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虛寒體質的艾灸方法(夏季推薦)

?  十四經絡動圖

?  700個經絡穴位大全

? 舌診辯診大全

? 艾灸常用3000種癥狀大全

?艾炙視頻大全

? 最全的面診、眼診、鼻診、耳診、唇診、舌診、齒診

? 【視頻】小兒推拿視頻大全

?【視頻】彭鑫博士講中醫古法嬰幼養生全集

? 【視頻】健身氣功六字訣!

?【視頻】道家八段錦教學示範

?【視頻】健身氣功五禽戲教學

?【視頻】易筋經教程,簡單易學

?【視頻】曲黎敏黃帝內經第一部(1-18集全)

?【視頻】張秀勤--刮痧保健康(1-16全集)

?【視頻】楊奕老師視頻大全

?【視頻】 張釗漢原始點療法視頻大全

? 歷史文章搜索

《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姜即是助陽之品。

《內經》還提出了「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針,亦是中醫的特色療法,抓住陽氣旺盛的時節,以溫經助陽為大法,治療寒濕、痰飲等陽虛病。

夏至節氣里陽氣最盛,也是陽氣最易受傷之時。現代人因為不具備正確的養生方法,往往使最需要養護陽氣的時節變成了折殺陽氣的時節。

如,因貪涼而長期處於空調房中,使得陽氣在該生髮的時節不能正常生髮;又如,過食冰激凌、冰西瓜等寒涼之品,使寒邪直中臟腑,中脘陽氣大傷。

同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夏至後開始雨水增多,人容易生寒濕、濕熱類疾病。

所以,非確切的汗出傷陰,造成脈細、口咽乾燥等津液不足情況時,一般不建議服用任何甘、寒養陰的藥物及保健湯類(如地黃丸類、元參、玉竹、麥冬及甜食類食品),這些養陰藥物不利於你的陽氣生長。

下面介紹簡單的艾灸方法:

空調病

夏至時節,很多人會選擇躲在冷氣充足的室內,然而走到室外時又瞬間感受強烈的熱流,冷熱交替,溫差極大,很容易引發感冒及周身酸痛,這種情況以肩頸部最常見。

因為頸部正中屬足太陽膀胱經及督脈。太陽經主「一身之表」,寒邪入體太陽最先受之。而督脈則主「一身之陽」。所以,當人受寒時,肩頸部最先出現不適,且此處不適的感覺最重。

建議不要一味貪涼,空調溫度最好調到25°C或25°C之上,當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四肢和軀體,並適當按摩肩頸部。

取穴:大椎穴

作用:溫陽散寒。

操作:點燃艾條,對準大椎穴進行迴旋灸。施灸者將艾條對準大椎穴,並距離皮膚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咳喘

對於慢性咳喘患者來說,如果患者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膩,或滑膩苔,或伴有打噴嚏、流清鼻涕,遇冷則咳嗽哮喘加重,怕冷者。也可以在夏至時做艾灸或三伏貼來進行治療。不少患者因在此時治療而獲得明顯效果,甚至痊癒。

取穴:肺俞穴

作用:溫肺止咳,化痰平喘。

操作:患者可採取坐姿或俯卧的體位,請家人點燃艾條,對準肺俞穴進行迴旋灸。

施灸者將艾條對準穴位,並距離皮膚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耐熱較好的患者,還可以採用隔姜灸的方法,以更好的達到溫肺散寒的目的。

具體操作:將姜切成直徑大約2-3cm,厚約0.2-0.5cm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相應的穴位處,再取適量艾絨做成柱狀,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至艾柱燃盡,可根據病情輕重程度每穴重複灸2-3壯。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

暑濕證

中醫所說的暑濕證,一般不會出現高熱,僅有低熱,常伴有頭痛、身體酸懶、倦怠乏力等癥狀,出汗而熱不退,口乾卻不想喝水,有些還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癥狀。

可用藿香正氣水或香薷飲(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散寒祛濕來解除。

皮膚病

夏季濕氣重,是微生物等活動頻繁的季節,細菌、真菌、蚊蟲、蟎蟲活動能力增加,故皮膚病成為高發疾病。杜絕皮膚病的重要點在於:保持居室整潔和自身清潔,天氣晴好時,應勤晒衣物、被褥,不給致病生物營造生長環境。

飲食清淡,盡量避免飲酒、吃牛羊肉等發物。對於嬰幼兒,應保持其皮膚的乾燥,防止濕疹等疾病的誘發。

對於內有濕濁,外受風寒引起的舌苔白膩、怕冷,甚至便溏型蕁麻疹、濕疹等瘙癢性皮膚病也可以採取艾灸的方法緩解和治療(但僅限於寒濕型)。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曲池)

作用:疏風止癢,溫陽利濕。

操作:患者可採取平卧和俯卧的體位,請家人點燃艾條,對準穴位進行迴旋灸。施灸者將艾條對準穴位,並距離皮膚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地施灸。

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慢性腹瀉

取穴:足三里、天樞、神闕、中脘

作用:溫補脾腎,散寒止瀉。

操作:患者可採取平卧的體位,請家人點燃艾條,對準穴位進行迴旋灸。施灸者將艾條對準穴位,並距離皮膚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地施灸。

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耐熱較好的患者,還可以採用隔附子餅灸的方法,以更好的達到溫中散寒的目的。

具體操作:將附子打成粉,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cm,厚約0.8cm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相應的穴位處,再取適量艾絨做成柱狀,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至艾柱燃盡,可根據病情輕重程度每穴重複灸2-3壯。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

宮寒

取穴:關元、腎俞、三陰交、血海

作用:溫補腎陽,溫宮散寒。

操作:患者可採取平卧和俯卧的體位,請家人點燃艾條,對準穴位進行迴旋灸。施灸者將艾條對準穴位,並距離皮膚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地施灸。

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耐熱較好的患者,還可以採用隔附子餅灸的方法,以更好的達到溫中散寒的目的。

具體操作:將附子打成粉,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cm,厚約0.8cm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相應的穴位處,再取適量艾絨做成柱狀,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至艾柱燃盡,可根據病情輕重程度每穴重複灸2-3壯。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


推薦閱讀:

明末火炮超強 因一隻雞改變國運
我是如何從一個天真的傻妞變成一個氣質美女
在改變中得到更大幸福
你會改變對希特勒的看法嗎?
改變管轄後拘留措施應重新辦理

TAG:夏季 | 推薦 | 方法 | 體質 | 改變 | 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