佛種性。

  師父上人在宣講《科注》時,曾經為我們介紹過道綽法師:

  道綽法師俗姓衛,山西太原人,唐初凈土宗的大德,亦稱「西河禪師」。日本凈土宗尊稱他為七大高僧之第四位。他十四歲出家,廣學多聞,曾經宣講過二十四遍《涅盤經》。後來住在曇鸞法師所創建的玄中寺,受曇鸞和尚碑文所感,開始專修凈土。道綽法師四十八歲時,開始放下萬緣,專修凈土,且坐常向西,六時禮敬不缺。他一生宣講《觀無量壽佛經》二百多遍,直至八十三歲往生,每日念佛七萬聲,為念佛人做出了好榜樣。他主張無論出家在家,均以念佛為要,念佛時數小豆粒,稱為「小豆念佛」,這大概就是念珠的起源。

  唐朝貞觀三年,道綽法師預知時至,通告四眾同修。四眾忽然見到曇鸞法師坐在七寶船上,並告訴綽師說:你已經凈土堂成,但是壽命還沒有盡。綽師七十歲時,口中還長出新的牙齒。唐太宗曾經到太原見他,供養他許多的珍寶。他「年屆八十,容色盛發,神氣尤爽,暢談凈業,每每理味奔流,吐詞包蘊。」貞觀十九年,道綽法師舍報往生,世壽八十四歲。著作有《凈土論》二卷、《游心安樂集》二卷,以此弘揚凈土念佛法門。凈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就是道綽法師的門人。因此師父上人宣講《科注》時曾說:「道綽不是凡人,曇鸞也是了不起的人,都是早期凈宗大德,都應該選為祖師才對。」

  印光法師所修訂的《佛教三字經》中說:「晉慧遠,住匡廬,結蓮社,德不孤。魏曇鸞,修妙觀,生品高,瑞相現。唐道綽,暨善導,唱專修,為妙道。」這部明朝吹萬老人所著的佛家入門之書,就是將曇鸞、道綽法師列在廬山遠公大師之後,其用意自是不言而喻。大慈念老於《凈修捷要報恩談》中云:「凈宗諸祖,我們將來還是要把曇鸞、道綽恢復進來,曇鸞是二祖,道綽是三祖,善導是四祖。」在這個問題上,吹萬老人、印祖、凈公和念老真可謂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丁、佛法將興,必有禎祥

  在《凈修捷要報恩談》中,黃念祖老居士多次談到,佛法將要中興於世界。

  首先,念老指出,凈土宗有許多典籍原本在中國佚失,成為佚本,現在又重新回到中國,這是一個很好的因緣,正是所謂法之將興。因此,念老說:「這裡也是一個很好的、讓我們感覺高興的事。」特別是《無量壽經》一千多年都沒有得到善本,現在由於蓮公大士的會集,我們才得以受持善本,此乃稀有難逢之殊勝因緣。

  第二,念老指出,末法時期,我們現在是處在減劫,每過百年人壽減一歲。但是在這個時代,人的平均壽命卻是在增長,這可能是個中興的瑞相。念老說:「最近看來,人的平均壽命在增長,也正好跟西藏的傳說、密宗的傳說,佛法要中興於世界,這兩個有不謀而合的地方。」二0一四年十二月,《人民日報》刊載了一則消息:英國知名的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二0一三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全球人均壽命從一九九0年的六十五點三歲,增至二0一三年的七十一點五歲。也就是說,二十三年來,全球人均壽命增長了六歲。其中全球男性的平均壽命增加了五點八年,女性增加了六點六年。兒童死亡率明顯下降。低收入國家人民壽命增長顯著。此報告是在對全球一百八十八個國家、地區的人口數據估值後得出的。念老是在一九九二年往生,上述這組數據是從一九九0年開始統計的。在念老往生的十多年後,人均壽命還在持續的增長。因此,這是一種祥瑞的徵兆。

  第三,念老指出,現在很多人不如前人精進,但是,只要大家肯精進,把這些優點發揮出來,將有一個佛中興的高峰。所謂的高峰就是比前後都高(當然以前也有更高的地方),念老說:「根據西藏的傳說,不久的將來佛教是很放光,出現一個中興的高峰,峰還是很高。」因此,要利用這個上升的階段、特殊的因緣,認真努力的發心和修持。

  第四,念老指出,佛教中興三百年之後,將來回教要統一世界。由此可知,法運還是會起起伏伏的。念老說,回教統一世界,三百年後再起一個峰,佛教又盛。這正如同盛極必衰、否極泰來的宇宙運行規律一般,佛教的法運經歷最困難的時期之後,就會有一個好轉。但是這一次,佛教再次盛行的高峰,就比不上當今時代的這個高峰了。

  第五,念老指出,第二個高峰過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峰了,佛法會一天不如一天,一直到末法時期最後的一百年。這一百年就靠這一部《無量壽經》和一句阿彌陀佛,這也顯示出了《無量壽經》的重要性。念老勉勵我們說:「我們在這個地方做工作,好鋼是用在刀刃上了。」

  這段話使我們對於追隨師父上人「一門深入」學習《凈土大經科注》堅定了無比的信心。

  在《報恩談》中,念老所說的「法之將興」是指佛法的各宗各派的共同繁榮。而師父上人在宣講《科注》之時,曾經開示說:「凈土法門沒有末法。」此即是專指凈土宗而言。在中國除凈土宗之外的其他七個宗派,都有正法、像法和末法,「唯獨凈土宗沒有,凈土宗是純正正法」(《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第六十三集)。因為在大乘經上,佛所說的正法的四個標準,凈土宗都具足——有說經的人、有聽經的人、有修行的人(念佛即是修行)、有證果的人(往生即是證果)。因此,師父上人說:「凈土宗自始至終都是正法。」將來佛陀的經典是《無量壽經》最後滅。即使到了法滅之時,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依然住世百年。至誠懇切稱念這句彌陀聖號,臨命終時,依然能夠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此則彌顯凈宗法門之無比殊勝。

  綜上所述,《凈修捷要》這部書是蓮公大士留給後人的一劑良藥,是與《無量壽經》相輔相成的一部法本,簡單易行,收效頗著,值得我們凈業學人認真的學習與受持。

  《凈修捷要》的法本近年來已經製作成有聲書,主要有以下幾種版本:一、師父上人早年讀誦版(約四十五分鐘);二、悟行法師讀誦版(約二十七分鐘);三、劉素雲老師領誦版(約四十七分鐘)。這三種版本都非常殊勝,同修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以及修學的環境,來選擇不同時長的讀誦版,可以一邊播放,一邊修持禮拜,需時少而收效大,無論是個人凈修還是團體共修,都非常的適合,很值得我們來推廣。

  以上是慚愧弟子學習《凈修捷要報恩談》所做的淺顯提要與總結,如有不妥之處,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

  老法師:蓮公的《凈修捷要》這個本子,是我第一次跟念老見面的時候,在北京他送給我的。我看了之後就非常喜歡,簡單扼要,對於現代人過著繁忙的生活,非常適用。比這個更簡單的、更重要的,那就是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法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是一句佛號修成功的,了不起的成就。我細看他的光碟,我也看了幾十遍,我能體會到,他念到功夫成片,不超過二十五歲。他二十歲出家,師父傳他這一句佛號,叫他一直念下去。我覺得二十五歲之前他得到成片。得到成片就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像《楞嚴經》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見佛,當來見佛是往生極樂世界。能夠達到功夫成片,現前就見佛,佛一定會告訴你,你還有多長壽命,到你命終的時候佛來接引你。你心裡就有底了,知道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那有名字了。繼續不斷的努力,我認為三年到五年,不會要很長的時間,從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的時候,還在這個世間,再努力個三、五年,就能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老和尚有沒有得到?得到了。

  可是他老師厲害,我們從老師這一句話當中,我就知道老師是開悟的人,因為不是開悟的人這個話說不出來。他交代海賢老和尚,一直念下去,後面還有一句話說,「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這一句話不是真正開悟的人說不出來。為什麼不能說?惠能大師開悟是在盛唐的時候,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的時候,他還要到獵人隊去躲十五年才能出來。為什麼?嫉妒障礙的人太多,你雖然開悟了,五祖給你證明、認可了,別人不服,會找麻煩。十五年之後,大家淡消了,把這個事情忘掉了,堅固執著的人大概也都走了,都不在了,你可以出來了。海賢老和尚環境比惠能大師差多了,所以不能說。老師這個話交代得太好了,保護他,不能亂說,不能說。但是我們能看得出來,偶爾露了一、二句,你留意,那一、二句裡頭話裡頭有話。

  所以我們知道,他老人家大徹大悟應該在四十歲左右。真正得理一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就成佛了。這個我們要認清楚。往後這麼多年,那是阿彌陀佛囑咐他的,要他在這個世間長住幾年,為我們表法。要是用一句俗話來講,就是叫他住世保佑我們大家,就這個意思。讓我們學佛的人不忘記佛陀的教誨,「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教我們凈宗的人,保佑我們,在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道路上不要退轉,不要迷失方向,不要走到岔路。這個功德可大了!

  所以我看完了,那個時候看完了三十多遍的時候,我就勸導大家,每一天要看三遍,看一年,一千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果然一天能看三遍,念一萬聲佛號,這一年下來,你在這個光碟就看出門道了,你真正就懂得了。現在我知道的是劉素雲居士最用功,她已經看了一千六百多遍,她說愈看愈有味道,愈看愈不能罷休。一天有的時候看十遍,一遍一個小時,十遍就是十個小時,好榜樣!真能這樣做的時候,哪一個人不往生?往生問題叫真正解決。這個世間一切隨緣,要學老和尚,什麼都好,什麼人都好,什麼事都好,一天到晚歡歡喜喜。自己謙虛,不敢輕慢一個人,決定不毀謗一個人,不批評一個人,身行言教做我們好榜樣。

  《凈修捷要》念老給我,我看過兩遍就收起來了。到他講這個「報恩談」,我是上一次在澳洲看到這個光碟,我每天晚上都看,在那住了一個多月,從頭到尾我記得好像看過三遍,非常歡喜。所以我就想到,如何能把它做成光碟,因為它沒有文字,沒有字幕,說話的聲音有的時候比較低沉,聽不清楚,少數聽不清楚。我就想要把它重新配音,找口齒清楚的人,把他的文字做一個文字檔,再照文字檔來做有聲書。現在是做成功了,這個功德無量,這樣子大家聽不費力,會很有受用。如果覺得《無量壽經》太長,這個《凈修捷要》就好了,它簡單,他把它濃縮了,用這個本子時間少,天天照這個做課誦,便於課誦,這好事情。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黃柏霖居士、開吉法師  (第一二0集)  2015/1/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20


推薦閱讀:

勵志座右銘 學習座右銘 經典座右銘大全
藝術小白的藝術學習3部曲
大家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呢?
風水學習之旺山旺向
利用碎片化時間,一個美麗的謊言

TAG:學習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