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味】當代漢服介紹——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編者按

漢服,一個對於現代人來說相對遙遠的辭彙,在中國上下五千年里散發著並不奪目的光,卻成為現代生活中一批又一批古典文化愛好者們觸碰古文化的媒介。

曲裾、襦裙、道袍、褙子……一個個悠遠的名字里,包含的是一段段早已消逝的歷史時光。

在這樣的現實下,人們用現代的藝術來儘力的復原那輝煌的漢服文化成為一陣微風,輕撫過歷史的脈絡……

有人鍾愛漢服,也有人覺得它不夠日常,如若是你,可願重拾漢家衣裳?

曲裾袍,當代漢服款式之一,流行於先秦兩漢時期,交領右衽,衣襟末端為三角狀,繞後系帶固定。最著名的文物即是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單饒曲裾袍。現代曲裾屬於深衣體系,常常作為正式服裝,裙擺曲線,三重衣袖,寬腰帶,且袖型有廣袖和垂胡袖之分。

襖裙,當代漢服款式之一,其原型最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到明代,成為女子最常見的漢服穿搭。襖為帶襯裡的上襦,單層上襦稱之為衫,穿法為上襖下裙。上襖袖製為琵琶袖或直袖,下裙一般為馬面裙或褶裙。

齊胸襦裙,當代漢服款式之一,古代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流行於隋唐至五代時期。主要由短上襦和及胸長裙組成,除此之外,上襦領型除了對襟立領,還有交領、袒領等形式,裙型分為一片式和兩片式,袖型分為窄袖、直袖和廣袖。

對襟襦裙,當代漢服款式之一,屬於齊腰襦裙的一種,由對襟直領的上襦和下裙組成。上襦束於下裙之內,可搭配披帛。

褙子,當代漢服款式之一,亦為漢服中最常見的罩衣款式。對襟直領,長短皆有,兩側開叉,多開襟而穿。宋制直袖較多,明制廣袖較多。

披風,當代漢服款式之一,被稱為明制褙子,為罩衣的一種。對襟直領,且領緣到胸處,用系帶或者字母扣系和。長度過膝,兩側開叉,廣袖居多。

長襖,當代漢服款式之一,又稱為大襖,帶有襯裡。一般為兩側開衩,圓領或交領,皆右衽,袖型為琵琶袖,廣袖或寬直袖。

氅衣,當代漢服款式之一,又稱鶴氅或大氅,男士罩衣的一種,形制與披風相似,對襟直領大袖,兩側可開衩,也可不開衩。

道袍,當代漢服款式之一,並非道士專有,而是指明代士人男子的居家便裝。其形製為交領右衽,兩側開衩,且有暗擺,以系帶繫結,領口常綴護領,袖型為琵琶袖。

來源丨微博@多倫多漢服

推薦閱讀:

漢禮策劃師——職業化道路將是漢服復興的下一個新動力
5萬元搞定超美漢服婚禮!
為什麼現在家長都反對孩子穿漢服?
寫於2017歷代帝王廟祭祀之後
漢儀不復見,何日變中華。

TAG:漢服 | 介紹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