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6:遠離不良交往行為

化解人際衝突的能力強弱,取決於主體、客體和情境三方面的因素。一個人如果在工作場合或者社交場合沒有人願意同他來往、想與他交朋友,那麼說明這個人肯定存在許多不良的交往行為,引起了眾人的反感。有的人主觀上確實很想通過與別人的交往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結果卻總是事與願違、適得其反,總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所以,人際關係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化解人際衝突,所以一定要遠離不良的交往行為。

下面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遠離不良的交往行為。

1.不要不管不顧

有的人自認為豪氣爽朗,不珍惜朋友的東西,久借不還或者再隨便借給第三人;朋友不在家,不打個招呼就將人家的私人物件亂翻一氣,還有更甚者帶走人家物品 久而久之,朋友就會覺得你沒有一點禮貌,為人太粗。青年人常認為:好朋友不分彼此,否則太生分了。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是不允許別人侵犯的。

2.不要小氣小心眼

有的人心胸狹窄,經常會猜疑別人,很容易就為別人的一句話、一件小事生悶氣,斤斤計較,有時甚至無是生非。別人明明為你做了一件好事,可你卻老是從不好的方面去猜疑別人,似乎覺得人家總是別有用心,有利可圖。和這種小心眼的人做朋友真是令人勞神和緊張。

不管是什麼年代,為人最不應該浪費,這是不容置疑的,但也不能太吝嗇。例如,有的同學總愛占朋友的便宜,可自己卻是屬鐵公雞的 一毛不拔。如果總是和這樣的人為朋友,那麼心理總會難以平衡的,還是離遠點好。

3.不要犯忌犯俗

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群體中,或者有特殊生活經歷的人常常會對某些數字、語言、事物、顏色等懷有厭惡、害怕、恐懼等心理,而不願遇上、使用或者讓人隨便說。事物中如:中國人對近視眼者送老花鏡,送聾子收音機,過生日送白花等等;數字中如:中國人對「4」和「250」、西方對「13」、日本人對「4」和「9」等等。

4.要講信用

不講信用的人經常會慷慨地答應別人的請求,總是會有求必應的,讓求者感激不已。但是很快他就把朋友的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當朋友見面問及此事時,他也只是隻言片語、輕描淡寫,或者再許諾一番。也許你不經心的事對別人來說是很重要的,這會使人感到自己被戲弄了。

5.顧及別人的感受

有的人不管朋友工作忙不忙,心情好不好,也不管時間和場合,只顧自己講個痛快,這樣做只會引起對方反感。也有的人遇事固執己見,硬要別人附和,從不考慮別人意見。自己錯了也不肯承認,這種交往行為也使人難以接受。

自我診斷測驗

你有不良的交往行為嗎?用「是」或者「否」來回答下面所有問題。

1.不管在什麼場合,你的態度總是十分嚴肅。

2.盡量用花言巧語,以博得別人的「好感」。

3.經常談論一些雞零狗碎的瑣事,或者重複一些令人厭煩的空話。

4.經常向別人訴苦,包括個人健康問題、經濟狀況、學習情況等,但對別人的問題卻從不感興趣。

5.言語單調,喜怒不形於色,對任何事情都漠然,情緒上毫無反應。

6.態度過激,或者語氣浮誇粗俗,滿口粗言粗語。

7.以自我為中心,誇耀個人經歷。

8.在社交場合中,既不參與別人的活動,亦不主動與人溝通。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個數達到3個以上,那麼你肯定在別人的心目中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人物,應該自我檢查一下,設法加以改善。

總是強迫別人干他們不願意干、不能幹的事情,這是令人難以接受的。讓人過於為難或者下不了台,這是一種霸道和自私自利的表現,也是一種不為別人考慮、不關心、不體諒、不顧後果的不道德行為。如此交往者,都將有害於相互間的關係,導致不良後果。

心理策略7:隨和友好待人

在實際生活中,隨和的人往往有很多的朋友,和隨和的人相處,心情比較愉快和平靜,所以他們化解人際衝突的能力也是比較強的。

自我診斷測驗

你對別人隨和嗎?用「是」或者「否」來回答下面所有問題。

1.你會愉快地接受每一個得到的邀請。

2.一個高中要好的同學來訪,他是個白吃白喝的傢伙。你會說:「好了,一起吃點吧。」

3.在一次同學的聚會上,同學們要你唱首歌或者跳個舞,你會馬上興緻勃勃地接受這個要求。

4.當你的朋友們遇到麻煩時,你會發現他們來找你幫忙。

5.最近一次你的朋友來你家,是因為你覺得與他們合得來,並感到愉快。

6.你的一位漂亮女同事要外出旅行,她來徵求你對她衣著的看法。你覺得她穿著不合體,你會建議她做些改變。

7.在平日里,你結識的新朋友都必須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相處和考驗。

8.當你和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時,你會儘可能友好而禮貌。

9.只要他們想來你家,什麼時候都行。

10.只要你喜歡,你會與遠方朋友的頻繁聯繫。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個數達到了7~10個,說明你是一個非常隨和的人。

如果你回答「是」的個數達到了4~6個,說明你的隨和程度一般。

如果你回答「是」的個數只有0~3個,說明你不是一個隨和的人。

下面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提高對他人隨和的程度。

1.要與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處

每個人都希望和別人相處和諧,可是人與人之間不僅有體貌上的生理差別,還有氣質、興趣、能力和性格等心理上的差異,在處理問題時就很容易發生矛盾,彼此看不慣。所以我們首先要承認人與人之間差異的存在,要清醒地認識到每種性格的優點和缺點,多發現對方的優點。

2.常常換位看問題

要能夠很好地理解別人,能夠體驗到別人內心的真實情感。當遇到對方突然向自己發脾氣時,不能馬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做激烈的爭辯。自己先冷靜下來,能夠以一個平靜的心境來分析對方向自己發火的真正原因,是不是自己的確做錯了什麼,還是對方的心情因為何種原因不好。

3.寬容大度

不跟別人斤斤計較,鑽牛角尖,從大局出發,不會為一些非原則的小事而大動干戈,破壞雙方的關係。不要由於誰背後說了自己的壞話而暴跳如雷,馬上「登門拜訪」,也不要為誰借了自己幾塊錢而忘記歸還就心存不滿,找碴兒平衡。

4.顧全別人的面子

在公共場合中,每個人都特別害怕別人認為自己無能。如果你在大家的面前,直截了當地指出對方的缺點,而不顧及對方的性格特點和當時的環境,即使你批評得非常有道理,對方由於自尊心受到傷害,也會對你有疏遠感,甚至會對你有仇恨的想法,這會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所以即使在批評對方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這種心態,說話婉轉含蓄,經常採用間接暗示的批評技巧,這可以使人避免自我否定的恐懼,從而順利地接受批評。

5.勇於承認錯誤

我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有錯誤和缺點不要緊,只要改正就好。因此,一旦知道自己錯了,沒有必要去設法掩蓋或者找出一些看似合適的理由,這種自欺欺人和不負責任的做法只會影響彼此感情的融洽。只有真誠地進行自我批評,別人才會真誠地接納你。

6.不要與別人過多爭論

我們說,如果你想和別人融洽相處,那麼你必須學會隨和。這並非說你必須贊同別人所說的一切,而是說你不能為爭論而爭論,讓別人的情緒失去平衡。願意把事情做好的人不願把時間花費在無休止的爭論上,這不但影響彼此已建立的友情,也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會以此顯示你有多麼聰明和機警。

隨和的人比較熱情、合群,為人誠實,也喜歡和別人在一起活動。而不隨和的人往往比較孤僻,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殊習慣,使別人難以接納。

心理策略8:拒絕別人,也要有點人「情」味

[第二章]

學會靈活地拒絕有時候,我們正當地拒絕了某人的建議,甚至有時,我們對他們的建議沒有及時地回應,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冒犯,會對我們大發雷霆 這時,我們拒絕或者否定的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建議,在他們看來,我們這是針對他們本人來的。所以,雖然有些建議聽起來十分滑稽,根本不可能實施,但我們還是要學會用技巧來拒絕他人的建議,達到維持我們良好人際關係的目的。

很多時候,他人提供的幫助是真心的,如果我們不假思考而直接拒絕,這樣不僅會讓對方覺得非常難堪,而且也會讓人覺得有點不近人情,所以在拒絕的時候要顧及對方的面子。

宋某,是一位做事認真、年輕有為的男職員,留給科長極佳的印象,致使這位科長熱心地幫他牽紅線,他則非常有技巧地拒絕了他:「現今的我,實在還談不上結婚的條件,因為我的事業尚未有所成就。我想,總要等到有經濟基礎了,再來談結婚之事比較妥當。這完全出於我自身的考慮,問題絕非關係介紹對象的好壞,希望您能夠諒解。」

下面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能夠拒絕他人的同時顧及到他的面子。

1.要據實言明

我們周圍的很多人在拒絕對方的時候,因為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據實言明,支支吾吾,這樣會使對方摸不清自己的真正意思,而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其實,在人際關係的交往上,不得不拒絕,乃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搞壞交情的並不多;倒是有些人說話語意暖昧、模稜兩可,反而容易引起對方誤會,甚至導致彼此關係破裂。

2.要委婉拒絕

拒絕他人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讓對方不過於難堪。可以用一些間接的方法來拒絕他人的好意,讓對方慢慢地體會到你的拒絕,切不可不管不顧,在眾人的面前直接對對方的好意拒絕,這樣會使對方傷得很深。

自我診斷測驗

你需要提高拒絕他人的技巧嗎?用「是」或者「否」來回答下面所有問題。

1.總是認為自己能力超群,不管什麼意見一概拒絕。

2.有時會為別人的意見而翻臉。

3.總是懷疑他人的幫助是有利要圖。

4.認為人們沒有說出真實的思想。

5.認為他人的建議總是一個笑話,不值得一聽。

6.總是當面直接拒絕他人的意見。

7.拒絕他人時,不會顧及他人的面子。

8.他人的幫助不管效果如何總是全部接受。

9.總是認為拒絕他人是完全正確的。

10.不知道如何拒絕他人,心裡覺得不舒服。

答案:

如果你回答「是」的個數達到了7~10個,說明你在拒絕他人的時候,沒有技巧可用。

如果你回答「是」的個數達到了4~6個,說明你在拒絕他人的時候,有一點技巧可用。

如果你回答「是」的個數達到了0~3個,說明你在拒絕他人的時候,有很強的技巧。

在我們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附帶考慮到對方可能產生的想法,盡量明快而率直地說明實情,這才是最根本的拒絕法。

推薦閱讀:

熊玲:人際交往中你懼怕什麼
金鐘鉉遺書稱抑鬱最終將我吞噬,我們該如何幫助抑鬱症的朋友?
你對自己做過哪些惡?
影響人際關係的十種心理
怎樣看待幸災樂禍的心理?

TAG:心理 |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