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之後與父母同住的男人,請對你媳婦好點

                              

 

好多年前我在《珠海特區報》上開了個情感諮詢專欄,報社專門給我開了一個郵箱,用來接收讀者的諮詢。有一次,我回復了一個女讀者關於婚後和公婆同住的來信,見報後,很多女讀者反響很熱烈,也發來郵件,訴說相同的遭遇。但有一封信,來得很特別,一打開,嚇我一跳,哇,氣勢洶洶,來者不善,把我訓了一頓,「你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煽動女人鬧家庭不和!」

原來來信的人是那位女讀者的老公。女讀者新婚不久,因為與公婆同住,積攢了很多瑣碎的委屈,然後還不被自己的老公理解,所以才會給我來信。我回信中幫她分析了失落感的來源和應對的方式,她拿著報紙給老公看,希望老公能明白自己的想法,幫助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生活的更好,結果他老公一看就火了,「什麼,你拿家裡的事情給外人看,她懂個屁啊。」

罵完老婆,就來罵我了。他認為正是我的挑唆,才讓原來十分聽話的老婆變得有主意,有要求,不那麼聽話了。他有幾句話給我印象很深,以至於過了這麼多年我都記得,「她在家裡有吃有喝的,誰也沒罵她打她,她怎麼就過不好了?我爸我媽都是通情達理的人,和他們處不好就是她自己的問題。」

他說的這些話,正是他老婆感到絕望的關鍵吧?

他只看到了她在這個家裡有吃有喝,滿足了最低的生活需求,就覺得對她盡到了所有的義務,她應該歡天喜地,而不應該有任何抱怨。可一個女人,進入一個除了他之外全都是陌生人的家庭之中,心理上的失落感,是有吃有喝就能彌補的嗎?

她進入這個家庭,進入一個擁有著自己的秩序、習慣、默契的家庭,父親、母親、兒子,他們原來就是一家人,有著很多她未曾經歷過的共同記憶,而她的到來,導致原有的家庭成員之間有一種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公婆對她產生出同樣微妙的敵意和防衛心態。公婆喜歡插手他們的生活,兩個人太親密了臉色就開始暗下來,買件衣服貴了也不開心,做什麼都要干涉。

這一切,都像高手過招,在暗地中悄然發生,而天真的、粗線條的、無知的男人,從來都看不透這一切,只會大喇喇地把老婆拉到父母面前,然後告訴老婆,「我爸媽都是好人,你們一定會處得好的。」

很多男人都是這樣。結婚了,戀愛時候的熱情和殷勤全都收了起來,他不會再為她衝鋒陷陣,呵護備至。在自己的父母面前,他習慣了做一個兒子,而不是一個女人的老公。因為他並沒有單獨組成一個家庭,他並未真正體驗到獨立的感覺,繼續做一個兒子,是輕鬆的,適當的,也是性價比最好的生活方式。

婚後的生活對他來說幾乎和結婚之前沒什麼變化,不,是變得更好了。能夠和父母、老婆生活在一起,所有他愛的、愛他的人都在他身邊環繞,他享受到了父母和老婆所能給他的雙重福利。他甚至可以得到比婚前更多的自由,以前沒結婚不陪女朋友她是要抱怨的,現在好了,把老婆往家裡一丟自己就出去吃飯喝酒泡吧,老婆再抱怨孤獨,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她,「不是有爸媽陪著你嗎?」

「那是你爸媽,不是我爸媽!」我有個朋友曾經氣得對老公這樣喊。她和公婆同住之後,屢屢得到了上述的待遇,男人出去玩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不會擔心她的安全,也不會擔心她寂寞,「你就和他們一起看電視,聊聊天,多好。」可是,他不會知道,只要他不回家,公婆和她完全沒話聊,他們只有見到自己的兒子才眉開眼笑,他們看的電視永遠是中央一套,新聞聯播之後就是主旋律電視劇,她都不喜歡,兩代人的習慣完全不一樣。

她每天就盼著他能在家裡,這樣子就可以有話說了。可即使他在家,也會被公婆霸佔著,「今天怎麼樣,累不累啊,兒子,晚上想吃什麼,葷的還是素的?」輪不到她插嘴。只有等晚上睡覺了,她才有機會和他說上幾句話,但他又困了,或者打遊戲打個沒完,沒時間搭理她。她發火,和他吵架,他和覺得自己很無辜,「你這是哪裡來的邪火,我累了一天想要玩一會怎麼了,就至於你這麼生氣嗎?」

「我發的是什麼邪火,我也不知道。」她感覺自己好像陷入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罩子中,被看不到的東西限制著。

平時她一說讓他幹活,婆婆就衝上來,「我來我來。」男人得意了,「我媽疼我」,怡然自得地走來。和公婆有了矛盾,她和背地裡和老公嘮叨嘮叨,他從來不會為她挺身而出,不是千篇一律的讓她忍,就是說她想錯了,他父母不會這樣。

氣得她哭了一次又一次。她感覺這個家庭從來都沒有真正接納她,好像即使她離開了,人家依然是完整的一家人,母慈子孝,照樣和美。她的存在彷彿就是來攪局的,反而增加了他們家很多的負擔,搞得大家都不開心。

這種融不入對方家庭的失落感,天長日久,會毀掉一段婚姻的所有熱情。終於有一天,她提出離婚,他大吃一驚,「我們過得挺好的呀,為什麼要離婚?」

他來找我,想讓我幫著勸勸她,我說問題不在她的身上,在你的身上。

你是兒子,可她不是女兒,她是媳婦。媳婦是什麼,其實就是一個陌生人,她是因為你,才會選擇和你的家人建立聯繫。在這個家庭中,她除了你,和別人都沒有多深的感情,你父母再善良,他們也沒有共同生活過,不會天然就親密無間。

所以你得對她好點,幫她說那些她自己不好意思說的話,幫她做她需要做的家事,你得成為擋在她和父母之間的一堵牆。在她委屈的時候安慰她,當她寂寞的時候陪著她,娶老婆的是你,你不是替你父母娶的老婆,就不能把老婆丟給父母。

她為什麼願意和公婆住在一起,是因為公婆離不開兒子,是因為想要和你組成一個家庭。所有願意和公婆同住的女人,真的都是勇敢的女人,應該善待她。

我不知道我的話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聽我說完,男人沉默了,他們也沒有離婚,一直過到現在,還挺恩愛的,公婆都老了,朋友年紀也大了,彼此之間也積累出來了感情,也沒那麼多矛盾了。女人所需要的正是這麼一點時間差,如果男人能夠幫助女人度過新婚之後的生疏期,好多事情哪有那麼難?

    人生有很多無法闡述清楚的苦惱,嫁為人婦在婆家的瑣碎的委屈和不舒適就是一種。自古以來都如此。若不然,為何舊時出嫁的女子會在爹娘面前如生離死別一般的痛哭,身為人媳就標誌著告別了過去無拘無束的日子,開始承擔另外一個家庭的責任。尤其是和公婆同住的日子,女人需要適應的不僅是很多不同的生活習慣,更需要在一個新的家庭中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對很多女人來說,都不容易。

    是男人將女人牽著手,領進這個家,男人就有責任再繼續領著她適應新生活,融入大家庭之中。結婚之後與父母同住的男人,請對你媳婦好點,你對媳婦好,其實就是對父母好,父母好了,你才會好起來。


推薦閱讀:

原創 | 老一輩有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智慧和包容,有他們對天地的看法...
我抑鬱社恐焦慮,父母阻止我吃帕羅西汀怎麼辦?
什麼樣的八字對父母不利,該如何化解?
父母不同意戀情?
工作忙碌不敢辭職,父母逼婚不敢不去,每日抑鬱怎麼辦?

TAG:父母 | 結婚 | 媳婦 | 父母同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