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怎麼理財的?(金融視角的回答,4贊)

超實用理財建議送給你:收入「三分法」、養成記賬習慣、列出「夢想」消費單、合理投資…

如果你想攢錢:

收入三分法

「夢想消費單」

養成記賬的習慣

控制消費

如果你每月有閑置的錢:

衡量資金狀況

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學習投資

預留應急資金

投資理財三大忌:

切記發大財

切忌盲目跟風

切記輕信各種投資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今負利率的時代,錢放著不動只會越來越少,所以人人都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理財,是技能,更代表的是一種成熟的生活態度。但沒有理財基礎不知道從何下手怎麼辦?今天小篇來帶你從零開始學理財,邁出財富人生第一步!

一、先賺錢

工作是一切財富的前提,努力工作,做好創造財富的積累。當薪水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時,努力做職業規劃。

1、好的職業規劃,能讓你的薪水翻番。

2、可以考慮英語、會計、設計、編程等培訓,讓自己更值錢。

3、努力工作,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技能,未來會對你有用。

4、學習求知的學問,鍛煉欠缺的技能,見識陌生的世界,以及結交優秀的人。

二、學會存錢

分析自己的財務狀況,找出能省錢和需要花錢的地方。

1、記賬。從記賬開始,初步了解自己的收支情況,脫離「月光」,分析自己的消費情況,並且通過分析,明確哪些是不必要的開支,哪些開支是可以減少的,從而在下一輪周期中加以注意,達到存錢的效果。存錢不是讓你變得小氣,而是把開鎖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2、強制儲蓄。固定把每月收入的10%存在銀行,不要看不起這一筆小額存款,如果你不是富二代,積少成多會讓你擁有人生第一桶金。

3、留出應急的錢。用於應付突發情況,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活期,要求是變現快。並且不斷充實,直到達到6個月的日常開銷。它可以保證你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半年沒有收入,也能正常生活。

三、投資前的技能儲備

有存款了,還要為理財進行知識和技能儲備

1、了解信用卡、定期存款、以及儲蓄卡等等的優劣之處。

2、了解各種理財產品的門檻、風險,以及投資的技術,可以在網上做虛擬的投資,或者先嘗試餘額寶等門檻較低的理財方式 ,邁進理財大門。

3、逐步攢下錢來,開始以千元為單位進行理財,資金多了之後,以萬為單位進行理財。

4、可以從最安全的貨幣基金、銀行理財、國債開始。

四、投資前,先搞懂這些理財名詞

1、固定收益與預期收益

固定收效,意思就是到期收益是固定的,固定收益與到期實際收益是一致的,即如果固定收益為9.6%,到期實際收益就是9.6%。

而「預期收益」並不是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而是金融機構在發行理財產品初期對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實際收益是不確定的。

意思就是,固定收益是確定的固定的,預期收益只是一個預估,是不確定的。

2、清算期

這就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T 0"、「T 1"、「T 2"等,"T"就是指產品到期日,「0、1、2」是投資者本金和收益到賬需要經過的時間,即清算期。要注意的是,資金在清算期是「零收益」的,所以清算期越長,利息損失就越大。

3、年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

年收益率是指進行一筆投資,一年的實際收益率。然而,很多人都會把年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搞混。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款90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是5%,10萬元投資,到期的實際收益為10萬*5%*90/365=1232.87,而不是5000元。

4、複利計息

複利計息,意思就是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來計算下一次的利息。比如投入5000元,年利率是6%,一年下來就是5300元,第二年就是5618。但是,複利計算需要長期堅持投資才能帶來豐厚的收益。

5、保本比例

就是產品到期時,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本金保障比率。舉個例子,比如某銀行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說明書中詳細寫明產品的保本比例是80%,意味著到期的本金可能會虧損20%。所以要注意,在選理財產品時,要看清收益類型、保本比例,不要一味聽從銷售人員對收益的宣傳。

五、了解這些理財工具,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行投資

1、國債:由國家信用擔保,收益比銀行存款高,安全性高,基本可以說沒有風險,但就是買的人太多,要用搶的。

2、貨幣基金:安全性也較高,收效高於銀行存款,也是屬於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3、企業/公司債券:風險也較低,收益率高於存款和國債,靈活性好,但要面臨價格波動風險,不太適合中短期的投資。

4、公募基金:有很多種類,可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期限和流動性偏好的投資者需求。

5、銀行理財:固定收益類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高於存款和國債,安全性較高,但必需持有到期,適合於一年期限的投資,但起點相對高一些,5萬起步,10萬、30萬都有。

6、黃金:歷來被當作是保值增值的工具,但還是有一定風險的,流動性還可以,如果要投資,還是要注意風險,要選擇適當的時機。

7、保險:保險主要是可以防範風險,作為投資來說期限較長,靈活性較差。

六、常見的理財定律

1、4321定律——合理配置家庭資產

4321定律是指把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2、72定律——複利計演算法則

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3、80定律——預計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

預計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高風險的投資佔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為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佔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不過,究竟進行高風險的投資,還應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判定,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4、31定律—清楚計算房貸金額

每月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好。否則你會覺得手頭很緊,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會捉襟見肘。

人生需要規劃,錢財需要打理!30歲以前,所有的錢都是靠雙手辛苦勞動換來的,20至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後,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到中年時如何賺錢已經不重要,這時候反而是如何管錢理財比較重要。

投資理財,趕早不趕晚,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會使用每一元錢,通過正確的個人理財規劃能使我們擁有一個高品質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推薦閱讀:

「渣」男那麼壞,為什麼姑娘們還是拚命愛?(悄悄來過的一條魚的回答,0贊)
黑豆怎麼吃最有營養?(師大妹子咋了的回答,221贊)
【婚姻家庭】你想要更多的愛?還是更多的尊重?—丈夫的回答驚人!
馬戛爾尼密報,荷蘭屠殺華人之事,乾隆的回答非常殘忍
俗語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命運」是否符合現實?(海納百川之神州大地的回答,39贊)

TAG:金融 | 理財 | 視角 | 大家 | 怎麼 | 回答 |