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獵狐2014」專項行動:境外追逃集結號永不消散

2014年7月,公安部一場旨在緝捕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的「獵狐2014」專項行動正式啟動,這被視為中國政府密集反腐動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即使犯罪分子逃到天涯海角,也要將其緝捕歸案,繩之以法。」在7月22日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說。

這一年,海外「獵狐」驚心動魄。

公安部協調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報140餘份,先後派出境外緝捕行動組70餘個,從69個國家和地區抓獲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680名,境外追逃工作在南太平洋、南美洲和西歐等地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的一致讚譽。

警民同心,攜手追逃

——這是以民意主導警務理念的成功實踐

「天涯海角,有逃必抓」。海外,不再是犯罪分子的「避罪天堂」。

2014年9月2日,涉嫌合同詐騙犯罪的嫌疑人吳某從哥倫比亞被押解回杭州蕭山機場。這是中國首次通過國際警務合作方式,從南美洲成功遣返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8日,在非洲奈及利亞藏匿10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被緝捕回國。

這只是「獵狐2014」專項行動豐碩戰果中的一角。分析人士認為,這股從內而外掀起的追逃旋風,帶有強烈的國家反腐意志,更是中國對腐敗零容忍的強硬表達。

「這些人破壞了經濟秩序,侵害了國家、企業、個人的利益,然後卷錢外逃,逍遙法外,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支持公安機關追逃!」「嚴懲貪官,老百姓舉雙手支持!」「公安機關開啟打獵模式,帥!」……網路空間里,這樣的留言和評論比比皆是。

全國公安機關一直高度重視緝捕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工作。自上世紀90年代公安部成立經濟犯罪偵查局以來,每年都有很多成果。2008年至2013年,已先後從54個國家和地區成功將730餘名重大經濟犯罪嫌疑人緝捕回國。

「從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經濟領域的一些案件已經影響到國家正常的經濟秩序和健康運行,危害極大。從打擊經濟犯罪的角度而言,一些案件若不能及時偵破,就會使得犯罪嫌疑人心存僥倖,認為逃出去就能躲過法律制裁。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形勢下,我們開展了這次行動。」公安部獵狐2014專項行動辦公室負責人、經偵局副局長劉冬告訴記者。

緝捕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此次專項行動是公安機關在打擊經濟犯罪方面重拳出擊,意在震懾犯罪,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這及時回應了社會各界的期待。

「獵狐2014」專項行動在海內外引起空前的影響和共鳴,成為社會影響最廣泛、人民群眾最關注的公安專項行動之一。

2014年11月9日,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分局經偵大隊將潛逃柬埔寨12年之久的經濟犯罪嫌疑人孫某某成功勸返回國投案自首。「獵狐2014」專項行動以來,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分局認真研究案情,落實從輕處理意見,通過心理攻勢、親情感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徹底打消了孫某某及其親屬的顧慮,孫某某於11月9日投案自首。

警民同心,其利斷金。在強大的社會輿論氛圍下,許多群眾自發加入到勸返隊伍中,與公安機關一同吹響了境外追逃的集結號。

「獵人」出擊,攻堅克難

——這是全警聯動合成作戰的光輝勝利

「獵人」是誰?

從學歷看,他們均是名校畢業,其中不乏國外留學的「海歸」。他們的專業背景多樣,除了偵查學外,還有法學、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學、企業管理學等諸多專業人才。

從來源看,他們當中既有公安部經偵局的精銳部隊,也有從全國各地抽調而來的經偵幹將。值得注意的是,獵人團隊平均年齡僅30多歲。

這支精銳團隊的辦公地點就在北京金融街。而在辦公室里,最顯眼的就是佔據半面牆壁的世界地圖,地圖上標著「狐狸」們的主要分布地帶。

接到「獵狐」任務後,「獵人」要在幾分鐘內就組成工作組並迅速分工,在行動辦領導的直接指揮協調和部國際合作局的大力配合下,快速辦完所有出境手續,並訂好往返機票。行動開展以來,緝捕組已經多次接受這種「火速出發」考驗。

12小時赴韓國成功「獵狐」、24小時赴越南「獵狐」成功、「49小時環球緝捕」……正是這種「火速」考驗,真正鍛煉了隊伍,使得新一代「獵人」急速成長為「名捕」。

據公安部「獵狐2014」專項行動辦公室負責人劉冬介紹,由於嫌疑人逃往的國家並不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無論是在地處大洋洲的萬那杜,還是在「埃博拉」疫情嚴重的西非國家,都有緝捕隊員們的身影。他們不辭辛勞,克服生活、語言等各方面的困難,憑藉「忠誠奉獻、堅韌拼搏」的獵狐精神,成功逆轉了境外各種辦案不利情況,創造了70餘個境外緝捕組無一失手的輝煌戰績。

行動中每一次快速出發、緊急押解以及重點案件取得關鍵突破,都離不開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境外執法機構的積極配合,部門間的高效協作為專項行動提供了強力支撐。

公安部成立領導小組,13個警種、部門直接參戰,系統聯動。經偵、國合、港澳台等部門主戰推進,網安、技偵、情報部門提供有力技術支持,出入境、邊防、民航部門積極配合、特事特辦,人事、新聞宣傳、裝財等部門制定專門方案、保障到位;部督察局先後派出14個工作組,奔赴重點地區檢查指導。

「不分東西南北,個個奮勇抓逃」。各地在堅持立足「本地、本職、本崗」抓逃的同時,充分運用全國和區域警務協作機制,戶籍地、辦案地公安機關通力協作,互通情報信息,聯合開展緝捕。特別是專項行動得到了境外執法機構、我駐外使領館及警務聯絡官的積極配合和大力協助。

此外,公安部還與最高檢聯合下發通知,組織各地公安機關與檢察部門通力協作,開展對職務犯罪境外逃犯的緝捕工作。

全國「一盤棋」,全警「一股繩」,警民「一條心」,中國公安機關打了一場出色的整體戰、合成戰和信息戰。

在一定意義上,「獵狐2014」專項行動既是維護法律尊嚴、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推動法治中國建設的一次大比武、大練兵,也是對公安機關境外追逃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大檢閱、大促進。

拓寬渠道,主動出擊

——這是科學戰法與創新機制並舉的典型範本

「獵狐」行動的成功,首先離不開高度的職業敏感。

在「獵人」的境外緝捕工作中,任何在常人看來不起眼的東西都可能成為重要情報,哪怕是蛛絲馬跡,都可能是「獵人」發現「狐狸」藏身之窩的重要線索。

2014年5月,公安部了解到一名嫌疑人正藏匿在某國,卻因信息不全無法判斷其具體位置。正在前方執行緝捕工作的雷鳴(化名)一遍又一遍研究從總部傳過來的有關嫌疑人所有信息。突然,一張與嫌疑人有關的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照片上,一隻白色的貓蹲在窗台上。順著貓的目光,雷鳴看到了路燈、井蓋、斑馬線……這場景似乎在哪裡見過?雷鳴一激靈,猛然意識到,這正是自己剛剛經過的某條街道的角落。順著這條線索,行動組順利鎖定了嫌疑人所在地,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將其緝捕歸案。

「獵狐」行動的成功,還離不開科學的戰法。

記者了解到,針對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所在國家或地區的不同情況,公安部「獵狐2014」行動辦會同辦案單位制定專門緝捕方案;對於藏匿在逃犯罪嫌疑人相對較多、緝捕條件較好的國家,派出專門工作組,會同所在國執法部門實地摸排核查,千方百計尋找線索,適時組織集中緝捕。

行動中,前後方境內外多管齊下、密切配合,多部門多警種極速運轉、整體發力,向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海外窩點」發起集中攻擊。

前方果斷決策,抓捕關鍵時刻抓住戰機;前後方無縫對接傳遞信息,前方根據後方提供情報線索,迅速鎖定嫌疑人行蹤,並最終摧毀窩點,斬斷犯罪鏈條;深化國際警務合作,境內外協同作戰、多管齊下,不斷突破工作中的瓶頸,最終促成案件成功突破。

「獵狐」行動的成功,更離不開機制的不斷創新。

50天抓獲71名,70天抓獲102名,80天抓獲128名,100天抓獲163名;派出的70餘個境外緝捕組無一失手……

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快速反應,不斷創新機制,整體合力協調提升,境外主動出擊全面提速,在這場與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展開的「時間賽」中,始終搶佔先機,贏得了主動。

公安部「獵狐2014」專項行動辦公室會同部國際合作局,將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信息分別通報相關國家和地區執法部門,商外交部將全部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列入「特別名單」。

各地各警種健全協作機制,各負其責、優勢互補、簡化程序、密切配合,形成簡便快捷的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同時,著力加強與海外華人華僑和中資機構的聯繫,加強與境外執法人員的溝通交流,進一步擴大信息資源,為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行動中,各級公安機關始終遵循緝捕與勸返並重的原則,充分利用10月10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外交部聯合發布的《關於敦促在逃境外經濟犯罪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大力開展規勸工作,有效促成一大批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專項行動的目的,就是在劃定的這段時間段內,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取得一批戰果。專項行動雖有起止時間,但緝捕外逃犯罪嫌疑人的工作沒有起止點。」

在劉冬以及參與了艱苦奮戰的「獵人」們看來,「獵狐」行動未有窮期。

「按一般規律來說,從有經濟犯罪發生的那一刻起,經濟犯罪嫌疑人外逃就同時發生。換句話講,打擊經濟犯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追捕逃往境外犯罪嫌疑人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開展專項行動,只是對這項工作在時間段上的劃分。從追捕境外犯罪嫌疑人這項工作來說,只要還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在逃,我們的工作就不會停下來。」劉冬說。

(中國警察網北京1月8日電)


推薦閱讀:

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294集
獨釣一江春教你2014馬年化太歲
導姐特刊:追憶電影大亨邵逸夫傳奇一生(2014年1月7日)
2014日本入境卡填寫樣本
WWDC 2014 的海報是怎麼做出來的?

TAG:行動 | 境外 | 2014 |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