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很多媽媽常常陷入誤區!0

遭到了不少媽媽催稿,為了友誼的小船不翻,趕緊送上第5期微課堂的實錄。這期【親寶寶育兒微課堂】我們邀請到了網路上備受媽媽們崇拜的兒童營養師劉長偉,給大家分享了有關寶寶餵養方面的知識,重點講解了如何給寶寶合理添加輔食。

專家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營養醫師,科普作家 劉長偉

通過多年的科普工作,我充分了解到很多家長在餵養孩子方面存在很多誤區,有時候不知道怎麼去給孩子安排飲食。

其實從寶寶出生以後就面臨著孩子的餵養問題。到底怎麼吃?家長非常關心。去年,中國營養學會頒布了0-6月齡嬰兒餵養指南,正是為了解決家長的一些困惑。這份指南裡面特彆強調了一點,那就是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愛是唯一。母乳餵養,用愛堅持」,為什麼這麼說?大家一定有所了解,我們母乳餵養的大環境不好,母乳餵養率在下降,尤其是六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率現在來看非常低,原因則在於方方面面。

新手媽媽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母乳餵養的相關知識,其實媽媽們在孕期就應該儲備很多知識,而不是等到寶寶出生以後才臨時抱佛腳,因為後者這種情況很容易受到誤導。

0-6月齡嬰兒餵養指南 6個重點請牢記!

現在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0-6月齡嬰兒餵養指南里重點提到的6點。

1產後儘早開奶

產後儘早開奶,最好在三十分鐘、一個小時以內開奶,並堅持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是母乳。現實情況中很多家長都沒有做對,他們給寶寶的第一口食物五花八門,有開奶茶、奶粉、糖水等等,生怕餓著寶寶,但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

在沒有特殊的醫學指征情況下,切記在寶寶出生後,不管是順產的還是剖腹產的,要儘早地讓孩子去找媽媽的乳頭吃母乳,當然,母乳餵養的姿勢也要正確。

2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

現在奶粉來的太容易,就算是在經濟情況不是非常好的農村,也能為了孩子去買奶粉,但是大家恰恰忽視了母乳餵養的重要性。

切記任何奶粉再好,也不能與母乳相比。因為它只能在配方上盡量靠近母乳,雖然某種營養素可能會超越我們母乳,但是從總體上來說肯定還是不如母乳的,並且它也不能模擬出母乳裡面的一些活性物質,比如能夠增強寶寶抵抗力的抗體,它永遠模擬不了。

3順應餵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其實寶寶3個月以後,我們就要慢慢地規範ta的習慣。包括建議家長在寶寶出生以後就讓ta睡嬰兒床,不要等到ta習慣抱著睡了再放嬰兒床,那樣就會很難了。3個月內按需餵養,而3個月後就要按時餵養,培養一個好的習慣。

當然,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成的,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家長們需要多點耐心。

4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補鈣

正常情況下,6個月以內的孩子,ta的鈣是完全夠的,但是要補充維生素D。這個「數日」沒有具體的時間,可以在3-5天之後。

為什麼要補維生素D,因為母乳里的維生素D含量非常非常低。尤其像北方到冬季,太陽曬得少的話,很容易缺乏。長期缺乏維生素D就會造成孩子的佝僂病,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孩子的骨骼礦化不好,那樣就可能會出現O型腿、X型腿等等問題。

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家長被告知說孩子肋骨外翻是缺鈣,事實上肋骨外翻並不是缺鈣,肋骨外翻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另外,枕禿往往跟缺鈣也沒有多大關係。

5嬰兒配方奶是不能純母乳餵養時的無奈選擇

中國營養學會特彆強調,配方奶的誕生不是完全用來代替母乳的,而是沒有母乳的孩子用的。

6監測體格指標,保持健康生長

所謂健康,就是要避免ta生長太慢,當然也不能太快。

今天有個家長跟我說他家寶寶7個月了,體重25斤,身高77厘米,這個顯然就是肥胖了,有的兩歲多甚至三四歲的孩子都沒有這麼重。這明顯超出了生長曲線,建議家長用生長曲線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動態發育情況,我注意到,咱們的親寶寶里就有這樣的功能,還是很不錯的。

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隨著寶寶的發育,到了6月齡(也就是半歲的時候),體格已經得到了不小的發育,體重可能已經達到剛出生時的兩倍多,孩子也能夠坐穩了,消化系統也成熟了,可以消化澱粉類的食物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考慮給孩子添加輔食的問題。

為什麼要給孩子添加輔食,而且要及時地添加呢?

第一個方面,到了6個月以後,單獨的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營養需要了;

第二個方面,寶寶從出生以後吃的一直都是液態的食物,到6個月以後,可以嘗試一些泥狀的食物了,也就是說需要改變一下食物的形狀。因為吃不僅僅是滿足營養需要,對寶寶來說,還要練習吞咽。

別小看吞咽和咀嚼的練習,有些孩子就是因為在嬰兒期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到了後期就會餵養困難。比如有的孩子兩歲了,但吃稍微硬一點的食物就會幹嘔。

以往很多兒保科醫生和家長在孩子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添加輔食,甚至有些人告訴我們的家長,不到4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了。我在臨床碰到過有家長在寶寶一個多月的時候就開始添加米粉,並且是自製的大米粉,結果寶寶因為維生素K缺乏導致腦出血。

添加輔食是很有講究的,從目前來說,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包括WHO,基本都是建議在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當然有時候早兩天或過兩天也都行。也就是說,寶寶滿6個月的時候添加輔食相對來說是比較合適的,這是有研究數據支撐的,研究表明6個月添加輔食的寶寶比4個月就添加輔食的寶寶發生感染性疾病的風險更低。

添加輔食的信號 你讀懂了嗎?

當然,寶寶添加輔食也是有一些信號的。

  1. 對食物表現出感興趣。有的家長說寶寶4個月的時候就對輔食感興趣了,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但如前文所說,這個階段即使寶寶感興趣了也不建議就給添加;

  2. 抬舌反射消失,能吞咽輔食了。抬舌反射是孩子出生之後自我保護的方式,為了避免吞咽一些異物;

  3. ta能用手抓住食物,準確放到嘴裡了;

  4. 孩子能夠坐穩了。

另外,從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就要訓練ta坐餐椅,而不是抱著喂。這種餐椅應該是能讓寶寶好好坐著的,然後可以擺放一些特殊的碗具的。

輔食到底吃什麼?

到底吃什麼呢?以往很多家長最初會給孩子吃米油,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們認為米油很有營養;也有一些家長會給孩子吃蛋黃。但其實米油和蛋黃作為第一輔食真的不合適。

我們的孩子在6個月以後,尤其是母乳餵養的,甚至在4個月以後,就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缺鐵性貧血。這裡有一個數據,調查顯示,2010年,6-12月齡的嬰兒患貧血率最高,農村達到接近30%。

其實很多寶寶都缺鐵,雖然沒有達到缺鐵性貧血但還是缺的。缺鐵缺鋅都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包括智力和其他方面等等。到了幼兒期也是高發期,3歲以後會好一些。

那麼,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澳大利亞的一個嬰兒餵養指南。這個指南里強調了要優先選擇一些含鐵的輔食,美國兒科學會也強調了這一點。例如強化鐵的米粉、肉泥、魚泥等等。

6個月的寶寶能吃肉泥魚泥嗎?

很多家長會困惑,6個月的寶寶能吃肉泥魚泥嗎,ta能消化得了嗎?很多寶寶8個月都還沒有開葷呢。其實是可以的。最新的研究表明,先加什麼後加什麼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是切記最初的輔食富含鐵非常重要。

也有家長困惑說:我家寶寶6個月了吃魚泥會過敏怎麼辦?其實過敏迴避了就可以,這不是早加或晚加能夠改變的。

第一口輔食必須得是米粉嗎?

有的家長會問說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必須得是米粉嗎?這個倒不一定,你也可以給他吃點肉泥。

如何添加輔食?

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注意要稀糊狀或泥狀,從一小勺子的量開始,少量嘗試並觀察兩三天,發現沒問題再緩慢增加新的。比如最開始吃的是米粉,吃的不錯了,那麼你可以慢慢嘗試一些蔬菜泥,例如胡蘿蔔泥,也可以給寶寶吃一點香蕉泥或者乾脆吃肉泥,但要記住最初的輔食必須富含鐵

有的媽媽在孕中晚期就已經發生缺鐵性貧血,那麼寶寶4個月以後可能就面臨著貧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美國兒科學會認為,母乳餵養的寶寶4個月以後可以小劑量補鐵。每公斤體重可以補1毫克的鐵作為預防劑量,如果已經患上缺鐵性貧血,就需要治療劑量了。

添加輔食可以安排在中餐或晚餐的時間,從開始添加就要規律起來,放在三餐裡面的某一餐都是可以的。

到了7個月、8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嘗試一些顆粒狀的食物了。例如大顆粒的米粉、肉末、非常碎的爛麵條。另外,這個時候還是要保證600-800毫升的奶量。

寶寶到了10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嘗試一些碎狀食物了。所謂碎狀食物還是要軟一些,例如很稠的粥、很軟爛的米飯、饅頭、全麥麵包、碎肉做成的小餛飩等等,也可以吃一些水果條,或者可以把西蘭花切得很小很小,讓寶寶抓著吃。

寶寶什麼時候吃手指食物呢?其實在寶寶8個月左右,就可以讓ta自己抓著吃了。

這裡有一張表總結了孩子在不同時間輔食的大致安排:

輔食添加遵循從少到多,從稀到稠的規律,家長需要有一些耐心,要給孩子學習的時間。

有家長經常問我寶寶的輔食吃多少,這裡也有一張圖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

6到12個月還是要繼續母乳餵養,奶量在600-800毫升。如果母乳確實不足,可以喝一點配方奶。

至於其他飲食的安排,6個月之後就可以吃點油了,吃5-10克的植物油。比如大豆油、色拉油、菜籽油或者核桃油都是可以的,橄欖油也可以吃。但橄欖油其實更適合中老年人吃,因為橄欖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很低,單不飽和脂肪酸比較高,人體必需是多不飽和脂肪酸。

要提一下的是,圖中說穀類食品要吃40-110克,現在的孩子可能吃不到這麼多了。

1歲以後怎麼餵養?

孩子1歲以後怎麼安排呢?這個時候能夠母乳餵養還是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如果選喝配方奶,可以喝400毫升到600毫升之間。美國兒科學會指出,純奶也可以喝,但中國的純奶一般沒有強化維生素D,所以如果喝純奶就需要補充維生素D,同時飲食也要均衡。

這個時候的主食吃多少呢?1-3歲的孩子可能吃到生重100-150克之間,起碼吃到120-130克左右。蔬菜和水果要各吃到150克左右,其實也沒多少,相當於1個蘋果和1個中等大小的西紅柿的量。

當然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有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什麼的,如果有母乳可以繼續喝母乳,如果沒有也可以喝配方奶,然後可以補充一點複合營養素。

葷菜量包括雞蛋、魚蝦和肉類大約100克左右就差不多了,油的話10克到20克之間。1歲以內的孩子我們不建議吃鹽,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適當吃一點,因為完全不吃也不現實,很多食物都是已經加了鹽的。

說說什麼時候喝水。其實6個月以內的寶寶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通常都不需要喂水。當然,有的孩子容易便秘的話,可以少量喝一點。

另外,我們不建議吃糖。有的家長會問,想給孩子喝果汁可不可以,美國兒科學會認為,6個月以內不能喝,6個月以後即使要喝也得適量。澳大利亞餵養指南也指出,1歲以內不建議給孩子喝果汁。

因為相對於水果來說,果汁就沒有那麼健康了。果汁裡面的糖分很高,並且體積也小,有的時候你只能吃下一個蘋果,但如果榨成汁說不定能喝三個蘋果的量,糖分多還容易造成肥胖和齲齒等問題。

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沒有鹽的食物很難吃,其實這是小看了我們的寶寶。寶寶嘗滋味的能力有時候比大人都要強得多,所以他們能吃出很多東西的原味。

其實正是因為在輔食添加期間給孩子嘗了很多東西的原味,才降低了孩子之後挑食偏食的幾率。過早地給孩子加了鹽、糖等等,反而可能會造成孩子挑食偏食——有的孩子過早地吃了含鹽的食物,沒有鹽的食物ta可能就不吃了。

添加輔食不能著急,要逐步過渡。讓孩子體驗這個過程,也給ta學習、掌握的時間。這裡我提一下,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就要讓ta用勺子吃,而不能把米粉放在奶瓶里讓ta喝下去。當寶寶8個月可以用手指抓著食物的時候,就要慢慢訓練ta自己用勺子吃。

添加輔食的時候要一種一種的添加,剛開始的分量少一點,因為有的孩子可能會過敏,那麼少量一點,發現過敏了暫時迴避3-6個月。不過,對於1歲以內的孩子來說,奶還是主要的,輔食只是次要的。

有的孩子輔食吃的很好,奶喝的少,這時候多吃點輔食也沒事,如果奶水確實喝的不足,其實可以吃點酸奶、乳酪等其他奶製品,把不足的地方彌補一下。

有些輔食寶寶一次不肯吃,不要立刻放棄。每種輔食都要多次嘗試,甚至嘗試10~15次,寶寶會習慣的。

附上2015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嬰幼兒餵養指南提出的6點,供參考:

  1. 繼續母乳餵養,滿6個月起添加輔食;

  2. 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例如強化鐵的穀類食物,肉泥,魚泥,肝泥等等,並且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讓孩子嘗試各種食物;

  3. 提倡順應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要順應孩子的飲食習慣,通常情況下,不吃了就拿走,不要追著喂孩子。如果孩子長期吃的不好,胃口差,那就要看醫生了;

  4. 輔食不加調味品,盡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5. 注意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這是因為孩子的胃腸道比較脆弱,容易感染;

  6. 定期檢測體格指標,追求健康成長,重申一下,這裡的「健康」指的是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正如指南里所說「用愛心繼續餵養,用科學指導輔食添加」。

聽劉長偉講完了輔食添加的方法和誤區,媽媽們也抓住微課堂寶貴的機會進行了交流提問,小編選取了一些代表性的問答,或許也能解決你的疑問喔。

課後問答

Q1:寶寶出牙比較慢,會影響輔食性狀的接受程度嗎?

劉長偉:其實不會。大家記住,孩子在嬰兒期,所有的食物都不會咀嚼的,都是直接吞下去的。

Q2:寶寶1歲,吃的不多卻經常積食,日常如何調理?應注意哪些?

劉長偉:積食這個詞太籠統了。孩子吃的不多其實不要緊,你需要做的是監測寶寶體重的變化。一歲的孩子可能奶吃的多,輔食吃的比較少,這個需要你慢慢的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注意給寶寶添加富含鐵鋅的食物,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

有的孩子如果是因為缺乏B族營養素或者缺鐵、缺鋅影響了食慾的話,那麼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該補鐵就補鐵,該補鋅就補鋅。

Q3:現在孩子已經1歲半了,總不能好好吃飯,而且個子不高,要吃點什麼輔食?

劉長偉:孩子的輔食應該均衡,1歲以後保持一定奶量的同時要規範三餐,要讓孩子知道吃飯是重要的事情。

有的孩子會走之後吃飯像打仗,這個時候你要讓ta安安靜靜坐下來吃飯,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給ta玩任何遊戲,電視機等可能會干擾到孩子吃飯的東西也要全部關掉。

個子不高的話,只要在正常範圍內都沒關係,但如果長期飲食不合理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發育的。

Q4:寶寶奶粉要喝到幾歲就不用喝了?酸奶多大才適合?

劉長偉:其實1歲以後就能喝純奶,配方奶可以喝到3歲。酸奶6個月以後就可以嘗試,1歲以後肯定沒問題。

以上就是第5期【親寶寶育兒微課堂】的完整實錄啦,大家記得收藏+轉發,認真學習哦。

咱們的微課堂之後還會繼續開設,定期邀請一名資深兒科醫生或者育兒達人給大家做育兒問題的主題分享。大家可以關注親寶寶公眾號每天的推送,這樣才不會錯過喔!今日晚上(4月15日)20:00就邀請了兒童教育專家羅玲主講0-6歲孩子心理發展特點、典型表現及應對方式,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可以在公眾號中回復「報名」報名。

本文為親寶寶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

「親寶寶」微信公眾號:qbaobao6(長按可複製)分享育兒知識,解決育兒難題。


推薦閱讀:

薦讀|抗生素的使用原則與常見使用誤區
八字合婚的誤區,如何生辰八字合婚
男生常見的8種搭配誤區,你中了幾個?
最常見的10種男生衣服搭配誤區
擇日擇吉的誤區及正確的方法

TAG:媽媽 | 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