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剛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義筆錄(一)

成剛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義筆錄(一) 2010-12-25 03:43 |作者: 佛緣資訊 |來自: 佛緣網站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長春般若寺成剛方丈講

長春護國般若寺般若講堂

二○○○年三月一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多,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

講經序

大家讓我給講點佛法。從今天開始,我給大家講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部《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在「佛經」三藏十二部教典中,是文字最少,篇幅最短的一部經,但包含的內容卻很豐富,意義深廣。

這部經總括了佛的一代時教。佛說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宗旨、要義都在這部經里,所以三藏十二部教典也不外乎這一部《心經》。

這部經是出家僧人、在家居士最熟悉的一部經,祖師把它選為修學佛法的常課,每天要念誦。六祖大師說:「誦經得福報」。但在念誦修福的同時,還要依經解義,要悟明佛在經里所說的意義道理,依理進行修證,這樣,才能心開意解,和佛法相應,得不可思議的佛法利益,就能斷除生死妄緣,能發明本具之實相,出離生死,得成無上菩提。

發心學佛,只停留在念誦上是不夠的,只能成就人天福報,所以更重要的是修慧,通達「實相」的道理,悟明一心,降伏其心,使現前的生死妄本、生滅妄識徹底歇滅,妄緣空處即菩提,妄滅真露,不生不滅的本覺佛性,即本來心,我們的本來佛才能全體顯現,究竟成佛。

講《心經》,就是讓大家共同發明本具之實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義筆錄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長春般若寺成剛方丈講

壹、本經因緣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即護明菩薩,於此賢劫第九小劫半,人壽命百歲階段,觀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機緣已經成熟,堪於接受佛法,所以我們的本師於此娑婆世界的第四天,即兜率陀天內院,乘願來到世間設教,說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餘會,共說了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大法。

我、非我、真我之析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法的建立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

先給大家說說這個「我」字,這個「我」就現前來說,是指我們在座的聽法大眾說的,就廣義來說,佛說的法是對我們法界眾生說的,就指十方世界的一切有情說的。

現在,再從真實義上講一講「我」。佛在經里說:「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就我們三界六道這個世間來具體說:內至身心,外至世界,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好的、壞的,長的、短的一切事物。無我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中,哪一種事物也沒有我可得。身心無我,世界無我;好無我,壞也無我;善無我,惡也無我;福無我,禍無我;功無我,罪也無我;苦無我,樂也無我;眾生無我,佛也無我。「無」就是不有的意思,有就不能稱為無,不有為無,有和無是個對待法,不有即空義。按照大乘了義教真實義來說,這個我是不存在的,從根本上說,就實際諦理來說,「我」根本不存在。

那麼,我這一法為什麼得以建立呢?就是因為眾生在迷,對於我們這個身心世界,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不能按照事情的本來面目去認識,而錯誤的「約法計我」。「約」就是在一切法,一切事物上面強立主宰。「計」就是妄心計度。認為這一切法,是我的全體,是我之所在、歸我所有,是這樣虛妄建立的,就是強立主宰。「我」是主宰義,一切法從根本上來說是無我的,因為眾生在迷,於本來無我的一切法中強立主宰虛妄建立,這個「我」就建立了。

我建立了,有了我的存在,那麼就得有「我所」,這一切事物都歸我所有。就象僧肇大師說的:「我為萬物主,一切為我所」。因此,我們法界眾生,百千萬億恆河沙數,無量無邊的每個眾生都這樣妄計,所以就在這一切事物上,虛妄相上,一切虛妄事緣上起分爭。引起自己心上的分爭,好與壞的分爭,善與惡的分爭,是與非的分爭,另一個是眾生之間的分爭。有分爭就互相鬥亂,互相危害,所以在這一切事物上起惑造業,循業受報,輪迴生死,有生死就有痛苦,所以這個「我」是生死的體。

我們世間也講,我們要發心為人民,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要有忘我精神,因為一想到「我」,「我」的利益還沒滿足,「我」的願望還沒得到,所以就不能夠去發心,去利益眾生。

這個「我」是虛妄建立的,是眾生約「身心計我」。認為色身六根是我,一切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虛妄心行也是我,約身計我,約心計我,說這個身心就是我之全體,我之所在,歸我所有,既然我建立了,一切就得歸我所有。所以,為了自己這個幻妄的身心,貪著世間這一切事物,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在這一切事物上起惑造業,製造種種危害,反過來這一切事物就逼迫、系縛、障礙我們,所以就苦的不得了。都是因為建立了我,所以才走向反面,建立無邊的生死,在迷的眾生都是這樣。六道眾生——凡夫,凡夫就是在迷的眾生(包括人道、天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阿修羅道),在迷就是約眾生的迷情,迷情就是認為一切事物有一個真實的我可得,所以凡夫執我,「執」就是妄想執著,這個我建立了,妄想執著不放,所以建立六道的分段生死。

聲聞緣覺二乘之人,雖然能夠覺悟,但是對「我」還沒有一個真正的認識,他認為「我」是空的,執為「非我」,還沒離開「我」的影子,所以建立三界外的變易生死。

我們的本師——大覺世尊,悟明一心,通達實相,對於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有一個真正的認識,了達我不可得。

這個「我」尚且不可得,從根本上不存在,那麼「非我」呢?更無所依據了。凡夫認為我是真實而有,聲聞緣覺認為「我」是空的,不可得的,所以執為「非我」。佛了達「我」尚且不存在,那麼更沒「非我」可得,所以佛能破除我執,破除聲聞緣覺的非我之執,超越「我」與「非我」,心不住「我」,不住「非我」,起個假名叫「真我」,假名為我,所以佛能出離三界內的分段生死和三界外的變易生死。

凡夫執我,就是我執沒破,我執不破,不能出離三界六道的分段生死。

聲聞緣覺不能破除非我,就是法執不破,不能破除三界外的法執,所以不能出離三界外的變易生死。

佛能夠破除三界內的我執和三界外的法執,所以能超越「我」與「非我」,就是「超越對待」,超越對待就是「絕待」,心再也沒有我和非我的分爭,達到心上的平衡,與自性相應,就是我們所說的與實相的道理相應,就是能證得本具之實相,實相就是無一切虛妄之相。在佛的心中,沒有凡夫的我相(三界內的我執),沒有聲聞緣覺三界外的非我相(三界外的法執)。佛說「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離了我相,離了非我相,就能證得本心,本心就是本覺佛性。即心作佛,即心是佛,離心無佛,更不假外求,心外無法,沒有一法可得,都是眾生的妄想計度,於本來無我的一切法中建立「我」,建立「非我」,引起自己心上的分爭和眾生之間的分爭。

現在再重說這個「我」。佛說「如是我聞」,每部經都提到「如是我聞」,這個我就是我們所說的假名為我,是超越我和非我的,這才是所說的一真法界,是「真我」,假名為我。就是我們雖然用這一法,但是在「我」這一法上,不起妄想執著性,不建立我和非我,不同於凡夫妄想執著的這個我是真實的,也不同於聲聞緣覺執著的這個我是非我,是空的,不執我和非我,就能發起「我」這一法的全體大用,就是自利利他。發起這一法的全體大用,就是為我所用,假名為我,即是真我,所說的實相,「我」這一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就不能在我這一法上,建立種種生死,種種罪業。

「我」,大家要正確理解,不要貪著、妄想執著我這一法,這樣就能夠在我這一法上得解脫,不被我這一法系縛、逼迫、障礙。

本、師、本師之解

「本師」——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塵點劫前已經得成無上覺道,已經成佛了。無始劫來,本師看哪個裟婆世界的眾生機緣成熟了,就乘願到哪個世界去設教,教化在迷的眾生,使其反迷為悟,發心學佛,依法修行,能走出生死苦輪,乃至究竟成佛。

在我們這個裟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乘願來到世間設教之前,是空劫,沒有佛法。當眾生機緣成熟了,善根增長了,生死習氣減損了,能夠堪於接受佛法了,所以我們的本師觀機逗教,乘願來到世間設教,這個娑婆世界才有了佛寶,有了法寶,有了僧寶,才有了佛法。三寶的建立是本自於釋迦牟尼。

我們的本師乘願來到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說了三藏十二部教典,從此人天才有了眼目,娑婆世界的眾生才有了導師——引導我們出離生死苦輪。

本是根本的意思,是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佛法的建立,是本自於釋迦牟尼佛,是他老人家金口宣揚的宇宙人生的真實諦理,將修證走過的道路,原原本本的告訴給我們法界眾生。如果釋迦牟尼佛不乘願來到世間設教,我們這個世間就沒有佛法,大家也不能坐在這裡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其他人宣講的,宣揚的,是本自於釋迦牟尼佛。

「本師」。本,根本,本源。就象水似的,發源地在什麼地方。我們每天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根本之師,就象樹的根和本似的,有了根和本,枝葉才長得茂盛,沒了根和本,枝葉就無所依據,就不成立了。釋迦牟尼佛要不來到世間設教——設立佛教,大家就不能發心學佛,走出苦得樂的道路,因為不知道佛法,還得沿著生死道路走下去,飲水要思源,所以我們要不忘根本之師。

師是什麼意思呢?師,師範,榜樣,模範。三世諸佛是我們皈命依靠處,是我們的學處,也是我們的導師——導引我們走出生死苦輪。佛是先覺,佛先覺悟了,先覺覺後覺。世間說「能者為師」。儒教韓愈韓昌黎他作詩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還是佛法,韓愈在這篇文章里把師的整個內容意義說的很圓滿了。

「師者」,下面就從佛、道、儒教,以傳道、授業、解惑三方面拓展師者之義。

老子是道教的始祖,道教所以能夠在世間廣泛流傳,就是因為老子說了一部「五千真言」——《道德經》。老子是周朝末年的禮官,掌握國家的禮法,君臣父子、婚喪嫁娶等,世間的禮儀、規範、道德方面的事情。他說了很多人生的道理,這是他的本教——原始的道教,大家信奉他,道教信徒很多。他的本意是讓人們正確認識、正確對待宇宙人生,能夠得出正確的結果,但是他說的法,是世間範疇的,沒有究竟。道教在發展流傳過程中演變了,建立什麼長生不老術啊、返老還童術啊、煉丹服藥啊,違背了《道德經》的原始教義,走入岐途了。

周朝以後,春秋戰國一直到漢明帝期間,皇帝、文武大臣、老百姓崇信道教,練長生不老術,本質都是貪著世間,貪著五欲。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封山,又派徐福帶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到日本)取仙藥,都是貪著世間。

到了漢明帝的時候,佛教傳入中國,當時道教有個首領叫祝善信,他領一千二百道教徒,向皇帝上書,說「應該信我們本教是真實的,不應該信外來教」,並且提出要檢驗真假。朝庭在洛陽建立了三個「焚經台」,皇帝(漢明帝)、文武大臣、老百姓都去觀看焚經。摩騰、竺法蘭二位聖僧用白馬馱著經像飛在空中,作種種神變,吐火吞水。皇帝、文武大臣、老百姓一看,道教經典化為灰燼了,佛經完好無損,佛法真實不虛。當時出家的人非常多,以後道教開始衰落,朝庭文武大臣、皇、官員就有二百六十多人出家,老百姓更多,道教徒一千二百多人就有六百人落髮出家,佛教大興。

我說的這個意思就是,老子說的經典雖然多,但是沒流傳下來,因為焚經的時候燒了,據記載當時有個人看燒的太可惜了,就從爐里抓出一本書,就是《道德經》——五千真言。以後的什麼「道經」啊,「皇經」啊,都是信徒偽造的。

還有儒教,孔子講的「仁」,孟子講的「義」等,都是屬於世間法,只能維持世間正常的繁衍生息。要解決生死大事、成佛大事,他們沒有這個能力。

我們本師是聖人,佛法是聖人設教。但是不管佛教也好,儒教也好,道教也好,教義不一樣,有的是世間善,有的是出世間善,佛法是即世間而出世間的。「即世間」要普度一切有情,要利益一切有情,要覺悟一切有情,就世間來說,不能離開世間,佛說的法是面對法界眾生說的,讓大家都知道佛法,都覺悟,都信佛,都受戒修行,將來都究竟成佛。如果我們離開世間,不對眾生說法,對虛空說法,那就沒有依據了,所以佛法不離開世間,「即世間而出世間」。「出世間」就是我們教化眾生、利益眾生,但是要即相離相,不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了達一切事物體性空寂,無我我所,如同夢幻,這叫出世間,即世間和出世間都在心上。

所以不管儒教、道教、佛教,雖然教義不一樣,但是都是傳道,傳授道法,傳授教義,這就是「道」。「道」以能通為義,讓我們能夠通達無礙,由此至彼,目的是使眾生能夠覺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出苦得樂。不管儒教也好,道教也好,佛教也好,儘管有世間和出世間的區別,都是傳「道」。

儒教二千年來,成為我們國家的正統思想,講「仁、義、禮、智、信」啊,「三綱五常」啊,作為社會的行為準則,去掉非禮,使人行為正確起來,圓滿起來。

道教也是這樣,是教化人學好。

儒教、道教都是為了傳道,不但在中國,在國外日本、蘇聯、歐美也有信徒。

佛教也是這樣,我們說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要行菩薩道,要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都是宣傳我們本師的道法——佛道,覺道,菩提道,都是為了傳道。

授業:傳授道業,成就道業。業:完成為業。象事業似的,說我要辦一個事業,辦的過程中籌劃、準備、安排、建立這個過程,就叫「事」,已經圓滿了,成就了,得利益了,就叫業,事業成功了。

傳道,包括聽聞佛法以後,信佛、受戒、修行,凈化身、口、意三業,不隨順世間的染污因緣,不造染業,隨順佛法成辦凈業因緣,我們念佛、修戒、修定、修慧,慈悲喜舍,利益眾生,行菩薩道,這都是修成佛之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修禪定、修智慧,要成就我們的「凈業」,要斷除我們的「染業」——生死業。所謂「凈業」就是成佛之因,觀世音菩薩還沒究竟成佛,還在行菩薩道,周遍法界,循聲救苦,行菩薩道,隨類應現,普度眾生,三十二應,十四種無畏,四種不可思議,還在修佛因,這就是「凈業」。還在不停的修學佛法,行菩薩道,就是授業。

解惑,解就是解除,惑就是迷惑。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些等覺菩薩,趣妙覺差一等(「妙覺」就是佛),還有最後的生相無明沒有斷除,這就叫惑。還有生死的陰影沒有徹底的斷除,所以不能證得本心究竟成佛,還得繼續修證啊,斷除最後的生相無明,才能證得本心進入妙覺究竟成佛。這個過程也叫「解惑」,就是解除我們的迷惑,惑業,惑是指妄心迷惑之心說的。

我們具縛的凡夫,生死絲毫未減,被八萬四千種煩惱心病所纏縛、覆蓋,所以無時不在做染業。所說染業就是貪、嗔、痴性,貪著這個,貪著那個,嗔恨這個,嗔恨那個,每天都在不停的作業,心裡想、口裡說、身體造。解惑就是讓我們覺悟,停止造染業,隨順佛法的凈化因緣,成就菩提道。

傳道、授業、解惑,凡是能夠這樣做的人,就可以稱為師。

這是通過儒教、道教、佛教來說明「師」的意思。孔子說:「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就是說我們素不相識的人在一起走,其中就有一個人可以稱為我的師範,可以作為我的榜樣,有我學習之處。比如說,我們走在大街上,這個人會掌鞋,要想會掌鞋,就得向他請教,問我,我就不知道,在掌鞋這種事物上他就是我的師傅;這個人經營百貨,善於交易,善於經營管理,如果我想開商店,經商做生意,就得向他請教,他教我路子,怎樣經營管理,怎樣了解市場情況,消費需要;這個人會開汽車,開起來非常自如,運送客人啦,運輸貨物,給社會、國家、人民造利益,我們想學開車,就得向他請教,司機就是我們的師傅。

「師」字的本義就是能者為師。

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能夠給我們法界眾生傳授覺道、佛道、菩提道,授業,成就我們的道業,解惑,解除我們的生死惑業,乃至使我們究竟成佛。我們的本師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力量和作用解決我們的生死大事,解決我們成佛的大事。這一大事因緣,除了佛法以外,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一切教化都沒有這個力量和作用,所以佛法稱為「妙法」,是不可思議之法,心行想不到,語言表達不了。所以本師是我們人天表率、導師,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大導師,我們就不能走出生死苦輪究竟成佛。所以發心學佛,修學佛法是我們的重心,我們要步三世諸佛的後塵,趣向解脫,趣向安樂,趣向自在,趣向光明。

釋迦牟尼  能仁能寂

下邊給大家說說「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這四個字,是本師的姓和名,姓和名兼稱叫釋迦牟尼,「釋迦」是姓,「牟尼」是名。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乘願來到娑婆世界設教,成為娑婆世界的教主,有千百億化身,是娑婆世界的化佛名。

娑婆世界是我們所住的南贍部洲。「世」指時間說的。「界」指空間處所說的。具體說就是下至地獄,上至二十八層天。現實來說,須彌山周圍是七重香水海,七道金山。就娑婆世界來說,我們能夠到達的,測度的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七大洲了,亞洲、歐洲、非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這七大洲,都是鹹水海中的陸地,洲就是海中的陸地,海水占的面積是非常大的,小洲在海水裡,因為我們只看現前,看著陸地挺大,其實和海水比起來,只是海中的一個島,一個洲。

我們住的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忍」是忍受,心裡對於這一切事物,生老病死之苦,堪於忍受,「堪」就是勝任的意思,堪於忍受世間這一切苦的逼迫。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沒衣穿寒冷逼迫是苦,沒飯吃飢餓逼迫是苦,論長論短起分爭鬥亂還是苦,天災人禍不能排難解紛還是苦。這個苦逼迫上來的時候,我們願意受也得受,不願意受也得受,非受不可。因為是受業力的支配,循業受報,循因結果,你拒絕是拒絕不了的,這就是「堪忍」的意思。

我們不想生到這三界六道受輪迴之苦,能自作主張嗎?不能自作主張,業力使然,非來不可,這是生苦。老苦,妄心不停的生滅,四大不停的變化,往衰老死亡壞爛的方向變化,疾病不停的發生,老年氣血衰敗,六根發生變化,耳聾眼花,生活不能自理,這苦我們能拒絕嗎?病苦,心為病本,心不停的生滅,不停的向外貪著、妄想執著,心境纏縛,身心躁動不安,引起身心氣質的變化,四大不調,氣血不周運,所以發生病變,我們沒有辦法呀。死苦,死神到來的時候,貪生怕死,但是也拒絕不了死苦。逼迫為苦嘛,逼迫,就是沒有辦法排難解紛,這就是「堪忍」的意思。

正因為這樣,我們沒法解除,不能從根本上把它排除,雖然衣服穿的好一點,飲食吃的好一點,房屋住的好一點,只能從枝末上暫時緩合一下,但是不能解決生死大事根本問題,生死的苦根不能徹底拔出。所以我們本師乘願來到世間,就是要把我們的生死苦根徹底拔出,再也不會長出「生死」,出離這個娑婆世界。

佛有三身:「清凈法身」,就是我們的本覺佛性——實相理體,離一切相。佛能成就如來的智慧德相,以「慧」為命,能成就法身慧命,這就是「圓滿報身」——般若德。再就是從體起用,去利益眾生,也叫應身,應眾生的機感,能變化「百千萬億化身」,到十方世界去設教,去教化我們在迷的眾生。我們「本師」來娑婆世界設教,是「本師」的化身佛,佛有「宿命通」,「他心通」,看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機緣成熟了,堪於接受佛法了,所以佛才乘願來世間設教,是佛的化身來教化我們,化佛名——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是梵語。翻譯過來,「釋迦」是能仁的意思,人者仁也,是仁義的意思,我們本師能行大仁慈,在成佛之前就發了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誓願救度法界眾生,出離生死苦輪,皆得成就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成佛以後,為了成滿自己的菩提大願,到十方世界去設教,依願起行。

「能仁」,我們本師實行大仁慈,怨親平等,無緣大慈。地獄的眾生雖然極惡,但是我們本師大慈大悲,到地獄去普度眾生,教化他們,使他們能夠覺悟,放棄妄想,滅除地獄,提起正念,生到天界或者生到極樂世界,所以舉佛心的全體就是「慈悲」二字,「慈」是給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三世諸佛以「慈悲」為懷,是指「心」說的。因為佛斷除一切危害,舉佛心的全體都是利益、拔苦興樂,更沒有其他,佛法是超越對待的。

佛乘願來到世間設教,就是要拯救法界眾生,在佛的慈悲眼裡,沒有哪一個眾生不可以挽救,不可以拯救,地獄的眾生雖然極惡,佛也慈悲不舍,就象對待親人一樣,去種種教化,種種度脫,縱然有的眾生不信佛,甚至誹謗佛、陷害佛,佛也把他當成親人,當成未來的諸佛菩薩,去教化他,把他從不善處提攜到善處,把他從苦處提攜到樂處,普皆度脫,行大仁慈。

世間都是對待法。我們在迷的眾生,他對我們好,我們就給他點利益;他對我們不好,我們就要危害他。利益一方面,危害一方面,那就不是真正利益了。佛不是這樣,天堂、地獄、人間、極樂、苦海,無所不在,法身遍一切處。就象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有求必應,循聲救苦。因為本師具有這個功能力用,所以能夠周遍法界,普度有情,行大仁慈。不是我成佛了,住在極樂世界,坐享其成,大事完畢,一切不管了,「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象地藏王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都成佛了,然後我再成佛。佛都是這樣利益眾生,這就是佛的偉大之處。

我們發心學佛的佛門弟子,不管出家僧人,還是在家居士,佛是我們的學處。要向佛學著做,循序漸進,自然相應,也能成就佛的大仁慈,斷除危害心,惡的氣氛,

正因為「能仁」,行大仁慈,所以佛不住涅盤。不象聲聞緣覺,證得三界外的小乘涅盤,沉空滯寂,就象死水一潭似的,不發揮作用,能自覺,不能覺他,所以住在空理上,法執不破,不能出離變易生死,還有微細之苦,所以佛在經里說,聲聞緣覺就象螢火似的,諸佛菩薩就象日光似的。聲聞緣覺只能照亮自己,但還不能完全照亮自己,還有「變易生死」沒出離,還有「變易生死」之苦。佛象日光,普照天下一片光明,法界有情皆得利益。

「能仁」——不住涅盤,成就了佛的涅盤四德——常、樂、我、凈。如果佛和聲聞緣覺一樣,獨享其樂,眾生輪不輪迴生死不管了,那我們就沒有出離生死成佛的希望了,也不能坐在這裡聽法了,所以大家也要發菩提之心,大乘普濟之心,我們要出苦,首先想到眾生也在生死塵勞,受極大苦,我們要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皆得佛法利益,這很重要,這是不住涅盤。正因為不住涅盤,才能周遍法界去普度眾生,才能進入法界,進入天堂,進入地獄、人間、極樂,凡是有情的所在之處,諸佛菩薩沒有不親臨前往的,去種種教化,種種開導,種種引導,就是這樣「能仁」,行大仁慈,當然佛的大慈大悲,說到未來際也說不盡,只有簡略的說,讓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就行了。

「牟尼」是名,是「能寂」的意思,寂就是寂滅。不但能夠周遍法界,去普度眾生,利益眾生,行大仁慈,而且「能寂」。周遍法界,普度眾生這叫「即相」。即相就是我們要想普度眾生,得親自到有情中間去設教,面對面的說法,教導,引導,導引,去利益,不住在空理上。佛「不住空」,佛要住在空理上,佛就不能來到世間設教了,就被「空」所障礙住了,那我們法界眾生想出離生死苦輪也不可能了。

佛了達能度所度,佛是「能度」之人,我們在座的,包括法界眾生是「所度」,被佛「所度」的在迷眾生。了達能度所度體性空寂,不認為我能度眾生,眾生被我所度,對於普度眾生這一大事因緣,沒有任何希望和求取,說「我是能度之人」,要認為我是能度之人,佛就功高我慢了,要有功高我慢心,他就不是佛了,就不是覺悟凈化的人了,佛者覺義嘛。若有所度,認為眾生被我所度,眾生覺悟比我低下,那還是妄想執著性,佛能夠即相離相,沒有什麼希望和求取。正因為這樣,佛離相度眾生,能離度眾生之相,不是不度,是不妄想執著這些事物,這叫無緣大慈。不象眾生,給人做一點好事,總得把個人的願望和求取摻雜進去,自己想得點利益,是交換,這就不行了。

「能寂」是體性空寂,無我我所,了不可得,象《金剛經》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不執著這些事情,所以雖然做這些事情,但是在這一切事情上就得解脫,就是「離相」。

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深教離相法門,怎麼得解脫呢?我們但不貪著、攀緣、妄想執著這一切事情,就得解脫。若貪著、妄想執著抓住不放,那反過來這種事物就系縛、逼迫、障礙我們,那能得解脫嗎?不能得解脫。那就苦的不得了,在這種事物上起惑造業,建立無邊的生死。即相離相是不妄想執著這些事物,心裡不濁惡、不染污、不顛倒、不障礙,清凈本然。

行大仁慈,利益眾生是周遍法界。不妄想執著這些事物,即相離相就叫「清凈本然」。所以「離相」,佛不住有,不住有能超越凡夫。必須離相,不離相就即同凡夫。「不住空」能超越二乘。所以「不住有」不被「有」所障礙,「不住空」不被「空」所障礙,不隨執一邊,心無所住(不住有,不住空),才能發起一心的全體大用,般若智慧之用,就是利益眾生之用。

我們眾生和三世諸佛一樣,這個妙用本自具足。但是眾生一進入法界,給別人做點利益,首先就想到自己取得點什麼,這樣反而走向反面,不相應啊。

佛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佛一切發心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這就是即相離相。離相就是「能寂」的意思。周遍法界去利益眾生,了達這一切體性空寂,無所希望和求取,所以這些事相不能障礙,這些萬有不能障礙,能繼續去利益眾生。如果你妄想執著這些事情,那就停下來了,就不能繼續發心去利益眾生。佛能仁能寂,這二者就象車的二個輪子,同時運作起來,才能奔向遠方,缺一不可。

我們要想成佛,也得這樣修學,「能仁能寂」。要發大乘普濟之心,很好的修學佛法,去覺悟利益眾生,普度眾生,但是我們在這裡,不要取一分錢,一點好處,否則就把我們障礙住了,而成為罪業了。縱然做一切善,但在這裡有自己的希望和求取,象市場交易似的,做點善,也是世間善,有漏善,還要漏落三界生死。如果能即相離相就是成佛之因,出世間妙善,是「凈業」。我們能夠自覺覺他,不妄想執著這一切事情,就能夠成就自己的凈業因緣,凈化,就是能寂的意思,寂滅,就顯示一心的全體大用,般若智慧之用,利益眾生之用。

我們本師乘願來到世間,八相成道,十九歲出家,參訪五年,然後到雪山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得成無上覺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入寂。佛乘願來到世間這一代時教,這一生,舉體都是為了眾生,所以佛來世間對眾生沒有任何希望和求取。我們的本師生在王宮,本應該當一國的國王,轉輪聖王,但是他把這一切都視為生死塵勞,沒有比覺悟、普度、利益眾生更為重要的了。所以我們本師「能仁能寂」,舉體都是利益,成就不可思議的佛法利益。如果能仁不能寂,摻雜惡的氣氛,善惡兼造,將來還是苦樂兼報,出離不了生死。聲聞緣覺能寂不能仁,雖然能夠寂滅,不貪著這一切,但是不能發心進入法界,不能行大仁慈,所以不能圓滿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出離三界外的變易生死,不能破除法執,不能究竟成佛。

必須「能仁能寂」,「能仁」能發起利益,「能寂」能避免過非、罪過。光「能仁」不能避免過非;光能避免過非不能仁,則不能發起利益,這二者是相資而成的,互相資助而得成就。

要這樣發心學佛※

我們要這樣發心學佛,只要眾生得安樂,再苦也心甘情願,行菩薩道嘛。想到自己苦,算了,撂攤了,那還是不行,你這菩薩道就回大向小了,菩薩道成不了,必須「能仁能寂」。講經嘛,這些常識應該知道,要不然佛的慈悲就顯示不出來。

就眾生的迷情份上來說,我們的心正好和佛心相反。我們的心因為建立「我」了,每天不離開「我」,為「我」貪著好的,嗔恨壞的,「憎愛」交替心中,兩種心(兩種妄心,生死的狂性)在心裡不停的生住異滅,包括我在內。諦審觀察虛妄心行,不離「憎愛」。因為我相沒破除,為我而貪愛這一切,為了據為己有,巧施設計使手段,甚至危害殺生(貪嗔痴性)。貪愛心得不到滿足,反而嗔恨,嗔恨的不得了,要危害,要罵,要打,要殺。所以嗔也是貪,是貪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這種「憎愛」交替心中,我們的心裡沒有其他,就象光明和黑暗,光明來了就沒有黑暗,黑暗沒了就是光明。交替心中,不停地一會兒愛一會兒憎,糾纏不清了,憎愛長養無明,無明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在這一切時處不停的生滅。「愛」就是貪的意思。貪心的力量,這種妄情思惑使我們不停的生心。如果我們什麼都不貪了,一切無所求了,那麼虛妄心行就不得建立,它沒有力量了,它不能從天上掉,也不能從地上長,別人也不會給,都是我們向外貪求,令心不停的生滅。是嗔恨的這種妄情思惑力量和作用,使我們的「心」不停的生住異滅。「心」不停的生住異滅,不停的現行,說明為苦,說明為業,說明為生死,生死、罪業、痛苦都在「心」上。所以佛讓我們斷除貪、嗔、痴性,生死的狂性,這樣妄心自然得降伏。

佛在經里說:「其心若伏」,要能得到降伏,要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法皆伏」。「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都被我們降伏,什麼好、壞,什麼生死、涅盤都降伏。就是「心」沒得到降伏,所以一切法惑亂熾然。就是為了這個「我」,不是憎就是愛,所以不相應,說明為苦。我們本師能仁能寂,上邊給大家說的是本師釋迦牟尼。

三藏十二部教典,包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我們本師宣揚的宇宙人生的真實道理。一切法本來無我,經上說嘛:「無眼耳鼻舌身意」,色身六根沒有,但是眾生把它當成真的我去妄想執著,每天為它不惜向外危害;「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有六塵;「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沒有妄心——六識之心——受、想、行、識這四種心法。

眾生迷情老是想到「我」,離不開我,離不開我就走向反面,想要得利益想好無有是處。得離「我」相,破除「我執」,才能出三界。破除「法執」,才能出離三界外的「變易生死」。

我們說的這個「我」,是超越我和非我的,在「我」這一法上,沒有我和非我的妄想執著,就能在「我」這一法上平息心上的分爭,和眾生之間的分爭。我們用這一法,可以發起這一法的全體大用,為我所用,但是妄想執著它不行。佛說:「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就象穿衣服似的,穿好衣服也沒關係,穿壞衣服也沒關係,為了遮擋身體,抵抗寒冷,不要去分別它,如果穿上一件衣服,說我這件衣服很好,很適應潮流,欣賞愛惜,在這上面發妄想執著性,反過來就被這件衣服所系縛。不要作好想,也不要作壞想,不是不穿,衣服這一法必須穿,佛還穿衣呢,這是世間的常情,是說不要在穿衣服這一法上起惑造業,妄想執著好,執著不好,這樣我們就能發起衣服的全體大用,為我所用,給我們發起利益。不在衣服上,隨執一邊,在衣服這一法上這種事物上起惑造業,建立無邊的生死。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我給大家說了大意,大家聽後心開意解,心明眼亮,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行了。心裡不迷悶,更沒有一法可得,「這一法」也不可得,也不要妄想執著這一法。你妄想執著,心裡還是有一物,有一物就有一念,心境纏縛,覆蓋真性,還是不相應。

佛法是解開生死系縛的方便辦法,生死疙瘩解開了,就不要妄想執著這個辦法了。象過河似的,過了河就得忘船,你再老想著這個船,背著這個船,那不還是個負擔嗎?

因為我們眾生在迷,對於佛法不能開解,不認識,不知道,所以我們的本師來開示教化我們。

護明菩薩  自護護他

我們的本師即護明菩薩,我們本師來到娑婆世界以後,化佛名釋迦牟尼。在沒來之前作「補處菩薩」即護明菩薩。

「補處」就是在我們本師之前,在本減劫人壽命二萬歲階段,是迦葉佛乘願來到我們娑婆世界設教。佛設教經歷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待迦葉佛的法滅後,這個世界就無佛住世,稱為空劫。因為有善根的、有佛種的、應該度化的已經度化了。剩下這些人,不接受佛法的教化,佛法住世間,這些人不信、誹謗、毀滅。所以迦葉佛給我們本師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所以,我們本師在住劫中第九小劫半,人壽命百歲階段,乘願來到世間設教。

「補處」就是等待,候補,繼續迦葉佛的法,使佛法能夠繼續住在世間,普度法界有情,中間間隔了一個階段,為什麼間隔呢?不是佛法不住世了,而是眾生不堪於接受佛法了,心迷惑、濁惡、染污,沒人護持佛法了,所以佛法就滅了,我們本師在眾生機緣成熟,堪於接受佛法時,又來繼續迦葉佛的法,這就叫「補處」,來補迦葉佛的位,來住世間弘揚佛法。

「補處菩薩」,我們本師住在我們娑婆世界第四天——兜率陀天,這是諸大補處菩薩居住的地方,觀察我們娑婆世界。十方世界,哪個娑婆世界眾生機緣成熟了,就到哪個娑婆世界去設教,去教化眾生,補過去佛的法。象彌勒菩薩也住在我們娑婆世界欲界的兜率陀天,釋迦牟尼佛的法經過正法、像法、末法以後,法滅了,等眾生機緣成熟了,第十小劫減劫,彌勒佛乘願來世間設教,補釋迦牟尼佛的位,繼續釋迦牟尼的法,在龍華樹下三會把釋迦牟尼佛的結緣眾,度盡無餘。這就是「補處菩薩」的意思。我們本師無始劫前,塵點劫前,就已經得成無上覺道了。

住在兜率陀天內院,是什麼意思呢?是以果地覺行因地事,代果行因,現菩薩相,就是為了來設教,給眾生做示範。如果不是為了普度眾生,佛早已成佛了,用不著來到娑婆世界設教了。入胎呀,降生呀,出家呀,修道呀,轉法輪,入涅盤,這些都是給我們眾生做示範,讓我們向本師學著做,就可以走出無邊的生死,究竟得作佛。

我們本師在來娑婆世界之前,叫護明菩薩,就是「補處菩薩」。「菩薩」就是大道心眾生,梵語:菩提薩埵。聲聞緣覺,包括我們凡夫,只能自利、自度、自覺,是小道心眾生,沒成佛前都是眾生。菩薩不但能自覺、自度、自利,而且在這個基礎上能發廣大之心,大乘普濟之心,去覺悟、利益、普度無量的眾生,所以就能超越小道心。我們要想當菩薩,得發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大道心。菩提道就是覺道——佛道。

大道心眾生,「菩提薩埵」,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菩薩解釋開來,以利益眾生為體,如果我們不能利益眾生,就失掉了菩薩的體性,有名無實了。菩薩必須去利益眾生,就象觀世音菩薩,凡夫的菩薩也是這樣,受菩薩戒就得按菩薩戒去依法修行六度萬行,布施呀,持戒呀,忍辱呀,精進呀,禪定呀,智慧呀,得修學善法,去利益眾生,規範凈化自己。

說我也要當菩薩,那你就得發廣大之心,要把「我」忘掉,雖然不能一時忘掉,頓時忘掉,也要學著忘,這樣就能減損為自己,為自己想的少了為自己說的少了,為大家說的就多了為大家做的就多了,這是個方向,是個路子。我們本師就是這樣,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才堪稱菩薩這一法。

「菩薩」是在修因地,修成佛之因,佛是在果地。菩薩從因地到果地,按照《楞嚴經》說,有五十五位妙菩提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由於斷惑的程度不一樣,發明本源心地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分五十五個聖位。沒進入妙覺之前,都是在修因地。

「護明」,我們的本師在補處叫護明菩薩。護明有二層意思:一是菩薩修因地,通過行菩薩道,舉身心的全體,隨順佛法的凈化因緣,去利益眾生,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放舍慳貪,慳貪心是生死,放舍貪嗔痴性。通過行菩薩道去利益眾生破除我執、破除法執,契入本心,回歸自性,開發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成就智慧的光明,就是成就法身慧命的過程,就是要自護。

另一層是,菩薩能夠在自度的同時,去利益眾生,去普度眾生。使無量眾生覺悟,得佛法利益,發心修學佛法,乃至發大乘普濟之心,也能和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 我們本師一樣達到自護,而不斷的破除無明妄想,開發本源心地——如來的智慧德相。這就是「護明」的兩層意思,一方面自護,一方面護他,就是自度度他。

我們學佛也應該這樣,在自覺自度的前提下,方便去覺悟眾生,去利益眾生,共同修學佛法,規範、凈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賢劫第九小劫半  人壽命百歲階段

我們本師在什麼時節,怎樣因緣,來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設教的呢?

於此賢劫第九小劫半,人壽命百歲階段,「於」是在的意思。賢劫,就是我們住劫這二十小劫,多有賢聖出世,所以稱為賢劫。劫是表示時間的最大單位,我們現在計時,一秒、一分、一小時、一日、一年,年是最大的時間單位,用數字沒法表示了用劫表示。無始劫、無量劫,就是不可計數的時間。

這個娑婆世界,我們依賴生存的物質世界,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房屋,車水馬龍,桌椅板凳,飲食醫藥,我們住的空間處所,它是按照成、住、壞、空的趨勢循環不止,成需要二十個小劫的時間,象蓋房子,蓋成了得有人住,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才能壞散,空,了無所有,也二十小劫。

當九小劫半,人壽命百歲階段,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機緣成熟,堪於接受佛法了,所以佛才乘願來到世間設教。

下面說一說「劫」是怎樣形成的,先看一看世界的安立。

世界的安立是這樣的。比如說,這個山叫須彌山(在黑板上畫個山), 須彌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中心。佛在經中說:須彌山出海八萬由旬,我畫的這條橫線是表示海平面,在海平面下面有八萬由旬,在十方世界一切山中是最高的。「由旬」是長度單位,經中說一由旬四十里,也有說六十里的,總之就是四十里和八十里之間這麼長。

《三藏法數》中解釋:七金山者.謂山皆有金色光明故也.七重環繞須彌山外.高廣形量.次第減半。妙高即須彌山也.謂七金山.七重圍繞.及七香水海.海印旋流.猶如眷屬.(海印者大集經雲.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與外色.大海中皆有印像.故名海印)。

在須彌山東、南、西、北,鹹水海中有四個大部洲。我們居住的這個洲,在山的南側,叫南贍部洲,也叫南閻浮提。在山北面的洲叫北俱盧洲,在山東面的洲叫東勝神洲,在山西面的洲叫西牛賀洲,都在鹹水海里。須彌山山頂為帝釋天(忉利天)所居,其山半腰為四天王天所居。山半腰有一日、月環繞——日天子、月天子照耀四大部洲。此四大洲皆為同一日月之所照臨,故曰一四天下。

須彌山半山腰的四天王天和山頂的忉利天,因依須彌山的地界而居,但不在平地在虛空,也叫地居天。欲界的天主,釋提桓因的宮殿就在忉利天。欲界包括地獄、人世間、六欲天。六欲天包括六層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在六欲天上面還有初禪三天,包括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鐵圍山為限,包括欲界六天,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

這就是一個小世界(指黑板畫的小世界安立圖)。這一個單元,空間處所單位,也是表示時間的,形成以後,能住二十個小劫。這樣的小世界,一千個合起來,就叫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就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就叫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稱為三千大千世界。象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佛在經中說:遍滿十方世界百千萬億恆河沙數。世界尚且百千萬億恆河沙數。「恆河」是印度的一條聖河,佛就在河兩岸弘法布教,水勢大,河沙也多。恆河沙那天咱們看了,是面沙。這一瓶恆河沙的沙粒個數,就趕上咱們那粗沙一桶了,所以,佛在比喻數量多的時候,常用恆河沙數。「百千萬億恆河沙數」,一條恆河的沙子粒數尚不能計算,何況百千萬億條恆河裡的沙子顆粒的個數呢,用數字不能計算。

世界尚且百千萬億恆河沙數,法界眾生更是無量無邊,都迷惑沉淪苦海,這些法界有情都期望著三世諸佛來普度。佛,從修因地就發了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誓願救度法界有情。我們發心學佛的,不論在家出家都要發這個心,不發這個心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覺道,無有是處,必須發這個心。

它(指世界)的建立是受眾生的業力支配,是我們法界眾生,六道眾生的共業,循業發現、循因結果。

我們這個依報世界,糞土世界,依賴生存的小世界,它的形成需要多長時間呢?

成劫:這個小世界形成,得二十個小劫。就象造房子,我們想要蓋房子,房子不能馬上成為現實,一般得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蓋成,世界建立需一個成劫,即二十個小劫——一個中劫的時間。

住劫:形成以後得有人住,這叫住劫,供眾生安住,生息,有二十個小劫的時間。現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娑婆世界,建成以後,進入住劫,已經過去九小劫半了。過去的住劫叫莊嚴劫,未來的住劫叫星宿劫,我們現在安住的住劫叫賢劫。經上說,賢劫二十增減中將有千佛出世,所以稱為賢劫,亦稱為善劫。

壞劫:佛在經里說,住劫到二十小劫以後,世界進入壞劫,壞劫開始,水、火、風三災起毀諸世間。《三藏法數》中解釋「大三災」:一火災.謂於坏劫時.有七日出現.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四大海水.展轉消盡.大千世界及初禪天.皆悉洞然.無有遺余.是名火災.(梵語須彌.華言妙高.四大海者.即東南西北四海也.)二水災.謂初禪天以下七番火災.坏於世間之後.世界復成.又於坏劫之時.漸降大雨.滴如車軸.更兼地下水輪.涌沸上騰.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天水皆彌滿.一切壞滅.如水消鹽.是名水災.三風災.謂二禪天以下七番水災以後.又經七番火災.坏於世間.至世界復成.又經於坏劫之時.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兼以眾生業力盡故.處處生風.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天.悉皆飄擊.盪盡無餘.是名風災。

空劫:就是指廢墟都沒有了,也需要二十小劫的時間。就象房子,已經倒塌了,最後廢墟也沒有了。

世界的安立,是成、住、壞、空的規律。佛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一切事物都是生滅性、無常性、可壞性。世界雖然長一點,但是也沒有一個常恆不變的實體。為什麼這樣?都是循因結果,循業發現,受業力的支配,業的力量完結了,這種事物就散失了。我們正報身心也是這樣,壽命的長短啊,這一生的苦樂呀,都是受自己過去生生世世所造業力的支配,業力完結了,四大壞散,這一期生命就結束了。所以,是受業力的主宰!不能超越業的限制。

這是指成、住、壞、空這四個階段。成二十個小劫,就叫一中劫,住二十小劫叫一中劫,壞二十小劫叫一中劫,空二十小劫也叫一中劫。四個中劫,八十個小劫, 就叫一大劫,一大劫包括成、住、壞、空這四個階段。現在,我們住劫二十小劫已經過去九小劫半了。

「劫」是表示時節因緣的,這我們已經知道了。那麼,「小劫」是怎麼來的呢?得先講人的來歷。

我們這個世界人的來歷。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他們樂多苦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無需勞作,依報世界,七寶俱全,琉璃宮殿。雖然也有佛法,天道也在生死輪迴,但因為他們樂多苦少,苦的逼迫不那麼嚴重,所以,他們不思出離,他們具有五神通,看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建立,就以神足通到我們這個世界遊玩。

住劫劫初時,世界剛形成的時候,我們這個世界也是琉璃世界,七寶俱全,基本上和天上差不多。人天相通,光音天的天人看到這個世界已經建立,發現了新世界,來這裡遊玩。當時娑婆世界,長著一種植物叫地味,也叫地肥,天人貪著飲食,就採摘,貪食這種植物。因為這種植物又甜、又香、又美,唆發了他們的貪心,貪食以後呢,就失去了五神通,沒辦法返回光音天了,就得在這裡安住。由於吃了這種植物,也是業力的支配,分出男女的相貌,有了男女之別。因為天人沒斷除五欲(食慾、淫慾、味欲、睡欲、觸欲),男女互相貪愛,就在世間繁殖生育。

佛在《起世經》里說,從此我們這個世界就有了眾生了,就有人住了。劫初的時候,是琉璃世界,世界挺莊嚴哪!福報也大,不用勞作,壽命也長,一開始光音天人來的時候,是八萬四千歲。我們現在人的壽命,最長的在百歲左右,或者七十、八十,或者一百一、一百二,就是這個幅度上下。那麼為什麼我們人壽命減到一百歲了呢?由於眾生居住在這個娑婆世界,貪心越來越大、嗔恨心越來越大、愚痴心也越來越嚴重,心越來越濁惡染污,所以罪業、生死業越來越重,循業發現,循因結果,壽命也隨之而減,謂之減劫,每一百年人壽減少一歲。比如開始八萬四千歲,過一百年人壽就是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歲,再過一百年人壽就是八萬三千九百九十八歲。減到什麼時候為止呢?

佛在經里說,這是劫運,也是眾生業力所感,人壽八萬四千歲時,福報很大,地面七寶俱全,沒有高低不平,飲食、衣服、卧具等自然而至,一點力氣不用費。後來,因為人心的貪、嗔、痴越來越大,飲食漸漸由蜜酥妙味,甜香美味,變為粗質的五穀雜糧,壽命減到目前的不足百歲。繼續遞減,將來減到人壽三十歲時,到那時五味也隱沒或變味了,只能以稊稗充饑,即有飢餓災,七年七月七日大旱無雨,草木不生,人類多數都受飢餓的逼迫而死亡。人壽減至二十歲的時候,有一場瘟疫災,大多數的眾生由於業力的支配避免不了,在瘟病流行中失去生命,有點福德因緣的人幸免於難,所剩不多了,如是經過七個月七天。人壽減到平均十歲時,有一場刀兵劫,這時一草一木都變成殺人的兇器了,人與人之間互相嗔恨,互相殺害。佛在經里說非常嚴重了,父子之間,父親認為,如果不把兒子殺掉,兒子非得把我殺掉,反過來看,兒子也這樣想。人心殘忍到極點!父母妻子,兄弟眷屬等,互有殺害心。因業力所感,隨便拿起一件什麼東西,都能成為殺人的利器,所謂草木皆兵,這樣見人必殺,逢人必砍,如是互殺互砍經過七日七夜。有一些有福德的眾生,一看太殘忍了,產生了惻隱之心,跑到山林隱於山野,避過這場刀兵災,剩下的眾生繼續繁衍生息,人壽減到十歲為止。

人壽減到十歲為止,又從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一歲,謂增劫。為什麼又增了呢?所剩這部分人有惻隱之心,經過三災以後,人心妄想減損了,罪業消了,善根增長啦。隨著覺悟、凈化,人的壽命、福報也隨之遞增,一直增到八萬四千歲。這一減一增就叫一小劫。

我們這個住劫,得有二十個增減。前八小劫是空劫,沒有佛法。到第九小劫,減劫的時候,人的壽命六萬歲的時候,有拘留孫佛出世,這是我們賢劫的第一尊佛,已經是過去佛。人壽減到四萬歲時,有拘那含牟尼佛出世,這是第二尊佛出世。人壽減到二萬歲的時候,有迦葉佛出世。這賢劫千佛已經有三佛出世,迦葉佛的法滅了之後,就是距今二千五百四十一年的時候,人壽百歲階段,賢劫第四尊佛,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出世。

第九小劫,人壽減到十歲時,再從十歲過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即到第十小劫,再減到八萬歲時,彌勒佛出世,這是第五尊佛。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內院, 將來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下降人間成佛,在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道,龍華樹下三會,度盡天上人間上中下三根的釋迦牟尼佛的有緣眾。

十小劫到十九小劫,有九百九十四尊佛出世,加上前五尊佛,共九百九十九尊佛,最後到二十小劫圓滿的時候,婁至佛出世,婁至佛就是我們的護法韋陀尊天菩薩,他老是我們賢劫出世的最後一尊佛,這千佛就圓滿這一劫。

觀察機緣已成熟  乘願設教來世間

觀察,「觀」是看的意思。佛有六神通:

天眼通,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天堂、地獄、人間、苦海,無所不見。

天耳通,能聞遍十方,聽聞十方。

宿命通,包括我們本師自己和無量眾生,無始劫來生生世世都做什麼業,受什麼報,什麼因緣,無所不知。

他心通,眾生在想什麼,是善是惡,還是不善不惡,眾生的心理活動, 就象我們看掌中果似的,明了無誤。

神足通,佛不象我們,上哪去還得坐車、乘船、步行,神足通這種力量不可思議,屈伸臂間從此處沒到彼處出。

漏盡通,因為佛斷除一切生死惑業,再也不漏落二種生死,所以一通永通,一得永得,再也不會失掉。

六通是我們一心的全體大用,從體發用就具足六神通,本具的。我們在座的各位就本自具有。天人有五神通,他沒得漏盡通,屬於報通,如果失掉天道,落到人道或三途道,他這五神通就沒了。

神通就是力量和作用,「神」是莫測的意思,「通」,無礙為通,通達。佛具足了六神通,沒有達不到之處。我們一心念佛,一心求佛,佛就能給我們排難解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設入大水,即得淺處。」就是因為佛有異方便,我們達不到的,佛菩薩都能達到,具足這種神力。

觀察,諸佛菩薩對眾生,就象父母對待子女一樣,時刻放在心上,每一剎那,在一切時間處所不能放棄自己的子女。我們雖然把諸佛菩薩忘在九霄雲外,但諸佛菩薩一刻也沒有離開我們法界眾生,包括地獄眾生,時刻想念我們眾生,想要救度我們,我們的本師也是這樣。

觀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娑婆世界的眾生,包括我們在座的各位,九法界眾生。機緣,「機」是根機,「緣」是因緣。菩薩有他心通,能看到我們的內心境界,我們生死習氣嚴重到什麼程度,善根增長到什麼程度,善根淺薄到什麼程度,權衡他能不能接受佛法,能不能發心皈依,能不能接受佛的戒法,能不能依法修行,或是他不相信佛法,誹謗佛法,想把佛法滅掉,佛都了如指掌。大圓鏡智嘛,不用去分別,自然照了。

我們內心是個什麼樣狀態,佛菩薩因人施教。就象世間,小學生就得設置小學生的教材,中學生就得設中學生的教材,大學生就得設大學生的教材,不能強求一致。眾生機緣成熟了,能成就佛法因緣,佛才乘願來到世間設教,內因外緣和合生起這一法。

已經成熟,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眾生善根成熟了,能夠接受佛法,依法修行,護持佛法安住世間,作人天眼目,使佛法常住久留,不會被毀掉,能夠弘揚佛法,維護佛法僧三寶安住世間,普度眾生。就象種苞米,種苞米得發起苞米這一法的內因,放到桌子上長不出苞米,得到春暖花開大地回春的時候才能播種,這就是機緣成熟,佛來到世間設教也是看眾生機緣。

因為諸大補處菩薩都是應機說法,機緣成熟了就說,沒成熟就等待機緣。觀察,也就是應機逗教,只有這樣說之有益,不說無益。如果機緣沒成熟,說了反而走向反面,他不相信,要毀滅佛法,造三途因。就象我們辦事業,人力財力物力一切具足,然後再發心辦,如果你一無所有,那是空想,勞費神思,不得利益。所以眾生機緣成熟了,堪於接受佛法,「堪」是勝任的意思。就是佛來到世間設教,眾生能夠接受,就是我們說的有感即應,應眾生的機感來設教。

所以於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指三界六道說的,下至地獄、餓鬼、畜牲、人道,上至六欲天,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空天,這就是三界六道的全體。

於此娑婆世界,欲界沒斷五欲,食慾,味欲,觸欲,淫慾,睡欲。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五欲非常嚴重,造業重,受極大苦。人道,天道,阿修羅道也屬欲界,六欲天之下,都沒出離五欲。五欲是生死的體,佛說:「欲為苦本」。因為沒斷除五欲這五種生死惑業,五欲是生死的泥坑,得斷除五欲才能出離欲界,出離六欲天, 而進入四禪天,就是「色界」。六欲天之下,包括六欲天都屬於欲界範疇。

欲界的第四天,第一層天在須彌山腰,是四天王天,第二層天是仞利天,第三層天是須焰摩天,第四層天是兜率陀天,第五層天是夜摩天,第六層天是他化自在天(魔界天)。欲界包括六層天,第四層即兜率陀天,這層天分為二部分:一個是內院,就是諸大補處菩薩住的,包括我們本師護明菩薩、彌勒菩薩和諸大補處菩薩, 是聖人居住的地方,聖人有好多住處,包括諸天,住在兜率陀天內院,等待機緣,在兜率陀天內院觀察十方世界。一個是外院,凡夫天人居住的地方。

我們本師是乘願來到世間設教,這個願是菩提願,三世諸佛由眾生而出,沒有天然的彌勒,自然的釋迦,都是學而知之,都是依法修行,然後斷除惑業究竟成佛的。在初發心的時候,我們的本師就發了無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願:「誓願救度法界有情,共成佛道」。就是說我發心學佛,修無上覺道,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眾生皆得成佛。

願為前導,是進修無上覺道的動力,佛乘願來到這個人世間設教,設立佛教,因為在以前沒有佛法,不是無緣無故,願意來就來,不願意來就不來,是乘願再來。因為在成佛之前就發了誓願,救度法界眾生這個大願。現在雖然成佛了,但是眾生還沒有成佛,還在輪迴生死,這個菩提願還沒有圓滿,得依願起行,就是所說的果後行因,就是以果地覺行因地事,現菩薩身,為了普度眾生,倒駕慈航,回因地作菩薩。不是成佛了以後,高高在上,享受法樂,不顧眾生,如果那樣,就不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不能稱為佛。

「佛者覺義」,是指心覺悟凈化說的,如果有一個眾生沒成佛,佛的菩提願就不能圓滿。所以佛在四弘誓願里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量無邊,不可計數,諸佛菩薩都發願,誓願普度,雖然還沒度盡,但是佛的願力無窮,那麼眾生就有得度的因緣, 得度的希望,不過時間有先有後,都要度脫,「乘願」這很重要。

我們修學佛法,必須得發願,發心,象三世諸佛那樣發,不但要出離生死之苦, 得成無上菩提,究竟得作佛。在這同時要令法界有情都出離生死之苦,都 得成無上覺道,這是我們佛門弟子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因為我們先覺悟了。我們不去以願起行,這些無量眾生就得沉淪苦海。

佛乘願來到世間設教,「教」就是佛的一代時教——所說的三藏十二部教典。這三藏十二部教典,說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實諦理,事情的本來面目, 三世諸佛得成無上覺道的通途,就是把成佛的道路,指示給我們在迷的眾生,讓我們依之覺悟,依之修行,都會究竟成佛的。

說法四十九年  大小三百餘會

我們的本師來到世間,說法四十九年,整個一生都在說法,八十入寂,住世八十年,八相成道。從兜率陀天乘六牙白象日輪入胎,這也是教化。然後降生,藍毗尼園降生,這也是教化。生在王宮,以五欲自恣,這也是教化,讓人們認識五欲之苦。最後游觀四門,見到生老病死,發心出離,想要救度眾生,這也是教化。越城出家,到雪山參訪五年,苦行六年,這也是教化。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發誓願,若不得成無上覺道,誓不起坐,這也是教化。得成無上覺道以後,受天人勸請,轉大法輪,普度人天,這也是教化。另外我們的本師入涅盤,這個因緣,也是教化。八相成道,始終都在教化我們眾生,都是教化。比如說,我們本師降生以後,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周行七步,一步一朵蓮華,大地六種震動,天雨寶華,九龍吐水,沐浴太子,諸天護衛,這都是在教化眾生,天上天下無如佛嘛。這都是在教化眾生,讓眾生髮起信心,佛法不是頑空,佛說法四十九年,是實實在在的要利益眾生的。

我們本師十九歲出家,遊方參訪五年,苦行六年,在菩提樹下三十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入寂,這一代時教圓滿。在一切教法當中(儒教,道教,或其他教法),說法時間最長,從降生一直到涅盤,都在設教,都在說法,教化人天。說法四十九年是指我們本師在菩提樹下得成無上覺道以後,開始正式轉法輪,說三藏十二部教典,就這個時節因緣說的。從廣義上說,我們本師這一生,從生到入涅盤,整個過程,八相成道,都是教化眾生,做示範。

大的法會,小的法會,大小三百餘會,這個「會」,是按照說哪部經, 你象法華會專門說《法華經》,楞嚴會上說《楞嚴經》,全部過程,說六種成就。般若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說六百卷《大般若經》,長達二十二年之久,最長了。說《涅盤經》,就是涅盤會。「法會」,就是弟子們請問,佛應弟子們之問,給開示種種,作回答,解除弟子們的疑惑,使他們心開意解。有的經,部頭比較多,量比較大,時間就長一點,經文比較短時間就少一點,總之「大小三百餘會」。因為說一部經,不是一天就能說完的,當然在說經時,也可能穿插,不是說這部經從頭到尾,一直說完。佛說這部經可能沒說完,這裡又有其他請問,可能又講其他,總之這一部經要有始有終的說圓滿。

三藏十二部

經律論三藏  十二部大法

這三百餘會,我們本師共說了經、律、論,「經」就是經藏,我們讀的這經文。「律藏」就是大小乘戒律,小乘戒包括我們的三皈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大乘戒,菩薩戒,「律藏」就是戒律。經是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經詮定學」,攝心為戒嘛,依經能修諸禪定。「律詮戒學」,防非止惡的。論學——論藏,論說意義道理的,我們讀了佛的論藏,和諸大菩薩依經造的論藏,能夠開發我們的智慧之性,成就如來的智慧德相,所以「論詮慧學」,「慧」是智慧。各有所側重,但是經,律,論這三者又是次第相應,相資而成,互相資助而成就的。「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那麼我們依「經」修行也能成就戒定慧,依「律」修學也能成就戒定慧,依「論」修學也能成就戒定慧,不過各有所側重。

三藏,唐三藏,為什麼稱為唐三藏呢?以法立名,因為他通達經藏,通達律藏,通達論藏,就是佛的一代時教都通達明了,明了不誤,所以才稱為「三藏法師」。「藏」是含藏,佛的經、律、論裡面,經藏也好,律藏也好,論藏也好,都是佛的心地法門,含藏著無量的妙意。「藏」也是無量的意思,表示數量非常多,一個是「含藏義」,一個是「無量義」,佛說的法不可測量。

十二部大法。這十二部就是三藏,三藏也是十二部,就經律論來分,分為三藏;就文體形式,說法因緣來說,分為十二部。

「大法」,正覺大音傳遍十方,唯有佛法能稱為「大法」,這個「大」,不是對小說大的大,不是對待那個「大」。「大」和「小」是對待法,互相對待而得建立,沒有常恆不變的實體,虛妄建立。我們說黑板大,和粉筆盒來比較,粉筆盒是小,黑板大,是相對的大,它不是真大。如果真大,它永遠不失這個大相,黑板和房子比較起來,房子是大,黑板的大相就沒了,虛妄沒有真實。佛說這個「大法」是超越大小的大,不可思議之大。「不可思議」就是心行想不到,語言不能表達。大法就是所謂的妙法,佛說的法能使我們轉生死為涅盤,能夠使我們轉凡成聖,出離生死苦輪,解決生死大事,成佛大事,其他的一切法,一切事物,都沒有這個力量和作用。就是說這種力量和作用是怎樣發揮的?不可測度。象經上說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凡夫和聲聞緣覺不能測度,所以稱為大法。

這「十二部」就是「三藏」,按說法的因緣不同,文體形式不同, 可以分為十二種形式。因為佛說法不拘一格,隨說方便,都是隨眾生的因緣,方便說法,方便設教,有十二種形式:

一、長行,就象《法華經》,前面不拘文字多少,佛要說明一定的意義道理,用相應的文字把它貫穿起來,就形成經文,這種經文沒有固定的文字,需要多少,就用多少,所以就叫「長行」,就象「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長行」一般也叫「契經」,通常說的經典都是長行,就是一行一行的經文,這是一部,一種文體形式。

二、重頌,就是偈頌的形式,或者五言,或者七言,就象詩歌似的,再重新誦出前面經文說的意義道理,使我們反覆熏習。這就叫「重頌」,這也是一部。

三、授記,《法華經》里有授記品,佛給諸大阿羅漢授記,授未來成佛之記。不是佛給他授記了他才成佛,因為佛能過去、現在、未來一念皆知,這個人將來,來世以及幾劫以後,果報如何,佛都了如指掌。就象看這個粉筆盒似的,明了不誤,佛就有這個力量和作用。

因為佛能測度諸大阿羅漢,根據現在修因,未來的果報,到什麼時間成佛,以及成佛的世界,劫數,普度的人天,都能夠明了不誤。「授記」也是一種形式,授成佛之記,這樣可以增強弟子們修無上覺道的信心,對諸大阿羅漢,起鼓勵作用,進修無上覺道。對於我們後學,凡夫來說,能啟迪我們的信心,都能成佛嘛。這是一種形式,也是一部。

四、孤起,就是孤立而起,前邊沒有長行,直接用詩歌、偈頌的辦法說明教義教理,這種文體形式就叫「孤起」,這也是一部。

五、無問自說,因為佛說的大部分經典,都是弟子們向佛請問,發出問難,應弟子們之問,佛對弟子們作回答,經藏都是這樣形成的。因為弟子不是聖人,沒成佛,他不知道,就失掉了這種利益,那麼佛就主動的宣說給大家,給弟子們發起利益,給眾生髮起利益。象《阿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今正在說法,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無問自說」。因為弟子和凡夫都不知道,誰知道西方有個極樂世界呀?不知道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啊,不知道就不能得極樂世界的利益呀。所以佛為了使眾生不失凈土 因緣這個利益,「無問自說」。當然不光說凈土因緣啦,在這三藏十二部教典里,「無問自說」的非常多。這也是一部,一種說法的形式。

六、因緣,「因」是內因,「緣」是外緣。佛說緣起法,因緣和合生起一切萬法,因緣生法,因緣性空,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說種種因緣,比如佛直接說真實——真實法、一乘實相法,聲聞緣覺和凡夫不能悟入,就得改說因緣之教,他們悟明了以後,依之修行,能出離三界生死,證得三界外的小乘涅盤。凡夫呢,說真實法他不相信,說因果報應,說宿世因緣,他一看做惡得惡,做善得善,可千萬別造惡,這樣他也能夠改惡從善,也能夠趣向佛法。

七、本事,諸大菩薩和我們本師,在因地行菩薩道過程中,本地受生之事。比如我們的本師在修因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舍,你象捨身飼虎呀,割肉喂鷹啊,藥王菩薩剜身燃燈啊,這些難行苦行。

八、本生,就是諸菩薩本地受生之事,都是乘願來到世間,非生現生,非於生死之軀,非滅現滅,非於滅度之時,諸大菩薩都是乘願來到世間,為了普度眾生這些事情。

九、比喻,用比喻的形式,用這種事物來襯托那種事物,說明佛教的意義道理。比如佛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比如我們說人生是苦的,眾生不相信,他說那人生也有樂呀,所以佛就用火宅來比喻我們這個三界六道。「火宅」就是失火的房子,沒有安穩之處。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所燒,我皆濟拔。」眾生一聽,三界六道舉體都是失火的房子,無處可躲,趕快往出逃跑,說這是苦海,比喻的因緣多啦。佛說了一部《百喻經》,都是通過比喻,使眾生能夠悟明佛法。這是一種形式,一部。

十、方廣,佛說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圓覺經》都屬於方廣。「方廣」就是藏、通、別、圓四教並談,彈偏斥小,嘆大褒圓,讚歎大乘,使聲聞緣覺能回小向大,這也是一種形式。

十一、未曾有,就是過去沒有的事,現在有了,象我們本師在無憂樹下降生以後,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繞行七步,腳踩蓮華,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就是「未曾有」。大地六種震動,江河橫溢,九龍吐水,沐浴太子,諸天人恭敬圍繞,這種殊勝的境界,從來沒有,在三藏十二部教典里多啦,我是舉這個例子。這也是一部。

十二、論議,「論」是論說;「議」是擬議。通過論議這種方式,來闡明佛教的義理,論說佛教的道理,這種形式道教叫「盤道」,到一起論說教法,比高低。這樣能取長補短,最後達到統一認識,認識一致了,沒有錯謬了,共同提高,論議就起這個作用。就象我們到一起談論佛法,能互相啟迪,提高我們的認識,最後達到心開意解,不經過論議,還是迷悶,論議就是辯說佛法。

這就是「十二部」,這「十二部」合在一起就是「三藏」,所以「三藏」就是「十二部」,「十二部」就是「三藏」。佛說的「三藏十二部」大法,在佛的一代時教,收集比較全的一部「藏經」,多的一萬多卷,少的七、八千卷,再少的五、六千卷。讀一部「藏經」,你不用解義,象看報紙似的往下看,啥也不幹,吃完飯就看,五、六年的時間你也看不完這一部「藏經」,量非常大。因為佛說的法,每個字,每句話及全部經文,都是揭示我們宇宙人生本來面目的。所以佛法沒有解釋不了的疑難問題,不管我們什麼疑惑障難,在三藏十二部教典中都可以找到正確答案,給我們排難解紛,使我們消除疑惑,心開意解,心明眼亮,不會錯謬。所以「三藏十二部」大法,佛法稱為大法,聖人金口宣揚的誠實之語,宇宙人生的真實諦理,三世諸佛走過的道路。經者徑也,成佛的道路,路徑,真實不虛。

無益苦行不當修  菩提樹下悟覺道

佛,於菩提樹下得成無上覺道後,受諸天人的勸請,而轉大法輪。

佛,於菩提樹下得成無上覺道後,「佛」就是我們的本師。我們的本師走出王宮,為了訪道——怎樣解脫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所以到處參訪學道,遊方五年未有所獲,後來聽說雪山有苦行林,很多外道在那修苦行,雪山就是現在的喜馬拉雅山,尼泊爾的北面,修苦行的外道都在雪山。我們本師到雪山以後,每天一麻一麥,住在山林樹下冢間,就是墳墓中間,經上講這種苦行非常苦。在山林樹下暴露風霜,夏天酷熱,冬天嚴寒,揀死人衣服、破布縫在一起就是穿的,根本沒吃的,每天一麻一麥,筋骨連立,不象我們現在身心這麼健康。皮包骨,從皮外可以看到骨胳、筋,簡直不象正常人,關節整個色身長些綠繭,就象綠毛髮霉似的,在那修了六年。佛說了一句話:「無益苦行不當行。」修苦行的外道,他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實諦理,所以盲修瞎練,自己懲罰自己,其實不是真正出苦的辦法。飢餓外道,不吃飯,用飢餓來懲罰自己,那能成道嗎?不能成道,只是一種妄想執著,只能建立生死惑業,徒受其苦,不得利益。塗灰外道,把身上都塗上灰,那也不能出苦啊,這是一種妄想發明,都是生死業緣。雞狗外道,吃狗糞啦,象雞那樣,一個腳站在那裡,長時間獨站,沒有利益。我們的本師感到這不是無上覺道,不能解脫生死之苦,所以走出雪山,到泥連河沐浴以後,接受善生村二個牧女的供養,所以恢復健康,來到菩提樹下(「菩提樹」是印度一種樹木的名字,我國南方有,這種樹枝葉很茂盛,枝頭很大),發誓發願,不得成無上覺道,誓不起坐。所以我們本師正思維,夜睹明星,得成無上覺道,因為是在菩提樹下得成無上覺道 ,借樹稱名,稱為「菩提道」,覺道就是「菩提道」。 我們的本師得成無上覺道以後,受諸天人的勸請,轉大法輪,我們這一代時教,就這樣建立了。

諸天人勸請  佛轉大法輪

我們的本師,得成無上覺道以後,受諸天人的勸請,而轉大法輪。勸請就說明法界眾生需要佛法,要依據佛法出離生死苦輪。佛法是得成無上覺道的方便辦法,如果不勸請而主動宣說,眾生會不會產生反感呢?如果他不誠心接受佛法,反而成為業障,建立罪業,所以必須勸請,需要,佛才宣說,佛法不是強加的。另一層意思,佛法是聖人設教,必須勸請,表示重法。佛在經里說:「菩薩初成道需要有人勸請轉法輪,即受梵天之福。」意思是能夠自利,另一個是能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說「請轉法輪」。凡是有佛乘願來到世間設教,都要勸請轉法輪,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本師得成無上覺道以後,要轉大法輪,只有轉大法輪,佛法才能普及到眾生中間去,眾生才能接受佛法的教化,走出苦得樂的道路。三藏十二部教典,是我們本師的心地法門,要把它轉到眾生中間去,轉到眾生心坎上去,給我們法界眾生髮起不可思議的佛法利益。

教化眾生轉法輪  凈化自心轉法輪

我們本師得成無上覺道以後,能夠自度、自利、自覺,得大解脫、得大自在、得大安樂。那麼還有無量無邊的在迷眾生,沉淪苦海,所以需要我們的本師去拯救,靠什麼?靠的就是轉法輪。「輪」是比喻,車輪不停的旋轉,就能駛向遠方,給我們發起不可思議的世間利益。「轉法輪」有二層意思,一是我們本師乘願來到世間設教,把三藏十二部教典轉到我們眾生中間去,使法界眾生都接受佛法的教化;二是我們聽聞佛法以後,把佛法轉入自己的心中,能摧碾我們心上的貪嗔痴等惑業,就能使我們徹底斷除生死惑業,究竟成佛。這都叫轉法輪。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都是佛門弟子,修學佛法是我們的重心。三寶弟子要常念三寶的功德,念佛、念法、念僧,念阿彌陀佛,念釋迦牟尼佛,能夠消除宿業,增長福慧,即被諸佛之所護念,將來上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究竟成佛。

念法,就是心中轉念佛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再不能想念世間的事情,世間都是生死的業緣,不能隨順世間的染污因緣,要隨順佛法的凈化因緣,就要轉法輪。

念佛也是轉法輪,我們不停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是法。佛說:「一切法無我」,我們一心念一切法無我,諸行無常,一切法都是生滅性,無常性,可壞性,苦空無我,這樣轉念;或者念布施,念持戒,念忍辱,念精進,念禪定,念智慧,念慈悲喜舍,這都叫轉法輪。我們心裡轉法輪,五欲六塵這個生死怨賊就不能侵入。我們就不能受它的危害,我們就能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自利利他。「功」是功能利用;「德」就是自利利他,給自己發起利益,給眾生髮起利益。這就是德性。

如果貪嗔痴性,濁惡染污性,首先是自我危害,然後危害他人,這就是罪業,所以必須轉大法輪。

我們把佛法講給眾生,讓眾生聽聞佛法以後,能心開意解,心明眼亮,方向明,路子不錯,能正確認識一切事物,能正確對待一切事物,能得出正確的結果,這就是轉法輪。

眾生聽了我們講法以後,能夠轉念佛法,比如我們告訴他一心念阿彌陀佛的利益,他相信以後能一心念阿彌陀佛,這也叫轉法輪。

修福轉法輪  修慧轉法輪

我們把佛法轉給眾生,就叫轉法輪;把佛法轉入自己的心中,這也叫轉法輪。這二者就象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必須同時轉。把佛法轉入自己的心中叫「修慧」,能滅除我們的貪嗔痴性,生死狂性,愚痴暗昧之性,開發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智慧之性,能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把佛法轉入眾生中間去,這叫「修福」,能得無量的福報,乃至佛的莊嚴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這樣成就的。佛是福慧兩足尊,既修慧也修福。

佛那個時代,有一頭大象,長得特別莊嚴,它本身是畜牲類,可是老百姓卻把珍貴的金銀、珍寶(就是瓔珞),給大象從頭到尾裝飾一番,大家都來瞻仰欣賞這頭大象。弟子們問佛,說大象是畜牲,為什麼得這樣的福報呢?佛說,這頭大象它過去做比丘了,他雖然能夠做些善事,修福,但是他不持戒,不修戒定慧,不能把佛法轉入心中,摧碾自己心上的貪嗔痴等惑業,所以墮落到畜牲道,就是因為他做了點善事,得到金銀、琉璃、珍珠和瓔珞給它裝飾。他修的善,善力福德因緣不足以使他生到善道,這就是修福不修慧,後來留下了「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瓔珞」的說法。

還有一個比丘,他是一位尊者,已經證了阿羅漢道,就是證得了三界外的小乘涅盤,出離六道的分段生死了。可是他每次托缽乞食,沒人供養他,總是空缽而回。弟子們問佛,說他已經證聖了,怎麼托缽乞食沒人供養他呢?佛告訴弟子們,說他過去世也是出家僧人,他雖然能修戒、修定、修慧,能滅除自己的貪嗔痴性,愚痴暗昧之性,成就自己的智慧之性,所以不能發起生死業緣,能夠出離三界,證得阿羅漢道。但是他不修一切善,不能利益一切眾生,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只能自覺不能覺他,只能自利不能利他,他沒和眾生結下好的因緣,所以沒人供養他,留給後人這樣一句警句:「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這兩個公案,佛在經里說,都是循因結果循業發現,自作業還自受,所以得福慧雙修。

我們本師雖然入涅盤二千五百四十一年了,時間久遠,但是現在法界眾生禮拜、供養、讚歎諸佛菩薩,不減於當年,就象佛在世一樣。諸佛菩薩的像雖然是土木金石塑造的,但是我們做法,把諸佛菩薩請來升座,就與真的諸佛菩薩一樣,恭敬禮拜供養絲毫不減當年。這就是佛的德性不可思議,成就福慧,福慧兩足尊嘛。我們頂禮的時候,接足禮,這就是既要修福,也要修慧,福慧雙運,這樣才能夠成就如來的一切功德。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不是佛自我讚歎,功高我慢,佛是按照事情的本來面目說的,給大家作榜樣,作學處,這是誠實之語,真實可信。

我們本師放舍慳貪,一切錢財,物品,名利,佛法,甚至生命,無始劫來眾生所需的一切給予,最後證得本心究竟成佛,一切具足,得出世的大富貴,無量光,無量壽,再也不受兩種生死的睏乏、逼迫。

所以法輪要轉,我們也要轉,自轉,同時要轉給眾生,轉大法輪。

修學佛法  依經不依人

大法輪,就是佛說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因為我們本師已經入涅盤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間,作為我們修學佛法,乃至成佛的理論依據,我們從初發心一直到果地,以什麼為依據呢?就是依三藏十二部教典,這是我們本師對法界眾生最好的安排,除了三藏十二部教典,再沒有一句一字的另外安排,所以修學佛法要依經不依人。我們要想成佛,得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說法四十九年,說的都是成佛的方便辦法、成佛的道路,有了三藏十二部教典,我們就會方向明路子不錯。

不要向鬼神請教,不要向外仙請教,不要向氣功大師請教,他們本身正在六道生死,還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他能解決我們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嗎?那不可能。因為他是凡夫,他不能設教,凡夫若能設教,我們在座的也能設教,我也能設教,都成教主了,那去教化誰呀?佛是聖人設教,這一點很重要。

心裡有疑惑,有障難,有牽掛,到佛經里去找答案,佛說的法就是揭示十方世界一切事物本來面目的,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佛說的三藏十二部教典,這個答案是真實不虛的,是按照事情的本來面目說的,是宇宙人生的真實諦理。我們向不知道佛法或者不通達佛法的人請教,相信他們的妄想發明,只能走入岐途,招惹災難,重新導致生死苦輪,那有什麼益處啊?徒勞身心。這一點大家應當記住,應當把這個道理講給一切有情。除了佛法,外仙,外道,鬼神都是自誤誤人,以迷導迷,沒有好事。所以這個法輪必須轉。

五時說法

佛的一代時教   分為五時說法

佛的一代時教,「時」指時節因緣說的。「一代時教」,就是我們本師在菩提樹下,得成無上覺道以後,受諸天人的勸請,開始轉大法論,示現八相成道的說法相,說法四十九年,八十入寂,就這個時節因緣,說了三藏十二部教典,這就是一代時教。

這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教典,傳入中國,根據歷代大德祖師判教,可以分為五時說法。我們本師說法次序都是有固定安排的,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根據眾生的機緣,隨順眾生的需要而進行宣說。就象世間普及文化教育,首先從小學開始,讀完小學六年,再給他設置初中的教材,讀完初中再設置高中的教材,高中讀完了以後,再設置大學的課程,進入大學去深造,這樣才能成就人材。如果不是這樣,一開始就設置中學或者大學的教材,那就適得其反,必須根據需要和可能。佛說法是有次第的說法,根據眾生的需要說,隨順眾生的因緣而進行宣說的。

五時說法很重要,通過五時說法,我們能知道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五時說教當中,在哪一時宣說的,為什麼在這個時刻宣說般若深教離相法門,為什麼不在以前說,或者在以後說。

一、華嚴時

一、華嚴時,佛為教化諸大菩薩,皆得入佛一切智門,故首說華嚴,是名華嚴時,華嚴者經名也,謂如來以萬行因華,莊嚴法身果德也,時者謂初說此經,如日照高山之時也。

一、華嚴時,我們本師首先說華嚴大經,「華嚴」是經名,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時」是時節因緣,在這個時節說《華嚴經》。因為我們本師來到世間設教之前,這個世間沒有佛法,我們本師善巧安排,首先對諸大菩薩、聖位菩薩宣說上乘華嚴。《華嚴經》說的法都是諸佛所證境界。

佛法是種、熟、脫,這些諸大菩薩雖然已經證了聖位,但是他畢竟還沒徹底斷除生死惑業,佛為了使諸大菩薩得入佛的一切智門,究竟成佛,首先說上乘華嚴,為什麼要說華嚴呢?就是說他們已經成熟了,令他們解脫,成就這些諸大菩薩,得入佛的一切智門,證入諸佛所證境界。

佛為教化諸大菩薩,說華嚴的目的,是為了教化諸大菩薩。諸大菩薩都是聖位菩薩,都是證了聖的出家聖僧,所說大比丘、大阿羅漢,都不是凡夫僧,凡夫僧雖然屬於僧寶,但他不能稱為大,因為他沒斷除生死惑業,正在斷除的過程中。「教」是佛說的教法,「化」是諸大菩薩接受佛的法化,諸大菩薩,不是單對一個人說的。皆得入佛一切智門,「皆得」就是都能夠證入佛的一切智門。「一切智」就是佛之智也,諸佛的智慧,指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更不從外得。「一切智」,無所不知,大圓鏡智,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無不通達明了,就象明鏡能照萬象一樣,沒有疑誤,佛的智慧難思議。

「一切智」是諸佛之智也,三世諸佛所證得的智慧,佛以慧為命,法身慧命,就是證得本具之實相,證得本心,因為佛是心之果,由不生不滅的本覺佛性作得,只要證得本心,就能成就如來的智慧德相,成就「佛的一切智門」,和三世諸佛一樣,平等平等。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都是等覺菩薩,還在修因地,還在路上走,還沒到達果地,使他們能證入諸佛所證境界,得佛的一切智門,還得對他們進行教化,所以首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他們能依之修行,就能究竟證得,所以佛受諸天人的勸請,故首說華嚴,首先成就諸大菩薩皆得作佛。

這部經是一部大乘經典,這部經處在龍宮,是龍樹菩薩到龍宮把它請回,流行在我們這個世間,這部《華嚴經》數量無量,這八十卷《華嚴經》僅是龍宮的一部分。

首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五時說法的第一時說教,是名華嚴時,祖師判教,把這一時節因緣說的《華嚴經》,判為華嚴時。華嚴是這部經的簡稱,華嚴者經名也,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這部經的名字,經題,簡稱華嚴。

 

【轉帖即為法布施,功德無量】出處參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155333-1.html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九十四集)-凈空老法師
如本法師:凈土法門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六集)
佛學基礎(一)界詮法師
慧律法師《入佛正見》

TAG:心經 | 法師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