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二輯)02 如本法師著

佛學問答(第二輯)02 如本法師著

 

 

 

31.學佛要出三界,請問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嗎?

 

 

 

梵語三界(trayo dhatavah),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出三界呢?這是佛門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問題,修學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脫生死輪迴,學佛就沒有達到學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該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諸位同參們!三界中的欲界(梵語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此六欲天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樂,欲解脫欲界之境,必須從飲食、男女、乃至五欲之樂凈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語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稱四禪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色界天沒有飲食之欲、男女之欲,僅是禪定暫時伏住,沒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宮殿,亦有現象界,禪悅為食,欲解脫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應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離色界天。

 

 

 

三界中的無色界(梵語arupya-dhatu),是連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這是無色界眾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離空天之生死,必須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佛到底有出三界嗎?這是不容懷疑的,當然佛已出離三界,而且已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依佛法而言,佛所謂出三界,是指三業清凈,煩惱諸垢,皆已凈盡,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煩惱出三界,塵垢一概出三界凈化無餘,但佛的法身慧命並無出三界,佛的法身說離即不離,不離即有離,說離與不離,皆為戲論。

 

 

 

32.凡夫發願,願生生世世留於娑婆度眾生,是否正確?

 

 

 

修行是本分事,度眾生隨緣,莫以頭髮試火,將有燒毀的危機,自己還處於凡地,業障(梵語karmavarana)深重,苦苦惱惱,而且最根本的見思惑都尚未斷盡,怎麼可以亂髮願來生度眾生呢?自己來生都不能自保了,甚至六道那一道還是未知數,發如此之願,是自不量力的作為,看到別人發願很莊嚴、很爽快,自己也想揣摹一番,學別人亂髮願,卻忘了自己的身分還在凡夫因地呢! 大智度論云:「未斷惑眾生,發願留於娑婆度眾生,猶如一隻破漏之船,想運載一個人登於彼岸,無有是處。」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未斷惑的眾生,就是見惑思惑全未斷盡,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生死煩惱之網,猶如稠林密布,全部未斷,因此,發願來生度眾生,就如同一條破漏之船想要運載一個人,共登河岸,如此一來,始終辦不到,何以故? 因為船的本身就破了好幾個洞,船當下就會沉沒海底,自身難保了,怎麼能夠保他人渡河呢?

 

 

 

有些泛泛之輩,總是喜歡高喊著:要有大悲心,發大願,生生世世留於惡世,救苦眾生,要學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菩薩的大智、大行、大悲、大願才如法。像這種情況,具有悲心而無實智,應該好好深入三藏教典,正見佛陀解脫之道,然後再重新發願還來得及,千萬不要太衝動,不要顧面子,不要博得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如何,應該思量自身,乃是薄地凡夫,正處於因地中,是學習的階段,知道嗎?這一連串的思想觀念,自古至今就有人如是妄為發願,結果十之八九,一敗塗地,慘不忍睹,豈可任意妄為發願呢?

 

 

 

道綽禪師云:「凡夫發願欲生生世世留於娑婆世界,度化眾生,聖者所不容,何以故?猶如逼雞下水,准死無疑。」

 

 

 

33.何謂「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這是解脫(梵語vimoksa)之後的法語,明心見性者,他的身口意三業,必然能超越善惡之心,遠離對待之法,不受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所染,自性光明自得,念念解脫,念念覺悟,對自己的心念一清二楚,絲毫不迷惑,一念一世界,一念一國土。見性的行者,一舉手、一跨步,施為動作,皆亦解脫,無有束縛,念念與步步,於自性中皆無相無住,故名念念菩提,步步無生。

 

 

 

34.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其差別何在?

 

 

 

以修證果位而論:小乘佛法修證終極果位是阿羅漢果,大乘佛法修證終極果位是佛。 大乘(梵語maha-yana)與小乘(梵語hinayana)所修持之法門,略有偏重之別,以小乘修持法門而言,著重自覺自利的一端,以苦(梵語duhkha)、空(梵語sunya)、無常(梵語anitya)、無我(梵語anatman)、五蘊、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乃至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為進修的道糧,勤修空觀,斷見思惑,出離三界,證一切智,成就般若德,最後成就阿羅漢果。

 

 

 

小乘的二乘行者,以佛法的啟示,往往厭離心較強,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因此,對五欲六塵極為厭惡,隱居苦行居多,對弘法利生總是抱著隨緣的態度,不會積極濟世利生,悲心微薄,大多以獨善其身為小乘行者的風貌。

 

 

 

大乘佛法很著重悲心濟世的熱誠,不但自利而且還要利人,乃至自覺又要覺他,如此兼善天下的悲願,是大乘佛法的傾向;大乘佛法以六度萬行,不二法門,中道實相義諦為進修的道糧,大乘行者廣修中觀甚深義理,頓破無明惑,實證一切種智,成就三德,最後圓滿佛道。

 

 

 

大乘佛法很強調修行不離世法,若證悟世法,世法即是佛法;若佛法不能證悟,佛法即是世法;佛法不離世法,離世法求佛法,窮盡未來,佛法終不可得。因此,大乘佛法之義理著重不二法門,中觀思想,比起小乘佛法要來得圓融無礙,這是大乘佛法特別偏重的一環。

 

 

 

35.佛法是因緣法,世間一切法也是因緣法嗎?

 

 

 

佛法依勝義諦而言,並非因緣法,諸法無言,諸法無相,諸法離心緣相,離語言相,離名字相,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故;佛法若依世俗諦而言,是有因緣法的,諸法本緣起,緣起諸法是幻有的存在,是故,佛法稱之因緣法。諸位大德們!不但佛法是因緣法,世間法同樣是因緣法,因為世間本是因緣和合所成,若無因緣和合,世間一切法一概無法成立,世間若非因緣所成,即不成世間,乃至不落實的世間。

 

 

 

佛法在勝義諦,畢竟空義,不說因緣法,若言佛法是因緣法,依然落於語言文字相,非佛法之究竟之道,通常佛法稱為因緣法,是站在世俗諦的一端而言,雖然如是說,但勝義諦並非離世俗諦而能獨立存在,勝義諦是依世俗諦的存在而存在,若無世俗諦的存在,勝義諦亦不得存在。

 

 

 

勝義諦的空和世俗諦的有是互為相成的,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統一的,佛法要人們在存在的現象界,去把握現象界的本性空,同時在畢竟空的實相中,去了解現象界的緣起法,能這樣的觀察、體驗,就能得度一切苦厄。

 

 

 

勝義空從具體的世俗有上顯出,世俗諦的有在無自性的空上成立,空有相成,不相衝突。一切法由因緣而成,諸法本性是性空的,但假名施設其名。

 

 

 

大智度論云:「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36.真如與妄想是同時具足,或有先後,請慈悲開示!

 

 

 

這個問題, 是佛門中自古至今,高僧大德們,常提及的重要論題,現今重複略提,供給諸大善信有個正見的共識。 依佛法正信觀點而言,不可說先有真如(梵語bhuta-tathata)而後有妄想,若先有真如而後有妄想之說,豈不是成佛還會變成眾生嗎?若成佛還會變成眾生,就是真如先於妄想,但事實上,成佛不可能再變為眾生,是故,不得說真如先於妄想之說。

 

 

 

若言妄想先於真如之說,這更是無稽之談,泥沙如何煮成白飯呢?泥沙本質無白米的存在,再如何煮沙,沙亦不得成白飯;如妄想中無真如,妄想如何用功加行,始終不得菩提,見不到真如哩!妄想先有,真如後而居上,這是邪見之謬論。大聖佛陀無上的大智慧,能正見深觀二者的弊端,皆非佛法的正道,亦非證成果位的寶筏,因此,呼籲佛門弟子莫步入如是邪見之法,免得修錯法門,窮劫不得菩提。

 

 

 

既非真如先於妄想,亦非妄想先於真如,那麼,正見的佛法是如何呢?諸位大德們!應該是真如與妄想是不可思議的共存,不可言及先後之說,二者非二性非一性,亦非一二性俱,若能正見如是,依此而勤修,必得道果,與諸佛無異。

 

 

 

37.對別人演說佛法,要具備什麼條件?

 

 

 

大智度論記載五種人可以說法:「一、佛自口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 宣揚如來正法人人可以演說,只要具足 正見,引導他人出世解脫,莫陷入生死泥沼,依正見說法,依如來戒律次第而為,宣揚佛法沒有各別申請專利的,大家在學佛的過程是人人平等的,只要依如來之戒律而為,不得犯上犯下的弊病,若如法而說,是名正說,若不如法而說,是名邪說。譬如;不依七眾次第如法如儀而說,因而犯如來之戒律,顛倒倫次,演說再好的正法,正法亦成非法。

 

 

 

現引律藏之例,節錄三點供給同參共研,分別如下:

 

 

 

一、出家人不可以站立而為白衣(在家人)說法,應高座而說法,若犯則不如法,破壞如來戒律。

 

 

 

二、白衣高座說法,出家眾下坐,若如此而為則不如法,有犯如來戒律。

 

 

 

三、比丘尼高座說法,比丘下坐,,若如此而為則不如法,亂了如來律法。

 

 

 

戒經云:「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梵語Bodhisattva)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 罪。」

 

 

 

如來正法若無戒律維繫,會提早滅亡的,過去有佛世,因無戒律住世,佛滅度不久,佛法也隨之而滅亡;可見戒律是何等重要啊!戒律是維繫如來正法的橋樑,又如防腐劑一般,能使佛法不變質,持續不斷故。

 

 

 

四分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佛法亦亡。」

 

 

 

這是佛陀給予佛弟子刻骨銘心的格言,不得不牢記心中,畢生勿忘!

 

 

 

佛門七眾弟子即是:比丘(梵語bhiksu)、比丘尼(梵語bhiksuni)、沙彌(梵語sramanera)、式*摩那尼(梵語siksamana)、沙彌尼(梵語sramanerika)、優婆塞(梵語upasaka)、優婆夷(梵語upasika),是名七眾也。

 

 

 

38.身為佛教徒入三寶殿時,有何禮節?

 

 

 

身教與言教同等重要,理與事是不二的,內心解脫,外在必定亦解脫(梵語vimoksa),所謂誠於衷形於外,內外一如是也。 心地解脫者,身教愈如法,所行所為不越心地功夫,這才是真正學佛者本有的風範。時代的歪風,時代狂流,往往一般人,喜歡學習時髦,依此時髦之心來學佛,導致身心不相配,高談禪法,弄玄搬虛,使自己的行為無法規律化,顛三倒四,身教不約束,不檢點,成為現代佛教的一股無形悲劇,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佛法若不伸張,身教與言教若不並重並行的話,那麼,佛教越演是越不盡理想的,不樂觀的,唯有直線走下坡,導致佛教衰滅的正因。

 

 

 

出家眾應該好好把佛教的戒律,為出家眾與在家眾正確的教好,讓四眾弟子有個方針可遵循,不至於有不得其門而入的感受,有關這點相當重要,祈望諸方出家眾的大德們,能有如是共識,以挽回時代的弊端,讓如來正法始終飄揚人間。

 

 

 

身為佛教徒若入大殿,細節頗多,有心即可學成,今略提一二,讓後學者有個正確的觀念,免得毫無頭緒呢?首先,不得從大門(正門)跨入,應從兩側小門(側門)走入,入大殿應行禮佛三拜,禮佛完畢,有事見住持法師,即由知客師引進見之,見出家師父應行禮作拜,有事直言,心存虔誠恭敬心,同時,應長跪合掌,而後請法,出家師父為開示完畢,心存感激教導之恩,而後再行三禮拜,事方究竟圓滿,切記於心!

 

 

 

39.未信佛前所造的罪業,及信佛之後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這應該從三方面談起:

 

 

 

一、未信佛之前所造的過失,必定惡因已種下八識田中,將後隨機緣成熟,必感召惡果,造作何因,將得何果!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若信佛學佛之後,善根大展流露,懂得廣造一切善因,亦將感召一切善果,這話如何說呢?因為種善因必得善報故 。依因果律而言,因果(梵語hetu-phala)是有規律的,不會脫離軌道的,因果是平等的,遲早總會受報的,甚至不會錯亂的,因果受報輕重絲毫不差的。

 

 

 

因果之存在,不論有信佛無信佛,因果總是存在的,若有人深信因果,因果之存在,不是因信因果之後,因果才開始有;更不是不信因果,因果從此就沒有了,若有人不信因果,因果還是宛然存在的,不會因你的不信而因果就自然不存在了,是故:

 

 

 

佛陀告訴弟子說:因果的存在與不存在,不是信有因果就有因果,信無因果就沒有因果的,不是強辯來肯定的,因果不是佛陀的產物與申請專利品,因果是來自每個人心目中的造作,有造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無造作則無因果,如是正見,是名因果之義,因果(梵語hetu-phala)不離心(梵語citta),心不離因果,因果由心造作所得,心能造作諸因果,心與因果正等無異。

 

 

 

二、過失與功德能否相抵呢?若以定業不定業,輕業與重業而言,就有差別了;若輕業或不定業,所造的惡因不很強烈,又能加上自己努力精進用功,廣造諸善,大行布施、愛語、同事、利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是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惡因久而無因緣促成,必得乾枯焦芽,因而不復造成惡果;譬如一顆種子置於無水分及泥土的石頭上,久而久之,被太陽晒乾水分,又無泥土滋潤,必將枯死無疑,輕業與不定業亦復如是。

 

 

 

若造下重業與定業,因果則另當別論了,重業與定業在八識田中,已構成明顯的因果條件,遲早總是必報的,雖勤修佛道,已證成佛果,聖位亦有果報,聖凡不出因果,只是聖者受果報之際,心地如如不動,不恐慌,自在無動本尊,內心始終光明無惑,何以故?因為聖者明白造何因必感召何果啊!

 

 

 

三、化業力為願力,以願力凈化業力:如果修行者的願力堅強,能勇猛精進,往往可以將業力轉為願力的,這要看行者的智慧與悲願的造化來決定,這話如何說呢?因為,有業力則無願力,有願力則無業力,業力與願力不能同時存在;修行者就是將願力抖擻圖強起來,將業力加以凈化而已!

 

 

 

若業力不能凈化,不能清凈圓滿,那麼,凡夫修行就休想成佛了,既然修行可以成佛,業力就可以轉化為願力了,何以故?因為佛是由凡夫而得成就的,佛可以成佛,我們亦可以成佛, 成佛是人人平等的,我們欲得成佛,必將業力凈化為願力,依願力而凈化業力。

 

 

 

40.何謂「三業」?何謂「三障」?

 

 

 

三業梵語(trini-karmani),身業、口業、意業,是名為三業。三業又分二種業:一者、三業清凈。如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四聖皆修得三業清凈,免受生死輪迴,而以佛之三業最究竟清凈。二者、三業不清凈。如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等六道,六道三業未得清凈,故得生死輪迴。 三障(梵語triny avaranani),煩惱障、業障、報障,是名三障。煩惱障者:如貪慾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也。業障者:如五逆十惡等之業也。報障者:如地獄惡鬼畜牲等之苦報是也。眾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開悟證果。

 

 

 

41.為什麼學佛者要常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要具備什麼條件?

 

 

 

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初發心學佛,對佛法一竅不通,易入歧途,行門不通,修從何起!是故,剛發心學佛者,應該低聲下氣常親近善知識,因善知識而引發我們的善根、慧根,開啟我們的智慧門,踏上菩提之道,關閉生死之因,是故,學佛者須常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云:「常親近善知識,乃至窮劫發願與善知識在一起,可得無量法門,得無量智慧,堅固無比道心,速成佛道故。」

 

 

 

善知識應具備有正見,正見是構成善知識的根本正因。正見的條件必須具備精通三藏十二部聖教,身教與言教並行者。若有言論,必能廣益群生,令一切眾生知苦離苦,乃至破迷啟悟,轉凡入聖的功用,若不開口,則與寂滅性相應。

 

 

 

身教方面,具足威儀,身口意三業始終安祥寂靜,不紛不亂,不參不雜,因果分明,善惡分辨,聖凡了知,所作所為按部就班,頭頭是道,條條有理,如是殊勝莊嚴之相,皆能引發一切眾生信佛,因信佛而學佛,因學佛而證成菩提,若如是者,是名為大善知識。

 

 

 

42.請問如何修行?

 

 

 

眾生所以會沉淪生死,無非由身口意起貪嗔痴,因貪嗔痴廣造諸業;修行就是發起戒定慧三學來息滅貪嗔痴,貪嗔痴是修行者面對挑戰的大障礙,如來一代聖教無不以種種法門來對治貪嗔痴之病,普令貪嗔痴之心病徹底解脫冰釋。 雜阿含經云:「涅槃(梵語nirvana)者,貪慾永盡、嗔恚永盡、愚痴永盡,是名涅槃。」

 

 

 

涅槃經云:「夫涅槃者,名為解脫(梵語vimoksa)。」

 

 

 

涅槃後的世界,就是證成果位的世界,其生活是解脫的、是光明的、是無束縛的、自由自在的世界。

 

 

 

修行的法門有無量之多,為了契機契理,法門固然千差萬別,但於證成果位的目標,並無差別,只要法門是正見的、是了義的、是出世的、皆為修行之道。

 

 

 

修行的法門有無量之多,不論以宗門或教下一齊修,或一門深入,或雙管其下皆可,修行宗旨在於開悟菩提自性,正見人生宇宙真相,讓自性莫染污五欲六塵之境界,發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胸襟,若如是正觀者,諸佛讚歎,龍天護法。高僧大德云:「如何修行,但莫染污自性,即是修行。」

 

 

 

43.何謂「結界」?何謂「結夏」?

 

 

 

結界是佛門中的專有名詞,亦是術語。凡建伽藍,或作戒壇,所行的一種作法,而定其區域境界也。其作法所限定之地,謂之結界地。 結夏亦是佛門的專有名詞,亦是術語。結夏即結夏安居是也。結者結成之意。

 

 

 

資持記云:「立心止住,名為結耳。」

 

 

 

荊楚歲時記云:「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剎掛搭,精進禪法或修證,謂之結夏。」

 

 

 

44.學佛者發願有何忌諱?

 

 

 

發願對學佛者有相當之重要,只要不發虧損他人,以及有害於自己的口願,因而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如此必與正法相應。 嚴格說來,發願並無忌諱,在入佛門受三歸依之際,就發過清凈莊嚴之願,所謂歸依三寶者,依三寶為依為師,不依天魔外道,乃至不依外道典籍與邪師。

 

 

 

佛陀在三歸依就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歸依三寶之後,應以三寶(梵語tri-ratna)為師,不得歸依天魔外道,若歸依天魔外道,乃至依外道典籍與邪師,如此發願就忌諱了,不能與如來解脫之道而相應, 卻偏於天魔外道,怎麼能夠證悟菩提呢?智慧未解脫,易受外道邪法所感動,不能自度,焉能於外道邪法轉大法輪呢?薄地凡夫絲毫辦不到,是故,相當不適宜發外道邪法之願,甚為忌諱。

 

 

 

初發心學佛者,應該專心一致,聽佛陀的話絕對沒錯,若佛語不聽,專聽外道邪法,佛亦愛莫能助也。

 

 

 

高僧大德云:「世間好話佛說盡,佛言不信何言可信。」

 

 

 

45.請問四弘誓願和自性四弘誓願有何差別?

 

 

 

四弘誓願是事願,普願六道眾生各個皆能發菩薩弘誓,著重慈悲利益一切眾生也;自性四弘誓願是理願,不但自己要度脫,而且普願六道眾生皆能頓四弘皆是性具,著重自性自度也。 眾生無邊誓願度者:眾者(梵語bahu-jana)即眾法相生也,謂五陰和合即有此身,既有此身,則有諸苦遷逼,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雖無量我願悉度,不但自度自己無量之苦,而且眾生無邊,我願亦無邊,願悉度盡,此緣流轉生死門之果報位,於四聖諦中,是苦諦所發誓也。

 

 

 

煩惱無盡誓願斷者:煩惱(梵語klesa)即三惑,惑者迷惑妄想也。見思惑為六道煩惱,塵沙惑為二乘煩惱,無明惑為菩薩微細煩惱,唯佛全凈。眾生因迷積迷,終日集諸妄想煩惱,願令悉斷,而且眾生煩惱無盡,我願亦無盡,這是生死流轉門之因位,於四聖諦中,此緣集諦所發誓也。

 

 

 

法門無量誓願學者:以九法界根機千差萬別,如來設教多方,我願悉學,且諸佛法門無量,而我願亦無量,這是涅槃還滅門之果位,於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中,此緣道諦所發誓也 。

 

 

 

佛道無上誓願成者:如來對三惑已圓凈,二死永亡,一塵不染,九界咸歸,今願悉成,佛道雖無上,而我願亦無上,這是涅槃還滅門之因位,於四聖諦中,此緣滅諦所發誓也。然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修,普令六道諸有情,皆能速得無上菩提。

 

 

 

自性四弘誓願著重自性自度,以理性發誓願。九法界諸有情,當念迷,因而不能自覺,則隨染緣之用。佛界已妙明無礙,具足諸法,圓滿自在矣!

 

 

 

故眾生、煩惱、法門、佛道,莫非即性體上本具之用,然用雖有染凈,性體本自不變。猶鏡雖現像,鏡體亦自不變。勤修佛道之行者,如果能夠依此正見自性四弘之法,則眾生煩惱不斷自斷,法門佛道不證自證。

 

 

 

46.請問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別?

 

 

 

廣修諸法不離戒定慧,戒定慧是佛法的總綱,依狹義而言,經藏(梵語sutranta-pitaka)通常屬定門,律藏(梵語vinaya-pitaka)屬戒門,論藏(梵語abhidharma-pitaka)屬慧門;依廣義而言,三藏中的每一藏皆具有三學之法。 戒定慧三無漏學,若依因地而論,在初發心的方便,精進佛道的階段,必然先充實戒法,因戒成定,由定發慧,慧破諸惑,因而證成菩提。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這是因地下功夫的必然階段,眾生業重,智慧門未開,縱得勇猛精進,戒定慧亦無法同時受用,持戒忘定慧,修定忘戒慧,用慧疏忽戒定,弊病百態,無法如聖者一般巧妙運用,是故,在因地下功夫之際,要依循戒定的程序以入道,不得馬上學圓融,一旦學圓融,修行必然會礙道,無法邁進菩提。

 

 

 

戒經云:「佛制出家(梵語pravrajya)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

 

 

 

戒學有基礎,參禪悟道才能開花結果,不至於修到最後,心生我慢,誑妄無知,自稱已悟道,目中無人,執理廢事,以偏概全,如是自誤誤人,自墮墮人,豈不悲哉!

 

 

 

若依果地而論,勤修戒定慧是無先後輕重之別,戒中有定慧、定中有戒慧、慧中有戒定,乃至修戒定,戒定中必有慧;修定慧,定慧中有戒;修戒慧,戒慧中有定,一即三、三即一,達到圓滿的具足法,是名戒定慧等持,這是果地上的境界。

 

 

 

是故,勤修戒定慧的現階段,在因地用功與果地的立場,是截然懸殊,是修道者必然的過程,畢竟,因到果尚有一段距離故。

 

 

 

47.請問禪定可分為幾種?境界有何差別?

 

 

 

禪者梵語為禪那(dhyana),華譯為靜慮,或正定之義。禪的分類千差萬別,廣說不盡,今略提三種,供給諸位大德共參研:

 

 

 

一.世間禪:就是一般民間或修心養性之士,為了煉丹鍊氣,讓身體得到健康安泰為主,如社會上的瑜珈術、靜坐、數息調氣、打坐、冥觀、或於大樹下吸取樹之靈氣之說,乃至於日月之下靜觀打坐,不分日夜,為吸取日月精英,這一連串的民間修鍊之士,無非顧及身體之精氣神,能延年益壽為宗,旨多少亦能有點精神的統一,達到身心的安康與舒適,甚至有療治與感應之事迹,如此的行法,佛門稱之為世間禪,這些與開悟見性毫無相關,尚有一遙遠距離!

 

 

 

二.四禪八定及四空定: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禪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稱之為八定,這是三界中的色界與無色界所有的禪定,尚未出離三界,亦有生死輪迴,僅是禪定所維繫,禪定若盡,則隨業又漂流投生他道,此四禪的境界,固然遠此前面世間禪來得殊勝,勝過百千萬倍之禪悅,但尚未究竟,亦非佛門弟子所依所歸之處。

 

 

 

初禪的境界,有三天:清凈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等二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二禪的境界,有三天:清凈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舍二受,與意識相應。

 

 

 

三禪的境界,有三天: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即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凈妙。

 

 

 

四禪的境界,有九天: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舍受,與意識相應,名為四禪。即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九天。

 

 

 

根據大涅槃經所說:初禪天人,因他們心中粗細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災;二禪天人,他們對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面有水災;三禪天人,他們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風災;惟獨第四禪,所有內外過患,一切均無,所以諸災不能到達那裡。

 

 

 

以上是詳細介紹四禪的境界,現在介紹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何謂四空定?分別如下:

 

 

 

空無邊處定:是修行人心想出離患難重重的色(色蘊物質)的牢籠,於是舍色想而緣無邊的虛空,做到心與空無邊相應。

 

 

 

識無邊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外在的虛空,於是舍虛空而緣內在的識,做到心與識無邊相應。

 

 

 

無所有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做到心與無所有相應。

 

 

 

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無粗想(非想),又非無細想(非非想),做到如痴如醉,無所愛樂清凈無為的境界。

 

 

 

以上就是所謂四空定,依此定而修,必感召生於四空處天,因為此四空處的眾生,於五蘊中無色蘊,只有受想行的四蘊,亦無物質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無依報的國土宮殿,故名無色界,或四空處;無色界的四空天尚未解脫三界,故其禪定亦未究竟圓滿,禪定若盡,亦有墮落之日,並非佛弟子所依所歸,應該更上一層樓,以求解脫,共證菩提。

 

 

 

三.出世間禪:如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皆已出世解脫的聖者,其禪名為出世間禪,即已出三界之禪定,其中以佛之禪定最尊最上,最究竟、最圓滿。

 

 

 

48.請問學佛的過程,解脫的境界可分幾種?

 

 

 

解脫梵語為(vimoksa),解脫的境界可分大乘與小乘之別,其境界略有差異,依小乘佛法而言,要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位,方稱得上解脫,而以四果為小乘終極圓滿之果地,必須斷見思惑,出三界,得成阿羅漢果(梵語arhat)。 依大乘而言,要證成初地以上,乃至佛的果位,皆為解脫的境界,每一個階位解脫的境界漸次入深,而以佛的果位是大乘佛法終極之位,必須勤修六度萬行,以中道實相義而正行,破塵沙惑、破無明惑,因而證成佛道。

 

 

 

涅槃經云:「夫涅槃(梵語nirvana)者,名為解脫。」

 

 

 

由此可見,解脫之名亦稱為涅槃之義也。證入自性涅槃的境界,在成唯識論有提到四種涅槃的層次,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一.有餘依涅槃。

 

二.無餘依涅槃。

 

三.無住處涅槃。

 

四.本來自性清凈涅槃。

 

 

 

49.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幾類因果?

 

 

 

因果梵語(hetu-phala),通常因果在佛門中可分為三種因果,何等為三?分別如下:

 

 

 

一.種因得果:何謂種因果呢?佛法深信一切人事物,乃至宇宙萬法,其所形成,必有前因與後果的流程。換句話說,若無前因,果就不能成立。譬如一棟房屋的形成,就是果(結果),但這棟房屋由各種不同的材料、元素、鋼筋、水泥、人工、木架、工程師、建築師,等等條件所共同促成的。若無這些條件,房屋就無法建造完成,既然能成立房屋,就離開不了那些種種材料,水泥.......等等,問題出來了,若以佛法而論:房屋建成即是果,那些材料等等即是因緣,若無因緣和合,果即不得生,普天之下,一切的一切,皆必然如此一般,這稱為種因得果。

 

 

 

二.雙重因果:何謂雙重因果呢?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二,是名雙重因果。譬喻一顆種子而言,種子可因可果,如何而說呢?因為種子當下就是結成的果,是站在果位,但是果的當下,亦可當因來種植于田里,如是具備有雙重條件的關係,佛法稱之雙重因果。

 

 

 

若以時間而論,即是三世因果,過去所造為因,現在所受是果,現在所受之果亦可當因而作,以後再感受果,如是周而復始,至於無窮,佛法稱為三世因果。

 

 

 

三.無盡重疊因果:何謂無盡重疊因果?就是無量劫以來,所造作的善惡,因而不斷累積重疊,重疊又開花,開花又累積重疊,如是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反覆共薰,窮劫不止,形成因果不斷周旋,猶如鐵煉,一環鉤一環,緊密不松,沉淪的眾生,起惑、造業、受苦、乃至無盡受生,一切因果亦復如是。

 

 

 

50.請問慈悲與感情有沒有一樣?

 

 

 

慈悲壯(梵語maitrya)與感情是有差別的,慈悲是由感情的凈化而來,感情本身未得修行凈化,是故,慈悲是慈悲,感情是感情,現在細膩分析慈悲與感情之不同處。 慈悲是拔生苦,給予眾生快樂,故稱為慈悲。慈悲眾生是沒有條件的、是奉獻的、無對待的、持續不斷的、無望報的、是隨喜的、慈悲的本質是自性本空,無我的凈化,破除時空觀念的流露,是永恆不變的,慈悲具足光明的、自在的、無束縛的、清凈的、遠離生死、無有輪迴的、慈悲是涅槃的、解脫(梵語vimoksa)的。

 

 

 

觀無量壽經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感情當下就是自私的、佔有慾的、未透過智慧,因而有美中不足之遺憾事,感情是危脆的、是無常遷變旳、是黑暗痛苦的、感情是沒有規律的、不能突破時空的,是一切煩惱叢生的大本營。

 

 

 

不論是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甚至國與國,世界與世界,有無數事件,都發生在五欲中的色(感情)欲,自古至今,傾家蕩產,國破人亡的事迹,循循可據。

 

 

 

總之,世人常呼籲人與人之間要感情和睦,家庭感情要建立幸福美滿,國與國之間要建立真善美的邦交,這是始終辦不到的,何以故?因為世人不明感情的實質,對感情的真相一概無知,以無知的感情,而昧於感情的真相,而要他人相處融洽,敦親睦鄰,若論效果,正如水中月,空中樓閣。

 

 

 

51.請問在平常見到鬼界旳眾生,是好或不好?

 

 

 

通常看見鬼界的眾生,有三種情況。

 

 

 

一、余報:自己八識田中,有過去生中的業識果報,尚未凈盡,是故,鬼道眾生亦然可見,有些人小時候可見,長大就看不見了;或有些人,小時候看不見,但長大可看見;或有時候可看見,有時候看不見,時有時無,不定時可見,這些都是業報所現,不是好現象,但也不用緊張或恐怖,平常多做功德迴向,布施喜舍,廣種福田(梵語punya-ksetra),或誦經念佛迴向,普令鬼界眾生能離苦得樂。

 

 

 

有些人一輩子始終不信有鬼界,但在命終前的幾個月,或命終前幾個星期,就開始可以看見已故的亡者,甚至直叫亡者的姓名,這時候陰境開始浮現,業報不斷漂浮與展開,自己陰界現前,就可以看見陰境的種種情景,自己業識與鬼的業識一樣,故可看見,有時候連自己也不知道是陰境的現前,把那些亡者當做朋友來看待,自己完全不能自覺,像這些例子,中外古今,常見常聞,不在言下,不勝枚舉。

 

 

 

二、他力所化:何謂他力所化呢?就是鬼道眾生知道你看不見他,他就以神力變化給你看,如此神力所為,是名他力所化。鬼類來的動機,是好是壞,要看你與鬼之間,有恩或怨,是仇是愛,依此來決定你的禍福吉凶。平常多做功德,布施(梵語dana)種福田,迴向給鬼道眾生,逐漸可消除自己的業障,鬼道眾生亦蒙受你的迴向,亦可離苦得樂,往生善處。

 

 

 

三、因修所見:何謂因修所見呢?就是修道者,精進勤修,自己的道業有所成,或開悟,或證果,自性光明,神通自在,因此,能夠看到鬼道眾生的世界,了如指掌,歷歷分明,這種情況,叫做因修所明。

 

 

 

綜合上面三種情況而言,前面兩種是不盡理想的,不是業障現前就是鬼道所變化,應該多加懺悔,勤修佛道,廣植福田,布施喜舍;求得自度度人,才是當今之務,不得苟且與怠慢。

 

 

 

後一種是因修所見,見而無妨,這是自己修行而得的果報,神通廣大所見,不傷大雅,一切如意自得。

 

 

 

52.要怎樣才能攝心念佛?

 

 

 

攝心念佛的方法頗多,今略舉八點供給諸大善信共參共修: 一、徹底凈化感情,勿戀戀世法,生心留情,是念佛的大障礙。

 

 

 

二、發菩提心,真為生死而念佛,是攝心通途。

 

 

 

三、以深切信願,專註一心(梵語eka-citta),持佛名號,為凈土正宗。

 

 

 

四、以「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為凈行歸宿。

 

 

 

五、以大智慧折伏現行煩惱,為攝心念佛要務。

 

 

 

六、以種種苦行,為念佛攝心助緣。

 

 

 

七、痛念輪迴無常逼惱,是為攝心念佛之借鏡。

 

 

 

八、堅持四重戒法,攝伏三業(梵語trini-karmani),為入道根本,因而正念攝心念佛。

 

 

 

53.何謂「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是涅槃」?

 

 

 

佛法非對立法,遠離相對待,方得契入涅槃之道。 知見當下就是真如之體用,若另外再立個知,就是舍離真如,另尋他法來安真如,真如本一非二,是二非真如,是二即落入相待法,即有生死(梵語samsara),是故,名為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真如本體已無相、無住、無念、無見、畢竟空(梵語atyanta-sunyata)故;若知見有見,即有相、有住、有念、不能與法性相應,又落入無明深淵;佛之知見已解脫,徹悟諸法本性空義,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是故名為知見無見是涅槃。

 

 

 

大般若經云:「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

 

 

 

54.請問一位弘法者,應具備那些條件?

 

 

 

弘法者所應具備之條件,現今略舉十點,若依此而弘法者,必能振興佛法: 一、應具足正知正見之佛法。

 

 

 

二、應以戒為師。

 

 

 

三、言教與身教並行。

 

 

 

四、智慧(梵語jnana)廣大。

 

 

 

五、相好莊嚴。

 

 

 

六、辯才無礙。

 

 

 

七、尊師重道。

 

 

 

八、應具足為法忘軀之精神。

 

 

 

九、勇於破邪顯正,因而護法護教。

 

 

 

十、破除我執而說法,以佛陀解脫之道為中心。

 

 

 

55.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如何?

 

 

 

佛陀的弟子有兩大類:一則出家弟子。二則在家弟子。 出家弟子修持梵行,堅守如來聖戒,以自度度人為根本意趣,是故,出家弟子不得行男婚女嫁之途;在家弟子是處於在家修持,為了適應家累故,可行男婚女嫁,無妨也。佛陀大慈大悲特為在家弟子立了五戒法,此五戒(梵語panca silani)是人道的護照,顧及人與人之間相互保障,使人倫道德更具有次第,讓家庭、社會、國家安和樂利,敦親睦鄰。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類立場所需,是欲界眾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眾生而言,色界眾生則無男女之欲,無飲食之欲,以禪為食,清凈自得,無此男女之欲所累贅,依此循次漸入,色界無色界,乃至出三界,便無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處於欲界眾生之所須要,畢竟,眾生(梵語bahu-jana)是以欲為依為命,乃六道中的一環;若已證果或出三界的聖者,對婚姻已解脫,不須受婚姻所束縛,因而牽纏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塵欲所染。

 

 

 

總而言之,聖者已證得聖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與不婚姻已無法束縛聖者的境界,猶如蓮花處於污泥而不染,清凈自得故;六道眾生於種種之欲未得解脫,故須以婚姻來襯托,以達人倫次第,帶來人道美好和樂為通途。

 

 

 

56.請問身為學佛的人,怎樣才能達到解脫?

 

 

 

解脫(梵語vimoksa)修行者只要能斷見思二惑,即能出三界得解脫,乃至破塵沙惑、無明惑等等,直到成佛,皆是解脫範疇之內。若能依見思二惑而精進勤修,必得解脫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何謂見惑呢?就是凡夫於三界的見解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即是,因為人總是隨思想而行,思想偏激,若無法正見,焉能走出光明之道!凡夫知見錯謬,不得出離三界之門路,故處於生死流轉。

 

 

 

何謂思惑呢?就是凡夫對三界內的思想迷惑錯誤,如貪、嗔、痴、慢、疑等五煩惱即是,這是著重凡夫的習氣而言,一旦習氣深重,對人事物貪執取捨,生大我慢,引生三界內的生死事,終無出三界可望,若斷此見思二惑,即能證成阿羅漢果(梵語arhat),出離三界。

 

 

 

57.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該如何安住?

 

 

 

尚未明心見性的人,的確易受外境所侵,往往身不由己,該如何安住,如何下功夫呢?今略舉兩點:

 

 

 

一.明白輪迴生死,就知道如何安住其心:什麼叫做輪迴(梵語samsara),又什麼叫做生死呢?起心動念,隨順之,如是廣行造業,周而復始,是名輪迴生死。譬如說:貪慾是從無量劫就貪下來了,如今還在貪慾不休,將來還是貪慾無窮,這樣永無止盡的貪慾下去,稱為輪迴生死。還沒有明心見性之人,先明此意,知道輪迴受苦不是好玩的,是充滿逼惱,不得自在的。

 

 

 

這一連串的輪迴生死是從何而生起呢!就是從無明妄想動念而發,人所以會生死輪迴,就是無明妄想之心所帶動,這些妄想之心是不清凈的,變化無常的,非究竟永恆的,依此正見妄心的實相,即能逐漸對妄想之心,產生防患之牆,也讓自己明白妄想之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因素,即該抖擻道心奮勇修行,這是未明心見性者,初步入道之法。

 

 

 

二.逐漸入道,廣明諸法本空:既知妄想之心是輪迴生死之根本,接著,應該正見諸法本空,幻化而有,心空境空,心有境有;心生則境生,心滅則境滅,若能徹底從妄想之心給予凈化,了知妄想無自性,本不可得,因幻而有,此幻不真,眾生執幻,因而有生死輪迴,沉迷幻境,不得自覺,枉受大苦,甚可憐憫!

 

 

 

大般若經云:「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皆用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未明心見性者能正見諸法本空,當下得兩種功德利益。

 

 

 

一則正見諸法實相義(空性是諸佛眼)。

 

 

 

二則破除自己過去對諸法無知之過,次第自破我執之過。

 

 

 

未明心見性者,若如是正觀,勤修不已,此法乃步入解脫必經之道,是轉凡入聖關鍵所在,是證悟菩提不二法門。

 

 

 

58.請問聽經、念佛都要迴向嗎?其意義為何?

 

 

 

聽經念佛,乃至所做一切功德,皆須迴向(梵語parinama),迴向這個法門,是十方諸佛殷勤所倡導,意義深廣,迴向具足有:超越、解脫、與空性相應、無我、目標、歸宿、力量、希望、因果(梵語hetu-phala)、終程,等等之含義,佛陀之智慧已達圓滿之境,聖者如是言,必有甚深法義,願我佛弟子,依佛所言而言,依佛所行而行,依佛所證而證,依佛所願而願,終極目標,必達成聖弟子所願矣!

 

 

 

59.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於恭敬供養中,不生憍逸,於嗔罵打害中,不生怨恨,是名生忍。 於寒熱風雨饑渴等法,於惱害之時,能安能忍,不生嗔恚憂愁,是名法忍。

 

 

 

把心安住於不生滅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於道理而心不動的意思。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實相,原無生滅,故曰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謂菩薩於無生之法,忍可忍樂,了知諸法之相,而不住諸相,無取無舍,無得無失,不動不退,是名無生法忍。

 

 

 

60.學佛貴在精進,請問精進的定義為何?

 

 

 

精則不雜,進則不退,不雜不退名為精進。學佛貴在精進,精進如披鎧甲,勇往直衝,不達終程,絕不罷休。精進(梵語virya)則能早證佛道,懈怠則慢於證成佛道;佛經記載釋迦佛與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在無量劫以前,曾經當過師兄弟,同一尊佛前發願,立誓發奮成佛,但兩者的道業卻差距懸殊,釋迦佛早先成佛,彌勒菩薩慢成佛,原因何在呢?就是釋迦佛精進辦道,勤求聖法,廣度有情很賣力;而彌勒菩薩較懈怠,如此一來,精進者與懈怠者的功行與進度,不能構成對比了,如今的釋迦佛早已成佛,彌勒菩薩尚未成佛,是釋迦牟尼佛(梵語Sskya-muni buddha)之後的補處菩薩,現今於彌勒內院為天人演說佛法,尚在等覺菩薩的果位,在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才示現人間,出家而成就無上佛道。

 

 

 

由此可見,學佛的行者,應該莫以懈怠之心,空度歲月,消耗青春,無常大限降臨,誰也避免不了生死輪迴的事實,一暴百千劫,再回頭來是幾時,願共勉之!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七十九集)-凈空老法師
凈空法師:真修真幹人人皆可成聖賢
全職法師的作者是誰?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十五集)-凈空老法師
如本法師:凈土法門

TAG:佛學 | 學問 | 法師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