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網美國寶寶的早期幽默感訓練

在兒童教育專家的倡導下,美國許多家長甚至早在嬰兒出世才6周時便開始了他們獨特的「早期幽默感訓練」。實際上,不少比較聰明的嬰兒在這個時候往往已開始萌發了與開玩笑有關的「幽默意識」。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家長故意將抱著的孩子作「下墜」的動作時,一些孩子會在體味到身體下落的一種特別感覺的同時,竟然會無師自通地意識到這完全是大人在跟自己鬧著玩,於是臉上可能會漾起笑容!對這些天生就有較強幽默感的孩子,家長除了可以跟他玩剛才提及的「下墜」遊戲外,還可和他玩捉迷藏(如將一塊手帕遮住自己的臉,然後猛地抽走。孩子臉上可能會發出會意的微笑,儘管這種微笑還不會出聲);玩敲擊遊戲(如用一湯勺敲擊碗碟使其發出叮叮噹噹的清脆聲響,突然有意將湯勺敲擊在自己的頭上或他的小手上。聲音啞了,孩子可能會沖你一笑)。1歲左右的孩子已對他人的臉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學步摔倒時,不妨沖他做個鬼臉以表示安撫——有時,幽默的力量是無窮的。此時他往往會被你扮的鬼臉引得破涕為笑。你甚至還可鼓勵他學著模仿你做鬼臉,做得愈可怕就愈能得到你的表揚:「寶寶做的鬼臉比爸爸做的更難看!」此時或許他還不能領會你的話語的確切意思,但他一定知道:大人在對他的行為作出肯定!

  2歲時的幼兒已能從身體或物品的不和諧中發現幽默。如你可以把襪子試著「戴」在自己的手上,臉上則露出難受的表情。要是他也學著把手套「穿」在腳上,你也完全沒有必要對孩子橫加指責,相反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哈哈大笑。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故意「創造」的不和諧不能過多、過濫,只能偶爾為之,以免誘使部分缺乏幽默感的孩子弄假成真或本末倒置。

3歲幼兒的智力已發展到能認識概念不和諧中潛藏的幽默感。當爸爸故意手拎媽媽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媽媽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錶時,孩子見了即會一邊搖頭一邊大笑不止。你還可默許孩子裝模作樣地戴上爺爺的大禮帽,手持拐杖,行步蹣跚。他會邊模仿邊大笑。

  4歲左右的幼兒特別喜歡「做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當你發現你的兒子與鄰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並演得十分投入時,你不僅不要阻攔,而且自己可客串進來扮演壞蛋之類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讓氣氛更為生動、活潑、好玩。

  待孩子長到5-6歲時,可能開始對語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異義詞和雙關語的巧用、繞口令的學習,都能使他們感到趣味盎然。你可故意對畫中的一匹「馬」喊聲「媽」。在孩子大笑之餘,乘機向孩子解釋「馬」和「媽」兩個詞發音上的異同。你也應鼓勵孩子學習猜謎,甚至由孩子自己編一些簡單的文字謎語。

  7歲的孩子大多已上學。他們往往喜歡講笑話、聽笑話。有些笑話顯然不夠高雅,大人粗暴地予以批評乃至責備實際上也大可不必。要知道,此時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氣的男孩,往往會通過笑話或惡作劇來「平衡」或「調諧」自己的心態。儘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讓大人們(其中包括教師)不快甚至難堪,但大人們理應予以包容。原因很簡單:這可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呀!如果此時大人們能作出引導,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粗俗,什麼是幽默,那當然是明智之舉。

  8歲以後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家長應注意傾聽孩子回家後講述的有關學校生活的小笑話,並發出會心的歡笑。這也是家長對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如果孩子有足夠的幽默感,大人還可引導他們編幽默故事,或改編電影或電視劇,甚至加添一個令人捧腹的結局。

  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學校里常常組辦有關「幽默故事」寫作或講述的比賽。對於這類能起到增強孩子幽默感的活動,美國的家長大多予以無保留的支持。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國專家的一項專題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因而往往更討老師的喜歡,人際關係也要比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和痛苦,幽默的孩子往往過得比較快活。幽默還能促進智商的健康成長,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較聰明,也能比較輕鬆地完成學業。而人的幽默感大約有3成是天生的,其餘的7成則須靠後天培養。 文/唐若水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http://www.okfumu.com/viewnews-21792


推薦閱讀:

關於「美國不再是移民國家」的真相
《一虎一席談》這種國際觀察類的節目怎樣·?
視頻: 牛逼國人在美國記者會脫口秀,黃西脫口秀
美國職業摔角中的摔角是真的還是假的?
奇蹟的爹,奇葩的媽:如何做他們的女兒 | 讀書筆記

TAG:美國 | 父母 | 寶寶 | 幽默 | 國寶 | 幽默感 | 訓練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