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風水學中的擇吉選擇

傳統風水學中的擇吉選擇

 袁天沛

擇吉又稱「擇日」、「擇時」、「看日子」

擇吉就是人類運用智慧和經驗,尋找、確定人世間種種活動的適宜時間、空間的一種行為,目的是儘可能充分把握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時機。

我們常說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遇到適當的人,看來事情成敗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少,古人也是這麼看問題的,擇吉不僅僅是時間概念,也牽扯到空間及人文,是以時間為線聯繫空間及人文的一種行為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是風水文化中,擇吉選日,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習俗源遠流長,擇吉起源於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代。當時,由於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落後,人們對播種,耕種,收割等農業生產的日子難以確定的時候,這時人類就求助於神靈。於是,產生了占卜術,巫術等。占卜就是擇吉的一種。這些占卜術,擇吉術即滿足了當時人類心裡的需要,增加人們的信心和決心,對人類的生存與生產發展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也因為古人對自然的認識有局限性,擇吉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被玄化,時至今日擇吉術更多的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善意的提醒,提示。

後來隨著人們對自然界規律的認識,中國人的天人合一,曆法,陰陽五行,等整體哲學系統的形成,擇吉隨著術數學也開始了理論化,於是擇吉越發深入人心,甚至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大到祭祀,婚喪嫁娶,小到出門,剃髮,沐浴等生活細節,都需要先擇吉,古人尤其重視在風水學上的擇吉,如動土,搬家,修房,開灶,安床等,都要挑選一下適合的日子和季節,還有好方位,擇吉術認為人與時間和空間需要有一個好的契合點,這樣能影響深遠,如果時日不好將影響居住者長期的運勢和健康,以及財富與人丁興旺與否。

中國傳統擇吉選日子,有很多演算法和門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多家門派,如周易八卦、陰陽五行、黃道黑道、二十八星宿、十二值、六曜、九星術等。學派眾多,系統繁雜,有上百種方式,各有側重,也有很多相互矛盾之處,如果各個方法統用,面面俱到,那麼將沒有時間可用。但是基本原則都是從中國農曆的干支曆法,天文規律為基礎,陰陽五行為指導,經驗經歷為傳承的綜合參考,確定趨避吉凶的一種方法。

擇吉方法眾多,其中精華糟粕共存,應該分別看待,我們更多看的是一種文化傳承。

談到擇吉首先要談到的就是中國的傳統干支曆法:

天干地支:

相傳黃帝時代,與蚩尤大戰於涿鹿,死傷無數,流血百里,於是黃帝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是一個謎。

 

六十甲子

傳說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將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到底成一個循環,共六十位,產生了六十甲子,也就是六十年,所以我們在中國常說的花甲之年即是人六十歲之年,在中國採用公曆之前,人們長期用它記年、月、日,時,比如2011年是辛卯年,2012年是壬辰年,2013年是癸巳年,這樣循環往複。

四柱:一個天干配一個地支為一柱,年、月、日、時之干支組合,共八個字,每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的干支組合就是這個人的四柱了。

在擇吉學中,尤其在風水行為擇吉中,古人認為必須要看當時的四柱,以及房屋成員的四柱來篩選和確定吉日吉時和吉利方位。

屬相:

我們常說屬相是只與地支相關,而與天干無關的,屬相與地支配合為: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實際上天干地支都是古人觀察天地人的自然現象總結出來的,比如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據說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遊盪覓食,最為兇猛。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葯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豬正在鼾睡。

 

古人認為依據這些可以推演事物的吉凶規律,其實對於有時間規律的事物,用時間變化來預測其未來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行的,如春種後某種程度上即可推測秋收的結果。

 

節氣:中國農曆曆法中有個重要的部分——節氣。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也體現了氣候,物候的變化規律。

一年中的節氣是從立春開始的,一個太陽年是兩個立春之間的時間,約365.2422天。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

節氣可作兩個意思理解:就是「節」與「氣」,一個節加一個氣就是一個月,所以十二個月有二十四個節氣,即十二個節,十二個氣,每個月開頭的稱為「節」後面的稱為「氣」,請看下錶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節氣是中國民間曆法應用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術數學的時間轉換,年與年,季節與季節,月份與月份之間的轉換就是以節氣中的節為界限的,新年與舊一年的天干地支的更替就是以節氣中的立春為界限的,所以屬相的更替也是由每年的立春為界限劃分的,而不是由正月初一作為界限的,這個是大家最容易弄混淆的概念,所以在新年左右出生的人,可以去查查黃曆,確認下自己的屬相,在搬家,裝修等風水學上的月份界定也是由節氣界定的!如下圖所示,2011年立春是在正月初二午時,在初二午時之前出生的人屬相為虎,在初二午時以後出生的人屬兔

 

 

陰陽:中國的陰陽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實際上就是一種辯證法,陰陽學認為:世界上萬物都是由陰陽組成,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水就有火,事物有陽的一面就會有陰的一面。只有陰陽相合,才能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古人說:「一陰一陽之為道」。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也是中國古代最樸素的一種物質表示形式,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術數學中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是構成物質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是由於這五種最基本物質之間的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運動變化而構成了物質世界,也就是五行之間的生,克,合,化等關係。這個行,不是走路的意思。是代表運動。用現在的解釋有動能的意思。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理論不是孤立存在的,天干地支都各自有自己的陰陽五行和方向方位等屬性,所以它們之間都存在著,生,合,克,化等關係。

風水擇吉上主要應用地支之間的關係

    地支與陰陽五行方位關係:  

寅、卯同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為東方

巳、午同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為南方

申、酉同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為西方

子、亥同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為北方

辰、戍、丑、未同屬土,辰、戍為陽土,丑、未為陰土。

辰為東南,戌為西北,丑為東北,未為西南

 

辰、戍、丑、未的月日五行屬土,所以古人認為不可以在這個時間點上開始動土,裝修房子等行為。

這種五行生剋的理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處不在,如,在新房入住或者裝修後的房子,第一次生火做飯稱作開灶,民以食為天嗎,這個時間點就非常重視,證明了一個家庭在這個房子生活的開始,開灶的日子,地支不能是屬水的日子,因為生火做飯的行為是屬火的,而屬水的日子會對這個火的行為形成克制,不利於家人的飲食及健康,而應該選擇地支屬木,或者屬火的日子,因為木能生火,火可以助火,這些雖然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不過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心理需求。

並且古時候人們認為廚房也不宜放到宅子屬於水的方位上,也就是正北方,從客觀上來說,北面風大,對生火的廚房來說也是隱患,還有廁所不宜放在宅子正南面,因為廁所屬水,正南面屬火,這樣造成水火相剋,不吉利,客觀來說,古代的宅子基本都是坐北朝南,門開在靠近南邊的方位上,廁所太靠近大門不利於隱私,所以也有符合人文的地方,不過現在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有很多禁忌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了,因為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會更客觀的判斷事物的吉凶狀況了。

 

由於天干主動,地支主靜,所以擇吉與風水擇吉主要以地支之間的關係為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支相衝與地支三合局

地支的沖與三合局:

,是衝突,衝激之意,這種相衝是五行關係中最為激烈的一種碰撞,十二地支中每隔六位就要相互衝激,也是方位上正對的方位,所以稱為沖,共有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這六對,因而又叫六衝,古人在配婚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男女兩人屬相犯沖,但事實證明屬相犯沖沒有必然的不良影響,在風水學上這個沖尤為忌諱,宅子坐向和居住之人的屬相逢沖的時間點上有諸多禁忌,如新房搬入,新房開火做飯,安床等行為就不能在犯沖的時間點上進行。出門辦重要的事情,也要盡量避諱與自己屬相犯沖的方向。

 

地支三合局:合,是指某地支與某地支的組合會凝聚並增強某種五行的力量,地支之合中力量最大的是三合局,是由三個地支配合而極大的加強了某種五行的力量,地支三合共四組:申子辰合水,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三合局是古人擇吉中很重要的部分,如出門辦事,搬家,安床等日時經常會選能跟當事人屬相或者宅子坐向朝向形成三合局的日時和方向,開灶的時辰最好是寅午戌合火局的時間點。

實際是每隔四位的三個地支屬相的配合。具體看下圖。

有關生辰和地支的沖與合,我們用保留和觀賞的心態,不要執迷,更不要依賴。

 

古人認為與住宅風水相關的擇吉有很多種,主要是以地支的陰陽五行生剋以及方位為主,

如歲煞,月沖,日沖,貴人,黃黑道吉日,廚灶安置,安床宜忌,這些內容很多可以在老黃曆上查找到,可是老黃曆大多數人還是看得雲里霧裡,

流傳比較廣泛的老黃曆是古人擇吉的最重要參考,現在我們就以老黃曆為線對擇吉項進行介紹

黃曆又泛稱夏曆 皇曆 農曆 陰曆 舊曆 通書 曆書

其實其中有很多差別,我們只針對老黃曆中古人作為擇吉參考的部分來進行了解。

黃曆:相傳是由黃帝創製,故稱為《黃曆》。古時由欽天監計算頒訂,因此也稱皇曆。其內容指導農民耕種時機,故又稱農曆。民間俗稱為通書。這裡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氣象、時令季節而且還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黃曆》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一種曆法。《黃曆》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天干地支,陰陽五行,星象神煞,以此來推測制定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

自從唐代風行,千餘年來,黃曆一直是中國民間最暢銷的書籍。根據黃曆而擇日的傳統由古而來, 自古以來,擇日的方法,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方法都不一樣,更因一朝天子一朝臣,御用的風水師往往加入一己之見,將個人見解加入擇日法則。於是,日積月累,幾千年下來,宜與忌的細節愈來愈多,具體操作時就難免諸多掣肘,顧此失彼,自相矛盾。

2011年正月初一的黃曆為例

上圖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黃曆內容,最上邊是農曆的日期,正月初一,下面的庚寅年就是我們傳統的干支紀年,右邊是即將到來的節氣,然後是當日的四柱干支

接下來的牛日沖羊,是說2011年的正月初一,按當日的地支屬相來說是牛日,與羊犯沖,也就是屬羊的人的運勢略差,並且房屋坐向為西南(也就是坐向為丑)的新房子,不能搬入,因為相衝的緣故,古人

認為相衝是氣場和方向上的碰撞,這種碰撞會讓氣場激烈,混亂,不適合人類身在其中。

 

歲煞與當日貴人就是來自三合局的理論,

歲煞就是指這一天的不吉利方向,這一天出門,行事的方向盡量避開這個歲煞方,否則諸事不順。如己丑日歲煞動,實則是巳酉丑合的是金局,而東方屬木,金木相剋相衝,這樣來推演的,其他的為申子辰日,歲煞在南;亥卯未日,歲煞在西,寅午戌日,歲煞在北,因為五行理論認為北方屬水,南方屬火,西方屬金,東方屬木,又因為水火相衝克,金木相衝克,方位也相對,所以古人在修繕宅子的時候,一般是不能從宅子的歲煞方開始修的。

今日貴人:明白了地支三合局就很容易了解所謂的今日貴人了,今日貴人是與當日地支屬相組成三合局的另外兩個地支屬相,這兩個屬相在這一天運勢會好,2011年正月初一日的地支為丑,與丑合局的其他兩個地支是巳和酉,屬相為蛇和雞,所以當日的貴人就是屬蛇和屬雞的人,坐向為巳和酉的宅子適合搬入和安床開灶等行為,其他的以此類推。

每日胎神:由於古時候的科學技術不發達,孩子的成活率較低,所以每家每戶尤其重視孩子的成活,於是「胎神」就獨佔一席之地,民間習俗相信胎兒生命受胎神支配,於是諸多禁忌衍生,多半在限制孕婦勞動,和避免參加婚喪喜慶等社交活動,多休養以減少流產發生的危險,胎神每日所處家宅的位置不同,所以每天予以標註,胎神所在的位置,孕婦不能走動,以避免驚擾胎神,並且家人也不能在胎神所處位置動土動工,製造噪音等,雖然沒有過多的理論依據,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對即將產子的百姓家庭有警示和提醒的作用,因為古時候婦女的勞動量很大,有了某些禁忌,減少孕婦的活動幾率。禁止孕婦懷孕期間動土修房子等,對孕婦一定程度的起到了保護作用。

建除十二神:十二建除是最流行的擇吉術了,在港台等地仍然以此為擇吉的最重要標準,以十二建除為主,其他方式為輔助進行擇吉行為,在老黃曆上,除了干支記日外,由於對中國古代天文理論和創建體系的不同,後來人們又在時間和同時,把日期上又加上了另外12個字並成口訣。即:建滿年好黑(黑道),除危定執黃(黃道),成開皆可用(黃道),閉破不能行(黑道)。就這樣,人為地把每天對應成「黃道吉日」和「黑道凶日」。這樣12個字是與天上的12個神仙來命名的。黃曆中也稱為建除十二神。

建除十二神,就是中國古代祖先認定的天上的十二個神仙,他們每人都神力大小不同,吉凶能力不一樣。他們的名字是: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

十二神依此輪流值日,由於有時一值可以連值兩天,所以它和十二地支的關係是輪流而並非是固定的。這十二神在中國曆法與堪輿的地位舉足輕重,沒有它,就規矩大亂。建除十二神表現為具有時間性和周期性,反應著某種消長規律。民俗中的「黃曆」籍此把日子的吉凶定性,並使之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主流的擇日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揀好日子辦喜事、結婚、入伙、開張等,成、開日是首選,危、定日是次選,每年的嫁娶大熱門日子,就是星期六、日兼成日或開日,皆因適逢假期,擺酒請客大家開心。

建除十二神是農曆十二個月份的月令,與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緊密配合,正月是寅月,二月是卯月,三月是辰月……又與立春、雨水、驚蟄……等二十四個節氣掛鉤,可以說是天地、陰陽、五行生剋制化,年月日時,吉凶休咎的法則。十二建除只是擇吉一個方面的考慮,在具體擇吉時,應綜合考慮當事人的命理格局,做什麼事等。

建日︰曆書曰不利:為元神,健旺之氣。為吉凶眾神之主帥,遇吉星則大吉,遇凶星則大凶。行軍、外出、求財、謁貴、上書都是好日子,如寄履歷表求職,或到上司家拜訪,找親朋好友周轉一下,選此建日即對了。本日不可動土、開倉。

除日︰曆書曰吉利:為四利太陽,小吉,除舊布新之象。除服、療病、避邪、出行、嫁娶都是好日子,如有久病想找個日子換醫生試試不妨選擇除日,效果甚佳。不可求官、上任、開張、搬家。逢除日不到上司家,以免吃力不討好,新官上任更不可選在除日,以免官運受阻,斷送前程。

滿日︰曆書曰不利:為豐收圓滿之意。祈福、結親、開市都是好日子,如好友想結拜成兄弟,或準備替小孩認乾爹,選擇滿日最好。不可栽種、下葬、求醫療病、上官赴任。

平日︰曆書曰不利:平者平常也,無凶無吉之日。一般修屋、求福、外出、求財、嫁娶都可以用平日。

  定日︰曆書曰吉利:按定為不動,不動則為死氣。因此定日諸事不宜,只可做計劃性的工作,尤其打官司如逢定日必不妙。但宜安床、祈福、結婚。

執日︰曆書曰吉利:為固執之意,執持操守也。司法警察人員,選擇執日抓人最好不過了,十拿九穩。一般執日宜祈福、祭祀、求子、結婚、立約。忌搬家、遠行。

  破日︰曆書曰不利:為剛旺破敗之日,萬事皆忘,婚姻不諧。惟宜求醫療病及赴考求名。逢破日,不宜多管閑事。

  危日︰曆書曰吉利:為危險之意。最忌登高、冒險,喜登山踏青的朋友,逢危日就應該特別小心。如遇吉星,宜安床、經營。至於結婚、造葬仍是不吉利。

  成日︰曆書曰吉利:為成功、成就、結果之意。凡事皆有成,祈福、入學、開市、嫁娶、求醫、遠行、移徙、上任都是好日子。但不宜打官司,否則必定贏不了。

  收日︰曆書曰不利:為收成之意。但必須配合吉星才作吉利論。宜搬遷、遠行、埋葬、購樓買地。

開日︰曆書曰吉利:為開放、開心之意。除了埋葬主大凶外,凡事求財、求子、求緣、求職、求名、結婚都是好日子。

  閉日︰曆書曰不利:堅固之意。最宜埋葬,代表能富貴大吉大利。逢閉日不宜看眼睛及求醫 問學。外出經商,上任就職,逢閉日也不理想。

仔細看來,實際上建除十二神也有很多的矛盾之處,所以這些只能作為一種心理安慰和參考。

 

古人的神煞系統

擇吉術之所以難解、神秘,不僅在於它理論體系的複雜龐大,更在於它擁有一個由各種名稱怪誕離奇的神煞組成的龐大隊伍。中國古人將天體上的星座與神仙文化進行了結合,構成了龐大的神仙體系,並與天干地支的五行搭配融合。又由於中國的擇吉術的來源於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所以不僅數量名目繁多,而且吉凶善惡,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沒有根據的杜撰,百姓以訛傳訛,越傳越玄的成分,也有統治階級為了其利益將其神化予以利用的成分。時至今日,絕大多數的神煞已很難找到其原來的歸屬了,星煞有吉凶,影響各不同,吉者,曰星曰神;凶者,曰殺曰煞。在黃曆中分別列出當日的吉神和凶神各有哪些,以便古人查閱

後世擇吉術是由漢代各家擇吉術不斷發展融合而成的一個複合體,因此,其神煞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吉凶善惡,各不相同。幾乎每年每月每日乃至每時,都是既有吉神,又有凶神,此吉彼凶,互相矛盾。如果一遇凶神就迴避,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沒有可以幹活的日子,讓人無所適從。因此,術數家綜合以上種種,最後總結出一日中的宜忌事項列在最後,以便古人直觀參考。

如2011年正月初一黃曆,宜:祭祀  解除  教牛馬  針灸;忌:嫁娶,動土,開池,安葬

宜,就是說今天適合做,能夠順利吉利的事情,用紅字標準

忌,則反之,用綠字標註

這樣就一目了然了。古人的這些宜忌名詞有些不容易理解,下面進行部分的說明

名辭彙總解釋

  嫁娶:男娶女嫁,舉行結婚大典的吉日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神明等事

  安葬:舉行埋葬等儀式

  出行:指外出旅行、觀光遊覽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

  動土:建築時、第一次動起鋤頭挖土

  安床:指安置睡床卧鋪之意

  開光:佛像塑成後、供奉上位之事

  納采:締結婚姻的儀式、受授聘金

  入殮:將屍體放入棺材之意

  移徙:指搬家遷移住所之意

  破土:僅指埋葬用的破土、與一般建築房屋的「動土」不同,即「破土」屬陰宅,

  「動土」屬陽宅也。現今社會上多已濫用屬陰宅擇日時屬陰宅須辨別之。

  解除:指沖洗清掃宅舍、解除災厄等事

  入宅即遷入新宅、所謂「新居落成典禮」也

  修造:指陽宅之造與修理

  栽種:種植物「接果」「種田禾」同

  開市:「開業」之意,商品行號開張做生意「開幕典禮」「開工」同。 

  移柩:行葬儀時、將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訂盟:訂婚儀式的一種,俗稱小聘(訂)

  拆卸:拆掉建築物

  立卷: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交易: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後嗣(子孫)之意

  上樑:裝上建築物屋頂的梁,同架馬

  納財:購屋產業、進貨、收帳、收租、討債、貸款、五穀入倉等

  起基:建築時、第一次動起鋤頭挖土

  齋醮:廟宇建醮前需舉行的齋戒儀式

  赴任:走馬上任

  冠笄:男女年滿二十歲所舉行的成年禮儀式

  安門:放置正門門框

  修墳:修理墳墓

  掛匾:指懸掛招牌或各種匾額

 

擇吉之術何止以上種種,我們只對有代表性的方式進行介紹,我們一向對傳統文化秉承著批判繼承的精神,擇吉作為文化傳承來了解也是一種樂趣,關於古人的擇吉之術就介紹到這裡。


推薦閱讀:

當我們談起德國服飾——從傳統到現代
傳統命理與盲派命理的區別
別讓傳統標配禁錮你,撤掉茶几的客廳更大更實用
客家釀酒的傳統製作工藝

TAG:傳統 | 選擇 | 風水 | 風水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