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 Leader?

作者丨古爾浪窪(插坐學院專欄作者)

來源丨插坐學院(ID:chazuomba)

如果將公司中的大小主管比喻為大齒輪和小齒輪,則老闆是大齒輪,員工是小齒輪,中層主管猶如帶動大小齒輪的傳動鏈條,非常重要。如果傳動中鏈條出現丁點問題,可能就會導致整組齒輪停擺。

因此,中層主管一定要做好一些溝通、組織和協調的工作,保持上傳清晰,下達到位,說到做到,這樣,公司的整體效率才能大幅度提升,工作質量放可有保障。

以下是我就自己的工作經驗整理的中層主管5要5不要,希望對有志於做出色主管的人有借鑒作用。

1

「五要」

1、確認指令

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失真,也會衰減,加上受到命令者表達的能力,接受者理解及還原能力等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作為中間段的傳遞者,中層主管一定首先要確保自己的理解沒有誤差,方能保障自己的傳達不會出錯,因此需要對接到的指令進行確認。

在指令的確定模式上,分兩種。

一種是簡單任務,確定「收到」,立即執行即可。

另外一種是複雜任務,牽扯到人力、物力、財力協調,則需要用1、2、3……的條例順序方式,將自己理解的東西整理出來,回應上司確認,以防遺漏或者缺失關鍵信息。

確認指令的時間期限,一般指令要立即回應,如果不方便立即回應,最長不得超過4小時,我自己將之稱為「四小時回複製」。

複雜指令的回復,除了同樣執行「四小時回複製」的原則之外,還要同時回應人力、物力、財力協調及應對情況,如果有困難,要立即提出。

2、及時彙報

所謂彙報,就是向上司回應進度。

簡單任務,可以快速完成,完成後,向上司彙報結果即可。複雜的任務,往往在中途可能會遇到困難,如果兄弟部門配合不到位,或者資源未達時,就可能會停滯不前。此時,應及時向上司求援,從而獲得支持。

即便是進展順利,也應該及時向上司回應中間狀態。有時候,對一件事情進度的判斷,上司可能與下屬會不同,因為上司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容易看到和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如果及時彙報,他就可以及早發出預警,幫助你少出錯,這樣,也會使得他更放心,而不至於頻頻問你進度。

彙報的工具,可以電話,可以微信,也可以郵件。一般情況下,緊急事件用電話,不緊急事件用微信,如果需要附帶圖紙、表格及綜合分析報告,就用郵件,但可用微信截圖提醒。

彙報的方式,從內容角度看,要用倒敘方式,先說結果,再說過程;先說結論,再說理由(或論據)。千萬不要平鋪直敘,太浪費時間,自己難以說清楚,上司也很難抓住重點。

3、每周彙報

一周工作進度及整體情況,應形成周報。我自己管理的事業部,規定每周一早上10點開周會。

周報模式非常簡單,就是一周計劃的完成情況,以及下周工作的計劃。但這又是個容易掉坑的地方。很多人在寫周報時,往往是流水賬,缺乏真正的總結和問題及計劃提煉。上司幾乎一眼就可從周報中分出好的主管與差的主管來。

笨的主管,只會複製日常工作內容進去,按部就班講一堆數據,或者一堆文字。但這些,其實很難給上司留下深刻的印象。

聰明的主管,會善用周報,讓上司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乃至自己把握和提煉主題的能力,盡量將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事情提煉成一個個的項目推動,會巧妙藉助上司的力量,推動工作。

實際上,周彙報是一個非常好的「上達天聽」的機會。如果有資源需要爭取,一定要學會善用周報。我記得吳軍曾經講過,他在谷歌工作的時候,一個月有一次與施密特、佩奇面對面報告的機會,他就是藉助這個報告,爭取到各種資源的。

4、言出必踐

所謂言出必踐,是指,如果一旦發布命令,就必須執行,一旦承諾,就一定兌現。

言出必踐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更是一種工作能力的體現。發布命令,一定執行,會塑造主管行動果斷的管理形象;一旦承諾,一定兌現,則會塑造主管信守承諾的形象,容易贏得部署的認可。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意味著,做為主管,發布命令前,一定考慮好所有的行動方案,乃至預案,不要經常做著做著,發現自己說的不周全,總是要去更改命令,很難服眾;承諾前,一定要給自己留有餘地,不要說兌現不了的話。如果真的發生了不可預料的意外,一定第一時間告知,不要拖拉,弄到最後不可收拾。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5、「三點總結」

所謂的三點總結,其實就是一種結構化的思考模式,是一種有效鍛煉自己的歸納、總結、提煉能力的方法。

比如,一件事情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一二三,分拆開,快速表達清楚;這個問題,有哪幾個方面的注意事項,一二三,快速總結出來;這個項目,有那些應對措施,一二三,快速羅列出來。

所謂三點,並不是說所有的措施只有三點,或者遇到的問題都只有三點,而是,你要在一分鐘之內,理清楚自己的思路,至少能說出來三個理由;三個方案;三個注意事項;三種行動路徑……而且,這三點不能重疊,不能遺漏。

久而久之,就能訓練出來你的快速思考和行動的能力來了。

2

「五不要」

1、緊迫盯人

交代部屬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截止日期,如果需要中途彙報,就確定彙報節點。

不要布置任務時,不講截止時間,卻在中途不斷追問部署「XX進行的怎麼樣?」「完成了沒有?」這代表著你思考問題不周全,而不是部屬工作能力有問題。

向部屬布置任務,不僅僅是上令下達,其實也是在考驗你的掌控工作項目和進度的能力,只有自己清楚節奏,部屬才能有效掌握進度與狀況。

學會耐心等待下屬的彙報,不無端騷擾下屬,不給下屬添亂,不僅僅是一種中層主管應該具有的素養,也是你管理能力的一種體現。

2、不做決定

主管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決定。有些主管要麼就是對自己的判斷不自信,要麼就是接受到的信息不足夠,或者甚至在察言觀色,在等待其它主管給出的方向。

不管基於什麼樣的理由,這樣的主管都不是好主管。

一個主管,猶如戰場上的指揮官,一定要瞄準目標和高地,及時發布命令。一個執行力高效的團隊,必須有清晰的指令。

面對基本的問題的決定,不需要等待建議,或者最高主管給他定方向。他一定能要能夠根據自己的職權和經驗做決定。

優秀的主管,要學會面對挑戰,他的工作就是要做出艱難的決定,而且,他也必須要有能力知道怎樣做出明智的決定。

3、不管理自己

所謂「領袖易臟」,也就是說,主管更具有示範作用。所以,主管一定要管理好自己,不要要求別人不能遲到,自己卻遲到;更不要把私生活帶入工作場合。

有些主管喜歡超時,也就逼著下屬也超時工作。這不是代表敬業,而是代表不能掌控和管理自己的工作進度和時間。

加班是難免的,但應建立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下,而不是為了表現。每個人都不該成為別人的負擔,主管要教育員工做到,主管更加自律,該加班就加班,該不加就不加,不必額外給下屬帶來負擔。

4、喜怒無常

管理要有跡可循,有據可依,如果有罰款條例,一定要提前向員工公式,新規定,應該先引導過渡,給出緩衝時間,再執行。不要突然襲擊員工,同樣,也不要對員工違規視而不見。員工的嚴格執行制度的習慣,是來自主管的嚴格執行制度的跟進。

不要讓員工養成看主管臉色的習慣,如果員工覺察到主管的心情不好,就不敢呈報表現不佳的業績,結果會錯失應變時機,更嚴重的後果,是會錯失主管的指導,無法進行自我反省,從而將原因歸咎於「我倒霉,今天碰到主管心情不好」。

5、不用聰明人

不願用聰明人的主管,不是過分自信,就是過分不自信。績效不好的主管不用比自己聰明的人,是一種懦弱或者傲慢的表現,他們看不見,或者沒有能力欣賞別人的長處。

一個不懂得欣賞別人長處的主管,很難走得很遠。與聰明的人相處,自己才會變得聰明,一個沒有聰明人的團隊,是很難做得出色的。

不要去獨攬榮譽,好的主管,要學會做幕後英雄,將責任自己扛起來,要有能力和勇氣承認同事的貢獻。

即便你很聰明,如果不願意與聰明人一起工作,即使自己很努力,也無法組建一個有效的核心團隊。如果你是這樣的主管,頂多也就是一個人厲害,而不是一個團隊厲害。

? 關於作者:古爾浪窪,插坐學院簽約專欄作者。本文首發於職場充電第一站——插坐學院(ID:chazuomba),每晚 21 點 21 分準時分享,陪有夢想的人一起成長,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手中哪裡長肉會帶來出色的財運?

TAG: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