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常識】分離焦慮的有效應對


幼兒入園適應的幾個階段及支持策略

(一)「分離焦慮」階段:

1、寶寶「焦慮」的具體行為表現:

●行為表現之一

——持續哭鬧;

備註:詳細解讀「寶寶的哭鬧」,並向家長推薦:參閱家長園地中《哭過之後,寶寶學會了什麼?》等相關文章(詳見「家長反饋」)

(1)哭鬧類型:

①開始不哭,過幾天哭。

②本身情緒良好,但受環境影響,別人哭跟著也哭。

③自理能力差,性格內向,不能獨立完成幼兒園裡的自我服務。

(2)哭鬧時間:

①晨間入園環節:不願意和家人分離,害怕被拋棄;

②吃飯環節:能力所限不能獨立進餐或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③午睡環節:午睡習慣的差異以及不能獨立午睡。

④晚間離園環節:個別寶寶在見到家人一剎那驟然大哭,這是對家人一天的思念、埋怨、委屈、驚喜都在一瞬間爆發而成的「喜極而泣」。

(3)哭鬧後果:

寶寶的持續哭鬧,久而久之會導致寶寶反覆生病,其原因在於:

①情緒不穩定導致免疫力下降。

②生活狀態發生變化:鬆散自由的家庭生活到每日起早貪黑的忙於路途奔波,疲勞不堪。

③家長因擔心寶寶在幼兒園吃不飽,而產生「補償心理」,回家後讓寶寶過渡進食,導致腸胃功能紊亂,食積、發燒、肺熱咳嗽。

●行為表現之二:

——拒絕吃喝、睡覺,半夜夢囈;

       ●行為表現之三:

——不和老師交流或個別依戀某位教師,拒絕其他教師;

      2、家長的正確配合

孩子的哭鬧會令全家人寢食難安,家長們的牽掛、 心疼、不放心我們都能理解,每年的新生入班時,家長們的反應我們都歷歷在目:

(1)孩子在屋裡哭,家長在外面哭;

(2)家長一步三回頭,一遍一遍的趴在門縫裡偷偷的瞧,偷偷的看;

(3)孩子緊緊地抓著媽媽的頭髮、背包不鬆手,媽媽親了又親、抱了又抱,捨不得送到老師的懷裡。

(4)更有甚者,拿著高倍望遠鏡站在附近的高層上向幼兒園眺望。

但是,在家訪時,也有家長這樣說:「老師,我們保證放下就走,要哭,我們回家關起門自己難過」

當我們大班即將畢業的時候,回想起新生入班時的這段時光,老師和家長們都會把這段經歷當作笑話來談。

因此,為了不給寶寶造成負面的影響,使寶寶儘快渡過焦慮期,作為家長您應該怎麼辦?四個字:放下就走!

等到階梯入園結束之後,當寶寶第一天獨立入園的時候,我們會把「放下就走」這四個字貼在教室門上,給您提示,更給您加油,要相信我們的寶寶能夠勇敢的邁出這重要的第一步!

(二)「交往衝突」階段:

關於「交往衝突」產生的原因、衝突的類型及正確的解決方式,老師會以書面文章的形式呈現在家長園地當中,以方便您和其他家庭成員更詳細的了解。今天,我們主要引導大家進行下列幾個重點的了解:

1、「交往衝突」產生的原因:

(1)兩歲左右的寶寶,對「自我行為」與「產生後果」之間的關係不明確,不知道自己不恰當的行為會給他人造成傷害;

(2)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動作快於語言」的特點,使推、抓、咬、打成為寶寶宣洩心中不滿情緒、引起他人關注、渴望獲得成人關愛的一種突出的行為表現;

(3)「自我中心」的強烈意識,使寶寶認為身邊所有的一切均屬自己所有,以致寶寶因為「共享意識」的缺乏,而產生矛盾衝突;

2、「交往衝突」的正確面對:

身處「交往衝突」階段的托班寶寶,矛盾衝突是寶寶們社會性發展的必經階段,也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的現象。但是,作為成人,面對寶寶之間的矛盾衝突,應該怎麼辦?

首先,大家要在一個重要的原則上達成共識:不允許直接找家長質問責難,更不允許恐嚇寶寶! 

其次,在老師知道的前提下,由老師來處理,並請各位家長自覺遵守下列要求:

(1)攻擊他人的寶寶:

作為寶寶的第一監護人,家長不僅要引導寶寶勇敢地道歉,更重要的是要讓寶寶意識到傷害他人是錯誤的行為,傷害了他人自己也會受到懲罰。但是,這種懲罰不是簡單粗暴的打罵,而是要讓寶寶日常生活中喜愛的行為受到限制,讓寶寶將自身的行為與行為的後果建立起必然的聯繫。例如:停止喜歡的遊戲,並請家長及時向我們反饋孩子當時當下的行為反應。

(2)對於受到傷害的寶寶:

老師和您一樣感到心痛。在事情發生之後,老師見到您的第一句話,會是真誠的「致歉」。但是,每個寶寶都是活潑可愛、機靈好動又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的獨立個體,我們不可能把寶寶一直握在手裡不放,不能因為擔心寶寶在與小夥伴的磨合中受到傷害或傷害到他人,而限制寶寶之間的交往,如果這樣,寶寶將失去「在集體生活環境中發展社會性」的寶貴機會,也就失去了參加集體生活的意義。孩子正是在與小夥伴的吵吵鬧鬧,抓抓咬咬中才能更好的鍛煉自我保護的能力。畢竟,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再多的牽掛,也不能跟隨和保護寶寶們的一生。

第三,在老師不知道的前提下:

家長們要保持冷靜,不要使矛盾趨於激化。應向老師及時反映,待老師了解情況後,由老師出面進行協商與解決。雖然寶寶尚幼年齡小,對於事情的經過描述不完整,但老師會向若干名寶寶了解情況,妥善處理。對於老師來講,班級內的每個寶寶都是老師心中的摯愛。正如俗話所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請家長們放心:老師會會站在一個公平的角度,來平衡班級中的夥伴關係,不會讓強的更強、弱的更弱。

在家訪中,我們曾針對《家長守則》中第6、7條,進行重點提示。當時,二十個家庭都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因此,請大家按照《家長守則》中的相關條例,冷靜、客觀的面對類似問題的發生。其實,對於寶寶之間的吵吵鬧鬧、抓抓咬咬,家長們大可不必過分的在意,因為,這正是我們的寶寶在獨立面對成長的煩惱——努力嘗試習得正確的交往方式,我想,身為高素質的家長們,更不會因為寶寶之間的交往衝突,影響到家長之間的友誼,畢竟我們要大家庭中共同相處整整四年的時光,也許當家長們還在生氣的時候,我們的寶寶卻早已高高興興的抱在了一起。

備註:在家長園地中,並向家長推薦:參閱家長園地中《詳解寶寶的「交往衝突」》等相關文章(詳見「家長反饋」)

(三)「生活適應階段」:

備註:因該階段內容過於瑣碎,故不在家長會中重點講解,以免造成家長們的聽覺疲勞而忽略了本次家長會的重點內容,可向家長推薦:參閱家長園地中的推薦文章;(詳見「家長反饋」)

三、關於「焦慮」:

除了寶寶,還有那類人群在新生寶寶的入園階段也存在著焦慮的心情呢?

(一)  家長們的「分離焦慮」

1、堅信選擇,自我疏導;

老師們能深深地體會和理解到,家長們把自己精心呵護的寶貝送到幼兒園之後,那種「擔心、揪心、不放心」的強烈感覺。但是,如此的焦慮卻仍然難以阻擋大家義無反顧地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加入集體生活。為什麼?

如同寶寶嬰兒階段的「離乳期」所蘊含的意義:我們都知道母乳餵養益處多多,為什麼還要恨心斷掉呢?因為我們知道,寶寶生長到一定的階段,單純的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同樣,當寶寶孩子成長到2歲之後,單純的家庭生活已經不能滿足寶寶們社會性發展的需,進入幼兒園加入集體生活,其實就是寶寶們的第二個「離乳期」。

所以,家長們要堅信自己的選擇,先緩解自身的焦慮,才能和寶寶互相勉勵,不要讓自己的焦慮給寶寶造成更大的焦慮。

2、理智對待,達成共識;

共識之一:

有的家長望希望老師們能夠無微不至,一再叮嚀:「老師,我的寶寶需要喂飯、不會提褲子。」「我的寶寶需要特殊照顧。」

請大家一同來算一筆經濟賬:每月~元的托費,可以在家中僱傭1-2名保姆,可以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想怎樣就怎樣。可大家為什麼還會選擇讓寶寶來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呢?讓我們以進餐環節的舉例切入重點:

喂寶寶吃飯,對於老師來說不是件難事,既快捷又方便,可以直接達到目的,但這是偷懶的方法。為什麼?理智上我們都認可:要讓寶寶成為一個健康、快樂、自食其力的社會人。可行動起來卻往往容易缺乏理智!古人云:「受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寶寶自己吃飯,速度很慢、而且會灑得到處都是,過後還需要老師費時費力的為寶寶清洗、更換衣物。因此,大家要明確:教會寶寶自我服務的過程更加艱難而複雜,但是我們不怕麻煩,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寶寶在自立之前先學會自理!

共識之二:

有的家長認為:「只關照我家寶寶的老師就是好老師!」那我們就來談談衡量一位「好老師」的標準:一位好老

師,會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寶寶,會把自己的愛平等的分享給集體中的每一個寶貝。換個角度來講,不論各位家長身居高官還是名列富豪,只要邁入幼兒園的大門,在老師的眼中,您的身份只有兩個字——「家長」;不論你的寶寶是來自名門世族,還是來自普通家庭,在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大家庭中中都是共同分享老師關愛的寶貝。

(二)「教師們的焦慮」

     在新生寶寶的入園階段,還有一類焦慮的人群,那就是老師。

老師們的焦慮並非來自於寶寶的哭鬧與暫時的生疏。因為,每年大班的畢業典禮上,孩子們依依不捨的眼淚投射出:「孩子們深深地愛著他們的老師」。老師們焦慮來自於「家長的不信任和不理解」。老師們對寶寶的進步進行鼓勵,對家長的焦慮進行安慰,相對而言,家長也應該鼓勵、支持老師的工作,調動老師的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您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是老師們快樂工作的源泉。我們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老師把工作精力100%放在孩子的身上,而非用來揣摸各位家長的心思。

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明確:老師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要用完美的標準來要求我們,在老師的工作中一定會存在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為了寶寶的健康發展,歡迎大家本著「平等與尊重」的原則,真誠的與班主任老師進行溝通,如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則由班主任負責向主管領導進行彙報、協商與解決。


以您舉手之勞,普及科學保教。

推薦閱讀:

易水硯的風水效應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雅昌觀察】紐約拍賣:藤田專拍背後的連鎖效應
十神效應·食神
為什麼在多數情況下領導總喜歡最後發言?

TAG:焦慮 | 常識 | 有效 | 分離 | 分離焦慮 | 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