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他選擇留在自己的時代

張國榮:他選擇留在自己的時代

開口笑

新老闆是個福建人,年輕有為帥氣英俊。今天他把我叫到辦公室對我說:「小麗啊,我要一個仙人掌,黃糊色的。」當時我就懵逼了,黃糊色什麼鬼,屎色嗎?仙人掌哪有這樣的!我倆爭執了半天,他終於忍不住拉開窗帘帶上墨鏡指著太陽一字一句的說道:「仙!人!掌!啊!黃!糊!色!的!」想了好半天:原來是防輻射~~~

作者:陶妍妍

來源:靈魂有香氣的女子(lixiaoyilhyxqdnz)

http://url.cn/dt3Br4

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本文配圖選自張國榮照片及拍攝電影劇照:《英雄本色》、《胭脂扣》、《阿飛正傳》、《霸王別姬》、《金枝玉葉》。

1997年,香港女作家陳慧開始創作處女作《拾香紀》。

這部小說描寫了一個香港大家庭五十年中發生的故事,用小人物串起大時代,將港人精髓描寫地入木三分。多年後我依然記得那家九兄妹的名字:九傑、八寶、七喜、六合、五美、四海、三多、相逢、大有,像一手花牌。

第一次讀這部小說,就莫名其妙聯想到張國榮,回頭想想,確有幾分相似。比如張國榮也出生在香港中產大家庭中,行末居十,乳名十仔;比如小說寫出了香港精髓,而現在很多人都說,「張國榮就代表著香港」。

張國榮年輕時有花名「中環三少」,那兩位是同樣貴公子派頭十足的陳百強和鍾保羅。但論家世,張國榮才算得上真正的少爺。

張國榮的爺爺是廣東大地主,後因時代變遷家道中落。父親張活海是香港洋服大王,在中環開有服裝工廠,連好萊塢的導演希區柯克、演員加里·格蘭特、馬龍·白蘭度都曾專程光顧,因此有「Tailor King」(裁縫之王)的美譽。雖不屑父親的聲名,但畢竟從小就在名流雲集的裁縫店裡長大,見慣了聲色犬馬的大場面,個性中自有一份波瀾不驚的磊落。

張國榮的生日與夭折的九哥是同一日,父母心中有所忌憚,根據風俗,也為了更好養活他,將之過繼給張玉麟的夫人做乾兒子。上世紀80年代末,張玉麟家族的財富已超過100億,是香港最出名的億萬富翁之一;乾媽譚愛蓮又特別寵小孩,包括這個乾兒子,曾豪擲百萬為他辦生日會。雖不喜乾媽這種溺愛孩子的方式,但畢竟消受過由金箔打造出的錦衣玉食,那份貴公子的闊氣派頭跟隨了他一生。

張國榮父母緣淺,他是由家中的女傭六姐帶大的。13歲那年,因成績不好,被父母送往英國讀書,小小年紀背井離鄉,登飛機懸梯那刻心中卻是有幾分高興的,可見原生家庭氛圍的蔭翳。為子承父業,他考入利茲大學學習紡織專業,本有可能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大一時卻因父親酗酒中風被緊急召回,自此中斷學業。

那個年代的娛樂圈並不算風光事業,英俊少年郎入行,多半因家境貧寒才苦苦打拚,比如劉德虎、梁朝偉、周星馳……但張國榮不是。在英國獨自生活了5年的十仔,不願再聽父母擺布,拒絕去父親廠里上班,被切斷經濟來源,於是開始擺攤賣鞋、賣牛仔褲,直至參加1977年參加亞洲業餘歌手大賽獲亞軍,從此踏入娛樂圈。

香港的娛樂圈裡有句話,「張國榮也要十年才有今天」,用來勉勵那些奮鬥中的年輕人。這句一方面印證了張國榮的確貴為巨星,另一方面,也說明那是個「從前慢」的年代,娛樂圈沒有今日這麼速食功利,才有機會十年磨出一把寶劍。

貴為富家公子,張國榮難得沒有驕奢之氣。亦舒1988年的專欄里寫到他,「多累還準時到達現場,一點沒有怨言,有時候發覺他疲倦得眼睛都紅了,仍然趕通宵,而且及時完工,接著再歸隊拍電影。」他的教養決定了做事嚴謹踏實的態度,即使嗓音不算完美,他仍憑瀟洒派頭和妖嬈舞姿,打造出獨屬自己的舞台魅力,橫掃當年香港唱片市場。

1989年的33場告別演唱會是個老梗,那是八零年代的香江歌王爭霸,也是兩位巨星的急流勇退。雖然評說紛紜,但我仍覺在最繁華時隱退,對張國榮來說,除了勇氣,更是一次高段位的選擇。

1986年,他和周潤發、狄龍一起主演電影《英雄本色》,他在電影中真正嶄露頭角。和片中男性荷爾蒙爆棚的發哥相比,那時的張國榮還是個玉面少年郎,宋子傑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絕對,所以才會有那句「不要叫我阿傑,叫我阿sir」的經典台詞。

之後兩部電影《倩女幽魂》、《胭脂扣》同樣出彩,特別是「十二少」這個角色,李碧華寫出了張愛玲舊上海小說的質感,多情又薄情的公子形象,有著張國榮成長的底色在其中,單純與蔭翳交雜,羸弱和浮華共存。

我不知是不是那部電影后,張國榮決心把更多精力放在影視表演上。但實話實說,他演戲比唱歌更有天分,卸下歌壇的偶像包袱後,他在表演上更如魚得水。

隱居加拿大一年後,他接到王家衛邀約,出演香港文藝片的代表之作《阿飛正傳》。

孤傲叛逆的旭仔是個活在自我世界中的登徒子,他給自己無腳鳥一樣的人生找了個借口——「尋母」,對所有女人都冷酷無比,卻又會一人時黯然神傷對鏡獨舞……怎麼看,都像是王家衛在挖掘哥哥的另一個「本我」。

無論旁人口中的張國榮是多麼謙謙有禮、提攜晚輩、出手闊綽、熱衷公益……但我總覺他骨子裡是冷的,缺愛的童年是一生洗不去的胎記。乾涸的父愛與母愛讓他備受傷害,所以成年後不忍心傷害任何人;十三歲便需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成年後處處顯出苛刻的自律;大紅大紫前的十年磨礪,讓他學會享受台上浮華,也安於獨處的寂寞和孤獨。

張國榮26年演藝生涯共出演過56部影片,談到他的電影,最不能繞開的是《霸王別姬》。

1993年,面對即將到來的97回歸,整個港島人心惶惶,香港出現猛烈移民潮,而與張國榮同樣出名的成龍、周潤發等人,紛紛開始闖蕩好萊塢。張國榮卻逆潮流而行,主動請纓陳凱歌,接拍可這部以京劇為背景的電影。他也成了香港娛樂圈最早北上的人。這樣的選擇已不能用明智或膽識來判斷,只能說,命中注定。

很多人從陳蝶衣身上看到了張國榮的陰柔與剛烈,他也坦言,這是最像自己的一個角色。一次採訪中他說:「我是個性格陰柔而又帶有自戀傾向的人,我覺得自己的特點是敏感,尤其是對愛情敏感,這種敏感在《霸王別姬》中達到極致。」

他與程蝶衣,是相互成全。

張國榮的電影我基本都看過,最喜歡的居然是《金枝玉葉》。這部電影由陳可辛導演,1994年獲得香港暑期檔票房冠軍,可見從故事到風格上都很討喜。電影里有音樂、有職場、有七年之癢、有錯位愛情,風格華麗,笑料不斷,總之,是部很通俗很快樂的電影,卻又不似《家有喜事》那樣俗成垃圾。

張國榮這個人入戲太深,又敏感異常,作為他的鐵杆粉絲,實不忍心看他在光影中掏心掏肺,離開片場後許久又拔不出自己。我寧願他就是那個音樂監製顧家明,收入優渥,身伴美女,偶有心動或迷惘,卻可歡聲笑語平順過完一生。

我知道這是自私的想法。但真愛一個人,就會沒太多要求,只希望他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吧。

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算是張國榮演藝生涯中濃墨重彩一筆。這場演唱會他親自擔任藝術總監,請來世界時尚大師Jean Paul Gaultier擔任整場演唱會服裝設計。天使翅膀、蘇格蘭短裙、古埃及式貝殼裙褲、長直發、鬍鬚臉……他顛覆了一貫清爽靚仔的形象,也打破了別人心中的張國榮印象。

即使今天看來,這場演唱會的舞美和服裝都太過前衛與妖嬈,十五年前則更觸目驚心。港媒當面大讚,寫出來卻是「扮女人,著舊衫,長發似貞子」。這深深傷害了他,也種下抑鬱症的影子。雖然後來媒體口風逆轉,但傷痕已在。

他曾解釋過為何會做這樣一場演唱會,面對記者,他篤定地說:「我們這樣的人,只能做些引領時代的事。」可時間的車輪已軋過2000年,全世界都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這是個世界大同的時代,也是個碾碎偶像的時代,「引領」,早不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

2002年,他謀劃開拍電影,被投資人放了鴿子,天真地同記者抱怨說:「我為香港歌影壇貢獻了那麼多,為什麼他們不支持我一下?」

從這句話里,我聽出哥哥作為一個老派人的優越和嬌嗔,他一生沒丟掉貴公子的派頭,雖然在新世紀里拍了電影唱了歌,但其實一直拒絕離開自己的黃金年代。

讓我想到了上海最後的老克勒,無論院牆外的世界如何變化,他們仍如同幽靈般固守著老式的「優雅生活」,在巨大的客廳中開辦著自己的homeparty,在步履蹣跚中翩翩起舞。

世事經歷越多,越相信很多事是冥冥註定。《阿飛正傳》中,他說:「我聽別人說這世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這是旭仔難得動情的時刻。

這次他真是累了,於是,選擇在全世界人都似真似假似笑非笑的日子裡,從香港文華酒店的頂層飛下來。他遺書的最後一句話是「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哥哥,這世上太多的東西是無解,如果你不能苟同,我尊重你選擇留在自己的時代。

我一直覺得,投胎是上帝的工作,而能自主選擇死亡的人,都是人生的強者。

2013年,為紀念他離世,香港紅磡體育場舉行了《繼續寵愛·十年·音樂會》。開場前,張國榮的前經紀人陳淑芬爆料:「那天在接到他電話同時,也聽到一個聲音,說:『我終於可以舒舒服服的睡覺了。』」

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最滿意的,是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生與死,難是難,說簡單也是太簡單的事。

親們,今天被整蠱了嗎?

我上中學那會兒,四月一號可是班裡小男小女們表白的好時機。當年誰還沒點自尊心啊,但少年說出的話都是潑出的水,想收是收不回的。但愚人節這天不一樣,那些小情愫,答應了可再考慮,遭拒就當是個玩笑,反正怎麼都不丟人。

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天天都有人把日子當愚人節過;但只要你不把自己當個愚人就好。生活的騙局不少,但我們仍需守護住內心那份篤定。

2003年的4月1日,我正在網吧混戰於OICQ的小遊戲中,中學時的閨蜜彈窗出來,「張國榮死了」!她們都知張國榮是我多年偶像,短短一句話嚇得我直接在遊戲中掛掉,氣急敗壞訓斥她們,不可拿哥哥來愚弄我。對面沉默了一兩分鐘,「是真的」,然後貼出網路新聞截圖。

我愣住,默默退出登錄,去吧台交了錢,一個人摸回宿舍。沒有特別心痛的感覺,也沒錯愕,只是一點點悵然,覺得屬於我的一個時代結束了。那一年,我也離開校園,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今天是張國榮離世12年的祭日。其實並不想特別表達什麼,因為在我心裡,哥哥一直是有溫度的存在。


作者:陶妍妍,碼字工人。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談情說愛》、《中學生不看的100部電影》、《最美的電影》、《絕版中國》(合著)等書籍。曾在《新周刊》、《中國女性》、《讀者》、《莫愁》、《雲中往來》、《大河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發表散文、隨筆等。

推薦閱讀:

最好的自己
怎麼選擇搬家吉日?
嫁娶日課的選擇
客廳旺財吉祥物 擺放方位選擇有講究
十二生肖選擇什麼樣的房子最旺運?

TAG:選擇 | 張國榮 | 自己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