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毛毛筆知多少[9P]

文房四寶,知多少!!!毛筆,中國一中古老的書寫工具,歷史悠久,現在還有多少人用呢?

隨著時代的進步,毛筆漸漸退出大眾的視野,替而代之的是鋼筆,鉛筆,印表機..........

曾今的文房四寶,現如今的年輕人甚至可能說不出是那四樣........你還記得那四樣么.......

文房四寶: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來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

稱為「文房四寶」,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

都是或能書,或能畫,或既能書又能畫的,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逐稱之為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之一  筆】

按照不同的原料和性能,可把毛筆分為硬毫、 軟毫、   兼毫三種。 硬毫筆包括老兔頸毛製成的

紫毫與黃鼠狼尾毛製成的狼毫兩種,筆毫均為棕色,筆性硬健, 彈力強, 蓄水少, 畫出的線條

蒼勁爽利。山水畫中樹木的立干、出枝、勾葉、點葉,山石的勾勒、皴擦、 點擢,屋宇、  人物、

舟、橋、水波、瀑布等細線,都需靠彈性強的硬毫才能得以表現。 軟毫筆,用羊毫製成,筆性軟,

蓄水性強。山水畫的渲染多用它。米點山水與潑墨山水也常用羊毫,能收到筆酣墨飽、水墨淋漓的

效果。兼毫筆由硬毫與軟毫配製而成,有紫狼毫、紫羊毫、雞狼毫等品種,硬度在狼毫與羊毫之間

可根據個人的習慣與需要去選用。

【文房四寶之二  墨】

 

 

墨在四寶中位居第二,它不僅實用, 而且本身也是一件融繪畫、 書法、雕刻於一體的藝術品,

具有收藏和鑒賞的雙重價值,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墨的歷史久遠,且各種墨品繁多,

大致可按照制墨的原料劃分為松煙墨、桐煙墨、 漆煙墨、 油煙墨等。  古代制墨全部採用手工製作,

主要工序有煉煙、 和料、 製作、 晾乾、描金等 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墨遠在新石器時代,那時候墨

已經與人的生活不可分割了。 墨是我國古代繪畫、書法藝術的主導,歷代墨的繁榮使得墨成為中國的象徵。

【文房四寶之三  紙】

 

宣紙,中國傳統古典書畫用紙。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原產於安徽省宣城涇縣,

以府治宣城為名,故稱「宣紙」。涇縣附近地區也生產這種紙。宣紙起於唐代,歷代相沿。由於

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宣紙按加工方法分為

原紙和加工紙。按紙張洇墨程度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書法和寫意畫用生宣,工筆畫用熟宣。

【文房四寶之四  硯】

 

 

 

硯亦稱為研,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

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

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

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台的造型在

使用中得到了多樣化的發展。硯枱曆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制硯的石料,

開始以石為主的硯台製作。其中採用廣東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肅臨洮的洮河石製作的硯台,

被分別稱作端硯、歙硯、洮河硯。史書將端、歙、臨洮硯稱作三大名硯。清末,又將山西的澄泥硯與端、

歙、臨洮,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也有人主張,以天然硯石雕制的魯硯中的徐公石硯代替澄泥硯,合稱四大名硯。
推薦閱讀:

新毛筆如何開筆,最全的開筆方法
初學者如何選擇筆墨紙硯等書寫工具?
我該如何選擇一根小楷筆?毛筆(小楷)選購參考自測表 | 挑毛筆一篇搞定,不再犯愁
為什麼你買的毛筆總是不好用?(選筆經驗大總結)

TAG:年輕人 | 年輕 | 毛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